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干细胞研究的真正竞争刚刚开始(The real battle is on)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tpwang
go

干细胞研究的真正竞争刚刚开始(The real battle is on)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49
发表于 2011-6-13 21: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pwang 于 2011-6-13 21:46 编辑 ; o: p0 e/ L, E  ]1 b
8 w! }: [! w  o7 w5 {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2 `3 T! P$ }0 P1 t) j! f* I  C" U, H: n
也对。既不能都只是低头拉车不看路,也不能都只仰着脑袋数星星。具体到个人,主要的工作可以各有侧重,但应该具有平衡的素质。具体到整个科研领域,需要有人侧重应用,有人保持对未知的纯科学探索。具体到国家的科学努力,则有各特定时期的轻重缓急。
2 I+ x: [! f' S) t* c) [0 s  D2 y8 Y& V* n: J
平衡是个动态的。事物的发展与平衡的实现往往不是平行线,而是矫枉过正的阴阳转换,此起彼伏,互相依伏……- w. \9 L& `3 @1 U
) M6 o: y" I$ _" @* `5 C6 r
道可道非常道啊,还是要实践,科学冥想也是一种实践,需要有某种规则,否则就有可能滑向幻想了,呵呵。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48
发表于 2011-6-13 17:02 |只看该作者
        而且,好奇心能让研究者不满意发现,而作抽象的普遍规律的思考。对现象后面的底蕴的兴趣,能促动人寻找适用任何场合的普遍规律。
" w5 U; a2 g8 C0 C4 X, `( @       拒绝抽象的习惯,却植根于实用精神:使中国思想满足于意义的在场性,不去作普遍化的追寻。对于思索,不能以有无实用价值论之。抽象的结果,有可能开拓出新的理论体系,哪怕即使是思想游戏,也不是坏事。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47
发表于 2011-6-13 17:01 |只看该作者
     但翻阅西方的科学史,学术却不是一定为了有用。据说曾经有一个学生问柏拉图:你的学问有什么用?柏拉图给他钱,叫他离开学院。另外在电刚发明时,也有人问拉瓦锡:“电有什么用?”,拉瓦锡回答:“婴儿有什么用”4 h# |. x! o+ n6 i7 k) i5 x
       其实翻阅历史,可以发现——真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往往是那些不切实际、无关功利的学术理论:数学如此、物理如此、哲学也如此。需要固然是发现和发明之母,但好奇心,却是求知更重要、更持久的推动力。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46
发表于 2011-6-13 17:00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学以致用,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导,听起来也是不言自明之理。学必致用,恐怕更是儒家思想传统的一部分,把学问变成经世致用之学,事实上实用精神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去。例如理学各家对于知与行的辩论,首先是讲“知行合一”,然后是程朱讲“知先行后”,后来王阳明要求知行并进。
* {" \4 k* d7 t3 G' t      刨根揭底问一句:究竟为什么必须“行其所知”?对此我们几乎无从质疑。个中原因,是中国思想的泛道德主义。知行若可分离,思索不必济世,作为读书人,人格已破产。学与用若可以分离,学者就错用特权,忘记为国家谋福利。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45
发表于 2011-6-13 17:00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正是实用性绑住了中国科学前进的脚步,让我们至今还脱不掉科学东亚病夫的帽子,因为在100多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中,我们的成绩依然是光蛋零分。
. H7 j* c, v% Z' _) L" x' E      寻找原因,我想正是中国人太注重应用了,而不愿在基础科学上花费精力。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成就那个不是pure science: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DNA的双螺旋模型等等。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52  
44
发表于 2011-6-13 08:39 |只看该作者
写得太好了,太妙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43
发表于 2011-6-13 08:27 |只看该作者
张也行 发表于 2011-6-13 00:39 & [$ c+ @$ \( f. D; T  K
还有,大家都在想着搞机制,我很高兴,本人对基础研究很感兴趣,但是个人觉得都搞机制也不太好。研究机制的 ...

