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标题:
改写遗传学规则!Science:基因的起点和终点并非孤立运作,起点决定终点
[打印本页]
作者:
yinfuhua
时间:
7 天前
标题:
改写遗传学规则!Science:基因的起点和终点并非孤立运作,起点决定终点
改写遗传学规则!Science:基因的起点和终点并非孤立运作,起点决定终点
) ?0 e2 Z' d) I) r2 c8 _! l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0-28 14:33
4 d5 O# ?' h, L& r
这项工作展现了现代数据驱动生物学的强大力量。大数据揭示了基因调控的全局规律,而精细的实验则解开了这些规律背后的分子机制。
9 O$ l# E8 O% |
分子生物学家长期认为,基因的起点仅仅是转录过程的“启动开关”——DNA被复制为RNA,进而指导蛋白质合成。然而,波士顿大学与马萨诸塞大学陈医学院联合在《Scienc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研究发现,基因的起点和终点并非孤立运作,而是像一对默契的舞伴,在基因组中协同移动。这一机制重塑了细胞构建蛋白质的方式,也揭示了生物在进化中灵活适应的新路径。
* M& G! H: m3 b0 e. Z' Y
[attach]143648[/attach]
4 \& _& r6 J J
“我们的工作改写了教科书,”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波士顿大学生物学助理教授 Ana Fiszbein 强调,“基因的起点不仅决定转录从哪里开始,它还直接影响了转录在哪里结束,甚至决定了最终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她进一步解释道:“我们过去教导学生,起点只负责‘鸣枪起跑’。而现在我们证实,它同样参与设定‘终点线’——基因的起点在暗中控制着它的终点。”
: X5 _- t6 b* I5 u# o$ k
为了揭开这一规律,团队分析了来自 GTEx 项目的 17350 个人体组织样本(覆盖 54 种组织)和 ENCODE 项目的长读长 RNA 测序数据,发现超过 70% 的哺乳动物基因存在多个 TSS 和 PAS,但这些 “备选起点” 和 “备选终点” 并非随机搭配:比如 MYO10 基因在 H9 细胞中,从上游 TSS 启动的 mRNA,94% 会在 upstream PAS 终止;而从下游 TSS 启动的 mRNA,59% 会选择下游 PAS。这种 “序数匹配” 在不同组织中都稳定存在,哪怕某些基因在不同组织只表达一种 isoform(mRNA 变体),跨组织分析仍能发现 PITA 协同的痕迹。
8 H( ], K$ C: b1 ]/ \, q; q
为了证明这种关联是 “因果” 而非 “巧合”,团队用 dCas9-CRISPR 技术做了精准实验:激活 ZNF638 基因的上游 TSS 后,该基因的上游 PAS 使用量显著增加,下游 PAS 则减少;反之,激活下游 TSS 时,下游 PAS 的使用率也跟着上升。更关键的是,若删除下游 PAS,TSS 的选择虽会变化,却不会触发 PITA 协同。这说明 PITA 是 “单向调控”:起点决定终点,而非反之。
5 F9 b0 X I7 T L5 a
背后的 “导航动力”,来自 RNA 聚合酶 II(RNAPII)的延伸速度。这种负责将 DNA 转录为 RNA 的 “分子机器”,从不同 TSS 启动时会展现不同 “行驶速度”:从下游 TSS 出发的 RNAPII 延伸更快,能 “跑” 到基因末端的下游 PAS(这类 PAS 的序列强度通常更强);而从上游 TSS 出发的 RNAPII 速度较慢,没等跑到下游强 PAS,就会在上游弱 PAS 处终止。团队用 “4sU-DRB 长读长测序” 直接观察到这一过程:比如 HNRNPL 基因的上游 TSS 启动的 RNAPII,平均只延伸 821 个核苷酸;而下游 TSS 启动的,能延伸 2606 个核苷酸,刚好够到下游 PAS。
0 C6 s* T5 ]3 `. g' O4 a2 i; l
这种协同还和基因的 “身材” 与 “结构” 有关。PITA 基因通常更长,TSS 之间、PAS 之间的间距也更大(至少 5kb 以上),且染色质上存在独特的 “绝缘亚域”——以上游 TSS 和下游 TSS 为边界,形成独立的转录区域,确保不同 TSS 启动的转录过程互不干扰。对比人与小鼠的同源基因还发现,某物种中更长的基因,更可能表现出物种特异性的 PITA 协同,说明基因长度进化可能推动了这种调控模式的形成。
& ?2 x/ X4 @) C& }( I
这一突破性发现为疾病治疗开辟了新视野。当基因转录过程失调,蛋白质合成便可能出错,进而诱发肿瘤生长、神经系统疾病乃至发育障碍。理解起点与终点的联动关系,使科学家有望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重新“编程”基因表达——恢复有益的蛋白质变体,同时抑制有害版本。
7 d1 P/ J9 R r0 z) F1 d |! X5 R
“起点或终点的错位绝非小事,”Fiszbein 指出,“它可能彻底翻转蛋白质的结构域,改变其功能。在癌症中,这样的翻转甚至能将抑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她补充道:“我们的研究表明,控制基因起点,就能间接控制其终点——最终决定细胞的行为轨迹。我们不仅是在绘制基因的调控图谱,更是在寻找操纵它们的‘新杠杆’。这或许将成为引导细胞回归正常状态的有力策略。”
8 b) I- X1 i2 f1 d! E% u1 Z
研究团队通过整合海量基因组数据,并运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实验,验证了这一机制。当他们人为开启或关闭某个基因起点时,对应的终点也随之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基因能够生成数百种不同的蛋白质变体,有些甚至功能迥异、相互拮抗。
- j+ e# w. d z- _
[attach]143649[/attach]
. j: u4 ~( X1 g* Z. O
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Fiszbein实验室博士生 Christine Carroll 表示:“这项工作展现了现代数据驱动生物学的强大力量。大数据揭示了基因调控的全局规律,而精细的实验则解开了这些规律背后的分子机制。我们为基因调控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维度——问题不再仅仅是‘开或关’,而是‘开启哪一版’。”
; T8 e6 f" T) W) m) W
从癌症治疗到抗衰老研究,基因起止共舞的机制正成为生命科学的新热点。未来的药物开发或许不再局限于靶向基因本身,而是精准调控其转录起止的“舞蹈节奏”,在不动一字之码的情况下,改写生命的表达。(生物谷Bioon.com)
: v" A. Z) ]0 _
参考文献:
6 ~$ D4 v& P( K+ u* `& @0 h1 x
Ezequiel Calvo-Roitberg et al, mRNA initiation and termination are spatially coordinated, Science (2025). DOI: 10.1126/science.ado8279.
, u/ O8 B; R4 g( }* L
1 O' H' d/ N- B* W) x9 h
欢迎光临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http://www.stemcell8.cn/)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