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4651
- 威望
- 24651
- 包包
- 143768
|
《科学》:只要活得够长,衰老就追不上你!科学家发现,105 岁死亡风险即进入平台期,人类寿命极限远比我们想得更长
v% u- V9 x; v2 K- F奇点网 / 2018-06-30
& y9 a! ~/ {! |生与死是永恒的话题。
4 w2 `. B! u6 o' M7 k从出生开始,我们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风险越来越高,死神的脚步也越来越近,科学家用尽手段寻找永生的秘密,但是人类终究难逃死亡一吻。 R+ z) ~* P4 ~: s F
然而《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可能为生命带来一个新的解释。意大利研究者分析了近四千名 105 岁以上“超级老人”的生命轨迹,发现了一项令人惊讶的事实——本以为随着年龄呈指数增长的死亡风险,竟然在 80 岁以后开始减缓增长,到了 105 岁左右更是进入了平台期 [1]!这也就意味着,从 105 岁活到 106 岁,和从 112 岁活到 113 岁,概率是完全相等的!( b: |4 a. h: l) `6 U
用《科学》配发评论中一句不太严谨的描述来说,活到 105 岁以上,人好像就停止衰老了 [2]!
, ~, F# `0 o( R( P, g4 m4 A
/ ?9 Z( w- Q; \2 _2 m& [" Q. v {, TRosa Rein 活到了 112 岁: K& ]. l. l4 Z1 s
1825 年,著名数学家 Benjamin Gompertz 提出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 Gompertz 死亡率定律[3]。简单来说,在较为单纯的、受保护的环境中,与年龄无关的死因可以忽略的情况下,人的死亡风险是一个随着年龄呈指数增长的函数。7 ~6 {- S8 s' p& W6 a
一般来说,人出生之后,在婴儿期迎来一次死亡高潮;当青春期过去,个体走向性成熟,此时死亡风险便稳定增长。在 Gompertz 死亡定律下,死亡风险差不多每 8 年就会翻一番。1 Q: E( F2 x8 @6 g7 L* B
/ H7 E* h) d, x0 k
2003 年美国各年龄段人类死亡风险 [4]/ Z) h; ~9 Y; x! U( g0 j
但是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人口数据的增加、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研究者们发现,在 80 以上的高寿人群中,Gompertz 定律似乎并不那么完美无缺了,他们的死亡风险增长速度不再一个劲儿地往上冲,而是与老人们的生活一样慢了下来,甚至在比较极限的情况下死亡风险会达到一个瓶颈。
6 B( G& u3 q3 q/ \+ l3 c- H这个发现与在其他物种,例如果蝇、线虫和酵母中的发现一致 [5]。
8 E9 ]9 Q% a7 p0 h1 }& [; w8 y另一方面,其他的一些研究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死亡风险的指数上升直到 110 岁仍旧持续存在 [6]。2 @6 {7 I3 x# L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死亡风险的升高有极限吗?人类的寿命有极限吗?+ ?; L4 e( X& P% D' k8 N
) P( v" E% s0 K m! ?' Y! W7 u
最长寿的人,Jeanne Calment
) L) X. R# H) ~" q目前长寿的记录保持者是一位名为 Jeanne Calment 的法国女性,她 1875 年出生,十几岁的时候,梵高还光顾过她父亲所开的商店。当 1997 年去世,她足足活了 122 年 164 天,两次刷新了自己的记录 [7]。. {% c. |+ t! |8 L" `
不过长寿的人本身就少,10 万名女性中仅有两人能够活到 110 岁,男性的概率则是两百万分之一,这就使得研究长寿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2 z" x1 [+ `& g0 F( I在这方面,意大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意大利本身就是仅次于日本的长寿国家,对国民健康数据的统计也十分的完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曾牵头组建国际长寿数据库(IDL),本次研究使用到的就是其中由意大利国家统计学会(ISTAT)提供的部分。
9 V0 Z: l& O: J, k8 ~研究纳入了 1836 年 -1910 年出生的 3836 位老人,年龄均在 105 岁以上。这部分数据可以说是目前最好、最清晰的长寿人群数据了,在 2009 年到 2015 年间具有完整的随访记录,避免了死亡模式的误导;出生证明和死亡证明则保证了年龄统计的准确;这些人中只有不到 4% 出生于海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意大利人。
