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标题: 日本干性三子,到底谁能“争霸天下”! [打印本页]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4-8-17 18:13     标题: 日本干性三子,到底谁能“争霸天下”!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4-8-17 18:23 编辑
  q  s! y; v. A! U! m" m  h7 _% m; n1 h+ K- ^. T* [* E4 _
       上个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几十年来,干细胞可谓风生水起,相关与他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石破天惊”的突破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于是全世界成百上千亿的钱毫不犹豫地投入这个大熔炉,而最有天赋的科学家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头也不回地争先恐后进入这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炉。但绝大多数是飞蛾扑火,钱烧了、痕迹却是一点也没有。
. s3 N2 z; M1 d) Y7 F- ?9 F$ K      但近十年来,日本却在其中炼出了真丹,生下了三个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儿子,大儿子就是2006年出生的iPS细胞,老爸是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干爹则是美国白头翁研究所的Jeanisch,不到六年就获得了科学界的世界冠军——Nobel Price。8 n5 f, ~: q1 @; h9 I' ]; ?& a- P
     二儿子是2010年产下的Muse细胞,老爸是日本东北大学的出泽真理教授,观点是成体组织内原本就存在干性细胞。最小的三子就是今年才出生的STAP细胞,母亲是日本理化研究所的小保方晴子,也有个干爹,美国哈佛大学的Vacanti教授。目前看来,名叫STAP细胞的这个小儿子很可能要夭折了,“江湖上”质疑它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认为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干细胞之子。现在,今年一月发表在《Nature》上的出生证被取消,“老爸”世井芳树上吊自杀,美国哈佛的干爹辞去哈佛职位,“休假一年”。要证明STAP是不是真的只能全靠年轻老妈——小保方晴子了。5 F: P+ G! f5 ^1 n" `
       目前在干细胞的大家庭中是是非非很多,其实干细胞自身的身世也不是很清楚的,真正的面目恐怕无人知晓,这一点想想HSC就是了。7 V) Q8 b: v1 M
       如果要做一个选择题,这三个日本干性三子,到底谁能长大成人、称雄天下,我想很多人会选择iPS细胞。但我个人认为Muse细胞才是真正的干细胞血统之子,这里允许我引用一句名言: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8 n/ A' {! ?4 ]0 }9 K8 G% t! I( v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4-8-17 18:25

本帖最后由 marrowstem 于 2014-8-17 20:01 编辑
  |: p* }) c" K' h7 t
# t4 ]0 |( B# s1 k以上是个人对目前持续发酵的STAP事件的有感而发,个人想法、供大家sharing为主!
作者: lovesxj941    时间: 2014-8-17 20:05

应该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骨髓和皮肤内的多能甚至全能干细胞。但是这个争论持续了很久。成体来源的干细胞究竟有没有全能性,用什么方法证明全能性,一直争论很激烈。
作者: tpwang    时间: 2014-8-17 20:27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0 a  a4 k2 K  m1 Q7 D8 V! X7 M2 l) O, j* G, x& |/ \" z
要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呢?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4-8-17 20:33

       直至目前,干细胞生物学似乎还是一个“大黑洞”,记得的是,从98年人体胚胎干细胞被成功分离开始,各种成体组织的干细胞层出不穷,然后的一波高潮是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有些几乎证明具有全能性,但很快这方面的研究又停摆了;然后是SCNT、CSC和iPS的横空出世,以及随后的各种、各类细胞的逆分化、转分化研究,因子越来越少、蛋白也行、直至零因子或零分子,以及今年年初的细胞洗个酸浴澡就能返老还童,神得不得了!* @* Y, \( h$ O, f+ G
     对此,我个人的意见是,对于干细胞,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的原则性的“东东”搞错了,干细胞生物学研究需要机制上的突破。
作者: Andyhigh    时间: 2014-8-17 21:12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1 |! R8 [' k4 O
" W( _5 n' \) k1 V9 d- J8 Q' A1 b/ F
楼主说二儿子Muse细胞才是 真正的干细胞血统之子,那为什么它的研究相对较少,或者引起的关注相对较少呢?自己对Muse 细胞不了解,望解惑···
作者: Andyhigh    时间: 2014-8-17 21:18

回复 lovesxj941 的帖子7 r+ f8 Q$ {; Z' j5 x! J4 x: S7 o% T, Z

+ m3 U  ?( S% p2 K9 Z- Y: CMuse 细胞在全能型方面还存在争议嘛,我看有PNAS Naute Natrure protocol  等多个杂志,在不同年都有报道。0 {" \, P1 n1 L0 {
) Z( {- c" B8 o1 Z
目前,可有初步的定论啊,就像iPSCs的免疫原性一样(更多的人都倾向于其具有低的免疫原性,个人观点)
作者: Andyhigh    时间: 2014-8-17 21:18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 r; S1 ?) p2 x
0 L) `" R% Y/ k, T6 A& u6 q6 @想问下CSC 指神马啊?
4 P2 Y. w7 T! H; u5 v
6 T, Z, [0 ^  ]7 {. R( K楼主简介很独特!!!
作者: tpwang    时间: 2014-8-17 21:25

marrowstem 发表于 2014-8-17 20:33 - p7 V, V- F- J
直至目前,干细胞生物学似乎还是一个“大黑洞”,记得的是,从98年人体胚胎干细胞被成功分离开始,各 ...
3 k- d- ~* {# N" Q3 [
这个“搞错了东东“,很可能是还原主义在理解复杂生命系统上致命误区的总体现。机制上的突破,恐怕还要靠思想上的突破。
) W" n& q9 \) Z. [* w/ {, C% b% p  ]) Z% Y" \
就好比前几天那个细胞质汹涌澎湃的研究所启示,这个复杂的内海在更复杂的大海中的本质和行为,指望找到唯一的一个万能因子作为钥匙而彻底理解、控制甚至复制,大概是此路不再通了。5 O) ]3 t9 S' i* ?, c" T: [% |

