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35216|回复: 12
go

国内外干细胞研究机构概况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0: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来源 上海行业情报网 毛开云
( z8 j5 T& ^5 E9 X7 \% B7 N
! p$ u  c& C- V! |8 c: Q  j* F7 r自Thomson等人首次分离并建立了第一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以来,干细胞研究就成为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用药和手术治疗模式,成为治疗糖尿病、白血病、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等难治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将给生物医药领域乃至人类生活带来深刻变化,同时具有巨大的产业化前景和应用优势。因此,各国政府、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开展干细胞研究,开发新的诊断治疗技术,培养优秀人才,以期能够为人类疾病的治疗开辟更有效的新途径。" r3 X) Y0 l. `8 C# y1 ^

$ b  k/ L4 O7 g) v; {# Z国外干细胞研究机构概况
6 d, q# P, [% a; ~% j" b) E3 `' x2 Q6 @/ E7 w
1.加州再生医学研究所
; z1 f2 S5 e4 `! y! I0 a$ I  e  s: E( Y4 i
现状胞开展CIRM等。根据研究所(和学及其的拨款都促进了干细胞研究组向理事会提交香瓜要求(加州再生医学研究所(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 CIRM)成立于2005年,是集加州干细胞研究和相关基金资助管理为一体的研发机构。在遵循道德和伦理的前提下,CIRM旨在支持和促进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相关研究,开发新的治疗和诊断技术,以减轻人们患慢性疾病和创伤性疾病的痛苦。1 y0 i2 g+ q9 y/ c# ^8 o
! z  @0 |; o5 d) F) Q
CIRM利用债券收益的方式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生物医学的研发,尤其是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开发和其他可能挽救生命重要研究的开展。CIRM干细胞研究基金提供给整个加州的盈利和非盈利机构和研究组织。招标书(Requests for Applications, RFA)都要由专家小组审核后,向理事会提交相关建议,理事会通过投票方式决定是否拨款。CIRM干细胞研究所有款项的拨出都要通过RFA程序,以保证资金用于最有前途的科学研究。4 K2 L; X, ?5 A' x$ e

, J0 H3 \% e+ U3 h+ O  @  g截至2010年,CIRM已经在15个基金项目中共拨款328项,总价值超过10亿美元。每一阶段的拨款都促进了干细胞某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使科研工作者们感到离疾病治疗又更近了一步。2010年,CIRM对再生医学研究继续进行了资助,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已经确定对5类、共计85个项目进行资助,累计资助金额达到2.22亿美元。
/ e$ G0 I0 ?' ]. c  B
" n" [; e2 ?# W项目
" X4 `( ~) r4 {, o 项目类别/ ~: k/ }' _: v  x
项目数量! L. y5 L" y$ }- U) d5 W
资助金额" Q% F8 R7 M" B. I

; b# V/ s5 n9 }$ f0 j5 e(万美元)0 b6 J* x7 S/ }
/ Q, A2 d& {2 M  k: F2 ~5 o. K- o
正在实施的项目. E1 z: N' ]) S+ ?* s) m, T" L" R% V1 p
基础生物学项目II8 ^$ u: u3 {" r1 h" k6 H" S
16
9 z% Z5 V  q- M7 C$ b- ] 2,200
: x3 C, n/ n7 g$ u
! o% `7 V9 b) Z  q科研带头人项目
1 D" l9 Z  K7 S1 }- p, G) p; A+ e, Z 1
% c$ d8 H: Q- m2 w 6004 r* `5 U6 t- v' j4 W0 X

