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85
- 威望
- 385
- 包包
- 1381
|
回复 deshenglll 的帖子
( v! _& z3 j# E% f8 E0 s! \! Q* K' N
有點晚!雖不是英文但可看一下唄!!! |1 I# {$ Q ~* }8 ?
全血、红细胞制品去除白细胞可行性操作研究应用
1 J5 U4 h5 V8 X9 e/ [
0 r6 k: g" ]! t9 I% G. S0 d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作者:陈丽萍 2007-4-26 8 g, D. J T9 \6 C
6 E6 ^) c( a5 ~1 \
. Q/ T$ E0 x7 Z( p4 B+ u g
, H+ T1 H* a# ?5 o# Y; x: K$ P% L/ ]7 |& x1 _3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血、红细胞制品去除白细胞的制备方法,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方法 分别用过滤法、离心法、洗涤法进行白细胞去除,分别留取Ⅰ、Ⅱ、Ⅲ三种方法去白细胞前后血标本同时做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红细胞压积测定、游离血红蛋白测定。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各项检测指标,计算出白细胞去除率、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量。结果 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6±3.3,红细胞回收率可达(%)89.1±5.3。离心法白细胞去除率(%)66.8±11.3,红细胞回收率达(%)86.7±8.3。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84.9±6.4,红细胞回收率可达(%)76.4±6.8。经实验证明过滤法最为理想。结论 用过滤法能高效去除白细胞,达(%)96.6±3.3。且红细胞回收率高。在去除了绝大多数的白细胞后,减少了相应的抗原白细胞的输注,减少了淋巴细胞毒性反应,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6 `$ D- t" x7 I
* I# O% k1 I# l4 x
: v' R! J0 ~7 ` 【关键词】 全血;红细胞制品;白细胞去除;制备方法
# f3 K. q- l. N E& ~
7 P9 i" Q& n/ ~; _3 Y, r' U" j$ V/ _5 r
白细胞作为血液细胞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在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与抗原侵入等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血液中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等是一种“污染物”,其同种异体输注会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FNHTR)、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同时白细胞还是一些嗜白细胞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的载体,输注含白细胞的血液制剂具有传染这些病毒的危险。因此,去除白细胞对输血安全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2 x0 F; C+ f) M4 q
- z; |4 v, k% O/ e# {9 t3 V
- ~, Y- U6 n) d9 Q" `# B
我站自2003年9月~2005年12月开始用以下三种方法对全血、红细胞制品去除白细胞技术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 R; [% m0 j6 V
; P, f9 C- C" u a4 O
B. L8 ^) }" ^6 V+ [$ L. y2 k 1 材料与方法' ~3 A' M! v) q- @ _
( F0 N; E) @* v% E( A; \1 n
# n6 E' ]# g6 i
1.1 材料来源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站型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四联血袋。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3688,用前批批检。
- i3 n/ y% |1 l- R; \) s& V0 G. {
. E( e# w. [0 }. e; v& v0 q. g
" o+ Y% p+ F2 ]5 \: y 血液由我站采集提供,全血400ml/袋,红细胞制品1u/袋。. Q9 Z, S, Z, N1 z* J" u
- z. U( f( Z& a1 R8 y: b" K: f
0 v! T. A+ q! _5 n
1.2 方法1 a3 J! k& y2 }$ J
$ X7 i% n0 O5 @# N; }$ C7 j5 f* E4 M5 u* f1 T' C
1.2.1 方法Ⅰ 过滤法:用血站型四联袋采集血液,将血袋悬挂于支架上,依重力作用自然过滤,让血液全速充满滤头进血端,下端开始滤出血液后开始调节速度,速度以250滴/min最佳。) d- U9 y# W9 {2 ]1 h3 M; Q% h" K
0 q1 g3 m; U' [9 H$ O4 d$ s1 i; m/ t! R
1.2.2 方法Ⅱ 离心法:用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在一定温度、时间、转速的情况下,离心血液,去除白膜。1 R4 g' X0 s" [2 \* F/ m$ O
% d7 |) z: d" q; L7 s
( S. |' R z5 h/ I, ` 1.2.3 方法Ⅲ 洗涤法:用生理盐水洗涤血液3~4遍,去除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4 u% C5 T/ t7 D7 n% X2 d
7 f, {7 o* v8 c: M9 Q% c: L3 A6 |. g8 G4 L) {: L, Q
