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Cell:干细胞牛人聚焦“代谢与卵子发育”关系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30712|回复: 2
go

Cell:干细胞牛人聚焦“代谢与卵子发育”关系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积分
706 
威望
706  
包包
4038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13: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2016-02-05 生物通; @8 y5 ?# k$ _

- L: _9 S- q1 i- ]生殖高度依赖于饮食以及利用营养物质来生长和生成能量的能力。在妇女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其必须提供所有必需的营养成分来支持生长中的胚胎。因此,糖尿病和肥胖一类的代谢病与几种女性生殖疾病如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卵巢癌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但目前对于生殖过程与代谢之间的精确关系仍知之甚少。; `* g( Y9 {) M

* H; S  l! y! z在发表于《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卡内基研究所的Allan Spradling、Matthew Sieber和Michael Thomsen,利用果蝇作为模型系统详细分析了代谢与卵子发育之间的关联。当卵子(也称作卵母细胞)进入到发育的最后阶段时,它们会累积大量的蛋白质、脂类和糖类为受精后的胚胎提供燃料。Spradling实验室确定了发育卵母细胞中诱导碳水化合物储存的功能和生物化学改变。$ ]% _/ n' ]# \, B9 I4 N
' f- ?2 I# A- }
线粒体是细胞内负责将糖一类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供给细胞燃料,使得它能够发挥功能及生长的结构。Sieber、Thomsen和Spradling发现在卵母细胞发育的最后阶段,胰岛素信号在卵母细胞中失活,导致了线粒体一些生物化学特性发生根本改变,降低了线粒体活性。线粒体功能发生改变导致了糖类在卵母细胞中累积。因此,在受精之后这些糖类可被用来为发育胚胎提供燃料。' ^' v6 T* N$ J6 V* s! e- m2 N
9 i! o' Q- y* d! {
他们的研究发现与以往的观察结果相一致,证实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也显示低水平的线粒体活性,表明线粒体功能和糖储存发生相似的改变有可能是许多物种中卵母细胞生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 H% q" p0 d7 h, @0 f4 }# ^1 P% I8 l7 J( _6 c  l4 W
Spradling说:“我们相信这些研究结果直接适用于认识人类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与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表明卵母细胞成熟一些代谢方面的缺陷有可能是这一疾病的潜在根源。”5 @* F4 G# l2 R0 S$ `- Q- t

5 {# Q4 v6 }+ {1 b6 P4 g' @0 e/ A6 `此外,Spradling研究小组还认为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线粒体缺陷促使生成了在体外受精治疗中(IVF)失败的卵母细胞,但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S( s; O( K1 W+ d/ V8 c; f& w4 I. [
Spradling是干细胞领域的权威。他的实验室主要利用果蝇的生殖干细胞作为模型,详细阐述其微环境,加深了对干细胞复杂调控的认识。此外,Spradling在卵细胞发育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著名华人科学家Stower研究所的谢亭博士就是其门下弟子。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60 
威望
60  
包包
360  
沙发
发表于 2016-2-7 08:47 |只看该作者
可否提供文章连接呢……

Rank: 2

积分
50 
威望
50  
包包
488  
藤椅
发表于 2016-2-14 14:30 |只看该作者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Remodeling by GSK3 during Oogenesis Connects Nutrient State to Reproduction  全文链接 http://www.cell.com/cell/abstract/S0092-8674(15)01684-0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 10:23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