4 q0 E2 J/ g/ W/ S合计
7 }8 U: h' I9 c; i* I 17
! U% u; A  _5 T- b( I1 P 2,8008 B# ?, @+ ^7 K) h
* [7 b) l9 u. i% l. _5 C" Z0 F
正在招标的项目
* w  J4 \. L$ p% y6 p9 X' u, L 早期转化型研究II项目
+ W4 P$ {# |! p, U* E 20! q/ b7 ?" E8 G: s7 r- ~+ v, m
8,000
8 A2 O: H/ f7 M2 s- N
2 r# M0 H, Z; r" V  O4 Q工具和技术项目II(解决干细胞转化型研究瓶颈的工具和技术)
! G: K; Y: x4 w 20
% [- v/ Q# N) S8 a% Z 4,000
" U, b% T, X0 [5 g" J( |
8 @4 S' W. Q5 m干细胞移植免疫学项目
" I! H' y. s+ C 20
1 `0 F  x9 z1 A* O 3,000
+ O; C, r# T2 C% K 0 g: A1 _1 i  f
科研带头人项目
0 ^# F1 u9 c$ [ 8% W4 k! B" ^) ]( y1 O7 u" y
4,400
- ^# Y/ ^4 y, Y6 B3 k7 w. ]- {/ P . L0 e8 E3 R7 k
合计9 q  }- B( j+ y# i/ C
68
0 ~' U: [0 Z: Q; _ 19,400% j. ^' `2 Q" [; O2 S( |
: @6 G" H8 n1 U4 s" W- D
即将开展的项目! B9 C: y/ b  }( U( X2 z5 }  T
靶向临床开发项目! _! F. a- B5 m/ ~7 T

6 N$ N: s: L" Y: F% S7 |( L6 J" k
' B/ V; {$ Y: {- G" F  k# S ' Q+ p$ m, u, a: e3 r0 ?
基础生物学项目III+ ^! B, n9 z* i1 Q

. [# e9 K) D. Z4 ^* M- N2 ]1 O
* h0 m  Z1 I; }  y5 E - j2 R' @  o! p* M$ J/ R# g! R
疾病小组项目II! Q$ K' \& T+ ^- f+ S

+ b' ^6 F/ G; k# {( j
5 P& A$ _% r" `' U
( U" s1 [: J$ a, `5 A0 \! \7 E4 i  e4 B$ M/ [# o
1 e% U% a9 _3 y; H
表1 2010年CIRM的再生医学资助项目' |6 g# a( G, T9 q- ?6 o0 q
. t: g% |" t. W' l) ?
2.哈佛干细胞研究所$ h. a* s9 g5 ]9 F

+ w, g) y* h  s9 i哈佛干细胞研究所(Harvard Stem Cell Institute,HSCI)成立于2004年,是由哈佛大学、哈佛大学附属医院以及一些公共研究机构组成,其目的是对干细胞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期对疾病治疗带来帮助。, [6 t7 f8 k+ b/ C: ?5 ^6 s. \: G
8 t& s6 h. G6 w9 M
HSCI主要对三个核心项目进行资助:1)设备仪器及技术共享中心;2)专门研究工具及试剂中心;3)医疗筛选中心。HSCI主要关注的疾病研究包括血液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同时,HSCI还建立了人类细胞治疗中心,以开发、设计和实施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其中包括与美国FDA的交流工作。目前。HSCI已资助了一项临床前试验和一项最新的临床研究。过去的一年,无论是发表的论文数量或是从事干细胞研究的研究者,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都遥遥领先。此外,HSCI还致力于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变,2009年,美国的四分之一从事干细胞研发的新公司都是由HSCI建立的,目前已经有两项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 g$ F5 f+ p/ W6 |7 J

" }& L, ]/ N" F0 S4 b4 j: m( CHSCI还设有从高中生到研究生的教育培训项目,其大学生实习项目(HIP)汇集了来自哈佛大学和全球35所高校的学生。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在HSCI的各个实验室研究学习。此外,HSCI还出版了免费刊物StemBook,报道干细胞研究进展。在科研与人文的交流互动中,HSCI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人文中心汇集了科学和人文学院的学者,围绕生物技术创新的伦理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干细胞的伦理问题。& k. R1 n, J1 g( Q: g