- D4 o' i- Z4 i) e
! S7 R5 E% j* K9 u/ \# o4 p从 80 岁开始,死亡风险增长变缓,在 105 岁进入平台期; n+ U2 H9 w' V, }6 C# z
从分析结果不难看出,65 岁到 80 岁的时候,真实死亡率与 Gompertz 定律模拟出的死亡风险是基本符合的。但是 80 岁以后,真实死亡率逐渐偏离了模型的轨迹,增长速度变缓;到 105 岁左右,死亡风险便已停滞在 60% 左右了!# H; K$ {% n- z2 y6 b
同时,从数据中我们也能够看到,随着出生年龄的临近,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活到 105 岁,他们在特定年龄的死亡风险也有所降低。% l; I! ?- P5 t$ K9 l/ B
这或许意味着,重复 Calment 的奇迹,只要运气足够好!
2 Q3 j t' ?4 x" F4 { s: Z" E
. q$ o0 _% ^9 l% \" G4 N生得越晚,活得长的人越多
, U }: X, G! G+ @! u8 F; J本项研究的作者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统计学家 Kennth Wachter 认为,“这是有力的证据,如果人类寿命有极限,那么我们还没有接近它。”确实,按照死亡风险瓶颈为 50% 计算,从 105 活到 122 岁的概率还不足十万分之一——前提是先活到 105 岁。7 r; Y- p( f+ N* y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者 Milholland 则反对这项研究。他于 2016 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根据他的观点,人类寿命极限自上个世纪便没有增加了。他认为,人类寿命极限应当为 115 岁,Calment 只是个单纯的意外。而这篇论文,涉及的人数少、时间短,分析方法也不够全面 [8]。$ M- l* U' ?" b! P; ]
事实是,随着进化,人类的寿命确实越来越长。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平均寿命只有 33 岁,而 2014 年世界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 71.5 岁了,人类的寿命极限变得更长一些也并不奇怪。那么,既然 105 岁以后死亡风险就不再涨了,问题来了,咋活到 105 岁呢?
* g& ]' b8 q2 l" f( `参考资料:
2 @% Y# g% Q i3 p* W7 O6 j[1]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96/1459 E5 J8 M: U0 q! n
[2]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6/once-you-hit-age-aging-appears-stop
|- A6 S; @9 H( g+ u2 B% m4 l[3]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mpertz%E2%80%93Makeham_law_of_mortality
4 F/ _' }. n) g: N1 v+ m[4] Makeham, W. M. (1860). "On the Law of Morta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nuity Tables". J. Inst. Actuaries and Assur. Mag. 8: 301–310.( C/ S( }* ^: w6 C" s6 q0 _
[5] J. W. Vaupel et al., Science 280, 855–860 (1998).
8 y+ C: k5 ^8 I& |[6] L. A. Gavrilov, N. S. Gavrilova, V. N. Krutko, in 2017 Living to 100 Monograph, T. F. Harris, Ed. (Society of Actuaries, 2017),pp. 1–24.
8 k9 a; J2 Y9 L! [7 Z" P! I4 c[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anne_Calment- E9 O1 d I( O3 o8 Y0 T3 L
[8]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speaking-of-science/wp/2018/06/28/new-study-questions-a-limit-to-the-human-life-span/?noredirect=on&utm_term=.94575a03597c: F; h( a/ j# p2 f; X
作者 | 代丝雨
2 ^; d C+ a8 w; Q+ F, @' R; |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