! C+ B( a1 _0 `4 U& n, d0 P* p  W机制与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关系从来不是机制领先的,其实所有领域都一样。从动机上,再时髦的科学也是建立在应用前景上的,而且永远是有了一定的应用带出来问题才能真正从技术上进步,所谓纯科学问题有可能走在前头,但技术则不可能太超前。
* `" L1 y$ p; ^$ I9 z
7 j" B' D& S+ ?7 v2 }关键是个动态平衡,看看走走,走走看看……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42
发表于 2011-6-13 08:23 |只看该作者
张也行 发表于 2011-6-13 00:34
- g% I. @3 z, s1 `) K7 h哈哈 谢谢tpwang 老师精彩的文章。- @, h4 l+ e3 Z1 g! [8 `. H6 Y
iPS细胞真的是太热了,以至于人们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都显得有些滞后了。 ...
2 E; {6 r/ R, z" b* y: k. Z
从实用的角度,还是先搞点能用的成体干用起来。至于干细胞研究体系的建立,自然需要胚胎干并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搞搞重编程,跟上形势。& c( _* W9 V0 P4 i  P
& {8 ^; b( I& J( x+ b& A, G
有几个中东兄弟国家满世界到处找人问干细胞怎么弄,俺们的观点就是先建库、胚胎干建系,然后把间充质之类的先搞起来,然后吗,能找来海归,就搞点iPS之类发点文章,给自家弄个名份。但发展中国家还是要讲实效,别觉得自己钱也不少,人也不傻,跟着美英也能一下子提升到干细胞科技第一世界团队。多少钱也架不住火烧水漂不是……9 n! _7 P- j7 f: u/ B
. G- ~5 q/ O# X, }& l& }
当然,这话也不能使劲说,免得人们怀疑咱别有用心,就是国内也不能使劲说……& a! E; Q/ w' R: g
9 m7 _8 K- N3 y2 \5 q4 Y6 m! i
呵呵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6Rank: 6

积分
3210 
威望
3210  
包包
3359  

精华勋章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41
发表于 2011-6-13 00:39 |只看该作者
还有,大家都在想着搞机制,我很高兴,本人对基础研究很感兴趣,但是个人觉得都搞机制也不太好。研究机制的前提就是别人发现了一个现象,需要解释,这时候就有人去试图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同志们,为什么我们要去发一辈子去研究别人的问题呢,为什么不自己去发现现象,自己去提出问题呢?可能你说我幼稚,但是有条件但愿大家都能勇敢的去尝试新的东西。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别人去解释吧... ...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tpwang + 6 + 12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6  包包 + 32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6Rank: 6

积分
3210 
威望
3210  
包包
3359  

精华勋章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40
发表于 2011-6-13 00:34 |只看该作者
哈哈 谢谢tpwang 老师精彩的文章。9 h9 t: _; r7 W7 k
iPS细胞真的是太热了,以至于人们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都显得有些滞后了。这也没有办法,世界总是习惯跟着美国走,学术界也是一样。许多国家对hES细胞没有伦理上的限制,科研条件也不错,但就是不习惯自己去创新(我说的是谁,你懂的... ...)。在美国不仅仅是iPS细胞在跟ES细胞正资金,成体干细胞也是。这两个方向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美国有个搞成体干细胞的xxx,不太厚道,向法院起诉说成体干细胞能完成多能干细胞的所有功能,还没有伦理上的问题,临床效果挺好,但是美国对ES细胞的资助让成体干细胞的研究捉肩见肘,要求减少对ES细胞研究的资助,不幸的是法院同意了。Jaenisch教授也很无奈的说现在的ES细胞研究还不如小布什时代!!!0 P* x7 q5 K+ w9 a- j1 \6 Z" y
大家不要误会,ggjj们,你是了解我的,我支持成体干细胞研究,更支持iPS的研究,只是我觉得不能把ES细胞给落下了。5 S2 ^$ V$ \5 C' T9 I; d
4 K5 ?: h7 ?, n6 C: b+ a/ b6 B

1 E1 e6 D2 E9 M% P: g3 f; c
+ A: Y# M9 q2 a$ i. u1 v8 ]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tpwang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2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