0 W+ q% H  i$ h$ ?, ^7 E主要组成机构3 ^9 w/ L/ _% z& T: R+ Q

3 S# E8 k. J% K( Z( I7 G. t1.Beth以色列执事医疗中心,布里格姆妇女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Dana - Farber癌症研究所,福赛思研究中心,哈佛商学院,哈佛大学,哈佛神学院,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哈佛肯尼迪学院,哈佛法学院,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免疫疾病研究所,乔斯林糖尿病中心,马萨诸塞眼耳疗养院,马萨诸塞州总医院,麦克莱恩医院,Schepens眼科研究所
; @  W( d% e8 M: `8 c+ w& C, `* Q- W3 l" g( o
主要项目
' i4 q( N4 Y) @* l6 y  e: n, `
2 }% t' ]/ L' [/ p9 m+ R2.血液、癌症、心血管疾病、初级职工计划、细胞生长、表观遗传学、干细胞功能及老化、干细胞调节、伦理学和公共政策、肾病、神经系统疾病、转化研究等
3 j$ ?( U5 o& F! k6 u. x$ O( d# ^! D  k8 }0 w, A$ t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vae有何不可 + 10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沙发
发表于 2011-4-18 10:24 |只看该作者
职员
4 o+ a4 S# H* z( I9 Q
1 k. B& r1 h+ A, X& x' K8 L主要职员75人;附属职工140人;科学家900多位  }4 @$ |3 K3 P" ?. U2 M/ V$ x
% I3 p' m( |. M8 E; y1 ^# h
成果# ~& J: {! a9 z7 h3 p
* Z& ~: h3 A+ u& g
从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一年间发表相关论文及成果400多篇' b- k0 ?2 Y4 K$ R' [8 O0 q  C

; {' p# l5 l- s1 {( J2 ?% i2 [主要组成机构9 w- Y6 u3 g! C
1.Beth以色列执事医疗中心,布里格姆妇女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Dana - Farber癌症研究所,福赛思研究中心,哈佛商学院,哈佛大学,哈佛神学院,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哈佛肯尼迪学院,哈佛法学院,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免疫疾病研究所,乔斯林糖尿病中心,马萨诸塞眼耳疗养院,马萨诸塞州总医院,麦克莱恩医院,Schepens眼科研究所- B7 W9 s' @' ~

1 N& A: _5 h9 d主要项目
& P3 x* ]$ D( n, g/ j! V  C 2.血液、癌症、心血管疾病、初级职工计划、细胞生长、表观遗传学、干细胞功能及老化、干细胞调节、伦理学和公共政策、肾病、神经系统疾病、转化研究等
) s+ F1 K/ Z/ Q) D& }& H
3 b% {9 _! O) J7 I职员
$ i) X/ _) `" @9 W3 i! ]8 ]$ z 主要职员75人;附属职工140人;科学家900多位
0 ?( W5 e' \* l* O! B3 s. z' m
9 F( w9 P1 S+ r# P( y成果
: o+ R  ~- x. P  t  d  \* g 从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一年间发表相关论文及成果400多篇8 Y( l1 Z, Z+ Z
8 n% W# s) O* ?

5 d# ~  n. X6 m, B: J0 I( k# ^4 i# N) Z3 W8 W8 @* m1 \; V
表 2 HSCI的组成和主要项目( I7 T' y3 f8 E- j1 K3 v# D

8 j7 A6 i; n7 l& U5 n) r3 A3. McGowan再生医学研究所
  a) X: P9 o$ }# s# m8 _& x5 I0 u. `+ d! c3 A0 P
McGowan再生医学研究所(McGowan Institut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成立于2001年,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联合在McGowan人造器官中心的基础上规划建立。研究所有240多位研究员,2000多名职工,这些研究者来自40多个不同的学科。匹兹堡大学和UPMC每年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投资超过750万美元,这项投资是McGowan研究所主要的经费来源。自2001年成立以来,研究所已经向外扩展15家公司。3 `% p. T: S; Q+ e2 U/ C

