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37214|回复: 0
go

葡萄胎是极体受精引起的假设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积分
436 
威望
436  
包包
179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1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凰龍泰 于 2024-8-24 12:39 编辑
# |9 A4 e0 L# f& e
7 H# `+ k, ~! x葡萄胎是极体受精引起的假设/ G9 C0 H, n) b4 A& E& J& T
  葡萄胎是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以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命名。4 l1 Q' R  W- j( p
一、滋养层是长在卵膜外面的假设
$ w: j$ D$ I- H7 C& a5 W    我在《为何怀孕母体的免疫排斥反应的假设》 推测滋养层细胞与内细胞群的来源是不同的。一个细胞层厚的滋养层是长在卵膜外面,透明带的里面的卵周间隙里,它们来源于母体,内细胞群就附着在这层卵膜的内面,来源于受精卵。9 {* Y& Q& b+ L3 M
二、极体受精的假设
: G: [/ v# C, b) l7 \…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个极体,第一极体位于次级卵母细胞与透明带之间的卵周间隙内。第一极体有时亦分裂形成两个极体。初形成的极体位于卵的动物极,极体内细胞质极少,缺乏营养物质,很快即退化消失。哺乳动物第二次成熟分裂是在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完成的。第二次成熟分裂时,同样产生一个小的第二极体。9 a" b* N  s/ b: L/ j7 E& V
推测:精子进入卵细胞的透明带后,立刻触发第二次成熟分裂产生第二极体,如果精子进入的位置是卵的动物极,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穿越卵膜形成受精卵,却刚好与第一极体相遇而受精,使之形成三倍体基因组(最常见的核型是69,XXY,其余为69,XXX)的受精极体,如果两个精子使第一极体受精,则形成极少数部分性葡萄胎的核型为四倍体;如果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小极体的其中之一或第二极体受精了,就都是二倍体的(90%为46,XX,另有10%核型为46XY)。推测69,XYY是两个精子与一个极体相遇形成的。如果一个极体受精加上卵子也受精,就会形成一个双胎妊娠,一个葡萄胎合并另一胎为正常发育的活胎儿。以上核型只要做DNA对比就能证实。当然,极体受精几率是整个卵子的球体面积分之一  。2 m- H  \. R8 [+ }4 z5 T2 P. ?
三、葡萄胎病理推测
* X) K, y. _/ u% x  极体受精后,触发透明带反应,触发滋养层细胞的增殖及两个细胞核的核融合,及启动重组基因的复制与表达…由于极体内细胞质极少,缺乏营养物质,所以受精极体的增殖只有DNA的复制而没有细胞质的生长就分裂,所以它们的后代只能是一个个的小水泡了,水泡间借蒂相连及营养供应,其总蒂就是脐带的原型。如果极体的细胞质有点多,这些细胞质含有的细胞器及营养物质就会形成一个部分性葡萄胎,含有部分的胚胎或胎儿组织,当然这样的胎儿无法存活,且合并发育迟缓或多发性畸形,仅部分绒毛呈水泡状,合并足月儿极少。
9 L/ e/ K( I! _( n' y0 X3 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测定妊娠早期的一项诊断指标。hGC来自胎盘,胎盘中含量最高,hGC是由胎盘产生的。hGC由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因临床上葡萄胎迅速增长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异常升高,所以推测极体受精的滋养层细胞能正常发育成合体滋养层绒毛膜,所以受精极体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营养支持得以连续增殖。由于没有胚胎,没有胎儿血液循环的参与,所以葡萄胎的滋养层细胞的绒毛膜只能生长成二级绒毛膜,不能形成三级绒毛膜。如果极体的细胞质有参与形成胎儿血液循环的部分,能够形成三级绒毛膜,就是恶性葡萄胎,可以在人体任何的组织植入及增殖。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 00:12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