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7132|回复: 0
go

干细胞转化研究问题与规范化管理 [复制链接]

Rank: 4

积分
1405 
威望
1405  
包包
7439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8: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当前,中国干细胞产业正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推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有多家实力强劲的优秀科研团队,在干细胞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领域不懈努力,日益频繁的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合作,使得我国干细胞产业从技术到商业运营模式都进入到快速发展期。
6 A% u9 j9 A' m. z4 i( ~: w1 }! F 6 m# `. |# ]7 J$ C
与此同时,资本的积极投入,不仅能改善科研及转化的硬件条件,更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快速提升我国干细胞转化进程及产业化程度。! u7 k7 U5 x2 d! a4 B3 @# T& Q
8 A* q& Z5 z* L: o
不过,干细胞产业化进程中,也正遭遇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包括监管政策的变动、干细胞基础研究领域的进程影响等,都需要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全体从业人员时刻保持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以及清醒冷静的工作作风,在有关部门引导、扶持和监督管理下,踏实稳妥推动国家干细胞产业化进程健康发展,形成产业良性发展的格局。
) ?* X  ~; b8 D5 V4 ~
3 k2 h: \  f: Z+ W" D1 k; R- N) u: L1 P( G' k/ j
# \# ?; p- G+ H% j9 N" S# F% c
我国干细胞转化研究的主要问题
2 R( b! ?( o, s) W4 c5 t* h4 |
8 @* a  b& [, Y我国干细胞应用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此项技术已形成成熟规范的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众多血液疾病患者。
1 m, `7 [( S. F4 e
$ \. a4 \! i7 v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成熟应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截至目前,我国尚未有一项其他干细胞技术或产品进入到临床广泛应用阶段,不仅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干细胞研究的成果转化。1 P( j/ x6 c# T: h, Q1 Y# z

. Q# P# w  O3 \5 h干细胞研发及成果转化是多学科交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兴领域,在基础研究和技术产品研发方面已经形成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与此密不可分的政策框架、技术规范、产品标准、临床准入、评估指标、转化模式、伦理准则等,在我国却长时间不完善或滞后,给干细胞的转化研究与应用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 |, ]* ~5 r# N8 N
' o$ S- t. \! P+ L+ D+ r2007年之前,国家干细胞相关的临床研究以及产品注册均由当时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负责审批。2009年3月我国继英国、美国之后第三个宣布干细胞治疗作为三类医疗技术合法化,同期发布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其中干细胞治疗被明确地纳入了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干细胞相关的临床研究审批职能转由当时的卫生部(现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 j" G8 {3 H+ {7 w6 e% w% B5 Q' |
: S; U; k, n9 X
同一时期,干细胞临床研究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一些项目如骨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肢体疾患、异基因脐带血有核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
. v5 v  ?8 E) f3 P
. N% ^' b% c/ D2 w/ m3 d但由于干细胞临床研究的监管主体不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不明晰,相关的法规、制度、标准和规范出台滞后,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及应用领域乱象丛生,众多临床单位违规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干细胞临床治疗,严重干扰了干细胞医疗市场秩序和科研创新及其转化,并被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和媒体诟病,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 c5 V  b/ }5 |) k0 W8 ^* e
' s5 L1 G9 q! U1 g7 p这一混乱局面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在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方面,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审批规程和监管规则,没有落实到位的、明确的干细胞监督管理的责任主体,也没有明确的干细胞研发及成果转化出口,很多科研成果无法正常有序推动。. m$ }- M+ E3 A
; A; a/ M; X, F7 u: @
其次,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干细胞产品质检标准与质检检测职能单位体系,缺乏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的有效衔接、过渡。一些单位唯利是图、缺乏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 [  {* b5 \) P0 r8 L' E+ K

* H3 n* ~# t3 K+ q9 J; y0 J& n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国家从2012年始,开始整顿干细胞医疗市场和干细胞临床研究秩序,并积极筹划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7 V* _; ?' L/ I9 O5 [- C1 c8 M # i6 ~% i: i* _& o2 G3 Q9 q. A
在2013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和卫生计生委联合下发了《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d7 M. ~& {+ S8 A
" A% L' h; n& F' \& R  r
虽然目前上述三个规划文件尚处于征求意见之中,但可以预见的是,正式文件出台后,可以填补国内在干细胞研究制备和临床研究监管领域长期存在的空白,使我国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及应用申报、审批将有法可循,相关的审批进程也会加快,有力促进我国干细胞应用及转化研究进程。' b5 ^  W, L; }+ I' q1 R

