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4651
- 威望
- 24651
- 包包
- 145639
|
2 年居家“光声疗法”见效!Alzheimers Dement:40Hz 刺激让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tau 蛋白大降,认知衰退放缓/ K0 i& e$ ~" n0 k: Z$ B# Y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0-29 11:15& M# R7 J- i( @* K, ~
这种非药物干预带来的标志物下降,在人类 AD 研究中尚属首次报道,提示 40Hz 刺激可能直接作用于 AD 病理进程。7 Z: {) `; u5 T* b
阿尔茨海默病(AD)至今缺乏长期有效的非侵入性疗法,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Alzheimer's & Dementia)的最新研究,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5 名轻度 AD 患者居家接受每日 1 小时 40Hz 视听刺激(GENUS 疗法)两年后,3 名晚发性 AD(LOAD)女性不仅未出现不良事件,还展现出显著的认知保护和生物标志物改善,血浆中阿尔茨海默病关键 biomarker pTau217 最高下降 47%,而早发性 AD(EOAD)男性则未获明显益处。这项研究是目前 40Hz 感官刺激疗法最长周期的临床探索,为精准干预 AD 提供了重要依据。% o- n# c+ Z/ E7 O4 Z) ]- u
' n9 X# C0 K) c& V; F+ F# |. d* J该研究源于 2020 年 MIT 开展的早期临床试验(NCT04055376),当时 15 名轻度 AD 患者尝试 40Hz 光声刺激 3 个月便因疫情中断,但已初步观察到认知和脑容量保护效果。
6 l: ^- Z; T4 U+ a7 e+ E5 y此次开放标签延伸研究中,5 名志愿者选择继续使用设备——这种家用设备由 2 英尺见方的 LED 面板和扬声器组成,能同步输出 40Hz 光脉冲和声音,搭配平板提供娱乐内容,方便患者每日在家完成 1 小时治疗。这 5 名患者的基线特征鲜明:3 名女性为晚发性 AD(发病年龄 72-87 岁,APOE 均为 E3/E3),2 名男性为早发性 AD(发病年龄 54-61 岁,1 名 APOE E3/E4),初始均符合轻度 AD 标准(MMSE 22-26 分,CDR 全球评分 1 分),且血浆 pTau217 均高于 6.8pg/mL 的 AD 诊断阈值。# b+ b+ ^) ]8 T6 e5 \
为全面评估疗效,研究团队在 30 个月内(含初始试验阶段)多次开展多维度测试:用脑电图(EEG)监测大脑对刺激的 “跟随能力”,磁共振成像(MRI)测量海马体、杏仁核等 AD 易感脑区的容量,活动记录仪追踪睡眠和昼夜节律,再通过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Functional Assessment Scale(FAS)等 5 项标准测试评估认知与日常功能;同时用 S-PLEX 技术检测血浆 pTau217 水平。为排除个体差异,研究者还从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协调中心(NACC)、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ADNI)、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纵向研究(LEADS)三个数据库中,匹配了数千名年龄、性别、初始认知评分相近的未治疗 AD 患者作为对照。% f: C# A; Q/ |5 w2 o! `+ x+ i
结果呈现出清晰的 “亚型差异”:3 名晚发性 AD 女性对治疗反应显著。EEG 显示,她们在 30 个月时的 40Hz 脑电波功率较基线分别提升 109%、164% 和 113%, occipital 区(视觉相关)和部分额叶区(听觉相关)的信号强度稳定,说明大脑仍能有效 “跟随” 刺激节奏;而 2 名早发性 AD 男性的 40Hz 功率则降至基线的 38% 和 32%,脑电波对刺激的响应几乎消失。认知方面,晚发性女性的 MMSE、CDR、FAS 评分衰退速度远慢于对照组,例如 MMSE 评分每年下降幅度比数据库中匹配的晚发性 AD 患者少 0.8-1.2 分,CDR(痴呆严重程度)和 FAS(日常功能)的改善更是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 值分别为 0.02、0.02、0.01);反观早发性男性,各项认知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部分指标甚至衰退更快。
, X. F% Z2 ~0 M( P' W* L) w # ]/ ]8 N5 ~3 Y* m3 [6 u
更关键的是生物标志物变化:2 名提供血浆样本的晚发性女性,pTau217 水平在两年后分别下降 47%(从 27.6pg/mL 降至 14.5pg/mL)和 19.4%(从 9.78pg/mL 降至 7.88pg/mL),即使校正总血浆蛋白后,降幅仍达 54.9% 和 19.2%。pTau217 是 FDA 去年批准的首个阿尔茨海默病血浆诊断标志物,与大脑内 tau 缠结负荷高度相关,这种非药物干预带来的标志物下降,在人类 AD 研究中尚属首次报道,提示 40Hz 刺激可能直接作用于 AD 病理进程——这与此前小鼠研究中 “40Hz 伽马振荡减少 β 淀粉样蛋白和 tau 蛋白堆积” 的结论相呼应。
; j- o$ Q- v! a安全性和可行性也是亮点:两年间所有患者均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仅初始对照组有 1 人出现短暂紧张(10 分钟缓解)、1 人初期疲劳(1 个月后适应)。患者可在家自主完成治疗,依从性良好,这为长期干预提供了现实基础。不过研究也存在局限:脑容量 MRI 未发现显著差异(可能因 2 年周期中 AD 脑萎缩进程较慢,需更大样本验证),且早发性与晚发性患者的差异可能受发病机制影响——早发性 AD 通常病理更激进、脑网络损伤更广,可能对感官刺激的响应阈值更高。6 q6 r# ^2 G4 `2 O, L
目前,该疗法的开发者——MIT 分拆公司 Cognito Therapeutics 正在开展全国性临床试验,而本研究团队也已启动新探索:招募 55 岁以上、记忆正常但有 AD 家族史的人群,测试 40Hz 刺激的预防效果,试图在疾病发生前阻断病理进展。“这项研究证明,长期居家使用 40Hz 视听刺激安全可行,尤其对晚发性 AD 患者,可能成为延缓认知衰退的新选择。” 研究第一作者、麻省总医院神经学家 Diane Chan 表示,“下一步我们需要找出更多治疗响应的预测因素,让这种非侵入性疗法精准惠及更多患者。”(生物谷Bioon.com)
' _4 A+ ]2 M% w& q) _, }参考文献:4 o5 w4 \% q% x& E2 N- U( X
Diane Chan et al, Gamma sensory stimulation in mild Alzheimer's dementia: An open‐label extension study, Alzheimer's & Dementia (2025). DOI: 10.1002/alz.70792.; Q# }7 B9 a1 W3 }4 Y, q- V8 J, _
% z0 @/ h7 y1 B7 g* Q$ h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