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3511
- 威望
- 13511
- 包包
- 32034
|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3-1-28 09:38 编辑
+ `9 O8 y8 ~: d* J
/ J/ P" S4 d8 y$ t* P. M 一个多世纪前,慢性炎症就已经被科学家们认定与恶性肿瘤扩散有关,并且其调控机制也有着相似的地方,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了这两种之间的关联,然而由于其中复杂的机制,令科学家们至今还未参透其中深奥的机理。
) v# C# p% a$ _1 S 在过去十年间,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不少重大进展,除了化疗和放疗,癌症治疗现在还有了其它的新方法,比如靶向癌细胞中与遗传畸变有关的内源介导因子,最近癌症免疫学方面更是取得了一些突破。
' F/ N# t, Y) r L+ z/ v 最近来自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Neutralizing Tumor-Promoting Chronic Inflammation: A Magic Bullet?”的综述性文章,探讨了癌症免疫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相关成果公布在1月18日Science杂志上。 : p: }( T6 h- R5 y
a" W+ c) j1 ]( ~ 促肿瘤炎症
" F# z2 w8 s! `0 F5 q8 } 大部分恶性肿瘤(95%)都与体细胞(而不是生殖细胞)中编码蛋白的基因突变有关,这些蛋白调控着细胞进展和/或死亡的许多关键方面。流行病学研究提出了这许多突变的可能病因,表明30%的人类肿瘤与吸烟有关,35%与饮食有关,14-20%与肥胖有关,18%则与传染性病原体有关,还有7%与辐射或环境污染物有关。
, o, J" z0 }) l c; w8 ~. Y1 D 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免疫细胞中是哪些亚型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哪些能在其功能可塑性的基础上重编程,而不是对抗癌症,这些特征哪些具有遗传性,或者组织特异性。
4 q) e% R* J, X" c 虽然大多数成人实体肿瘤(癌性最显著)都包含有不同白细胞亚群浸润(见下图),但实体肿瘤流式细胞分析发现了明显的遗传异常(如乳腺癌,肺癌,间皮瘤),这表明白细胞复杂变化取决于组织或器官的位置,以及恶性肿瘤阶段,因此基于免疫的治疗方法,要能反映这些细微差别,更加个体化。
' T1 Q R/ c$ z5 J0 T. V5 Z
5 a6 U2 T8 F3 [5 V" ` 参与因子与作用机制
/ L" K% H0 }6 M0 R+ L 在稳态条件下,白细胞负责维持组织的健康。先天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DCs),先天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代表着对抗病原体和外来物体的第一道防御。) q: [* l% d) G( k; |( V
如果组织平衡受到干扰,如在感染期间,就会激活驻留在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基质重塑蛋白,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些作用因子共同激活该区域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血管细胞等),召集循环系统中的白细胞聚集到受损组织(急性炎症)中,就地清除病原体(组织损伤)。# {8 P% P" E; M
机体对病原体的应答作用还包括DCs,这是一种罕见的细胞类型,是对微生物产生应答的关键细胞传感器之一。DCs由所有组织的骨髓产生,能通过许多分子传感器,感应环境,捕捉入侵的微生物(以及肿瘤抗原),并发送这些信息给淋巴细胞。因此,DCs搭建起了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之间的桥梁,这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因为T细胞无法识别未经处理的抗原。
1 H, e9 O% h& i! X7 E( I1 v 在识别了外来抗原之后,CD4+和CD8+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克隆扩增,并对这些外来抗原产生“适应性”应答。与其他抗原呈递细胞,如巨噬细胞不同,DCs效率十分高,很少的DCs就可以激发幼稚T细胞应答。一旦外来抗原被清除(比如在急性组织损伤),炎症就会被解除,组织恢复平衡。
% u: y( p) @7 p6 n# b+ {7 w! d' F4 e" T: a1 b8 j% H
靶向治疗
# t5 ~5 ~) H/ \8 h6 E 要想有效地抑制或中和肿瘤促炎症反应,需要激活癌症中多种免疫反应的同时重编程或消减。另外,针对获得性免疫的主要调控因子:DCs,以及组织损伤主要效应因子:巨噬细胞,也都需要一系列的促进癌症抑制的级联反应。
3 Q7 ?1 S& b6 c6 b$ n5 r! B* W# t. Y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一些目前可参考,有吸引力的靶标:! a, L% q% v: {/ j
(i)抑制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或者令其失活,尤其是那些激活STAT3/NF-κB路径的作用因子;* t. p& w$ j6 G d/ w# a. Q
(ii)促癌肿瘤相关免疫细胞的消减或重编程;) Y: N+ d2 w$ d- a
(iii)利用细胞毒性T细胞,比如中和调节性T细胞,阻断PD-1/PD-L途径,或抑制髓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分子。
/ }4 r- g1 y5 X! A; V 这些策略与传统细胞毒性方法组合在一起,能同时促进肿瘤细胞(免疫性的)死亡,也许能达到类似于伤口愈合过程中急性炎症的状态,从而激活清除免疫效应因子,促进癌细胞死亡。
+ C1 y8 X8 ~3 `( ?9 V# E' H (生物通:张迪) |
-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