4 r3 X5 u5 Z: c: H8 K$ B0 Z1 fMcGowan再生医学研究所主要从三个重点领域加快在再生医学研究,这三个领域包括: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细胞疗法、医疗设备及人造器官。组织工程的最基本水平是细胞与支架材料结合产生有功能的组织结构。McGowan研究所的研究者们正在开发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也正试图通过新的途径把填充材料加工成三维结构,并使其能与表面生物信号分子结合。细胞疗法是一个很广阔的领域,McGowan研究所的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各种遗传疾病的治疗方法。在对中风、糖尿病、大小便失禁、心脏衰竭等以细胞治疗为基础的临床试验中,McGowan研究所有着世界前沿的一套疗法。McGowan研究所在再生医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先进的技术,期望可以改善组织器官甚至使器官重生。由于与UPMC的从属关系,McGowan研究所还成为全国最好的临床研究中心之一。UPMC有一系列组织良好和行之有效的临床试验基础设施,为临床研究课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过去的八年间,匹兹堡大学和UPMC共进行了22项再生医学方面的临床试验。2008年,McGowan研究所接受了国家8500万美元的研究项目,建立武装部队再生医学研究所(AFIRM)。该研究所将致力于通过再生医学研究,为战场受伤的士兵进行治疗。由AFIRM开发的医疗方法也将有利于民众烧伤和严重创伤的治疗。0 G$ o6 }. Q) s; y0 `: `

$ _" m5 z$ k& s) P) \作为再生医学领域的先驱,McGowan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培养新的有潜力的科学家,研究所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了一个在再生医学方面的联合培训计划,所提供的教育方案涉及本科、硕士及博士水平。
( I* a4 n" \1 Y2 J- n" H2 O& n
$ F( r3 \8 Y4 t$ I. n4.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
* q2 O8 J% A' D$ z; @7 {
4 J/ e7 e  f; U( W) J" U3 Z京都大学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Center for iPS Cel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CiRA)成立于2008年1月22日,旨在巩固和促进日本在iPS细胞技术上的研究。Shinya Yamanaka实验室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成功诱导小鼠iPS细胞和人类iPS细胞,这些发现使iPS细胞成为了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此后,日本京都大学便在京都大学合成细胞与材料科学研究所(iCeMS)内建立了CiRA,以促进iPS细胞技术的发展。虽然CiRA的重点仍是基础研究领域,但是已经开始通过谨慎和适当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进行iPS细胞相关的再生医学应用研究。为了促进临床应用目标的实现,2010年4月1日起,CiRA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中心由研究部门、研究策略部门以及事务部门组成,其中研究部门包括:初期细胞重编程研究部、细胞增殖分化研究部、临床应用研究部、调控科学研究部以及动物实验设施和iPS细胞治疗中心两个附属部门。中心所长由Shinya Yamanaka担任。京都大学还成立了iPS细胞研究基金,从财政上支持iPS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申请。
- n1 |+ k  Z3 T# |6 E, B
. {) l- @8 E  L4 K! x# Q1 OiPS细胞技术在治疗和其他医学应用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iPS细胞能被诱导成为多种类型的细胞,在复方药筛选以及毒理学研究中,iPS细胞可以提供纯试验床细胞群。同样,诱导病人特异的iPS细胞将有助于对发病机理的研究以及新一代治疗方法的发展。iPS细胞将来有一天可能应用于再生医学,不过还有许多障碍未能克服,比如如何安全有效地产生iPS细胞,怎样诱导iPS细胞产生特异的细胞类型以及细胞移植的具体方法等。安全性是开发临床应用的首要问题,目前,中心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A0 m2 K; r, F8 A9 s

