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55821|回复: 10
go

iPSc [复制链接]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8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2: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什么是能用于临床的最好的诱导iPSc的方法?

Rank: 3Rank: 3

积分
794 
威望
794  
包包
1905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0-1-15 14:33 |只看该作者
从安全性考虑,蛋白诱导应该是最安全的,但效率堪忧,质粒诱导也还行,其实我倒觉得,在临床上效率低一点其实没有多大影响,毕竟很多时候时间上并不是那么急,诱导出来后多养一段时间细胞量就够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6Rank: 6

积分
3210 
威望
3210  
包包
3359  

精华勋章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0-1-16 00:37 |只看该作者
二楼说的有道理,但是也不是说用在再生医疗上的iPS都不是很急,比如我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如果一个人的手指断了的话,修复是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好像是7天,太晚就不行了。/ @7 S' F  q" \/ z
不过可以像建造骨髓干细胞库一样建一个人的iPS细胞库,那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不过前提是一定要安全。安全! 安全!!哈哈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559 
威望
559  
包包
1201  

优秀会员 金话筒

板凳
发表于 2010-1-16 17:02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回复 3# 张也行 / E0 L, l7 F( J( m0 T: o

% M( ?4 L' ]0 v  |# h+ H2 D$ J' H+ X5 D! _5 u! a+ ~8 }
    但我觉得iPS造器官的难度还是太大,可以治退行性疾病,但是断指再造也太遥远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6Rank: 6

积分
3210 
威望
3210  
包包
3359  

精华勋章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0-1-17 00:1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托斯卡纳教父
3 ~' U0 ]2 Z! m# i
# z, B3 R- H# B1 f
9 x# I+ `4 k$ L9 r% l    恩 确实还很遥远

Rank: 2

积分
196 
威望
196  
包包
805  

优秀会员 金话筒

地板
发表于 2010-1-17 20:38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

Rank: 2

积分
123 
威望
123  
包包
430  
7
发表于 2010-1-17 20:52 |只看该作者
目前iPS的主要作用还是疾病研究,像高绍荣做的那样,用携带突变的病人的皮肤细胞诱导成iPS,然后诱导分化成各种下游细胞,然后研究突变对哪种下游细胞的功能有影响,用什么方法能够防止。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6Rank: 6

积分
3210 
威望
3210  
包包
3359  

精华勋章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8
发表于 2010-1-18 23:3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托斯卡纳教父 1 o+ ]" J0 Q6 r
6 O; O0 S: k: f- L
那个好像不是说再生一个手指头。应该是将断指断口接上后用干细胞修复一些神经,血管什么的。 ( r* u6 f: g9 x3 O9 R  O
不过我觉得再造人体器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前段时间不是有造出心脏的吗? 组织工程发展还是很快的,只要能找到理想的支架材料还有弄清干细胞分化的条件,再造器官还是能行的。哈哈 我是个optimistism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27 
威望
127  
包包
258  
9
发表于 2010-1-19 00:56 |只看该作者
iPSc的临床应用很广泛,器官再生不是不可能,只是现在谈应用我觉得还太早。主要是安全性还没有根本解决。Yamanaka本人对iPSc临床应用我感觉他现阶段是非常保守的。
4 O% ~. x: Z8 ?- b4 n7 t; K/ R5 d& T
利用iPSc来进行疾病机理、肿瘤形成等研究反而是最实际可取的。
  z( F; [# h% v6 F9 v! a! {) o# Y# Y- [
至于安全的诱导方法,蛋白诱导》non-integrate plasmids 》integrate plasmids》retrovirus transduction
! Q& J7 S1 x7 i' h3 ?3 N- ^: I; }
( P' `8 d# N5 {/ Z) E$ N: y1 e谈到诱导效率,有些人认为经过优化可以得到接近100%的效率。是否可能就不得而知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289 
威望
1289  
包包
2749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10
发表于 2010-1-19 10:4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张也行 ( Y8 P  y( L  d% t8 H5 i- }
. |0 i5 z" `/ F
ips的目的也是在于解决此问题。7天后,神经细胞死亡,手指就算接上了也没知觉了。但是利用ips分化成神经前体细胞,然后植入病人手里进行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也许可以恢复病人的一些知觉。当然这个只是一个猜想。但我们组已经有人在做这样的尝试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4 04:3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