% w" d( D, r  s# s0 e希望上述三个文件的颁布实施能有效改善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至少能使国内的干细胞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能步入正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4 Y4 y7 s: O2 e7 H: x' r* V& l' j
* V& q) ^  L  _推动我国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协调健康发展  \  d/ }' b$ Y! a
3 y/ m) l* O: @$ Z  {
干细胞研发及成果转化的发展应该坚持基础理论创新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模式,走以理论、技术、标准、管理、服务模式等创新为基础,以治疗疾病和服务患者为目的的转化医学之路。0 s" `" H' ^7 b# Z8 L

% M4 d( r2 M" E+ e3 f5 T8 X; l  I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中,要解决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和伦理学等一系列科学问题,需要借鉴美国FDA、国际干细胞学会(ISSCR)、美国干细胞治疗协会(ASCTA)、国际细胞治疗学会(ISCT)、欧洲骨髓和血液移植协会(EBMT)等权威机构的干细胞应用指南,以及我国CFDA相关细胞治疗和卫生计生委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干细胞治疗分级分类管理的新模式,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我国国情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及应用管理法规,推动我国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和产业化协调健康发展。
- U6 k* _% M$ r4 U8 ?. L! P. A
- k9 r$ e, ]% ^; I' I" J, r从国家干细胞研究及产业化布局的战略角度而言,应尽快成立国家干细胞专家委员会,协调政策、管理、伦理、研发、应用、产业、公众普及、项目布局等多方面的关系,建立、完善和细化我国关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管理法规,使之清晰、有效、科学、规范和可操作、可执行。
& F6 Q( F1 ^9 h7 w
: z! |0 f( \" N0 n- x同时,制定国家干细胞研究的长远和战略目标,扶持重大的原创性突破和标志性的成果产生,注重加强国际交流,高度关注干细胞领域法规、伦理、标准等的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和执行。
6 b8 q- i! j- m; P' ]0 O2 E : `: Y* \4 x# k
此外,加大干细胞研发及转化领域科研经费的投入,调整经费支持和投入模式,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兼顾研发与应用基地和项目的关系,建立以区域性研发平台为中心,吸引企业参与研发与服务,加快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 W8 Z, I- L6 ?6 N, D
& f# ]- h7 d) n) m' e/ P; [
另外,尽快建设国家级的干细胞治疗技术和制品“认证检测”中心或实验室,采取“卫生计生委+CFDA-技术或制品审评中心-药品生物制品鉴定院/所-区域性检测认证中心或参比实验室”等创新模式,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力争使我国的干细胞治疗科学、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
8 P9 S% s; \6 K6 v' F+ J
8 x1 @& c! s2 c. ^2 ]) H4 f应该坚守的原则
5 b. T: z" Q2 a9 S$ w+ ?( B$ |
2 S! L& v: z, `5 y7 \在干细胞研发及成果转化的进程中,我们还要始终坚持和遵守如下原则:
) F) T: M* j8 e7 i8 e2 K 5 G$ k4 V# Q) q' W
首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干细胞研究中的科学规范和伦理原则,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规范干细胞研究与临床转化。. S  q- E$ |0 ~% j7 H

4 ~5 S1 ^, g9 z, b5 o在相关干细胞治疗技术规范、产品标准、临床准入、审批程序、管理机构都相对不完善或滞后情况下,依照我国CFDA、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的条款,参照国际相关的标准和指标,制定和完善相关干细胞治疗产品制备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质控标准,以及相关干细胞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方案、疗效评价标准技术体系等。( E7 \  {9 e- ]9 J
! H  x6 u. _2 X$ K  a
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是一条艰难而崎岖的道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干细胞成瘤性、免疫排斥、体外处理风险等)、有效性问题(干细胞来源与种类、适应症选择、治疗机制、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干细胞示踪等)、可控性问题(技术标准、质控标准、工艺流程、资质界定、准入管理、硬件标准、第三方质检等)和伦理学问题(胚胎干细胞来源、卵母细胞来源、核移植胚胎、异种间核移植、干细胞治疗的知情同意、临床试验分组等)。
  z5 x; V* a" G" N! ^% t9 a5 D+ \
. w& t( m3 ^# d其次,尽早出台干细胞研究与转化应用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并逐渐完善。# ?, Y; O: o" c8 L6 H

4 B! Q% J5 x' a目前干细胞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的政策导向和配套法规依然不够清晰和完善,缺乏管理、审批、准入等细则,严重影响相关项目的报批与临床研究。5 o( y( l5 ?0 r! w* O/ R7 _

% c& a  G* M5 U7 e! i' T5 l卫生计生委与CFDA等职能部门应及早出台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并充分考虑到干细胞研究及应用所特有的、与传统药物不同的特点,在审批环节做到依法、科学、创新、有序及“宽进严出”,充分保证干细胞研究的安全、有效和可控,使干细胞研究及转化应用有可靠确实的政策法律保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推动我国干细胞成果转化,最终抢占战略制高点,促进新型产业发展,改善民生,造福人类。
7 e7 I, o/ L7 U, a5 P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10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