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日本科学家要求杂志撤销其研究报告 称还需核查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3226|回复: 4
go

日本科学家要求杂志撤销其研究报告 称还需核查 [复制链接]

Rank: 4

积分
2113 
威望
2113  
包包
11684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6: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中国网3月12日讯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3月10日报道,日本科学家们近日发现制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新方法,这成为科学界一座新的里程碑。但近日其作者们却要求科学杂志《自然》撤下该篇论文,原因是自论文刊登以来引发多方质疑但他们却无法做出合理解答。
0 W" g1 \7 b: k
- B" R( _# v+ A3 ?' s根据他们的研究报告,已分化的体细胞在恶劣的环境下会转化为多能干细胞,他们在低pH值的酸性环境下将成年造血细胞最终变成胚胎干细胞。9 d  o$ {. U  N, \8 E
2 m& r' `0 z, D. J- E% t
自该项研究论文刊登以来,一些国际机构的实验室却不断对此研究结论提出疑问,因为他们无法在论文中所要求的相同环境下进行的实验中达到同样的效果。同时,全球干细胞研究领域最高水准的研究所,其所呈现的相关此项研究实验的图像和表格资料也引发了其他专家的严重质疑。; J6 v7 i. N7 Y$ w7 f
, z+ E$ g( C2 f9 o$ c
“目前我们还不清楚正确的结论到底是什么。”日本山梨大学教授歌山辉彦,作为此研究论文的作者之一,不得不如此在广播节目中做出声明。
. ^8 S/ ?+ f" e3 ^; ^+ Z0 `2 g; S1 o0 V* G) a
该项研究报告在获取干细胞的方法上,给出了人们很大的启发。他们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得多的方法,即可以不通过任何漫长的遗传操作,却能够促使成熟的体细胞重新回到一个很像胚胎干细胞发育时期多功能的状态,能够任意改变变成具有身体中任何一部分组织功能的细胞。
8 \& F; o, n7 z! F
, _5 S+ z7 N: U- B6 B! I1 W- J歌山教授说:“当时我们成功完成该项实验时,我们就以为这个结论是完全百分百正确的。也没有想过在其他条件下会不成立,但如今既然人们给我们提出了这么多反驳的例子,我认为最好还是先撤销这个项目的研究结论。我们会使用准确的数据和真实记录的图像再证明一次这个实验结论的真实性。如果最终证实了我们原先的结论是错误的,我们到时候还会再出面给大家解释为什么这个结论不成立了。”% @2 |; N! p5 q% u  l+ j! @% I/ j
) q: T8 H: Y6 F' Q3 C
据路透社报道,刊登被质疑的论文的《自然》杂志仅出面表示此事正在调查当中,但却拒绝进一步置评。
% l' P( S7 [# G/ g7 \4 r3 w
3 n9 @; \  z2 }  y: L; u! {( I  p5 G无论是理研研究所还是小保方晴子教授,该项论文重要作者之一,都迫切地希望能够通过媒体向大众发表声明澄清事实。目前已经专门开展了一项研究调查,希望能够彻底调查清楚原因到底是什么。日本在干细胞研究领域方面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同时这也是全球首个在培育干细胞实验基础上完成的论文,虽然结果的正确性仍然有待考证。
1 e0 g/ ]5 ^5 F, h. e0 C% Y; k; {# N& v/ ?7 R7 g4 z- I
不可避免的是,这个新闻让人们想起了胡淑焕,在韩国因涉嫌判诈骗的审讯中,他曾经声称他首次成功克隆了人类胚胎细胞并且获得了干细胞。(实习编译:吴玥莹)
8 \7 u6 O/ a! N+ C: [- z) I, L6 f% V: z  p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013 
威望
1013  
包包
2639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14-3-12 17:59 |只看该作者
有几点:4 }  t* W5 {& Z+ ^5 u
其一,文章中存在明显的图片造假和重复,按理说存心造假的人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个人认为,STAP诱导是出来一些东西,但没有作者设想的那么神乎其神,割舍不下这份感情,所以造假。8 S, [: e7 I) [* T; J2 z
其二,世界上有很多顶级实验室在模仿,但是没有一个实验室,物种或者cell type是和该文章一模一样的,何况人家try了几年时间,你很难在短时间重复出来啊。随着protocol的发布,应该短时间内会有人出来再度回应的。据说nature审这篇文章也花了几年时间,这令人很难接受文章是假的。3 f  G7 _4 b# V$ r( p6 Q- V
其三,文章中的HBSS是个关键,5.4-5.7已经超出了HBSS的缓冲范围。我在做预实验的时候,5.4的ph一加入10ul细胞就窜到6.0了,而在25min孵育后甚至更高。所以,想等等看有没有朋友有好的方法;或者我自己在想,换成醋酸的缓冲体系会不会更好?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02 
威望
102  
包包
352  
藤椅
发表于 2014-3-12 18:17 |只看该作者
很可惜。不知道是我大嘴巴,还是什么,居然被我说中了,其实我也不希望是这篇是假的,毕竟这要比我们用 改变基因方法去改变细胞后的风险和成本要小的多。但是还是要对楼上的w343989328  说第一、明显的图片作假和重复不是存心的,我只想说如果实验真是成功的,无需作假。第二数年不出成果,出来的成果假阳性,也是常见的。不要因为只是长时间的付出和成本高昂而将假阳性作为实验成功的证据。这点老板已经教育我数次了。第三 HBSS 上来说确实超过实验范围了。因为我们比较保守吧,目前我还没做过,所以我就不弄笑话了。其实我个人是非常希望这是真的!十分十分希望。要毕业了,真的希望在毕业前有这样大的科技成就,以后工作中被引进近来,这样对谁都有好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4

积分
1593 
威望
1593  
包包
3000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4-3-13 13:58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其实这篇文章或者说这个发现还是很有价值的,史上每一个重大发现或者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发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且还要经过历史的检验和验证的。有的发现在当时貌似有理但后来发现还是有局限性或者是错误的,因为时变事变,环境变了,或技术变了,那个结果可能就不对了。比如,长时程增强(LTP)这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在常规情况或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被发现的。所以针对这个发现我认为:一、其研究方向或起点跟我们常规的不同,其思路是值得提倡的,而且也有可喜的结果;我们通常的思路是山中伸弥式的,小保方晴去正好相反,从其对立的另一头来研究。二、本人认为,这种方式和这个发现是极其有价值的。恶劣环境导致了成体细胞回归原始状态(具有干性),理论上本就存在此可能,同时也是物竞天择物种适应环境的一种本能。而其机制当然更复杂,但是是最真实的,因为其就在细胞里面发生的,在黑匣子里面,所以好多机制不好解释。三、小保方晴同学在此研究结果上,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去做了基因检测,发现是有变化的。本身最真实的机制问题之所以复杂就是复杂在它是一个相互交叉的网络,而且是动态的,甚至就有时空性,正因为如此才导致科研发现的步履维艰。四、通常已经发现的某个或某些重要机制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研究发现,时空改变则机制不复存在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重大的基础研究从立项到应用往往路漫漫。五、我们就先平常心态,静心去等待或去验证这个发现,而不要急着去追捧或批判,本着科研本身的精神,认同纠错,不站立场,才能共同推动咱们的科研向前发展,共同去向打破机制这个复杂的人类共同的黑匣子而奋斗。不要把精力内耗在无谓的立场上。六、我相信绝大多数同仁还是本着科研精神的本源的。最后祝科研顺利----你的、他的和我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30 + 5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30  包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41 
威望
41  
包包
215  
报纸
发表于 2014-3-14 08:58 |只看该作者
一直在关注事件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9 16:0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