4 H0 F& g+ V: R7 d/ G+ dCiRA的目标是通过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研究,发展iPS技术研究,使中心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iPS细胞研究所。中心通过与京都大学再生细胞与材料科学研究所、医学研究院以及大学附属医院的密切联系,促进研究合作以及年轻科学家的培养和交流。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从研究成果中获益,中心海建立了CiRA研究相关的知识产权体系。
! C1 s: ~6 \, c6 F6 x% _' U9 ~1 l4 j
/ D2 s7 \' j* v( p' z/ j5.澳大利亚干细胞中心
; D. ^  W" }/ `& S2 |) P( Y- d$ ?) k
澳大利亚干细胞中心(Australian Stem Cell Centre , ASCC)成立于2002年,旨在为干细胞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澳大利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类的健康。澳大利亚干细胞中心的成员包括Monash大学、Queensland大学、Howard Florey中心和Adelaide大学。利益相关机构包括Melbourne大学、Baker IDI、Murdoch儿童研究所、Victor Chang心脏病研究所和Mater医学研究所。ASCC希望通过科学、社会、政府、媒体等多种途径,增加民众对于干细胞及干细胞应用的了解,这将有利于澳大利亚干细胞研究工作的进行。. U4 M* s( J! E  M) L4 p
) p! Q5 s8 g3 o
目前,中心有200余位研究者和70多名学生,他们从事30多项干细胞相关的研究工作。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反应器和干细胞增殖、细胞重编程及多能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化和成体干细胞。
& N) t6 g. B, v9 Z' {5 M8 t$ A- Q! j! O3 U% ?. t  B6 ?% T; E( K" n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藤椅
发表于 2011-4-18 10:24 |只看该作者
6.罗斯林研究所# ^* a0 _, l3 r2 t  l
* \3 m8 F6 p+ [& j, `# ?+ s4 K
罗斯林研究所(Roslin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于1993年在苏格兰中洛锡安罗斯林建立,由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提供赞助。研究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9年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研究所。2007年4月,罗斯林研究所与动物健康研究所原有的神经病发病机理部门进行整合,并于2008年4月合并成为爱丁堡大学兽医研究皇家学院的一部分。
' _( e. H9 [; U% G  o' b; s
3 Z5 Z4 P  Z6 {( Z+ F1996年,Ian Wilmut及其同事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莉。一年后,带有人类基因的绵羊Polly和Molly也被克隆出来。2003年6月,罗斯林研究所建立了利用人类胚胎克隆提取干细胞的新实验室,由多莉羊之父Ian Wilmut领导。该实验室将系统研究人类胚胎克隆的每一个步骤,研究克隆对胚胎、胎盘、胎儿和动物的影响,并将其与自然受精胚胎和试管受精胚胎相比较。Wilmut认为,该项目将会促进发育生物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从而有望吸引许多实验室的注意。2 a; @3 o5 h& X8 W3 J% y
3 v3 L$ c4 b7 e
1995年,罗斯林研究所成立了罗斯林细胞有限公司。公司是一个非盈利性的企业,用以巩固并拓展罗斯林研究所在人体干细胞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该公司的工作重点在于研究可供临床使用的新细胞系。能够制出临床使用的干细胞是发挥干细胞潜力必须战胜的重大难题。目前,罗斯林细胞公司正与苏格兰国家输血服务中心(Scottish National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NBTS)密切合作,以使其生产出的干细胞系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SNBTS拥有丰富的经验,可在苏格兰国家健康服务中心(Scottis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内供应用于临床应用的组织产品。# E& f* X: q! L* [' s+ x: o( d
0 _) X  _( d& L3 t
7.伦敦环球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
+ T1 M7 L; a2 j
! c0 `- v" r# x伦敦环球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UCL Center for Stem Cells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中心成立于2009年4月24日,其成员包括研究机构、医院、伦敦大学相关研究所以及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等160多个研究小组。目前,中心的研究项目包括干细胞功能、内源性胚胎干细胞及成体干细胞、干细胞获取及培养、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相关因子以及分化途径、应用器官组织工程治疗某些疾病和干细胞药物检测等。
/ ^+ X" X* p9 U1 m# w& o( X* ?  M" E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的研究涉及到许多学科,包括生命科学与医学、纳米技术、数学和物理科学、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和化学技术等。中心在重视研究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育活动的开展,关注干细胞相关研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研究涉及到的生物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等。3 j, V  t/ E2 F$ U

