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5#xfyang2007123 * A1 E' F# x+ f0 p& O; G& z) \! q: Q; _( N! z
to xfyang2007123:! {: @* F7 H" }1 Z7 @
% b2 e( r" b. i9 u a* w( R9 q 1.胰酶、胰酶+EDTA、胶原酶、Accutase都可以用来消化。6 S- ^4 f" v6 D& i* x5 k
8 ~: K. t* m/ K4 e( h- P 虽然没有做过严格的对比,但是主观上感觉Accutase消化后细胞的活性好像要好一些。如果哪位战友,有相关经验,希望告诉我啊。- C# Y/ z6 I& u' I) {0 C; u2 k
S# W0 L: {. ~0 L
在sigma网站查了一下,没有看到Accutase的具体配方, 只是说ACCUTASE is a cell detachment solution of proteolytic and collagenolytic enzymes. Prepared in Dulbecco′s PBS (0.2 g/L KCl, 0.2 g/L KH2PO4, 8 g/L NaCl, and 1.15 g/L Na2HPO4) containing 0.5 mM EDTA•4Na and 3 mg/L Phenol Red。 # p$ v! ^! }# l ]3 o! ] 也就是说至少它里面是含有EDTA的。/ p8 \! R' U: `6 ?" o+ u
H7 N5 I) |4 a0 O3 \
这是它的说明书:[attach]14291[/attach]( @8 }7 C- q* ?9 i0 X% E3 x
7 Q6 X5 ]! V$ t/ F$ O3 C
2. 在贴壁培养条件下,细胞是可以长期反复传代的。但是长时间的培养,必然会使细胞的特性有所改变。$ k& u, P b( [) {" T7 B
如果能在10代以内进行自己的实验,结果应该能可靠一些。0 C/ a( x7 A) B1 b
我在培养过程中发现 随着传代,至少细胞的形态学在发生变化。作者: 深海寂寞鱼 时间: 2010-9-21 13:45
回复 16#jennyshy' Y) d$ [. E/ I" q ~5 n; K9 R
" Z0 u% i( M4 s1 |3 f1 Q, K
to jennyshy:) u4 C$ }; ], l) F
% P$ H. @- i: H5 J- W2 V
1. 用Poly-lysine包被的培养皿好像是不可以的,还有用gelatin包被的皿也是不行。原因是Laminine提供了类似于体内的微环境,比如类似于SDF或者integrin 6a。具体是在哪篇文献里看到的,暂时找不到了。找到了我会及时上传上来的。0 @% e P$ w) {0 J: G/ s M
y$ d7 p+ W5 P) ?( d 注:上面的回答是我根据印象回答的,或许会有错误。如果有误,我会及时更正。% y; a, K s3 @8 `0 h6 j
7 C q$ b& S6 G+ {+ K& p
2.我用的方法和文献里是一样的。 1 z0 l& p A# F 4 g& V# x! {) e# A" e3 q 3.换液是没有特别注意的地方,和其它贴壁细胞的培养方法一样。当然我发现如果用PBS洗的比较狠的话(比如想去除一些细胞碎片),还是会把一部分细胞洗掉。 " U; [/ D; i0 B* D% ?' K # M) ?- W! K V/ D p7 X8 w# l 4.这种贴壁的方法可以使细胞长期传代,而且增殖的速度要比悬浮培养快。 7 I# v( l. t( k |' r4 \+ X+ H' y" h+ ~
希望你的实验能顺利开展。如果有什么心得或者发现,希望及时给我们讲讲啊。作者: 深海寂寞鱼 时间: 2010-9-21 14:07
回复 17#jennyshy # }9 @, L( Q7 A6 E5 n. U8 R3 r, E9 n2 w% t% g
* ^$ m+ x$ ^' r
关于protocol的问题,我觉得你可以自己从文献里整理。 4 x4 \' Z6 L8 c3 ^' o4 p0 g8 z& m4 U6 i+ l, f' a% h8 ~) a$ f1 `' T
这对于你自己来说也是个思考的过程,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操作过程还有文献的细节。 ! y% M7 S2 L' c( p/ u; p 9 n' l* Q' G. `) |. ?% y6 E9 X8 i 我这里有一个相对比较详细的protocol,个人觉得十分的好。不过它是用这个方法来培养肿瘤干细胞的。你可以参考一下。只要把里面的组织材料换一下就可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T9 X8 T; ^# T ^% `; E. ?
) b9 n3 b5 `( N
附件:[attach]14294[/attach]作者: jennyshy 时间: 2010-9-21 20:50
1 x7 I4 N5 T; Z; P" w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愚钝的摸索,或许有些问题在某个文献中已经解决了。但是限于读的文献不多,我还不知道。如果大家有人读到过类似的文献,或者在实验中有这方面的经验,还希望能帮帮我啊。谢谢啦!2 ?" l. U- a. l
* A+ \! S. x, `8 b
也感谢 干细胞之家 能为大家提供一个这么好的交流平台。作者: xfyang2007123 时间: 2010-9-23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