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标题: 产后恢复远非一个月,约半数生理指标需要3个月至一年才能回归孕前水平 [打印本页]

作者: yinfuhua    时间: 3 天前     标题: 产后恢复远非一个月,约半数生理指标需要3个月至一年才能回归孕前水平

我们所知道的「坐月子」或并不正确!44万例孕妇数据:产后恢复远非一个月,约半数生理指标需要3个月至一年才能回归孕前水平# f' z  }  |. @: O( P5 C# j7 G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4-28 17:08. j; ?- d3 E( B9 V$ k+ K9 h
这项研究用大数据证明:产后恢复是名副其实的“跨年项目”,“怎么产后一年还累?”根本不是矫情,而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状态!2 ?1 r: |0 ?) }8 t
提到“坐月子”,中国妈妈们一定不陌生。在我国,无论是老一辈的叮嘱,还是朋友圈里的经验分享,都在强调“坐好月子”的重要性。按照传统观念,产后的一个月是身体恢复的黄金期,只要好好休息、吃好喝好,就能迅速恢复到孕前状态。' F1 @5 |: N' y# `9 ?
但现实就是:绝大多数妈妈们在坐完月子后发现,身体并没有恢复,比如体重还没降下来,疲劳感依然存在,甚至有些生化指标还出现了异常。" [0 @; h1 a, V6 H0 J0 d) u; }( i
于是,难免有人会问:“是不是月子没坐好?”、“产后恢复究竟需要多久呢?”+ a: B- k; b8 h5 P: Z
2025年3月,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一项颠覆认知的研究:通过分析44万次妊娠的4300万份实验室检测数据,科学家发现,产后恢复远非“一个月”,约半数生理指标需要3个月到一年才能回归孕前水平,甚至有些指标(如碱性磷酸酶)需要一年以上!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妊娠对女性身体的深远影响,还发现“超调现象”(产后指标像弹簧一样反弹)、妊娠并发症的独特预警信号。, N0 ]; a5 L2 W4 g& I7 P
[attach]139987[/attach]' M$ n4 L7 z& I- W4 p
实验对象以及流程
1 d/ [1 @: u0 a6 U: N6 F孕期和产后是女性生理系统经历剧烈变化的时期。心血管、呼吸、代谢、免疫等系统都会受到胎儿需求和胎盘分泌的激素影响。然而,以往的研究往往样本量小、时间点稀疏,无法全面捕捉这些动态变化。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研究人员利用以色列最大的健康维护组织(Clalit Healthcare)的数据库。5 Q9 @. G" x: U' \9 C4 `$ R. T7 z
本研究共纳入了2003年至2020年间在以色列Clalit Healthcare登记的313,501例妊娠,涉及20至35岁的女性。研究人员从数据库中提取了从孕前60周到产后80周的实验室检测数据,涵盖了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炎症标志物和激素水平等76项检测。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研究人员排除了患有慢性疾病或服用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药物的个体,最终保留了43,498,258条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v" i- z8 D6 p8 t8 \. }
  [attach]139988[/attach][attach]139989[/attach]! g4 P+ |6 f3 E7 k2 l3 @! f
图1:孕前、怀孕和产后的实验室检查数据集
; Z* C: g0 X- r  Q身体如何应对“人生最忙项目”
0 [) y: k7 E- x- T% {研究发现,76项检测指标在孕期和产后都表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变化范围从百分之几到几百不等。这些指标可大致分为三类:
. j' G1 t" g# X' M1 O$ T1. 闪电恢复类(47%指标):如血红蛋白 & 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血清肌酐、血钠 & 血钾、血压等,会在产后1个月内迅速复位;+ O! k$ X) d' y) R
2. 龟速恢复类(41%指标):肝功能(AST、ALT)、胆固醇、碱性磷酸酶(ALP)等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恢复;1 ~6 ^" ~; F( P9 J# o5 d3 T# o
3. 非常艰难恢复类:C反应蛋白(炎症标志物)、甲状腺激素(TSH)、红细胞参数(MCH)等。; ?' e  w& l; H6 j9 k- I2 i
[attach]139990[/attach]! f/ H* D' p! l8 R
图2:产后恢复时间从几天到一年不等。(A)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测试平均值进行降维,结果显示孕期(蓝色)的轨迹与产后(橙色和红色)的轨迹不同。每个点代表一个时间间隔,从分娩前60周开始,经过受孕和分娩,到分娩后80周结束,呈顺时针方向移动。(B)稳定时间定义为测试值恢复到基线水平0.2个标准差(SDs)以内的所需时间。(C)数据集中各测试的稳定时间。
