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3286
- 威望
- 13286
- 包包
- 34831
|
Nature:复杂生命难道不需要非编码DNA?- n. d: `& G) ]
2013-05-19 来源:ebiotrade 作者:koo 94 06 a9 ~/ {2 U/ @; i0 E% q, A& q. Z# y
收藏(0)
' H5 D O* d# ~! z) u7 Q: ~
: s1 S; M _# p0 {9 M# G- N1 U非编码DAN仅占据丝叶狸藻基因组3%的组成成分,这是否证明了对于复杂生命来说,非编码DNA并不需要呢?# j& Z0 x& |: ~& x2 e/ x2 F
自从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超过95%的人类基因组是由非编码元件组成以来(非编码元件是指不会编码任何特殊蛋白质的 DNA 片段),他们就一直致力于了解这种所谓的“垃圾” DNA 的作用。在过去这几年里,ENCODE 项目中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观点,即非编码 DNA 并不完全没有用处,实际上它们是关键的调控元件,有助于编码 DNA 完成任务,构成复杂生命的形状及功能。4 Q9 n' n7 `: X+ C
然而如今一组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组提出了不同观点,指出一种称为丝叶狸藻:Ultricularia gibba 即使其基因组中只有3%是非编码DNA,但仍然能生长。
4 U: Q! |% z0 v7 f( m" U# M6 h- f文章的第一作者之一,布法罗大学的一位分子进化生物学家 Victor Albert 认为 U. gibba 讲述了一个奇妙的进化基因组故事,“为什么植物基因组通常都有10-20亿个碱基对,而这种植物只有8200万个碱基对呢?而这两种情况下,植物基本上都具有相同的基因数目。就我看来,这两者都很完美,也都是复杂的植物,那么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呢?" W4 n2 @) _* i7 Q2 u, h
差别就在于所谓的“垃圾”DNA元件。U. gibba 在进化方式上采用的方式是:通过连续几代将非编码元件从基因组中剔除掉,由此证明了许多复杂生命,包括人类在内,所具有的大量非编码DNA,并不是复杂生命所必需的。
: d) Q2 B- r, C8 I$ C当然,为什么以及如何丝叶狸藻会在进化过程中丢失这些元件,还是个未解之谜。Albert认为U. gibba 是一种遗传上变化很大的物种,很难找到令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小的一些自然选择原因。9 ^, f9 e. V: m- P6 ^
“这种选择力也许十分强烈,这样基因组才会发生如此的变化。我们一直无法证明这一点,但这并不是表示它不存在,只是我们无法证明而已,”Albert说。
7 K6 A M7 T. v6 |- b- yU. gibba 也许存在删除内在倾向,而其他植物则倾向于复制-粘贴插入。“这并不是意味着不存在自然选择原因,只是代表着一些潜在趋势也许会朝着一个方向,或者其他方向推进。”
/ T: `- N' \, n# |& A2 o! g1 A最后,Albert表示生物活性并不是等同于生物功能,“DNA是一种化合物,从自然特性上说,它具有某些化学生物学活性,比如能转录成RNA,但是实际上是否具有功能,还是个问题。”
6 R4 f/ A+ a' A1 I“现在我们发现了一个生物,它的基因组中97%是基因及相关的调控元件,因此这明确的表明,复杂生物并不需要所谓的‘垃圾’DNA”,Albert说,“不过这并不是说这些DNA对于人体来说无用,但这些用处是什么,我们还不清楚。”
$ \0 E, i- K0 P- }: I- H原文检索:
6 [7 v, z$ U; c# U C$ o/ hEnrique Ibarra-Laclette, Eric Lyons, Luis Herrera-Estrella et al. Architecture and evolution of a minute plant genome. Nature, 12 May 2013; doi:10.1038/nature121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