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3511
- 威望
- 13511
- 包包
- 32034
|
中国团队弯道超车
$ G, b+ q# D0 \$ q, j 短短五十天,两种CAR-T产品的全球获批,均引起了强烈的市场反应。目前全球有数百个CAR-T临床试验项目正在开展,中国也不例外。奇奇接受的CAR-T技术就是国内一家名为艺妙神州的本土公司研发,该公司与道培医院合作。最近,艺妙神州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达5000万元。
V) X9 E$ W! M2 }, z* h 在艺妙神州CEO何霆博士看来,“中国的CAR-T技术的水平和疗效不比国际差。”7 {- { N% |' t8 h/ u: L
和其他的新药领域竞争格局不同,在CAR-T疗法的研发上,中国首次比肩美国并列第一梯队,而欧洲和日韩则大幅落后。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全球最大临床试验网站“ClinicalTrials.gov”发现,美国相关临床研究有70个,而中国多达119个,全球第一。因此,一些在美国无法参加临床试验,而到中国却能获得治疗的欧美患者也时有出现。
1 R" ]# Q+ z5 S( N( b) H% y 行业里通常把凯特(Kite)、诺华(Novartis)、朱诺(Juno)称为CAR-T治疗三巨头,前两家已有产品获批。而国内几家中外合资的生物企业也引人瞩目。2016年4月,Juno与药明康德联合成立上海药明巨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攻细胞疗法。而最近,复星医药和Kite的合资公司复星凯特在上海张江举办了细胞治疗基地启动仪。有预测说,按照目前进度,复星凯特引进的KTE-C19极有可能是首款中国上市的CAR-T产品。2 d6 A/ G0 w! \0 }* @9 U! n
这对监管者是难度不小的考验。CAR-T至今仍属一种个性化治疗方案,不同于其他疗法,患者可以在家自行服药。CAR-T治疗的患者,方案执行与医院无法分离,且风险性较高,技术操作难度大。# \* e, u) X/ F9 k4 n
中国对细胞治疗的监管过程较为曲折,也曾出现过魏则西这类的不良事件。直到2016年底,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时,细胞制品的监管属性才明确——未来将按药品评审,而非医疗技术。因此,在正式递交临床试验申请之前所做的临床数据,理论上来说,只能成为将来申报注册的参考,而非证据。
. F8 P* `/ s6 ^8 q; |4 a “我们正密切关注国内外的进展,组织编写了‘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希望尽早出台,对相关产品研发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药化注册管理司副司长杨胜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现在文件出台已经到最后阶段,就等获批了。, @3 q! N% K* W. l( o8 o+ a* g
“目前国内做CAR-T仍是有两条通道,一条是走卫计委的科研性质的临床试验,另一条是走我们的药品申报通道,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将来希望能做成正式的产品并上市,走我们这条路是最好的。”CDE首席科学家何如意博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和相关企业开过好几次沟通会,企业都在准备申报资料,积极性很高。
$ o' A+ f& P+ Y# {- ` 何如意补充称,“不必等细则的正式稿出台,现在就可以申报,我们会接收,也鼓励申报。”南京传奇的临床申请便是最新一例。4 L9 f# C& o+ F4 M! K- Q
这样明确的信号也给投资人吃下了“定心丸”。
4 l0 t, Q/ c9 l& ?" f) E7 H; I$ F. O “现在是CAR-T投资最好的开始。以前细胞治疗进入门槛较低,监管不够完善,没有好的政策环境,也不敢轻易投资。”创投公司元禾原点合伙人赵群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于投资界来说,最大的利好是中国对细胞治疗的监管从技术变为了药品。, T. o( W, F u
多个受访者向南方周末记者反映,在监管明确之前,不少公司和医院合作不够规范,质量参差不齐,一部分甚至收钱治疗,每次5万元,且疗效不明。事实上,临床试验是不允许对患者收费的。
8 |* [ C+ ?) q2 @2 ~2 [# A9 s “按药监管,让行业刚开始就有一个很好的指南和方向。否则,出了问题也很难知道,又会陷入‘一放就乱’的境地。”药明巨诺CEO李怡平说,他倒不担心行业参与者过多的问题,“如果治疗的有效率只有50%,我们还是会觉得愧对另外50%的病人,只有获得更多临床数据积累以后,才能知道哪些病人最可能从治疗中获益。”% T+ Z. ]; Z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