4 Z4 E$ c, L# E' G8.苏格兰再生医学中心
# T! H8 z9 E' h% b$ W& Z) v
( K# e, e" h. k苏格兰再生医学中心(Scottish Centr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SCRM)作为世界一流的再生医学与干细胞卓越研究中心正在兴建之中,地点位于爱丁堡(作为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一部分),并将于2011 年投入运营。这座耗资5400 万英镑的世界一流的干细胞研究与医学研究中心将让爱丁堡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ISCR)罗林斯研究所、爱丁堡大学医学院中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齐聚一堂。在提供先进的研究设施、领先的生产能力以及商业化便利条件方面,SCRM 将拥有两大主要特色:可以容纳220 位研究人员的高质量住宿膳食条件,可在国际范围内招募人才;“可扩展的”细胞研发制造中心。
. v( A2 a% b. j3 G+ n
. |, s% i+ E2 V" P% V; U& ]  ]苏格兰再生医学中心将横跨干细胞监管基础机制和将干细胞用于药物临床转化研究的广阔范围,并为干细胞疗法原则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SCRM 在苏格兰将重点进行人员培训以及将研究中出现的机会商业化。' X0 S/ \% R2 s5 j* W1 ~7 Y2 ~

+ `& ]1 B, C3 S* q+ o/ \9 N国内干细胞研究机构概况
% b1 n+ n$ E6 D  q
  g' F) i  C2 H. r1.科技部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h! w( u7 u& P7 u/ o4 @
1 [4 N/ T" a4 F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成立于2002年。该中心所依拖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是目前国内造血干细胞研究最权威的单位,承担着国家在血液学和血液病方面重大科研课题70多项。: O6 _* r3 \4 o1 L5 d& d2 \2 |
# J! \, |7 g, X' g7 @: X3 ^! f
中心的主要任务是:1)创造条件吸引和培养干细胞及相关生命科学技术高级研究人员,成为聚拢该领域优秀人才的基地,2)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的研究和产业化项目的工程研究,成为代表国家水平的干细胞工程技术的新项目发生器,3)集中力量进行优选项目的产业化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生产系统集成以及规模化生产的中期试验,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干细胞新产品孵化器、规模化生产的推进器,4)向干细胞工程产业化基地及其它高新技术企业输出新产品、新项目和新技术,以成果转化或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和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等方式,在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周围形成一批参股或控股的干细胞高新技术产业群。
  `, _& t0 A. B) w/ W! z& h2 b' ^' c# I5 ]- S
中心设有四个部门:干细胞技术产品研发部、干细胞应用基础研究部、干细胞技术临床应用研究部和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天津市各类基金计划38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专着3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7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建立了干细胞库、干细胞扩增、基因工程制药、基因治疗等10多个高技术平台,从国内外引进20多名干细胞人才,培养了6名博士后,107名研究生,为国内培养了专业技术人员300余名。! f* C/ Z1 ^: k! }
/ r1 z2 U# T. `. `; \" W. N6 {
2.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 [. Q% }" ?7 m( c

