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Nature子刊论文显示,刷手机可降低痴呆风险,预防大脑认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155|回复: 0
go

Nature子刊论文显示,刷手机可降低痴呆风险,预防大脑认知衰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3813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23: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颠覆性发现:Nature子刊论文显示,刷手机可降低痴呆风险,预防大脑认知衰老
0 g# Z4 b8 k& J5 r1 s  a) q$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4-16 14:577 [4 r) d- t& l8 m) k/ U
这项研究为如今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指明方向:在数字时代,善用科技将成为对抗认知衰退的新防线——生物学不再决定命运,科技可以改写衰老剧本。7 H, q4 e2 r! [# x3 K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贝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Human Behaviour 上发表了题为:A meta-analysis of technology use and cognitive aging 的研究论文。( L5 _  {# S, ?$ h0 h
这项荟萃分析颠覆性发现,数字技术(电脑、手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与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认知衰退和认知受损的发生率降低有关。这一研究结果挑战了日常使用数字技术会导致“数字痴呆”的假说,支持了“技术储备”假说(也就是数字技术可以促进保护认知的行为)。/ e2 b+ \- |) N. x. _# n

2 t6 q$ h5 s& C世纪之争:数字痴呆 VS 技术储备4 r& N9 G  h/ `6 x8 h4 `
传统观点认为,过度依赖科技会导致“数字痴呆”——就像肌肉不用会萎缩,长期将记忆外包给搜索引擎、依赖导航软件,可能加速认知衰退。
, B& n, a, b. @( O, c! b/ v但还有学者提出“技术储备”理论——数字技术带来的复杂认知训练、社交连结和补偿功能,反而能构建大脑的“认知防护网”。' O, @  l( G2 k" C
那么,伴随人类的手机、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究竟是加速大脑衰老的“元凶”,还是守护认知的“护身符”呢?
; p1 S( j" m, N0 A' ^这项研究综合分析了1990-2024年间全球136项研究,涵盖41.1万50岁以上中老年人,平均追踪6.2年,终于破解了这个认知谜题。! y, e# x; B  F+ l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 57 篇已发表论文,这些研究覆盖了全球 411430 名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平均年龄 68.7 岁)使用数字技术的情况,所有研究都包含一项认知诊断或测试,这些研究平均追踪了 6.2 年。# ~/ I5 F# A) q% p5 }9 s
数据说话:数字技术使用者痴呆风险直降 58%
- |% v1 h0 t% B/ u% l% c分析结果显示,没有发现“数字痴呆”假说的证据,恰恰相反,使用数字技术与这些研究中的中老年人的认知受损风险降低有关。/ g" c, y. f: `! j
具体来说,使用数字技术与认知障碍风险降低 58% 有关;使用数字技术与认知衰退速度减缓 26% 有关;电脑、手机、互联网单独使用均有效,混合使用效果最佳;在控制了教育、收入、健康等干扰因素后,数字技术对认知保护效应依然显著。
( b( v! b% L5 z8 J & @- ]' }$ K2 @6 K
研究团队认为,使用数字技术可能从以下三点发挥护脑作用:
  F- r( f9 n5 ]1 y1、认知健身房:操作电子设备需要同时处理多重信息流,比填字游戏更锻炼执行功能;
7 x9 O! L8 o0 D+ V! v( _2、数字社交圈:视频通话等功能会显著降低老人孤独感,间接保护认知健康;
, m4 O9 W! [4 f2 _1 q% l3、智能脚手架:数字技术的提醒功能补偿记忆衰退,帮助早期痴呆患者维持生活独立性。2 O- y( @+ S; L' [) z  w' y& \
该研究还特别发现,适度使用(每天1-2小时)数字技术的效果最佳,过度沉迷可能适得其反。
& M5 e$ d. z3 h# `争议与反思:我们该如何与科技共处?" k8 p& h- f/ F9 [8 i  e2 {
尽管该研究的结果乐观,但研究者提醒:这些研究对象大多是成年后接触数字技术,对于儿童过早、过度使用数字技术的影响仍需警惕,此外,我们还需要防范数字技术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网络诈骗、虚假信息等风险。8 d5 ^6 M" g+ h* D9 I, ]
科技不是万能药,我们要善用而非依赖,研究团队建议,应当选择需要主动操作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视);结合线下社交与实体益智活动;对于 70 岁以上老年人应当优先掌握视频通话、健康监测等功能。
5 c4 W1 }$ u! k- E8 }9 J随着脑机接口、AI 助手的普及,研究团队呼吁,应当开发更多“认知友好型”适老科技,建立数字技术终身培训体系,使用智能设备早期预警认知衰退。
, d3 g: N% U) k; V% i5 `0 Y/ T5 O这项研究为如今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指明方向:在数字时代,善用科技将成为对抗认知衰退的新防线——生物学不再决定命运,科技可以改写衰老剧本。
  e3 o* u2 ~; s" A9 i  n/ U7 g1 E! T9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0 12:1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