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8758|回复: 3
go

处理学术剽窃争议岂可“协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3768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21: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处理学术剽窃争议岂可“协调”?; ~# g+ `) }' y0 g3 ~3 b7 A
2013-10-27 来源:生物360 作者:koo - B/ H( l/ z! }4 [8 @* f
7 S4 s  B7 y) o" W+ v% R2 R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近日发出通报,称去年12月1日,以该中心研究员邵一鸣为通讯作者,发表在《柳叶刀》杂志(在线版)上的一篇学术文章,存在擅自使用其他科研人员研究数据的问题。作为主要责任人,邵一鸣受到通报批评。
' B2 ~0 F1 Q, g1 ]% M; e3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一处理结果,当事双方都不满意,邵一鸣及其他署名作者,均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其他科研人员则认为邵一鸣“剽窃”。
, `9 @% t; c; y/ O$ m在笔者看来,疾控中心对此事的处理,并没有严格按照学术规则进行,启动独立的学术调查,而是动用行政力量加以“协调”。据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曾责成性艾中心成立过一个协调小组,而该协调小组,也曾对论文事件做出过一些初步的调查结论,但疾控中心并未采纳。这显然不是按学术原则处理问题的思路。
9 v# F8 l6 T9 k- P+ Q2 }, p疾控中心不应该按行政规则处理这一学术争议,而应该组成独立的学术调查委员会对此进行调查,此举有两方面好处。: {9 a8 G4 O- Q4 I6 ?4 Y; j  U
其一,做出令当事人、学界信服的学术处理,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的官方通报称,“增补作者”的目的是,“体现相关科研人员对于艾滋病单阳家庭防治研究的创造性劳动”,这似乎认定原作者侵犯了相关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可却对原作者只指出批评处理,这是很不严肃的,必然两头不讨好。只有通过独立的学术调查,并举行听证会,才能让双方的意见充分表达,查清是否存有剽窃数据的事实,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处理。! @4 N( s) g+ r) \8 j4 G
另外,业内专家也提出这一事件需要澄清几个基本事实,比如,邵一鸣团队所使用的数据,是否为已经整理过的清洁资料,还是原始数据;邵一鸣团队发表的论文,究竟是否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做出了创造性的观点贡献,等等,这些从学术规范提出的质疑,都要调查、澄清,因此,这一事件的处理,不能止于稀里糊涂地补上19位作者、给原作者批评就大事化小。
& t# T- ^5 p5 u  ?其二,针对这一事件暴露出来的科研数据开放、共享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建立完善的国家科研数据库开放机制。据报道,对于暂时不对外公开的数据,中国疾控中心内部有一系列规定,科研团队须经过一系列的申报手续,获得批准后才能使用。而从疾控中心的通报称邵一鸣团队“擅自使用”这一概念分析,邵一鸣团队使用的是暂不对外公开的数据,这就让人疑惑,既然使用暂时不对外公开的数据,要经过一系列申报手续,那么,邵一鸣等人怎可能擅自使用?这背后有什么玄机呢?
7 Z/ Y, ]" d- _5 p# Y) w# }处理学术不端争议,必须坚持学术原则。离开了学术原则,就会把学术不端处理成一笔糊涂账,这也会伤及学术的尊严与公信力。- J" n& n/ u  {& X& i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66 
威望
1666  
包包
3445  

金话筒 优秀版主 帅哥研究员 博览群书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7 21:57 |只看该作者
协调就是明目张胆的帮助造假,谁是谁非一定要调查清楚。。。黄金大米实验还没有完全擦干净屁股,现在又来这个事情,中国疾控及下属机构,你们的组织纪律,学术修养在哪里???是剽窃就是剽窃,改处理就要处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3768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3-10-28 00:0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franklinhg 的帖子
7 x3 C0 @7 n. F" T- |* _' r
, W% \! L% t4 a# P  j% C1 d) d支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66 
威望
1666  
包包
3445  

金话筒 优秀版主 帅哥研究员 博览群书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8 17:06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在科学网上有人对专家的发家史都进行了挖掘,至少不太看好所谓的专家。。。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4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