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标题: 干细胞的复杂程度超越我们的想象,建议理智看待哈佛事件。 [打印本页]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8-10-31 15:59     标题: 干细胞的复杂程度超越我们的想象,建议理智看待哈佛事件。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8-11-1 10:30 编辑
9 ?# V5 m- l5 }& e+ Z& d$ _& u
/ h* Q1 K1 Y; j      近来,有关哈佛教授、心脏干细胞的研究大牛皮耶罗.安维萨(Piero Anversa)的造假事件引发了学术界的一场超级大地震,单单老爷子就有31篇相关干细胞的研究论文被撤稿、同时被给予1000万美元的处罚。这意味着,所有关于“证实心脏干细胞存在”的论文和引用了这些文献的论文,全部作废!这可是一个可怕得数字,有人进行过简单的查询,用中文呈现的心脏干细胞的期刊文章超过13000篇,硕博论文16000多篇,国家投入的费用何止上亿。有人也许会指责,这是咎由自取且不可原谅;另外,这也意味着整个领域数十年间被引入了歧途……
' e# Y' C1 C" p    [attach]95237[/attach]0 ~: p3 ]9 R! ~' c- F
   其实,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从来都不缺造假者,比如在目前最火热的癌症研究阵地,有人早就站出来说,即使是在CNS、柳叶刀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paper,有一大半的工作是不能重复的。
" f0 L* ~/ }) _4 @% w. U     而在干细胞研究领域,让人感觉更是充满了骗子和坑蒙拐骗者,具有典型代表的是:韩国“国家英雄”黄禹锡的倒掉,日本科研女神小保方晴子的STAP事件,她的导师为此还自杀身亡。可以肯定另外没发现的还有很多很多……) i7 H+ `+ k7 b6 Q
[attach]95238[/attach]  t% w' X9 {' k% [! s
[attach]95239[/attach]
* v0 K" ]9 \# m4 q    干细胞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学术事件,有的隐藏时间还这么长,不少是学术界的大牛级人物,每次造成的影响即使用风暴形容也不为过。对此,我个人认为干细胞的复杂程度超越我们目前对它的思考和想象,对它的态度应以宽容和理解为主,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是造假、并给予一棍子打死才好。为什么要这样说,就比如这次的哈佛干细胞事件,我觉得单纯用C-kit+这一个生物学标记来定性某种细胞是心脏干细胞是非常危险的,可以说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搞过免疫组化的人都知道,对任何一种细胞来说,尤其是像成体内的比较幼稚的细胞或分化较差的肿瘤细胞,用某个标记来定性细胞性质是不科学的,如目前临床使用已非常成熟的造血干细胞,CD34+可以了喂,但又研究就认为真正的造血干细胞CD34是阴性的,所以这个是有争议的,至少是目前;还有一些T或B细胞淋巴瘤,用CD20或CD3来区别归类也不是绝对的,有些B细胞淋巴瘤就是CD20阴性的,有些原来阳性还会转阴,随着病程进展。
# b+ N  u/ S9 A' l    因此,对于干细胞,尤其是各种组织干细胞,期待用某一种生物学标志来定性它是某种组织的干细胞是不科学的,不要忘了机体内的幼稚细胞是具有发育可塑性的,何况也不要忘了,日本科学家2006年的工作,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下的蛋:成体细胞可以被人为诱导分化成干性细胞(iPS细胞);目前有人已提出,间充质干细胞(MSC)就是一个“大垃圾桶”,什么细胞都可以往里面扔,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机制上的诠释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万金油一般,而却即使在临床上应用也会有效且有用,但又似乎永远说不清楚原因。8 S, |. _* [! w* ^% K
    另外,也不要忘了,其实有很多的组织干细胞,包括肿瘤干细胞,目前都处于研究的停摆状态,究其原因,无不是干细胞在生物学机制上的不明及不确定性,可以说处于“灰箱状态”也不为过,就像量子纠缠现象,干细胞的干性(stemness)也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状况。为此,最后再次重复说一次:干细胞的复杂程度超越我们对它的想象,所以目前我们应以宽容和理解为主,万不可一棍子打死。
8 n& K, n7 ~, T( y) u    相信来自干细胞领域的研究成果会在二十一世纪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福祉。4 H: k+ @' O& c4 B

作者: chendeng    时间: 2018-10-31 17:21


作者: doallican    时间: 2018-11-4 17:23

继续努力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8-11-4 19:29

Keep calm and carry on.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8-11-5 09:35

        CSC 和 iPS会不会也来场大地震,难说啊!) S" |: W$ t4 x# O& `
        对于干细胞来说,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干细胞的伟大和神奇之处。




欢迎光临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http://www.stemcell8.cn/)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