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7665
- 威望
- 17665
- 包包
- 23467
|
本帖最后由 tpwang 于 2011-10-5 07:41 编辑
" m: N, u# [0 q) P$ G, ^% Xjj.jianjia 发表于 2011-10-5 05:40 
, u7 d* m' q" {; H回复 tpwang 的帖子2 I& S8 h, C$ S) o, }* W& m2 T7 e
) T7 x I5 f0 l$ C2 n# o
我觉得科研中有很多灰色地带。想把所有都研究透彻,明确把握各个参数是目标,但是不可 ...
! H! \8 Y O' R6 \4 c
4 ~2 z$ y" w" T0 X; @9 }" _“值得针对这个有效建立明确的操作”并“保证“可重复性”,“有效”以什么为指标是关键,“活蹦乱跳”不能算科学意义上的“有效指标”吧:)
( R7 T8 ?1 C$ f# H: W% `/ Q# X. Z, p, Y: g. Q
科学的关键在于操作性的定义,就好比临床上,打了一针,说感觉好多了,这不能叫“有效”的科学指标。
/ r0 w+ H) M4 ~3 c- H J: Y
) e* Y, `. z3 F' m1 g“灰色地带”是永远存在的,所谓科学是无止境地接近真实。另一个说法是机制研究有时候落在应用后面。但这里的关键是不能把这个“灰色存在”当成很多临床不规范应用的借口。其实仔细想,越是不清楚机制的应用,越应该在过程和程序上更严格更严谨才对。这是“效力”和“效用”指标的意义。. p7 a8 Y' Z* ~- R9 w
|
-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