分别留取Ⅰ、Ⅱ、Ⅲ三种方法去白细胞前后血标本同时做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红细胞压积测定、游离血红蛋白测定。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各项检测指标,计算出白细胞去除率、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量。3 N5 B3 D8 ]7 P" ~8 x! L
+ y: s5 W1 H' l8 p: s! S
9 R' h T/ H- O+ q8 G 2 结果
1 w F+ v4 h) d% M0 T9 k2 x3 h! [4 `
* ~( J7 A2 r9 R- {4 x+ F5 K! N& `, `1 S8 ~( h+ o
(1)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6±3.3,红细胞回收率可达(%)89.1±5.3。(2)离心法白细胞去除率(%)66.8±11.3,红细胞回收率达(%)86.7±8.3。(3)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84.9±6.4,红细胞回收率可达(%)76.4±6.8。(4)经实验证明过滤法最为理想。
1 p7 E- l; O/ q; S }) y4 t
, M, P! t# e3 T$ D! G0 m3 d+ e1 u/ V4 j" V7 ^
3 讨论
& n3 D+ a# n, k4 w
4 o" G( u3 E) w* v) S. S8 r& U) s* ~7 p5 j
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和成分输血治疗范围日益扩大,人们更加重视血液质量、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输血常常会引起输血反应,主要有:细菌污染输血反应(血液及器材被污染)、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不合)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通过采用一次性采血、输血器材,污染造成的输血反应几乎已被杜绝;采用单克隆技术和严格进行交叉配血,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很少发生;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却有增加的趋势。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是由于输入了供血者含有白细胞的全血或血液成分所引起,白细胞是某些病毒和病变物质的附着体,临床上因输入白细胞导致的交叉传染也时有发生。我们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用过滤法能高效去除白细胞,达96.6±3.3%。且红细胞回收率高。在去除了绝大多数的白细胞后,减少了相应的抗原白细胞的输注,减少了淋巴细胞毒性反应,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通过临床应用,普遍反映过滤去除白细胞后的全血、红细胞制品质量较前明显好,血液外观色泽红,含氧度较前高,血液输注流畅,无凝块堵塞。2005年由于方法Ⅰ的开展应用,为我市器官移植病人提供了高质量的全血、红细胞制品,延缓了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发生。为手术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H8 x9 k0 W p8 U6 a% e' o/ X% D3 E6 ]
/ q9 N2 ~2 Z3 _ y2 J
对于经常反复输血的病人使用去除白细胞全血、红细胞制品可起到治疗的作用,而对于一些新的患者可起到预防体内产生HLA抗体的作用。去除白细胞全血、红细胞制品的使用,为临床提高输血质量、防止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尤其是用于需要经常反复输血的病人、器官移植的病人、预行骨髓移植的病人。阻碍白细胞过滤技术大规模使用的主要原因是费用问题。但是,虽然使用去除白细胞的全血、红细胞制品与使用没有去除白细胞的全血、红细胞制品相比,从受血者每次用血的价格看,好像费用在增加,但由于减少了输血反应、减少了手术后感染以及缩短住院时间,医疗总费用可相应减少,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病原体感染机会乃至降低了死亡率。因此,100%实行白细胞过滤正成为新的国际输血标准。 5 T4 r) U% ]0 ^
& |1 [- Z( `2 Q4 [" h
6 y1 ~; i% [, B/ ~5 ~4 z* N% C
【参考文献】 {. e# f* K& N6 G# j
x4 z4 U0 g) f" F
1 R1 b, f5 h" H* l" J 1 美国血库联合会(AABB)标准委员会.血库和输血机构标准.中国输血杂志,1997,10:13-17.
^0 m/ z1 d: H$ H: Y# K8 Y& _+ f( B: d" n
5 f' q* y5 Q* ]6 k2 h6 j 2 陈志哲.警惕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华内科杂志,1997,36:291-294.' N- w& t5 c' S; s3 j9 v/ z
( l5 n7 u. r9 I2 S* [
* _. l6 N/ R* j/ X! Z5 }( Q2 e2 ? 3 田丁,陈锋,董志兵,等.HLA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中华内科杂志,1998,27:88-90.
& R$ Z; T/ p, }" l; }2 Y3 U) e- Q
/ h" M' h: M7 y4 i% o4 [
4 李键,韩增红,等.白细胞过滤器防止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初步效应,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3.- `. ^8 H. Q/ I4 _: E. ?8 ?2 L
9 N: |& {1 E% {3 D
$ p' P! B* g2 l, [1 g9 e7 i, G 作者单位:256613 山东滨州,滨州市中心血站
# A2 {$ G! j( H; U& m" d, y5 z |
-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