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9389|回复: 12
go

请各位指教:为何要提高iPS效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9 
威望
679  
包包
3758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3: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现在iPS的诱导效率虽然很低,但只要能有几个iPS克隆不就能用于疾病治疗吗?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竭尽所能地去提高iPS效率?仅仅是为了通过这个手段来研究iPS机理吗?请各位指教,坐等答案……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58 
威望
158  
包包
510  
沙发
发表于 2010-7-26 17:01 |只看该作者
iPS作为一种潜能性干细胞,在细胞形态及一些诱导潜能上与ES细胞相似,因其可以避免伦理及免疫排斥等问题,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最重要的是,它的出现,解决了ES研究中的来源问题,因此,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iPS的效率低、致癌性及其分化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所以如果可以解决iPS的效率低问题,找到iPS的诱导效率的影响因素,或者是哪种细胞更适合诱导iPS,除了了解相关发育重编程的理论问题,对今后iPS的研究实践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性进展,与此相同解决iPS的诸多局限性问题,都是为了iPS能够在相关临床研究实践中更好、更高效的发挥作用。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9 
威望
679  
包包
3758  

金话筒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0-7-26 17:22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也恳请大家各抒己见……

Rank: 2

积分
144 
威望
144  
包包
824  
板凳
发表于 2010-7-27 08:52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我认为提高IPS效率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研究在重编程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因为现阶段,iPS效率很低,iPS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样品大多数是MEF,未重编程或是未完全重编程的细胞,所得的结果和结论并不精准,所以,提高效率,也就提高了研究iPS过程的准确度.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559 
威望
559  
包包
1201  

优秀会员 金话筒

报纸
发表于 2010-7-28 08:38 |只看该作者
用于临床治疗的话,当然需要稳定而高效的方式产生iPS啊,如果都是0.1%甚至更低的产率的话,肯定不能用于临床了。
4 B* `9 I# |. U4 \5 a当然,iPS到临床不知道走得通不,不过做这方面的工作的人都是为了临床而提高效率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218 
威望
218  
包包
814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0-7-28 13:05 |只看该作者
不够稳定是很大的原因,如果能够稳定,快速的获得ips细胞,那将是再生医学的春天!!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9 
威望
239  
包包
296  

优秀版主

7
发表于 2010-7-28 19:39 |只看该作者
生产ips的最终目的是临床,临床怎么用?打个比方病人肝出了问题,需要肝细胞,别人的或动物的用上去有排异反映,用自己的细胞诱导成肝细胞没有免疫排斥,如果你诱导的时间是一年那很多病人等不到,如果你诱导效率是十万分之一就需要大量取病人的细胞,然后大量诱导虽然可以应用,但是人力物力无形浪费,成本提高。就如你从北京去多伦多,飞机,步行都可以你会选择什么(行为艺术除外)?有几人会选择步行?如果选择步行又有几人能到?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9  
包包
112  
8
发表于 2010-8-10 13:59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不无道理,不过他的意思是说IPS诱导效率是5%和50%(相差很大吧),但是5%的诱导细胞只要传代3次就和50%的细胞量一样了~~其实就是传三代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飞机和步行的区别那么大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289 
威望
1289  
包包
2749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9
发表于 2010-8-10 15: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Mrlonelyll
3 D( h9 C: r0 `6 x2 E) U' u, V- O6 h& |
如果是应用于临床,我想这3代的时间,足够病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迟一天,病情都可能恶化。谢谢。

Rank: 2

积分
292 
威望
292  
包包
697  

优秀会员

10
发表于 2010-8-23 08:39 |只看该作者
近期(2010年6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Stem Cells发表了以裴钢研究组为主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小分子化合物通过E-cadherin 蛋白加速重编程过程。
  P, P6 `8 u+ ]6 G$ C
, ~" ~2 I7 b1 I" V$ f! ~& C9 @) E" W细胞重编程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重新获得分化多能性的过程。诱导多能干细胞即iPS细胞是通过向体细胞中以病毒方式导入外源的四个转录因子Oct3/4,Sox2,c-Myc及Klf4而获得,具有与胚胎干细胞(ESC)相似的形态和表观遗传特征,更重要的是,二者具有相似的分化能力,即分化的全能性。iPS细胞的出现使得无伦理争议的病人特异性的干细胞获得成为可能,而由病人特异性的iPS细胞分化得到的特异性前体细胞和成熟细胞即可应用在组织器官移植治疗、基因治疗、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以及特异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等多方面。了解重编程过程复杂的分子机制有利于开发更加安全和有效的iPS诱导方法。
- N  v& s" R6 p( `. E+ j3 }3 {9 l2 T- B- V# T4 ]" r; i
在已有的iPS细胞诱导体系的基础上,裴钢等研究组此项研究工作发现细胞粘附相关分子E-cadherin蛋白在iPS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在细胞重编程过程的早期即开始上调;在完全重编程的iPS细胞中存在着与ES细胞中相同的由E-cadherin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连接,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会降低iPS形成效率,反之,过表达E-cadherin能够促进iPS形成效率。在重编程过程中过表达E-cadherin而得到的iPS细胞具有和ES细胞一样的分化全能性。进一步,研究人员筛选得到了两种能够通过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而提高iPS细胞诱导效率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提供了优化iPS细胞诱导效率的新策略。4 l6 N6 B; R% D; I1 U
/ }+ R8 g0 T  N$ J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国科学院经费支持。
+ ^! x% T$ ]3 ]+ }7 j' L) T. q0 l6 a  k3 ^, h) ]. s' P
推荐原文出处:
* S% I/ ]% v6 Z
( N$ f! o. K) {$ h/ X' `& S5 J! BSTEM CELLS DOI:10.1002/stem.456
) Y$ j7 ]) n6 S! U& j0 b7 R- ]! R3 {' G1 q- z
Embryonic Stem Cell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R. h9 L% Y2 w$ E( c- DTaotao Chen 1, Detian Yuan 1, Bin Wei 1, Jing Jiang 1, Jiuhong Kang 1 2, Kun Ling 3, Yijun Gu 1, Jinsong Li 1, Lei Xiao 1, Gang Pei 1 2 *) U. A8 T  S) r5 |& A4 y
1 W3 ^& P: t  v$ y
1Laboratory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
& W- u* j7 n1 @" W+ p! B2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signaling and disease research,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P& K: J" a- h: z9 P) K8 H& {- B
3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Mayo Clinic Cancer Center, Rochester, MN 55902, USA& b4 v2 t( `* l+ ^
& }3 B0 ~: I: p( l% N
The low efficiency of reprogramming and genomic integration of virus vectors obscur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iPS) cells; therefore,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s and cooperative factors that may improve the generation of iPS cells will be of great value. Moreover,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that limit the reprogramming efficiency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Through screening a chemical library we found that two chemicals reported to upregulate E-cadherin considerably increase the reprogramming efficiency. Further study of the process indicated that E-cadherin is upregulated during reprogramming and the established iPS cells possess E-cadherin-mediated cell-cell contact, morph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ES cells. Our experimen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overexpression of E-cadherin significantly enhances reprogramming efficiency, whereas knockdown of endogenous E-cadherin by shRNA reduces the efficiency. Consistently, abrogation of cell-cell contact by the inhibitory peptide or the neutralizing antibody against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E-cadherin compromises iPS cell generation. Further mechanistic study reveals that adhesive binding activity of E-cadherin is required.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critical role of E-cadherin-mediated cell-cell contact in reprogramming and suggest new routes for more efficient iPS cell generation.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5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4 15:50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