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中科院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列为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7145|回复: 8
go

中科院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列为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7: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报北京2月9日电(记者李大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记者日前获悉,由于这项研究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先导性,中科院已将其列为该院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之一予以立项。
4 d5 A% j5 t: i& F% E: Y! f* {  记者今天采访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动物所周琪研究员。据周琪介绍,目前,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基本支柱的经典医学治疗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的巨大需求。“而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将帮助人类实现修复创伤和病理组织、治愈终末期疾病的梦想。基于干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能力的再生医学,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引发继药物和手术之后的新一轮医学革命。”
! H* F$ C, b# |, y8 D) Q3 O$ Y* {3 I, f+ z- T. i9 G: J" S7 a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来自中科院生物局的资料显示,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已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方向。其研究的飞速发展正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与产业带动。1999年以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9次入选美国《科学》杂志10大世界科技进展,是未来10年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方向。近10年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正处于重大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前夜。  g7 Y$ m; q0 h. E
  q2 A  J. |! A$ G% f/ Y
  “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规模和整体水平上仍有差距。”周琪说,目前制约世界各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和应用的主要瓶颈是:干细胞重大基础科学理论尚未阐明、干细胞治疗的核心机制尚待研究、干细胞规范化应用体系尚待完善、集成研究系统尚未形成。因此,亟须通过系统布局,集中攻关,发展学科交叉合作,突破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和应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
2 s2 }3 U3 h1 s* ~' Z2 E; Y  ?
4 J1 B( q( D& T! r1 u  据介绍,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将集中研究有关干细胞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专项将通过在细胞谱系的建立与发育调控、功能性细胞获得的关键技术、人工组织器官构建、干细胞应用策略四个方面的综合集成研究,重点阐明肝脏、神经系统等重要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和病理过程中干细胞来源、维持、分化、功能等重要生物学基本问题,发现干细胞调控的重要机制,发展功能性细胞获得的关键技术,研发干细胞因子药物及干细胞功能调控药物,并建立干细胞应用标准体系,以达到“发现干细胞生物学的基本规律,揭示干细胞在组织器官发生和形成及再生中的作用,发展调控干细胞的新技术,实现干细胞修复病理损伤和推动干细胞临床应用”的总体目标。1 i1 A$ Z; m( L% V

0 l* K( k/ _$ L& w& x( R  按照中科院的部署,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将采取“以需求凝练目标,以目标设立主线,以主线整合团队”的组织形式,以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网络(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四大研究中心)为核心,形成包括全院生命科学、材料、化学、生物力学等17个研究所在内的核心研究力量的交叉整合,最终实现专项的预期目标。1 t' b* X7 c0 r0 s6 x

: p" @& S0 _5 a' J(科技日报): F+ O" w8 H1 x( g. Z

Rank: 2

积分
100 
威望
100  
包包
1304  
沙发
发表于 2011-2-10 08:48 |只看该作者
听过周琪的课,希望他不要让这个专项又变成一个美丽的肥皂泡,真正做出一些东西来。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藤椅
发表于 2011-2-10 09: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细胞海洋 的帖子
$ D9 c( g4 _5 X. A% `$ ]+ w  z& J, J1 L+ i
形成包括全院生命科学、材料、化学、生物力学等17个研究所在内的核心研究力量的交叉整合+ y# w" p3 q! K; I" D9 B2 G9 m
0 G( q- ?; W" q2 T, _
发现干细胞生物学的基本规律,揭示干细胞在组织器官发生和形成及再生中的作用,发展调控干细胞的新技术,实现干细胞修复病理损伤和推动干细胞临床应用
$ Z6 Y. O8 l) u( G5 Z* Z9 P1 z% @- ?9 W" m% a; Q, p: H! p
基本规律,发育学中的形成作用,调控技术的目标都比较贴切,组织再生中的作用,病理损伤修复与临床应用,没有与生物医学与临床的无缝衔接是空话。
2 m) e' O3 N* W- e! t8 R
' q' p" Z) G* X% @$ a美国的干细胞研究重镇基本上都是在医学院或专门生物医学研究机构,包括NIH。英国也类似。我国的医科院体系不够给力,大学医学院系统科研不够强也形不成整体,中科院牵头搞些东西是自然的,但要说搞生物的就很容易跨界如医学和临床那是有天然缺陷的。! }, ^6 x; _; x3 i

