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113
- 威望
- 2113
- 包包
- 11684
|
2014-10-13 11:02:00 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 3 ~$ G$ z0 w; c1 \0 P" Y$ t
8 ~4 A6 X x6 D6 u 2014年9月18日,一位70岁的日本女性眼疾患者从神户市尖端医疗中心医院康复出院,一周前,她刚刚接受了一项名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移植的手术,成为这种新型疗法的全球第一人。
" D& j: ~5 f9 r$ K6 \# Q
% H' n; ~6 q) M4 T2 T 在外界,这种新型细胞还有一个更让人浮想连翩的名字"万能细胞"。因为它和胚胎干细胞类似,通过特殊的诱导因子处理后,就能培育成几乎任何人体组织和器官,对于组织或器官损坏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大福音。0 g& u5 i' b U3 z2 X( r
. P; y# a7 z- p0 t% r- K 2012年,ips细胞的发现者,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和应用中心主任山中伸弥摘得诺贝尔奖。随后两年,ips干细胞移植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在2014年,因为另外两位日本科研人员学术不端的行为,ips细胞疗法又饱受各界质疑,相关研究也一度陷入谷底。3 |. F. X4 s0 A! r( N
0 J+ g% a: {/ }1 s* v0 Y 现在,首例ips细胞移植手术的完成,让神奇的"万能细胞"研究再现曙光。
& l1 r; v/ ]8 y, N# i+ _+ Z3 p
意义非凡的手术" a4 [6 |& J2 A" }
; }6 {) m- k+ l) L- g+ A
此次,ips细胞移植成功治疗的,是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这是一种视网膜黄斑区退化造成的眼疾,困扰了大量中老年人,仅在日本,就约有70万名该病患者,而全球的患者总数则超过4000万人。
5 z: G3 z) A6 J' e. y4 ^% K" d1 F4 `0 L3 C: s% C. I
医疗小组先在患者的皮肤上采集了上皮细胞,通过改变必要的基因将其制成ips细胞,之后经过特殊的诱导处理,将这些ips细胞培养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并制成供移植用的细胞层,整个过程耗费了近10个月。
- E$ ? a' m5 F5 u: q3 s6 F8 ~
9 R/ W" w8 b. V5 ^6 w 相比而言,移植手术本身则更像个技术活。医疗小组的专家们首先清除了患者视网膜上的异常血管和损坏组织,随后将1.3×3.0毫米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移植到患者的眼中。1 _0 k% x: K& Y) K4 O7 ^
+ |2 J* I' D+ t
日本理化研究所随后宣布手术成功,称提前制备好的视网膜组织已被验证具有遗传稳定性和安全性,整个手术过程也非常顺利,患者术后也没有出现并发症等不良反应。) Y4 ~$ E3 S6 F. z. i, M
! ^& \8 E. p- S1 e7 k
主刀医生高桥雅代在报告中表示,未来还会有另外5名患者接受这项手术,不过,这并不是真正的临床试验,只是临床研究,不会立刻用于广泛的临床手术。- w3 O n7 \, U8 w) f3 v
: m0 `) V" d* t3 i& {2 \ 但与此同时,该所也已计划启动一项耗资30亿日元的研究项目,开发类似于高桥雅代研究成果的新型疗法,并将它应用到其他疾病上。9 x% g8 ~2 A* @/ D" D! \
