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标题: CAR-T技术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aochongyu    时间: 2014-5-30 09:01     标题: CAR-T技术原理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是将能识别某种肿瘤抗原的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与CD3-ζ链或FcεRIγ的胞内部分在体外偶联为一个嵌合蛋白,通过基因转导的方法转染患者的T细胞,使其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患者的T细胞被“重编码”后,生成大量肿瘤特异性的CAR-T细胞。(摘录)了解的大神讨论一下![attach]61779[/attach]
作者: scottist    时间: 2014-5-30 09:29

你说的应该是第一代CART技术,第二代除添加T细胞刺激因子CD3外,还串联添加了共刺激因子如CD28、OX40、4-1BB,刺激T细胞增殖,第三代在一个共刺激因子的基础上再串联一个共刺激因子,即两个共刺激因子,更加有效地促进T细胞的活化增殖。
作者: suzuki    时间: 2014-5-30 10:59

希望了解目前CART治疗癌症比较成熟的病种是哪几种?
作者: liyan    时间: 2014-5-30 12:26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5-9-28 16:22 编辑
# `& ]! E  X# D7 g$ r5 y4 x9 y* A" `$ e  W
综述:
0 A9 ~9 K$ N! s% p3 U& }5 E- r, n# Z4 E- Z& v* n+ a/ v& U% z
  E& A2 i  k  c

) `( l+ }/ Z" X) S% x[attach]72262[/attach]
作者: aochongyu    时间: 2014-5-30 13:23

回复 liyan 的帖子
4 v" p. A/ D3 U9 i9 g5 Z1 k# e- \" v( g5 t. J) h! ^
谢谢
作者: aochongyu    时间: 2014-5-30 13:23

回复 scottist 的帖子& J! J+ c: |# F% }; Y

4 C4 d) O* N, Z, D9 |0 _! q哦。学习
作者: chenjxcd    时间: 2014-5-30 15:01

回复 liyan 的帖子- |9 t9 E1 H% G1 n% s( j
/ {; `" m7 l9 ?& f7 I% @
谢谢
' W( i" z; J. Z( F+ b2 d
作者: gengtongyu521    时间: 2014-6-2 16:33

CAR-T技术目前成熟了吗?应用于临床了吗?美国FDA已经获得了临床试验的许可,但是国内呢?貌似有副作用,这些问题解决了吗?
作者: lyj-0017    时间: 2014-6-4 14:50

回复 gengtongyu521 的帖子
# v6 o# z- u6 X) `8 V3 @$ O& ?3 m  k4 t% L6 S* |- H
       一代、二代CAR-T技术从理论上来讲是已经相对成熟了,欧美也已经应用于临床试验,副作用的问题,如果只是常规的反应较小的副作用,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大一点的副作用,如细胞因子风暴,目前应该是尚无很好的解决办法。
$ M" [1 s" w9 H/ b; \' j     由于CAR-T技术涉及到转基因技术,西方国家是可以应用于临床的,但中国卫计委目前还不允许转基因技术应用于人体,即使目前国内某些医院或公司已经在开展该技术,基本上都是违规的(细胞治疗违规+转基因技术违规)。
作者: Tim    时间: 2014-6-4 15:18

回复 scottist 的帖子
/ T1 }  h. k! {9 K% T' ]  h. X$ D7 b( X- q
可以详细点吗?大神!
作者: scottist    时间: 2014-6-5 10:50

回复 Tim 的帖子
# B! S+ F! G% C5 D$ E* X1 Y' l  F) q$ d# F: z5 o9 ?* @
http://www.stemcell8.cn/forum-vi ... F6%C3%E2%D2%DF.html,这个帖子讲的比较详细,请参考。
作者: aspirin713    时间: 2014-6-6 13:50

请问CAR-T技术目前在国内是什么情况?感觉众说纷纭
作者: 细胞海洋    时间: 2014-6-6 14:11

回复 aspirin713 的帖子; K. M" Z1 U* f; [

/ W4 c. f4 x! P) b. T建议你发新帖提问
作者: chang-514    时间: 2014-8-5 20:47

学习,学习。
作者: wizard2351    时间: 2014-8-14 16:57

嵌合抗原受体的转染技术就存在着问题,多数是采取逆转录病毒转染的,谁能保证这些病毒进入体内不会引起副作用?不过CAR-T的靶向性确实是很好的,这种毕竟是针对某一种的肿瘤抗原做的嵌合抗原受体,如果克服一些问题,以后的前景还是不错的。
作者: 刘彩云    时间: 2014-10-4 20:11

同样想了解更多一点,比如培养方法等。
作者: wizard2352    时间: 2014-10-22 15:26

回复 lyj-0017 的帖子5 G; W8 p3 G  P. @& f+ Q7 ]
. a3 ~% t4 _2 v
您好!您说的违规操作,有没有法规的依据,我没找到,可否给我一个链接,我想参考一下谢谢!
作者: lyj-0017    时间: 2014-10-22 15:37

