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06
- 威望
- 306
- 包包
- 3648
|
两大造血法孰优孰劣
. L, s! e1 E7 ~7 a- F% L# T: w& C2 a& Z$ U8 w% z7 I' _
来源7 z" u* R8 Y7 ~& K! z
$ e2 \: ^8 g8 P: u
全氟化碳: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8 D2 Z: J9 Q% }) D. Y1 c% V$ Q/ Q' n' d( G9 O
造血干细胞:从人体抽取。
1 z; C) |9 S) l! m! K+ ^" m4 e0 ^" P
排异% S! p; U5 @9 d" d/ J" c
% B1 C5 P6 z- N [# R- B( I
全氟化碳:没有。输血前无须做血液配型。
0 h! j" I/ p1 u5 E6 B# R& ]6 ~0 d0 _5 }5 Q2 s7 [
造血干细胞:有(目前美国研制的“干细胞人造血”则在输血前无需做配型)。
8 O) F$ e% v6 C% s: ]5 Y5 |2 S# S! K# l' M( E ^5 t
功能2 W; g3 ^6 w# W. T0 m
- K' Q$ Y/ Q9 B9 E) P& C* J3 s N 全氟化碳:仅具有血液中红细胞的功能。
$ F2 g) r n7 `0 w. g) A
6 A9 u2 m; F# v 造血干细胞:可替代原有血液,生成全新的血液。
2 `: y- ]0 @4 @! d* D7 q8 l0 F/ g& a1 f
8 Y, U7 Z" [ v) m4 F& w; O: |7 C 受血对象
d3 x$ U3 k: ` Q/ w
- y$ L& \7 s& X: J4 Q( `( p8 m 全氟化碳:严重贫血、急性大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抢救一氧化碳中毒等患者。
5 _& g$ H! T z$ O; s W8 A
" {# U, c; d! [% B+ v& a 造血干细胞: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多种致死性疾病患者(目前美国研制的“干细胞人造血”则适用于各种病况)。
6 G7 P9 d' `( E' }5 D4 A0 Q2 o/ l7 v0 n3 a$ y; H% R
干细胞人造血最接近天然
( X4 ]$ T' K6 y: q2 B
+ e) X$ _; z5 j4 \3 _0 L$ i 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的科学家们日前宣布,他们已在实验室中利用干细胞制造出人造血。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这种人造血液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制成,用机器模拟人体骨髓的造血过程,从脐带细胞中制造出大量血红细胞。一条脐带最终可以转换为大约20个单位的可用血液,而在战场上,平均每个伤兵在治疗中需要6个单位的血液。人造血与健康人体循环中的血红细胞完全相同,所造血型均为O型阴性,可用于治疗任何血型的病人。
/ q6 Q% V+ E" T
- d. Q+ S) T l 如果人造血被批准应用,它将为战地伤员救治带来革命,人类将可能从此结束献血。对此,汪传喜表示,人的血液可以分为四种类型:A、B、O、AB。只有O型血可以为任何血型的病人输血,这也是造成了O型血紧缺的部分原因。而利用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血不存在血型匹配的问题,也省去了血型化验的过程。
0 N) F) J N- O8 c7 x/ \- L) w) v) y$ w% c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但目前关于干细胞的研究还存在着争议,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则得到较夺认同。造血干细胞是一切血细胞的‘种子’,它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输入造血干细胞,好比在人体植入新的‘血液种子’。”汪传喜说,“这种‘人造血’适合于治疗多种恶性血液病造血功能发现问题的患者,其费用大约几十万元,比全氟化碳人造血高昂很多。”7 f7 N0 u! c& P; x( G. r
) }! N* B6 v4 E4 b 造血干细胞一般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造血干细胞、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三个渠道。其中,骨髓造血干细胞需要在骨髓上钻孔采集,供血者会相对痛苦,需要住院和麻醉。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则相对简单,供血者只需要像一般献血者一样在手臂上抽取就可以了。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至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脐带造血干细胞从脐带血中抽取,移植对象仅限于儿童。
+ r& C; T$ i/ N! e4 g; j/ B/ V' R3 G* j! M6 _6 y
临床使用人造血尚有困难
" {( G9 `& V& M. O( G3 ^6 ^( K ]3 W4 T( r. V- }' \3 Q
既然人造血有着种种优势,那能否早日产业化造福大众呢?对此,汪传喜表示,人造血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在战场上,因为在战区运输和储存血液更为困难,捐献的血液必须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急需血液的战地医院。目前人造血在中国并没有广泛应用。首先是因为这种“人造血”需要突破种种困境(如技术和成本),在我国,目前即使是普通的血液替代品也没被运用到临床上。其次,在我国,人种相对单一,血型组成相对稳定,血液供体来源比较充足。* M0 c- X; l8 a/ U
8 X6 b6 I7 q& [' V 汪传喜说:“现在临床输血100%都是健康人捐血的,基本都用的是成分血,因为成分血可以充分利用,除非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医院才采用全血输血,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采用过血液替代品。全血输入有风险,会有排异、过敏、传播疾病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目前较多采用成分血输入,既可以改善患者缺血症状,又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2 m. c1 ^+ g2 ? q' A, t8 U
( a3 f' G8 O- i* j/ P1 g! g/ c. @* t 对人造血的猜想
6 t' [$ |+ Z- }. L6 g, j5 L/ m' B
奶粉状: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生物化学和人造血专家克里斯 库珀表示:“我们现在正在寻找的是血液‘奶粉’――如奶粉一样,这种人造血将被存储在一个小袋中,想用的时候只要与盐溶液再水合就行。护理人员可将其带到事故现场,立刻开始输血。”
9 d& P! V3 T2 ?% e% M1 s
6 F# n# W7 D- I( k0 [, y, H/ k$ r 糨糊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正着力研发一种人造血,他们将该人造血设计得可以像一块厚厚的糨糊一样存储,使用之前将其在水中溶解即可。该人造血由塑料分子制成,它也像血红蛋白一样,能够在身体内传输氧气。8 C* P' ]1 S+ Z+ ~# F
4 _, b4 @# S w; M
解救人类:美剧《真爱如血(True Blood)》展示了人造血的迷人前景:2019年人类因为得了血液病,大部分人都变成了吸血鬼,不少幸存的人类被捕捉饲养起来提供给吸血鬼血液。后来,日本人发明了一种叫做“真血”的人造血而解救了整个人类,这种人造血完全可以满足吸血鬼一族的日常生活所需,吸血鬼和人类终于可以相安无事地平静生活在一起了。(撰文:许俏文 通讯员:张学元)
2 ]0 S1 [8 C, d4 @# X! V3 ]: f# T! }/ d9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