! n. ?5 e3 {% d* Q- X" A$ R- V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组建的。主要从事细胞治疗产品、体内外分离与扩增干细胞、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等的研究开发,旨在加速干细胞工程技术开发和基因工程药物的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9 O8 U3 w) z. F) E! M& M8 _+ k
0 l3 i( d* J3 ], s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细胞产品研究、开发、存储和应用中心,真正承担起推广和扶植各地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责任,成为中国干细胞产业化领域的领跑者,带动国家细胞产品生物产业链和产业群的发展和繁荣。
8 W" G3 ]( s% O2 ?0 W# F4 u7 H; K7 |4 ]# M* R8 H/ R
中心拥有一流专家、博士和硕士研究人员20余人,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525平方米的实验室,建有脐带间充质GMP级生产车间(包括万级生产区和检验区);建立了标准化的干细胞分离、检测、培养、扩增和保存的配套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运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胎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及其构建方法》,建成了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中心开发的干细胞治疗新产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已进入新药申报、临床实验阶段,为治疗恶性肿瘤、血液病、神经损伤、肝病、糖尿病等重大疑难疾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目前中心已初步具备批量生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的能力。/ n7 t8 G) d2 O( u/ ~" X

: n3 ~- L! J5 K8 C4 z. Q, R' c: A3.人类胚胎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L4 c7 ^2 @$ L% J

( v# I. M( U) L; A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组建的,由卢光琇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 L& K- d+ e; U  p9 z7 _, \

7 Z: C# S1 d' l# U3 }, N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干细胞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平台,研究建立干细胞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开发与干细胞技术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对重要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同时还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干细胞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 W7 B1 H4 t& Q" n, W; S# ]
! ], L6 e" u5 `& p, y. u  a0 I中心现有医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殖工程学、干细胞工程学、医学伦理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教授6人,其中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5人,副教授9人,学术梯队中有博士学位者达54% 。目前中心主要着眼于研究和开发成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胰岛干细胞等,建立以胚胎干细胞为主,以成体干细胞为辅的技术平台,力争在攻克癌症、肿瘤等方面有所突破。
8 u) Q# w3 \$ t/ D: d( Z6 R- }, h# p  A  O& w* \& A- J* |$ }7 k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板凳
发表于 2011-4-18 10:26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4.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C7 r$ u; ?0 \) I9 x* r8 p

7 A$ C$ J& U6 [) r% K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8月,首任所长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兼任。研究所旨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建设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临床治疗和技术咨询为一体的国际中心。研究所的宗旨是联合华南地区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科研力量,组建协同攻关的国际化干细胞优秀科研团队,紧密结合国家战略规划、临床需要和市场需求,加快基础研究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化进程,针对人类重大疾病,探索出可行的干细胞治疗的新途径。5 K7 W' T, H' q3 f

, `  o8 p0 g. V1 I+ U4 ]; R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已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互补性强、学术思维活跃、专业覆盖面广、技术力量雄厚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现有固定人员超过100人,包括12位留学归国研究员,数名副研究员。其中裴端卿、赖良学、陈永龙、戚华宇、吴东海、盛国庆、丁克、曾令文、蒋晟、Miguel Esteban、李致远和舒晓东等在欧美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研究干细胞及其相关领域多达十几年,并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了学术界公认的研究成果。研究所还组建了干细胞海外创新团队,该团队既是研究所干细胞领域的主要国际合作对象,更是研究所与国际合作的桥梁。
, a/ |" Y+ p) g+ t) A! A; @- ^
" r, Z2 o6 g* e8 i. c6 X研究所的研究范围包括干细胞多能性维持、干细胞分化的机制、干细胞的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研究、干细胞化学生物学、干细胞研究技术平台、体细胞的重编程研究及利用动物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相结合研制与培育和干细胞治疗相关的细胞、组织、器官和动物产品。该所在国内率先取得了iPS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提升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力。目前,以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所为理事长单位的广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联盟业已成立。  A6 v* N  L) p* I

