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央视快讯:2010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空缺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3668|回复: 5
go

央视快讯:2010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空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0: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1-1-14 10:48 编辑
% l% R1 M7 a; p7 F! j5 u9 h' ^9 T8 N8 r3 P
简介
* u- |. m& |+ q0 s" ?* x! j# h  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我国公民。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沙发
发表于 2011-1-14 10:49 |只看该作者
重大科学发现定义
6 S: S; g0 J# J7 R- Q' Y0 U  所谓“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指该项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   (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指:该发现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指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尤其是重要学术刊物以及学术专著所正面引用或者应用。3 C1 {6 q2 _4 G$ I2 y  d% ]3 U9 ]3 `
编辑本段候选人资格
4 I2 f% y+ Y  g6 e  \, `  候选人应当是相关科学技术论著的主要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   (二) 发现重要科学现象、特性和规律,并阐明科学理论和学说;   (三) 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的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特等奖除外。特等奖项目的具体授奖人数经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确定。   23年来,共有716项基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17项。& D* _0 d# e9 G3 U: ?
编辑本段评价指标
+ n7 i! D/ T; _  是否属于科学发现:指该项科学发现是否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 属于首先发现或首先阐明1分,不属于首先发现或首先阐明0分 。   定量评价指标 指标含义   5-4分   3分   2-1分   0分 - o+ h6 N5 u' S% S; I7 P: t
科学发现程度 指对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发现、认识和阐明的程度,包括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深度、广度、系统性,和研究领域的开拓,科学理论、学说的创建或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有重大发现与开拓创新 有重要发现与创新 有较大发现与创新 科学研究与发现不足 8 j% t5 {4 `* o9 o+ P9 s6 K4 N
主要学术思想和观点被他人认可的情况 指他人在正式发表的科学论文、专著、教材中正面引用完成人提出的学术思想、观点、方法,或被有关实验、实践所证实的情况,包括引用文章的质量、数量,引用文章发表刊物、引用内容及学术界的公开评价等。 被学术界公认和广泛引用或验证 被学术界承认、引用或验证 被学术界部分引用或验证 尚未被学术界引用或验证
4 I; {! o# j! P% j3 i- e$ k, F主要论文发表刊物和专业著作的影响 指刊登主要论文的公开发行学术刊物、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 权威刊物或本学科最有影响刊物、专著 本学科重要刊物、专著 一般学术刊物、专著 未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 5 ~) B( P( ~4 }$ W2 G! y
对推动科学发展或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作用 指对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发展的影响,如解决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形成新的分支学科、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或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某一领域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及其作用和影响。 有重大作用或影响 有重要作用或影响 作用或影响一般 基本没有作用或影响   |. ?/ W- B" l
' t8 ]) [. D8 l# Q* c* h- X) b  Q
编辑本段奖励等级' ~+ l) t- S. P( {4 N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所做出的科学发现,从发现程度、难易复杂程度、理论学说上的创见性、研究方法手段的创新程度、学术水平、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的情况、国内外学术界的评价和主要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基本评定标准如下:(1)在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术上为国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2)在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藤椅
发表于 2011-1-14 10:50 |只看该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过去十年曾空缺7次; L2 c6 L* i  L% d1 V* r

4 ~6 k. p- R+ o5 \2010年01月11日 来源: 中新网 作者:
0 i& h5 U8 d* X0 v    中新网1月11日电 今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大会将颁发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在过去的十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了七次,其中包括去年和前年都没有人获得。今年是否会依旧空缺,悬念很快将会揭晓。3 s% ^+ [' H% d# z4 I! ^: i
. f* _4 o, r! v# N# Y: p4 w
  据悉,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 ^; c8 d* o, u9 A+ d; _6 X6 i1 V
) ]% h/ G1 Q8 ~- X1 X6 h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 A9 G& b# W! U7 }* R0 y* m4 g: f  [; A" z% v6 n
  其中,国家最高科技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e+ [0 Q, N7 T
! k% \' X" a! X, b! U- _+ j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1-14 10:53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吴征镒院士等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0 K8 ]* R5 s$ `' q+ t9 F6 ?
( J: H7 B! G; |" \
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由中国植物学界著名的植物学家钱崇澍、陈焕镛、吴征镒、王文采、李锡文、胡启明、陈艺林、陈心启、崔鸿宾、张宏达等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经7年空缺,并分别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出现空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院士、李锡文研究员位列获奖人员的第三位和第五位。
/ v) H5 W  X3 w
- d1 B+ G2 d$ o8 R吴征镒院士在1959-1972年期间任《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委员;1973-1986年任副主编;1987-2004年任主编。在担任《中国植物志》主编期间,出版完成54卷82册。在担任主编、副主编期间,对每一个卷册均花费大量时间到标本室根据标本审阅,并重点做了一些大科、难科,组织完成了约2/3的编研任务。直接负责编写和参与编写了下列9个卷册,约8科152属1109种(据不完全统计)的编写任务,包括第65(2)册、66卷(唇形科);第67(1)册(茄科);第64卷(旋花科、花荵科、田基麻科);第13卷(天南星科、浮萍科);第26卷(石竹科);第23卷(桑科);第32卷(罂粟科、山柑科);第1卷(总论)等。3 v$ ^& y6 m' h9 E' @