$ _8 |% y( P0 j) N+ i除了“闪电恢复类”,研究者发现,许多指标在产后都会出现“过冲”或“滞后”现象。例如,孕妈妈的甲状腺功能在孕期受到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刺激而增强,产后这种刺激突然消失,但甲状腺激素仍“不知辛苦地继续工作”,导致产后短期内会出现甲状腺激素超标现象。这种“过冲”现象是由于孕期身体会启动补偿机制来对抗负荷,在分娩后负荷消失,但补偿机制还在惯性运行,导致过度矫正,类似于一个被压住的弹簧,一旦释放,其会短暂地弹得更高。
! M: v4 s1 D$ m% z: `再比如,孕妈妈们在孕期的血液容量会逐步增加,而在产后其的下降却并非匀速——先骤降再缓慢调整。这种变化便称为“滞后效应”,说明产后恢复并不是简单逆转孕期变化,而是一套独立程序,就像我们爬山时上山和下山走的通常并非一条路。; Q; ^+ e7 d1 }" i) R- q& `
  [attach]139991[/attach]
6 `2 A. {; k+ I+ v0 ^[attach]139992[/attach]
/ y* o* A5 R8 L3 e! s图3:在怀孕期间和产后,实验室测试的动态变化,显示出“过冲”现象和“滞后”现象
% o. X: r* c9 Q+ B' X! Z7 @简单而言,产后恢复可分为两个阶段:产后10周内的快速调整和随后的缓慢恢复。其中,约41%的检测指标(31/76)需要超过10周才能恢复到孕前水平,一些指标(如ALP、胆固醇和尿酸)甚至需要数月。这种滞后效应可能与哺乳、体重恢复以及内分泌系统的调整有关。
& B0 \7 f* @4 b$ Q) Q+ r& [不过也如上文提到的,有些“非常艰难恢复类”指标在产后并不会恢复到孕前水平。例如,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在产后80周时仍高于孕前水平,而甲状腺刺激激素(TSH)和红细胞指标(如MCH和铁)则持续低于孕前水平。研究者指出,这些变化可能是产后行为(如饮食和运动习惯)或妊娠对身体的长期影响所致。- v: \; B; w7 V- Z' j0 F
此外,研究还发现,约三分之一的检测指标在孕前就表现出显著变化。例如,叶酸水平在孕前几个月开始上升,这与许多女性在备孕期间补充叶酸的健康行为一致。此外,孕前的炎症标志物(如CRP)和血脂水平也受到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影响。这些变化表明,孕前的健康行为对孕期和产后生理状态有重要影响。
7 P* m4 V" X: o [attach]139993[/attach]' B/ M3 ~* M; n, L! c" m
图4: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和产后出血这些并发症在孕期各项检测指标上的显著偏离情况3 k( Q8 h' X: Y
最后,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和产后出血这三种常见并发症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这些并发症在孕前、孕期和产后都表现出与健康妊娠显著不同的动态变化。例如,子痫前期患者在孕前就表现出血小板计数和尿酸水平的异常升高,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前的血糖和HbA1c水平就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这些发现说明,妊娠并发症可能早在孕前就已埋下隐患,而不仅仅是在孕期才显现。3 G! C# W" g+ A( {6 S, h% i: Z
小结: L: B3 a; t3 O2 V& }
综上,这项研究用大数据证明:产后恢复是名副其实的“跨年项目”,“怎么产后一年还累?”根本不是矫情,而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状态——你的肝脏可能还在默默修复,甲状腺仍在“缩编裁员”,骨骼里的碱性磷酸酶正熬夜加班填孕期欠下的“钙债”。并且研究数据显示,补充叶酸、控糖、戒烟等孕前健康管理对整个孕期以及产后恢复至关重要。
5 {- G* F0 @" z  g, l由此,各位孕妈妈们及其家人们,请多给自己/她一些时间,不要感觉很气馁,理直气壮宣布:“不是月子没坐好,而是生理指标正在科学指导下稳步复位,预计工期至少12个月,谢绝无效催更!”, O$ \) u, j. C! A  I
参考文献:
3 D7 @" b! \! q2 o. l" z4 mBar A, Moran R, Mendelsohn-Cohen N, et al.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dynamics revealed by millions of lab tests. Sci Adv. 2025;11(13):eadr7922. doi:10.1126/sciadv.adr79223 A  B$ o# C* \& S! O' ~$ w1 g
3 F! P+ L( D& r- u% M! A! y





欢迎光临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http://www.stemcell8.cn/)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