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视频】焦点访谈:关注脐带血干细胞:是是非非脐带血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32453|回复: 8
go

【视频】焦点访谈:关注脐带血干细胞:是是非非脐带血 [复制链接]

Rank: 1

积分
21 
威望
21  
包包
5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21: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2-7-12 00:06 编辑 & s- b( D6 j% X. |% {. a) `
; M! r" e9 t& n% J4 G. e

, L  @* Y5 ?  Q  q: a7 Q1 d2 ]% C% M8 c  g3 w/ t

视频截图
: d% b$ g2 P& L


4 R$ @- C9 {$ B. ^/ U- ]

视频截图

9 W8 O0 s3 r* Q  b8 ?/ g, x

视频截图


" w6 r/ p' s: j) a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焦点访谈):很多人选择在龙年里生个“龙宝宝”。而伴随着“宝宝”的出生,“脐带血”也成了一个热词。“脐带血”就是婴儿出生时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脐带血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等多种疾病。有人说脐带血是“救命血”,可也有人说用脐带血“自己救自己”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于是,要不要为宝宝储存脐带血,脐带血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也就成了众多家庭关注的话题。
% B8 d- m3 v8 P0 R7 i. t8 J( E- w4 z4 N) O7 x) v+ d
    留存脐带血:新生事物引起关注; P( {2 e7 B: z. {
* u- _( g+ I' Z0 k; e
    在北京一家医院的妇产科病房,李媛进行了剖腹产手术,她与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签订了协议,交纳了5800元的脐带血采集费,采血和剖腹产手术一起进行。和她同一病房的另外两个产妇,也都选择了为宝宝留存脐带血。
: C7 r9 [4 Y/ G9 G    脐带血,就是胎儿出生时脐带内及胎盘近胎儿一侧血管内的血液。上世纪70年代,医学人员发现脐带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经过多年研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逐渐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成为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在最近几十年里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重视。
1 P/ Q; [9 ?1 u    这几年,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为新生儿留存脐带血逐渐时兴起来,准爸爸准妈妈们面对这个新鲜事物,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6 Y# L- P5 ?( P* ^    脐带血的宣传材料中写道,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比如,万一孩子日后得了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独生子女又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作配型,保存下来的脐带血就可以派上大用场,甚至挽救孩子的生命。面对这样的宣传,有些准家长毫不犹豫马上签了协议,有些则将信将疑一时拿不定主意。
, h2 j  F' D# N% q2 N9 v6 |# j, ~/ W3 T& o7 ]0 a% C) J
    医用价值与费用:脐带血的局限性1 e' _/ X! _  d" \: L$ j7 F
6 `+ C9 m# O' d2 Y
    自从脐带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以来,医学界利用脐带血在治疗某些重大疾病的研究中已经有了突破。1988年,法国完成第一例脐带血移植,一个患有先天性障碍性贫血的5岁男孩通过移植同胞兄弟的脐带血而被治愈。之后,其他国家也有成功案例。但相关专家同时也强调,虽然脐带血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目前依然处于科学研究阶段,对于脐带血能治疗的疾病领域、脐带血细胞的存活期限以及接受移植的患者体重范围等问题,国际国内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 m& r' z; r$ k- ?8 w5 ]    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首席执行官邓钺说:“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临床应用的问题,这个确实不能说百分之百。”! e. m, v& r' a0 e; w8 f$ _2 Z; g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教授、天津脐带血库主任邱录贵说:“作为一种治疗,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很多,并不是说造血干细胞合格,一定保证治疗获得成功,影响因素很多。”
1 c! v5 ]  D) Y. a    专家还表示,对于有遗传性疾病的患儿,其自体脐血的医用价值就很小,比如先天性白血病患儿就无法进行自体脐血移植。0 u, u$ ~( b, R
    邱录贵表示,采集脐带血,通常情况下是80毫升到120毫升,最多200毫升,体积有限,移植后重建造血过程缓慢,也就是说脐带血移植失败的风险会更高一些。, ^  z& \0 i1 G0 h6 I
    专家建议,目前异体移植还是应该把骨髓或者外周血作为首选,这些有关脐带血局限性的内容在宣传材料中都未涉及,而且除了血液病之外,材料中还列举出了脐带血的更多用途,比如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研究的有糖尿病、帕金森等11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有些甚至超出了卫生部批准的适应症范围。脐带血是否真有这样的疗效呢?邓钺说:“造血干细胞不能用于所有疾病的治疗。”7 \7 t% B+ n* E1 L5 P" [
    根据调查,保存脐带血的确有好处,但它的作用也并不像一些宣传中所说的那样神奇。而且,储存脐带血毕竟花费不菲,以北京为例,脐带血采集、检测、冻存的费用是5800元,每年的管理费为620元,存储期限为18年,总费用接近1.7万,这就需要准父母们仔细斟酌量力而行。
  t# r1 `3 U! A! A2 ~0 `$ r3 f# _& |& g+ n6 l; ?& A; |: l
    捐献脐带血公共库:自利利他
% I' G5 z6 ?. z4 t: `) \5 z* j8 C7 a" ]  Y, @
    其实在脐带血的宣传材料上还有一种存储方式,就是自愿捐献,而且是完全免费的。但记者采访过的准父母们对此却了解不多。
/ n, A$ Q" n4 C( Z* v- z    对捐献缺乏了解,使得目前北京脐带血库中自存自用的数量已经达到12万份,而捐赠的公共库数量只有2万份;在天津,脐带血自体库的数量是15万份,公共库也只有1万份。也就是说大部分脐带血的现状是“只供宝宝和家人使用”。自2002年北京脐带血库建成以来,留取脐带血的孕妇数量占当年分娩量的比重由开始的2%、3%增加到现在的15%到20%。迄今为止,北京脐带血库自存自用的脐带血数量已经接近12万份,这其中自体或亲缘移植成功的案例为7例。: v$ p  y! c: P/ Q
    相对于自体库12万份中有7例成功的数量,北京脐带血库2万份公共库的成功应用案例已经达到387例,应用范围囊括了北京、上海、安徽等地在内的近20个省市区,大大超过了自体库的应用价值。捐献脐带血不仅免费,而且在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时,享有优先使用权,如果自己的脐带血已经被别人使用,还可以在所有的捐献储存中优先配型。很显然,捐献数量基数越大,配型成功的几率也会越高。$ ~9 y) Y9 C9 ]4 \0 |
    脐带血存还是不存,家长有选择的权利,只有在充分全面了解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才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经济实力做出理性的选择。而对于公共脐血库,更有必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更多人的加入,会让脐带血的使用率和配型成功率更高,造福更多的患者。- C2 v  q/ d0 h. E2 p3 c0 t
+ q! a) J9 O7 a) g2 X, U/ l3 }* q  w  n
http://news.cntv.cn/society/20120709/117269.shtml
' A; [' i" A2 r9 `
1 o! _# r5 p6 c# F2 x! U1 a4 O3 U
- ^( I7 Z4 {  E* j* l---------------------------------------------------
# l* W5 n2 q$ C3 o" T$ o国外脐带血库的发展有20年了,国内也有10多年了。国内的脐带血库由于自身属性所决定了有逐利性,所以,借信息不对称,对脐带血的知识的宣传有保留的部分和夸大的部分。这次被焦点访谈给盯上了,估计又会有一段时间日子不好过了。
已有 1 人评分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总评分: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455 
威望
455  
包包
463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2-7-12 08:31 |只看该作者
确实,这个脐血自体使用的概率还是非常低的,公共库的意义应该要大得多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322 
威望
1322  
包包
3387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藤椅
发表于 2012-7-12 14:52 |只看该作者
对公共库表示支持。& E) B9 `8 s) |  m2 ^4 J6 f
自体库适用于有钱人,公共库适用于全社会。各有利弊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45 
威望
145  
包包
27  
板凳
发表于 2012-7-13 00:31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肖特 于 2012-7-13 00:35 编辑
4 ~, _& [: z( u0 ~  _
! _" o7 Y4 w  Y0 X3 e+ S脐血库属于公益组织么?
5 k( ]$ w8 p9 Z' G, U看节目介绍和“首席执行官”的称谓,再搜索一下相关信息,北京脐血库应该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所以宣传有偿的自体库而忽略公共库。
2 e9 b; K8 S/ {. R& h$ E反过来说,没有自体库的盈利收益,拿什么进行脐血库的日常维护,所以脐血库为了盈利而宣传有偿的自体库也无可厚非。2 v' u+ F9 z; [) Z' r