4 W. h+ w1 F& c李锡文研究员自1973年至2004年担任《中国植物志》编委,历时26年,其中作为常委17年。共同主编第65(2)册、66卷(唇形科),主编第31卷(樟科、莲叶桐科)及第50(2)册(藤黄科),具体负责编写的种类为4科62属541种。主要学术贡献是:弄清楚唇形科、樟科及藤黄科全部种类,对每种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物侯期、生境、分布、利用情况以及系统位置等均有说明,有近半数种类均附有图版,做到图文并茂,在编写过程中发表了不少新分类群、系统发育及植物地理的文章。这些资料无疑对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发育和植物区系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坚实基础。7 T0 H' y, y# d8 k+ g7 |5 \
/ Y. Y7 a  W! ]/ B/ q9 h
除吴征镒院士和李锡文研究员外,昆明植物研究所参加《中国植物志》的编委还有陈介(53卷1分册、58卷编辑,共编写5科49属393种)、陈书坤(编辑43卷3分册、45卷分册、73卷1分册编辑,共编写4科16属292种)、方瑞征(57卷1分册、57卷3分册编辑,共编写4科29属304种)、冯国楣(49卷2分册编辑,共编写1科16属83种)、闵天禄(45卷1分册编辑,共编写6科21属73种)、陈三阳(13卷1分册编辑,共编写1科26属99种)、裴盛基(13卷1分册编辑,共编写1科26属99种)、武素功(5卷1分册编辑,共编写2科3属159种)等科学家;参加《中国植物志》的编写人员还有庄璇(共编写4科45属269种)、苏志云(共编写1科1属288种)、李恒(共编写4科47属232种)、黄蜀琼(共编写3科8属133种)、黄素华(共编写3科26属132种)、白佩瑜(共编写1科13属106种)、徐廷志(共编写2科12属79种)、宣淑洁(共编写1科12属57种)、陶德定(共编写3科21属48种)、尹文清(共编写1科18属45种)、李延辉(共编写3科9属44种)、包士英(共编写2科5属43种)、陈宗莲(共编写1科1属31种)、童绍全(共编写3科11属31种)、李德铢(共编写1科1属29种)、周铉(共编写1科6属24种)、李雅茹(共编写1科2属15种)、陶国达(共编写1科5属14种)、蔡希陶(共编写1科4属9种)、陈佩珊(共编写1科1属1种)等植物学家。此外,昆明植物所彭华、李德铢、孙航、周浙昆研究员参加了《中国植物志》第一卷的编写工作。) U3 E# V9 Z( _! K6 }/ G, T

  B8 V: y7 I* C- p$ n《中国植物志》是一部总结中国维管束植物系统分类的巨著,全书共80卷126册,5000多万字。全书记载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包括近9000幅图版。. x% J1 n. b, X8 c6 t) Q1 G

- N: X! W! J+ J# D: z: o+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正式将《中国植物志》列入规划项目中。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钱崇澍院士、陈焕镛院士首任主编,此后,林鎔院士、俞德浚院士和吴征镒院士等先后担任主编,吴征镒院士连任主编17年,完成了《中国植物志》约2/3卷册的编纂出版,为全书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1959年9月,秦仁昌院士主编的《中国植物志》第一册(蕨类植物)面世,此后,有来自全国数十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四代植物学家312人、绘图人员167人加入到《中国植物志》的编研。
6 E5 [7 n" w4 S: }' z1 a0 m! c3 u, k% s; @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的持续支持下,《中国植物志》历时45年,于2004年完成了80卷126分册的出版,全书共5000多万字。《中国植物志》在目前世界各国出版的植物志中是最大的一部。2 d- ]# j5 }2 R3 w" ]/ L

' K9 l; l- k- q! t9 H《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编研过程中,研究人员在野外采集了1700余万份植物标本,研究和参考了国内外主要标本馆的1,700余万份蜡叶标本,在国外拍摄了2万多张珍贵植物标本(特别是模式标本)照片,编制了数万张文献资料卡片,累计发表新属及新属名称243个,发表新种及新种名称14,312个。中国四代植物学家,不畏艰险、前仆后继,足迹遍及全国山河,考察植物,采集标本,其执着、严谨的科学精神昭示中国植物学家的风骨。6 G  ~( @& C* g8 ^. k; N& p
( C, j0 `' }# W3 \7 r; s1 z: E
《中国植物志》既是记载植物‘身份’的‘户口簿’,又是记录和研究植物特征特性的重要‘信息库’,是植物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科学著作和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中国植物志》是对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植物认识和记载得最准确、最全面和最权威的学术论著,为我国可持续开发植物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深入研究农林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变迁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科学参考。# w" f- r5 b9 A, B4 E3 G