" ]* I5 l6 ?* n7 R8 f% t6 u5.中国四大干细胞库# z# `& x$ `1 h& @# {; _

& B: x2 P5 h/ L5.1北京干细胞库
5 U$ j6 B, F) ^, s$ `9 T6 o9 ~7 }0 \) H2 U  S# d
北京干细胞库成立于2007年1月。主管机构为中国科学院暨天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会同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同支持建立。中国北京干细胞库旨在联合国内干细胞研究的主要力量,优势集成,技术互补,围绕建立临床级胚胎干细胞和人孤雌胚胎干细胞研究关键技术和干细胞资源库这一关键问题,建立、完善和发展相关技术、自主创造和收集多种干细胞资源,为有关研究活动及国内外干细胞研究机构/人员提供干细胞材料、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服务、支撑和保障。
% ~! ?0 A! x) @' r1 p* g9 V
4 f6 C+ M8 |  x5.2南方干细胞库
) j8 K9 N; [8 ?9 I6 @- x  W( F0 e2 r# _4 U# @4 x+ t5 `. }, T
南方干细胞库成立于2008年6月,主管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分子医学中心,并由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共同支持。南方干细胞库侧重在疾病干细胞建系和hpESC建系,和北方干细胞库联合共同构建孤雌干细胞建系的技术平台,完善常规干细胞培养技术和操作规程。现有专职人员11名围绕干细胞材料库、干细胞信息库的建立,技术攻关和提供干细胞技术服务等工作全面负责干细胞库的研究和日常运行。
2 `) ]- ]5 z# o! f! B7 a" g: u+ V/ e  J8 {" d/ p3 @
5.3中国科学院干细胞库
: T$ {3 L: {1 C: g* G2 p6 E/ H" s2 y7 @9 ?& m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库成立于2007年1月。主管机构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共同支持建立。中国科学院干细胞库旨在建立、收集、鉴定、贮藏和供应干细胞并提供干细胞研究相关的技术和材料,促进中国干细胞资源(特别是人类胚胎干细胞资源)的共享,为中国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和国际交流提供支持。
% G; j3 [3 Q( q/ F3 U2 k; W4 F
2 h  E1 `( V7 _+ h. v7 ]" R0 ^$ M5.4华东干细胞库
3 ]& v0 C* P# E2 s  E% ~$ }+ [# `
华东干细胞库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作为全国干细胞库的组成部分和管理中心,是为华东地区为主的干细胞研究科学家提供干细胞材料和技术服务的干细胞技术平台,同时负责国家干细胞资源库网站和中心数据库及整个干细胞库运行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华东干细胞库侧重建立临床级hESC系和无动物成分hESC系,提供各种经过干细胞库鉴定和标准化的干细胞材料,包括研究级的各种干细胞、临床级hESC、无动物成分hESC、hpESC及个别疾病干细胞等,并提供胚胎干细胞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干细胞系鉴定等服务。华东干细胞库还负责建立国家干细胞库统一的材料转移协议(MTA)管理运行规范(GSCBP)干细胞库硬件标准以及与国际接轨的伦理审查体系,建立可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干细胞资源共享机制以及与国际干细胞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对等联系和合作关系。6 Y: S  |' H  x
: y; ~3 N. p% L& Y  \2 l6 w* {
(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   毛开云)
6 g+ B4 y& M1 ?, o
; W8 f& a4 R0 u- f0 @

Rank: 1

积分
威望
3  
包包
118  
报纸
发表于 2011-4-27 14:13 |只看该作者
强悍

Rank: 2

积分
243 
威望
243  
包包
3240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1-5-2 22:24 |只看该作者
哇哇,学习了,有没有word文字版啊

Rank: 1

积分
威望
9  
包包
359  
7
发表于 2011-5-16 13:5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第一个资料后面看不懂了,有点乱哦

Rank: 1

积分
威望
9  
包包
359  
8
发表于 2011-5-16 13:5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第一个资料后面看不懂了,有点乱哦

Rank: 3Rank: 3

积分
339 
威望
339  
包包
1629  

优秀会员

9
发表于 2011-5-16 21:28 |只看该作者
不错,楼主很强大,如果要能搜出目前中国做干细胞的所有公司及地区分布就更强大了

Rank: 2

积分
64 
威望
64  
包包
610  
10
发表于 2011-5-18 17:11 |只看该作者
Mark 一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5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