回复 wizard2352 的帖子
# V. W% V! e( m/ S2 ?2 B- K
3 j8 c7 l( a2 j+ ]- F2 j. K7 K, a5 B$ d首先,免疫细胞治疗方面,目前没有任何一家通过卫计委审核的(当然,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主管行政部门不作为);基因治疗方面,你可以查查国家第三类医疗技术的准入情况。
作者: ciweiyuan    时间: 2014-12-16 11:37

回复 suzuki 的帖子3 h: P% K- }' d7 b& g5 N5 S
/ [0 k$ N) B" j* ^
我知道的有b淋巴细胞瘤
作者: wendy11243723    时间: 2015-5-26 09:58

刚刚入门,学习中。。。。
作者: 15063363804    时间: 2016-1-3 15:11


作者: 315997864    时间: 2016-5-11 16:33

CAR-T细胞技术已经发展出3代,第1代CAR在胞内只有1个T细胞CD3ζ受体的信号区;在此基础上第2代增加了1个共刺激分子信号;第3代增加了2个共刺激分子信号。这些改进是基于一系列体
. _/ `" e; g1 q" \外和体内的实验和临床探索。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研究的主要为第2代CART细胞技术,其中用来携带CAR的载体主要来源于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
作者: wang255425    时间: 2016-6-6 11:40

目前已经在开发的第四代CAR-T技术,包括整合表达免疫因子、整合共刺激因子配体等。
作者: ET生物人    时间: 2016-6-6 16:44

回复 lyj-0017 的帖子9 j# w' D/ a; G. A

& r  Y- C1 P9 U- X西方国家的公司目前是应用于临床研究,国内的医院和公司也有啊
作者: 842195369    时间: 2016-6-7 13:00

CAR-T治疗--肿瘤靶向免疫治疗
! a/ [! |) W, M• CAR-T,全称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0 `% ^- i+ a; r4 b• 通过将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片段scFv和CD3胞内信号域 ITAM在体外进行基因重组,生成重组质粒,再在体外( \6 ?( c! W6 p& q0 q9 o  L' b5 k
转染到患者的T细胞,使患者T细胞表达能结合肿瘤抗原的受体。转染后经过纯化和大规模扩增后的T细胞,也即8 k- s; ~# f7 z. N
CAR-T细胞。CAR-T技术利用病毒载体将 CAR稳定表达在T细胞中,经过活化扩增,进入体内后能选择性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6 b7 ]0 p* f0 U& Z" [
• 可以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相关抗原,使效应T细胞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和持久性较常规应用的免疫细胞大幅提高,并可克服肿瘤局部免疫抑- A1 p  z8 B' M
制微环境,从而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杀灭肿瘤细胞。
9 Q4 h" `2 }) z% d* H/ E. d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是指一些肿瘤细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成分,它们在正常细胞上有微量表达,但在肿瘤细胞表达明显增高。
  k" a) Y9 I- X( d/ J. ~' `ITAM:immuno 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免疫受体酪氨酸基序活化信号域
. R7 k$ @9 V+ o' B: t* _: a: [
作者: 842195369    时间: 2016-6-7 13:05

CAR-T重组质粒的构建
6 ], z6 B. q: J3 y$ v0 _8 z7 [1. 选择载体:腺病毒、慢病毒或其它能高效转染T细胞、表达嵌合抗原受体的载体。
' B/ @2 M* Q3 K: h) j2. 选取靶点:即肿瘤细胞特异性或相关的膜表面蛋白,如B淋巴细胞的CD19。
7 }) C/ f  U1 r  \/ g4 E3. 获取特异性好、亲和力强的抗体的基因序列:这是CAR-T技术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3 V2 J$ z6 n9 ^* M6 L& N因为抗体的产生是免疫原作用下基因重排的表达产物,抗体基因编码序列在
% E$ B7 `+ q7 k. B1 CNCBI的数据库是查不到的,而且在目前阶段是不可预测的。动物来源的抗体片
3 A- u* H. `$ l1 S段在人体内可能会诱导针对此抗体片段的抗体,削弱长期的治疗效果,所以,往9 W8 ]8 y6 L( r9 Q5 \) k
往需要把动物来源的优质抗体人源化。
: q" X! M- ~2 u9 _0 f( I4. 构建重组质粒,感染T细胞:除抗体片段的编码基因,还要加入跨膜区、CD3胞  f2 h- C! t% z
内区、共同刺激因子以及白介素的编码序列。也是关键技术。
& c: ?6 o8 ^, k9 }6 W9 t5. 体外验证:嵌合抗原受体是否正确表达于T细胞表面;CAR-T细胞能否有效扩
3 d  m- `3 o  \& ]! u$ Y. }增;CAR-T细胞是否能识别病人的肿瘤细胞并溶解肿瘤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种  b# `2 I* ]* q1 T8 [
类和数量,等。. I4 ~3 S: T) t3 t* G& C
体内验证:输入人肿瘤动物模型,活体检测CAR-T对肿瘤的消除作用。
作者: maoyy2011    时间: 2016-6-19 13:29

顶一下
作者: chb611301    时间: 2019-7-30 15:56

需要详细点的资料




欢迎光临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http://www.stemcell8.cn/)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