Rank: 1

积分
威望
5  
包包
156  
报纸
发表于 2011-1-14 11:40 |只看该作者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孙秀艳)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延东宣读奖励决定。大会颁发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师昌绪、王振义两位院士。* o  A" Y4 u2 d8 b
$ j" `' i; ]8 y! v. \; P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f  m7 ~  n9 n  q
1 F5 }& M% b6 N3 S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6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
3 G7 C9 k+ h- _( L$ ^* I; b: T
7 c% @* x7 b' Q3 s新华网快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 U# I- x. N: ?  v* u5 e- H7 Z' L# a. c( x$ X
历届获奖情况 历年获奖人物
1 K4 `0 Y+ c$ d9 F) P% a$ n8 M8 ?6 |' w' O6 o
2009年 谷超豪 (1926—,数学家) 孙家栋(1929—,航天技术专家)$ Z: ^0 Q7 |- z8 v% ]& m

+ `$ R! ~  [- T' z, [* H3 t2008年 王忠诚 (1925—,神经外科专家) 徐光宪(1920--,化学家)
) J$ q' W* n$ }- R
( C3 n3 e, [& f2007年 闵恩泽(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1919— ,著名植物学家)
  u2 }1 B( Z& Y. [
9 g. o1 p6 X: w5 _, [2 l2006年 李振声(1931—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 [: ]+ g4 Y/ M' _! [5 c
4 _4 L) A3 J( L" n/ p  h
2005年 叶笃正(1916— ,世界著名气象学家) 吴孟超(1922— ,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 l" {' T" M5 z5 }

+ `) Q1 T7 @0 M+ M7 ?2003年 刘东生(1917—2008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1932—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 ?! ]3 h4 b0 b' E4 E  E

. l3 j. |* ^! Y& A5 O4 l% ^  p2002年 金怡濂(1929—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 G5 p9 E0 w# ~" E1 Y+ x/ K
0 Q2 g' o, P- o. D1 W, Y2001年 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 $ O3 [1 {/ M  m( i( s2 J9 g: ^
, }! p) O* K( [4 e, O' p+ p
2000年 吴文俊(1919— ,世界著名数学家) 袁隆平(1930— ,杂交水稻之父)
& B4 E. p8 @4 n6 g. z- V8 @3 U% l

Rank: 1

积分
威望
5  
包包
156  
地板
发表于 2011-1-14 11:4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细胞海洋 的帖子
6 @+ M; r5 S* U* j
, ~2 D9 g( A. ~- k* t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孙秀艳)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延东宣读奖励决定。大会颁发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师昌绪、王振义两位院士。% @2 q* ~$ F) M6 a- o

# H6 ~: a6 j6 _9 q) a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x$ e8 n8 [2 T9 x' o
. H. _# F( r: M( ?/ x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6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8 ^5 _) l' Z5 d- J" r$ G$ a

+ H8 M( d; p7 U$ `; r  D' v新华网快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 Q. K1 J) w. W0 Y2 N# m

% Z6 j$ h; ~3 ~; l+ l) V# L+ z1 ]: O历届获奖情况 历年获奖人物 & t9 x8 X$ \. B/ N

3 Y/ ?3 k+ {, f0 I; W2009年 谷超豪 (1926—,数学家) 孙家栋(1929—,航天技术专家)+ @2 N2 d+ s% X% x* _( C

8 n+ [& |; r5 v' T! U4 n4 A2008年 王忠诚 (1925—,神经外科专家) 徐光宪(1920--,化学家)
7 O  m7 X/ @; ~
$ V; C# W4 D' U7 D2007年 闵恩泽(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1919— ,著名植物学家) # [% I( a0 B/ B! C
& e7 ^) T3 d  m) A, U
2006年 李振声(1931—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 i8 |. q" T9 P, d" W; g9 M) \
2005年 叶笃正(1916— ,世界著名气象学家) 吴孟超(1922— ,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 s/ H) ], \' {
0 E. u3 T1 n9 v  q
2003年 刘东生(1917—2008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1932—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 u* b0 u( ?) f6 e
# ]) g1 A" o  V6 T* o' B1 s; C& {2002年 金怡濂(1929—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 ~5 \, J5 O/ a3 j6 G# L* i9 t8 ]4 H1 s  }
2001年 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 $ I) P7 e' S/ w. g0 i
  m3 @$ w: \9 d' G1 O
2000年 吴文俊(1919— ,世界著名数学家) 袁隆平(1930— ,杂交水稻之父)4 o; q- V/ ]9 E" T$ b2 X
( |; W& |5 }2 v$ F: g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5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22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