* m2 x* d: G1 `8 D0 h6 d如何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整合资源,这是个难题。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2-10 10:30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召开“创新2020”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推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战略研究,集中攻克干细胞调控、干细胞治疗核心机制、干细胞应用体系等关键核心技术。同时,中科院将建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网络,设立北京、上海、广州和昆明四大研究中心,实现包括生命科学、材料、化学、生物力学等17个研究所在内的核心研究力量交叉整合。8 w/ k1 d1 c- g: A# a5 j
- v9 v5 a6 P"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介绍说,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将该领域研究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方向。据了解,中科院实施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分为“前瞻战略科技专项”和“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两类,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属于前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战略性先导专项,将在细胞谱系的建立与发育调控、功能性细胞获得的关键技术、人工组织器官构建、干细胞应用策略4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重点阐明肝脏、神经系统等重要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和病理过程中干细胞来源、维持、分化、功能等重要生物学基本问题,发现干细胞调控的重要机制,发展功能性细胞获得的关键技术,研发干细胞因子药物及干细胞功能调控药物,并建立干细胞应用标准体系。( m; O# d7 \, U
8 _$ E0 A- ~( b, M
周琪指出,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究,无论是规模和整体水平仍与世界前沿有差距。目前,制约我国该领域研究的瓶颈问题是,干细胞重大基础科学理论尚未阐明、干细胞治疗的核心机制尚待研究、干细胞规范化应用体系尚待完善、集成研究系统尚未形成。
2 ^1 S/ ?" S( q5 t# H- c1 O. h! Q$ c6 K0 o4 Q( l  F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战略性先导专项的实施,将推动我国建立国际先进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平台和基地,提升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将帮助人类实现修复创伤和病理组织,治愈终末期疾病的梦想。(生物谷Bioon.com)" Z& D8 b' Y6 W+ ?$ G( m- z( P+ a

) ^1 X5 X9 u7 f" E5 D  j, {

积分
-100 
威望
-100  
包包
-100  
报纸
发表于 2011-2-10 13:09 |只看该作者
期待生物医药的革命时代快点到来啊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地板
发表于 2011-2-10 19:45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引发的医学革命机遇期可能只有三五年,除了加大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力度外,我国的相关法规严重滞后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和SFDA“新生物制品”与干细胞有关的法规条款亟待完善,法规缺位已经造成混乱,长此以往下来规范的难度加大,甚至会造成倒退的局面。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tpwang + 5 + 1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威望 + 15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7
发表于 2011-2-10 20:16 |只看该作者
sunsong7 发表于 2011-2-10 19:45 5 y7 ]- d4 X1 M& f: v. k% z3 x4 l
干细胞引发的医学革命机遇期可能只有三五年,除了加大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力度外,我国的相关法规 ...
9 k0 r& x8 j7 c9 Z) g% w1 ]
非常正确。
7 s: {1 s% o, b6 G& w1 R+ u
+ o; |2 R5 B& W: n某种意义上来说,有效的、科学、实用的前瞻性管理体制和规范将决定干细胞再生医学的发展。这方面我国本来就滞后,如果在干细胞再生医学发展上没有相应的创新努力,后果很严重。* O. A1 e5 Q6 F
7 ?) [5 }3 j0 w  P- N9 }
不能照着美国模式来。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8
发表于 2011-2-11 14: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1-2-11 14:30 编辑 / o% v# ^9 M0 }0 t+ t, h7 Y

  ?& C; a, y. y: S. Y' F干细胞研究处于重大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前夜” ,这个提法给干细胞技术发展阶段一个基本明确的定位,针对这个定位国家层面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这样科学界、产业界、医疗界、金融界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目前我们势必应该强化这种声音,个人的虽然声音很弱,汇聚起还是能够让上层听到的,至少温总理已经关注干细胞技术;
" ^, h- G% [7 d2 Q. f; c7 c/ K( }3 U
1 r, o& z( Q! N; j1 k中国的第1个三十年争取独立生存空间,第2个三十年追求GDP快速增长,第3个三十年将领导世界可持续发展的;( o. Y, J! R. l7 O
政府的执政能力面临来自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创新的挑战;( b) b& s' i% {+ U0 w& H! P
体制性问题明显制约了国家创新发展,目前战略规划、实施细则、政策落实之间存在较大落差;" {* Y, e+ u  F; S. F& |- N/ W( e
下面路甬祥的“四个不相适应”可以让我们略窥一斑。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9
发表于 2011-2-11 14: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1-2-11 14:12 编辑 - R& l: z9 b' U( W
% B+ a# h2 d9 @

中国科技发展面临四个“不相适应”(转载)


& [4 w: C, h% t/ b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记者李大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日前举行的中科院2011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四个不相适应。7 ~( y9 V, D5 k
    路甬祥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但是我国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中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仍主要依靠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能源、资源和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程度仍然过大,自然灾害与公共安全事故频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间发展差距继续扩大,这种以付出巨大资源、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实现我国经济、产业和科技由大转强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协调、绿色智能、普惠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 R9 c' C7 }6 C; s, n7 L) @$ H: e, y  路甬祥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发展规划,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将科技创新作为支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支撑。中央和地方、企业和社会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加,彻底改变了科技投入不足、人才流失、设施落后的局面,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中国科技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9 h- B1 ]; F; \: c/ h8 E, I- t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四个不相适应。路甬祥说,这四个不相适应;表现为:
: \* e7 d5 Y) @5 |) K% w创新人才队伍和整体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l! O, s6 i7 A3 b8 X$ x
创新体制和管理与科技创新及其社会价值实现途径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
! N/ t6 z2 G# \+ P" U, V创新资源、要素的结构和布局与我国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不相适应;3 h9 j* h0 x- d/ u3 B6 ]
科技创新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国家、社会、人民的期待不相适应。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5 08:03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