2 Q7 R" d3 w$ C" f" n+ W如果政府和卫生部适当重视一下,把脐血库建成非盈利的公益机构,应该可以更好地发挥脐血库的作用。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298 
威望
298  
包包
1182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2-7-16 09: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yan 于 2012-7-16 09:13 编辑
: k% y9 J& u9 \. N& q8 A
6 M9 w; G$ k0 V3 ?问题就出在目前的政策上!
3 p& {3 C( V5 t5 e0 z* H
% J: A5 O: p8 n& n1 |脐血库刚起步时,政府和卫生部制订的政策是脐血库要有"具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运转经费的能力",同时,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脐带血采供活动。” 政府说,要发展公共库,但是又不给建设公共库的钱。
$ g' n, z, \5 u# g' X( a% {& g' j) u3 }; Y, ?  }% Q) `6 S
于是,中国特色的对策出现了:除了广州脐血库这么个小虾以外,目前国内几个脐血库的运营机构实际上都是公司(北京脐血库的母公司已在香港上市)。他们在做自体库的同时也做公共库,用自体库的盈利来支撑公共库。政府通过政策,事实上限制竞争对手进入自体脐带血保存市场来保证现有脐血库的盈利。
9 s0 _: c; J3 g; t# Q* M2 q8 g
. [6 `9 N" D4 C4 d; G. _十来年下来,自体库越来越财雄势大,只怕政府更没心思、也没能力发展单纯的公共库了。纠结啊!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3  
包包
18  
地板
发表于 2012-7-17 09:06 |只看该作者
这个回复比较专业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322 
威望
1322  
包包
3387  

专家 优秀会员 金话筒

7
发表于 2012-7-17 13:4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kkk123 的帖子
; m' C. @; X- C; \, l  Y9 [4 J& K# _7 z, U0 W; w
都是利益驱动, 没人大力发展公共库。所谓的公共库被用光是个伪命题, 根本不可能存在。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701 
威望
701  
包包
5735  

金话筒 优秀会员

8
发表于 2012-7-17 17:02 |只看该作者
莫谈利益。库就是存储的仓库,从医学来讲,若是没有这种基础的保存与延续,何来研究、改进?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8  
包包
69  
9
发表于 2012-9-5 11:4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iuRoc 的帖子
6 a5 S/ C/ W  ^' s. j
4 h: W) h, _  k8 Q$ t是啊,不管自体还是公共,脐血库作为一个医疗和科研的脐血储备,已经不错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 02:5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