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细胞海洋
go

2010年中国干细胞研究进展汇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4 
威望
1464  
包包
5294  

优秀会员 金话筒

13
发表于 2010-12-15 19:33 |只看该作者
正想看看成体干细胞的临床进展,结果就没了……

Rank: 1

积分
18 
威望
18  
包包
364  
12
发表于 2010-12-15 19:19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收藏了

Rank: 3Rank: 3

积分
710 
威望
710  
包包
1463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新闻小组成员

11
发表于 2010-12-15 18:29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的是,zhouqi和高那种用tetraploid completementation 得到的小鼠还是二倍体,不是四倍体.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2  
包包
225  
10
发表于 2010-12-15 18:13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收藏了

Rank: 1

积分
威望
4  
包包
399  
9
发表于 2010-12-15 18:02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很受用,版主天天关注前沿更新,是不是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文献?

Rank: 1

积分
39 
威望
39  
包包
503  
8
发表于 2010-12-15 17:57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 l( F: N2 z8 a$ _吃完饭回来看

Rank: 3Rank: 3

积分
710 
威望
710  
包包
1463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新闻小组成员

7
发表于 2010-12-15 17:48 |只看该作者
跟风之作太多.

Rank: 2

积分
263 
威望
263  
包包
724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0-12-15 17:38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报纸
发表于 2010-12-15 15: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0-12-15 15:27 编辑 " M- j% x6 L1 w3 A: g
+ g/ B+ i( b& P
中科院生化细胞所景乃禾研究员在Development上报道BMP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该课题组发现BMP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向上胚层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起抑制作用,并抑制上胚层干细胞的神经分化,而促进其向其他谱系分化。中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杨黄恬研究员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上报道三磷酸肌醇3型受体在小鼠胚胎干细胞早期分化中通过调节钙信号抑制细胞凋亡,并影响其分化。第四军医大学的金岩教授在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上报道利用造釉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成牙齿表皮样细胞。
3 x' G; T: C& m) q1 Q5 F5 ]1 C生物谷推荐相关阅读:! U! u! [: e# h5 R/ b
Development:BMP信号通路分阶段调控ESC分化的分子机制
# F6 \' \) O! o2 K8 D) y- K* k)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胚胎干细胞分化中IP3R3介导的钙信号抗凋亡作用& t& \; o# W/ {1 s' T0 D: x

& t& J+ @( Y6 h4 k, ^四、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
0 b, P. {: S8 U3 _$ K% }( A: d+ `: _7 B
4.1 成体干细胞相关机制研究
! U( D, x. w  f* p+ k1 P- F
; h1 G, J! n) H8 |  b. p( f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袭荣文研究员在Development上报道TSC1/2通过抑制TORC1通路,维持果蝇生殖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该研究组还在Genes Dev.上报道Psc和Su(z)2通过调控经典和非经典的wnt信号通路促进果蝇卵泡干细胞的分化。
7 e' R& J3 n8 \5 C
1 a( o8 s( U+ `' Z* ?中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刘廷析研究员在Blood上报道PTEN-C/EBP-CTNNA1通路控制髓系发育,其异常与白血病发病有关。- v2 c+ s  x( Y7 k: s
相关阅读:
  |- N$ y2 n4 K/ M) SDevelopment:TSC1/2对维系果蝇生殖干细胞的重要作用
' k1 s1 V/ @- jGenes Dev.:多梳基因调控干细胞新模式
% Y9 n  h5 I/ ]: mBlood:白血病干细胞研究新成果4 {" K/ m/ l/ }* ^- r% y+ D

% O! `' Z+ T' t1 |) M4.2 成体干细胞的应用
2 n2 F' B3 n* i5 Y: N/ b" U0 y5 G$ u, o; N. u
中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戴克戎研究员在Biomed Mater上报道镁合金腐蚀后引起pH值升高,进而影响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存活及骨分化。
7 S; U. S2 k9 O% @* y
- n; c9 r8 j6 j% j( ^3 E- D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具有容易分离、自体来源、无免疫排斥等优点,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兴趣。国内某些科研单位已经开始尝试用自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种类型的疾病,并取得一定疗效。然而,在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应用前,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
# Y1 A, P& H' m3 A( B/ |! o) ]6 \5 n1 U) M$ W, N, Y3 t3 [) T

" C0 i9 z# s1 I3 f; \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板凳
发表于 2010-12-15 15:24 |只看该作者
人胚胎干细胞应用到临床前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如无动物源成分的培养体系、移植到体内不形成畸胎瘤等。中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金颖研究员在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上报道建立3株人胚胎干细胞系。这些细胞系在建立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动物源成分,并且有2株不形成畸胎瘤。这些细胞系为人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宝贵资源。( A; Z8 }2 s+ }& V& ^6 F

+ b) I, W6 e/ R1 L/ H( n0 P高绍荣的研究组在Stem Cells上报道通过将生精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建立孤雄胚胎干细胞,为建立男性的自体多能干细胞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p/ R) ^7 X* e. M( @: J% z
8 K1 G; Y# D2 Z) W4 {
灵长类在进化上与人类最近,因此作为模式动物具有其他物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季维智研究员在PNAS上报道利用一种基于猿猴免疫缺陷病毒的载体获得转基因猕猴,为灵长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Z4 W; o, r- f' R* U% h) E# B- Z  |相关阅读:: G+ X; D7 k2 p7 r* u
Stem Cells:利用生精细胞制备孤雄胚胎干细胞# X6 H% C6 E* B, @; u

7 p. S. [( B! W1 m* h由于实验材料的缺乏,关于人的早期胚胎发育知之甚少。金颖和张济的研究组在Dev. Cell上报道人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分析,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高绍荣的研究组在PNAS上报道小鼠卵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组分析,丰富了关于小鼠卵细胞发育的知识。4 s5 d0 B, w( C! }" A
相关阅读:& m- f4 D( B: }, ~; u+ C
Dev.Cell:人胚胎早期器官形成过程的转录组研究新进展3 @  _1 ~; |: B  ^# T2 R' e2 U
% B0 M! }+ Y' a: Z  T
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关于胚胎干细胞维持全能性及分化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金颖的研究组在PNAS上报道Oct4可以抑制Stk40,阻止其激活Erk/MAPK通路,进而阻止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原始内胚层分化。) o/ e5 T& R# @5 z7 h5 x' H0 M
生 物 谷推荐相关阅读:# \- z- N# f/ ?+ c0 x5 [
PNAS:转录因子Oct4与Erk/MAPK信号通路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的调控机制
9 b4 e9 Z: ?8 h8 W3 |8 S5 [+ a, p3 {8 v$ ?) l) M5 K1 T
3.2 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及相关机制研究/ F8 v) O" Y- ]; J
# ?' t/ g* B9 T5 U
邓宏魁的研究组在Blood上报道一种将人胚胎干细胞分化成造血前体细胞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模拟体内发育进程,并且培养基成分明确,这是目前国际上多能干细胞分化研究的趋势。该课题组还发现维甲酸可以促进造血前体细胞的生成。
5 b; u4 i  D- j  p9 Y
$ [, Q( f+ g/ |6 q+ {4 @* I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3 16:1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