/ v5 j& \# w! z' S2 j1 V) b
命运多舛的研究) g9 p, r3 a& j
1 R( @* _1 ~' U1 ]( e8 q4 R! C 这项手术如果最终被证明安全有效,将改变其他国家对ips细胞人体试验的强硬监管态度,一扫此前"造假"丑闻带来的质疑和阴影。. r6 }# U; v" S4 ?
& |+ [. ~5 L5 i5 C
今年1月,日本理化研究所的小保方晴子在英国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具有突破性的干细胞研究论文,并因此名声大噪,甚至被追捧为有望冲击诺贝尔奖的"日本居里夫人"。% G( m. ?6 T2 Y0 A$ I9 i
! S- O* D* s0 l1 ~+ q1 ^
然而,随后的调查表明,小保方晴子在研究过程中"捏造"和"篡改"了论文的图片和数据,被认定涉嫌论文造假,为日本乃至全球的ips细胞再生领域研究蒙上阴影。
" ?; l. D/ M$ {3 n6 H$ U
# R- J8 H- {9 S6 J: y* ` 今年7月,小保方晴子的导师笹井芳树,也是论文的共同作者,全球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在研究所自缢身亡,再次在细胞生物学界掀起舆论风波。. R( ]( F1 e$ ~. V
( r' _: z. ]/ x7 C, G
不过,高桥雅代随后接手了整个项目的研究,并带领团队成员最终完成了全球首例ips细胞移植手术。如果手术最终被公认成功,将有望挽回日本在该领域的公信力,甚至为全球的ips细胞疗法带来示范效应。
) \' d J+ n# v3 X% Q2 D6 z2 M1 [- i2 E8 x( y( [' _) D9 q, j
那位70岁女患者接受眼疾手术出院后,还需要接受医疗团队为期一年的评估性诊疗,以确定移植的细胞层能否阻止视网膜的进一步退化,以及是否会出现副作用,例如诱导免疫反应或癌细胞生长。/ n' i+ [4 K. |* j D$ b! M
" C& s- r/ A/ V4 z 基因疗法就曾有过教训。1999年,一位患者曾接受试验,利用改编基因的方法修正一种肝病,最终却因后期出现的副作用而死亡。这一事件曾让全球基因疗法研究进程停滞数年。
0 z$ E4 j* a3 X+ _
( h; S, c6 k8 i9 ] 前景广阔的未来
3 p, `# p. B' M' g
- ^+ S, A& t% w; d) [ 不管如何,这次手术已经意味着人类在再生医学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仅是老年黄斑变性,它还将为治疗帕金森氏病等其他组织器官退化疾病带来希望。" k* `5 b% s: }: b: U
/ G. c8 V$ y! H2 r' Z) v 人类对干细胞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但真正广泛深入地研究各类干细胞是最近几年才开始。ips细胞研究带来的突破是,它也可以用于培养人体组织,而且不必再依赖于使用人类胚胎。
6 r4 s: A! I' ]' O/ Z9 j# q, u6 X( `2 X7 }$ T# g- _3 t7 Y. `, F0 x0 ?
这平复了过去一直存在于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争议,解决了人类许多不可逾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在此之前,人们一直担心使用人类胚胎制备干细胞可能产生克隆人。
" j0 B; n0 l9 U: F6 ]( I8 @$ C h
此外,ips技术使用病人自己的体细胞,因此也不会排异反应,为体外制备各种组织或器官提供了一条更为理性化的新途径。3 e+ {3 y! i6 E; ?8 J
) Z5 q8 |/ X# N( x/ F" d 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在技术路线上,除了皮肤细胞,尿液、血液等其他某些组织中也能分离培育出ips细胞,实现自体细胞或器官移植,为治疗多种"不治之症"带来福音,具有巨大的医学应用价值和前景。
/ G* |0 ~2 g8 t+ ]3 D: X4 w- z4 ^, i+ [6 z; L. N5 W. U
专家预测,如果ips细胞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全球干细胞和再生医疗的市场规模可能从目前的百亿美元级别,蹿升到2020年的4000亿美元。其中,ips细胞的分离、制备、存储、培育、临床应用等环节都存在大量市场机遇。2 {, J4 { F2 g% Q
9 g) F! h4 i8 `8 W% Z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ips细胞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在干细胞存储领域已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各地一些实验室和研究所也在申请相应病种的临床治疗许可,如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整个产业很快就会成为待挖掘的金矿
/ P9 |7 W) C. ~" Q |
-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