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1784|回复: 2
go

揭示抗感染免疫细胞与分子机制(附原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3834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20: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6-3-21 12:09 编辑
5 {3 C% s3 W( |# I# b3 T. [: T% v$ z, O8 J
揭示抗感染免疫细胞与分子机制
2 r7 R% K: U# a6 p' {% O# [$ N0 }! g来源:中国科学报 / 作者: / 2016-03-17- {  ^1 i/ n; b) w: K% s  n
: {) T/ Q4 j, J; Q1 _% d
第三军医大学教授万瑛和美国杜克大学免疫学家合作,揭示了树突状细胞调控胞内囊泡转运,从而交叉提呈病原体的抗胞内细菌免疫应答新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免疫学》。4 L1 O% W% P3 a! j0 r
在机体抗细菌感染过程中,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均发挥重要作用,而树突状细胞(DC)作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在宿主抗胞内细菌免疫应答中尤为重要。DC交叉提呈抗原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 r; ?  y" f, \+ `5 s* U
囊泡转运是大量分子参与的高度有组织的定向运输。DC与胞内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可视为一个以病原菌吞噬体为核心的连续囊泡转运过程。Rab GTPas属于Ras蛋白家族的小GTP酶,其家族的不同成员高度局限性地定位在各种囊泡的膜表面,通过与大量的下游效应分子相互作用,实现胞内膜结构的定向转运,在细胞内膜性结构移动中执行着中心调动功能。) M3 }/ V) ~# L/ a- Z+ ~: _) H+ A
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全景式描绘了DC细胞内膜的Rab GTPas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谱。他们还描绘了哺乳动物细胞RabGTP酶家族蛋白相互作用谱,并研究了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为例的Rab32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及胞内动态变化,从而揭示了Rab32调控李斯特菌胞内增殖的分子机制。) V6 D$ l" H# z! h  W7 E  ]
专家指出,该研究有助于发展更加有效的抗胞外微生物、抗病毒和肿瘤疫苗。
6 Q4 x6 q1 s/ z# k0 ^) y, Y- z0 _0 W, w: y9 O8 v8 _/ m3 a+ i, Z8 A0 V
2楼原文 感谢juzideds 提供$ j7 _& }0 u3 g
# E* A2 q$ h8 ~: c+ B/ G/ Z/ n

- U7 t! p/ J8 u*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46 
威望
46  
包包
356  
沙发
发表于 2016-3-17 22:52 |只看该作者
附上原文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3834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6-3-18 00:1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uzideds 的帖子
+ n* A6 T2 B- j; w8 d% _
8 @4 g2 V3 G7 J) f8 \; I  b4 B- D谢谢提供原文。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2 04:3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