  C8 Q7 Y! k5 j! ?: G这时候要的不是突破,不是革命,大概是transformation。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4-8-17 21:34

回复 Andyhigh 的帖子. C* i4 @- a2 Q* A* c! K1 E9 A
6 L2 ~& s. X0 N- T" D- S, I( b
CSC:癌症干细胞(或肿瘤干细胞)。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4-8-17 21:40

tpwang 发表于 2014-8-17 21:25
# m% ?% T6 Y$ h( `) Y# i这个“搞错了东东“,很可能是还原主义在理解复杂生命系统上致命误区的总体现。机制上的突破,恐怕还要靠 ...
8 |# N; }# C1 H* `/ f8 n. w8 G% H" q
      如果从另外的角度看干细胞,有如物理学中的量子现象,只见其发挥的效应显现,而不见其身影及背后的机制。薛定谔的那只猫可是至今没找到。
作者: abgg    时间: 2014-8-18 09:14

回复 tpwang 的帖子4 ]* E$ F7 }! R0 N/ Y: M/ i7 f
! L0 f: E" E8 O
我赞同您个观点,大分子复杂系统间相互作用,生物还要等等物理的基础研究突破。
作者: haiq1984    时间: 2014-8-18 11:40

回复 Andyhigh 的帖子
! g4 B2 ]4 K4 H7 U% \* O8 m  q
/ h( \3 S9 q6 ?& \3 L个人倒不认为对其研究较少,现在普遍认为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就是通过激活内源性干细胞的分化发挥作用。从间接上也证实了成体内存在干性细胞这一观点。因此,现在有研究着重于如何激活内源性细胞分化成熟的通路来实现组织再生性修复。* H" X5 {, U1 V: i+ `* i3 ?
但个人也认为成体内干细胞从一定角度来说是不具有发育的多能或全能性的,只是一些休眠待激活的前体细胞而已。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4-8-18 12:19

haiq1984 发表于 2014-8-18 11:40 7 t4 s+ q9 p. t; V
回复 Andyhigh 的帖子
. k* V9 l# h/ ~, I" z  p( k+ \* j* A; H6 F. |
个人倒不认为对其研究较少,现在普遍认为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就是通过激活内源性干细 ...
7 o. F) p: n9 l( h
我问你一个问题:成体内有没有干细胞?还是只有一些休眠待激活的前体细胞?
作者: haiq1984    时间: 2014-8-18 13:17

这个要看组织吧,有些组织是含有多能性间充质干细胞如骨髓、脂肪、宫内膜等,已被证实具有多能性,但未被证实有发育的全能性。但有一些就没有多能性,如心肌组织等,只具有分化为特定组织器官的能力。
. c9 |( |$ c; a3 e# c3 y& O个人见解,请指教。
作者: cell1314    时间: 2014-8-18 13:23

tpwang 发表于 2014-8-17 21:25
; Z" O& ~. w& C9 \! t这个“搞错了东东“,很可能是还原主义在理解复杂生命系统上致命误区的总体现。机制上的突破,恐怕还要靠 ...

" T5 c2 `8 b% o" Z, c. U; K* n- J8 {6 S思想上的突破,顶这句。
" ^  d% L1 ?9 ]2 @# Z9 q; o2 B干细胞的研究,不应该是观察到现象后下结论,应该是先有其命运发育的思想体系后,再行验证。否则就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
作者: glysh    时间: 2014-8-18 13:27

我个人认为,muse细胞和stap细胞是一回事,前者以分群的概念来解释的,后者更压力筛选来解释。事实上,可能本来就有一群独特的细胞,通过压力等条件显示出来其独特性。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4-8-18 15:14

haiq1984 发表于 2014-8-18 13:17
$ }- W# U$ I, s  w& ^6 z! E5 n这个要看组织吧,有些组织是含有多能性间充质干细胞如骨髓、脂肪、宫内膜等,已被证实具有多能性,但未被证 ...
& e* g3 H; u9 S8 D1 y
如果检索一下,可以发现几乎在任何一种组织中都会有相应的组织干细胞的存在。
作者: stwgch1987    时间: 2014-8-18 15:46

呵呵,按楼主说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话,应该是STAP将来犀利吧,当然大前提就得祈祷小保方晴子能够成功了
作者: haiq1984    时间: 2014-8-18 15:48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5 \$ p9 F- N4 b' W, F4 p

" u- n2 ^5 ?& {# K2 {$ v/ C是,但器官发生疾病时,这些细胞又似乎没有发挥其应尽的义务。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4-8-18 19:47

haiq1984 发表于 2014-8-18 15:48
- B+ \4 r3 @/ I5 T* n% G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E. K3 p  I; f

3 T! H  B0 Q( o% I3 e- U8 h" b7 E是,但器官发生疾病时,这些细胞又似乎没有发挥其应尽的义务。

  b9 u  n7 R* I/ S, a7 r我想这恐怕的是干细胞微环境的问题了。
作者: haiq1984    时间: 2014-8-18 22:16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4 z# W, j& R$ E/ @! G8 A+ b, z
5 ^- z4 w- J8 N, Q: ~0 A
如何塑造促进内源性干细胞分化成熟的微环境,可能是发挥这类细胞作用的有效手段.
作者: marrowstem    时间: 2014-8-20 19:26

恶性质的niche与干细胞互为因果是肿瘤发生的基础和结果。




欢迎光临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http://www.stemcell8.cn/)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