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s Archiver

sunsong7 发表于 2014-7-31 16:28

令人恐怖的埃博拉病毒

[align=center][color=rgb(51,51,51)][url=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1642kkaotljll5nzm99l.jpg][img]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1642kkaotljll5nzm99l.jpg[/img][/url][/color][/align]
[align=left]
[/align][align=left][color=rgb(51,51,51)][font=宋体][size=14px][b]罕见的纤维状病毒[/b][/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rgb(51,51,51)][font=宋体][size=14px]绝大多数病毒都呈颗粒状,而[/size][/font][/color][color=rgb(51,51,51)][font=arial][size=14px]埃博拉病毒([font=arial]Ebola virus[/font][font=宋体],[/font][font=arial]EBV[/font][font=宋体])呈长短不一的线状体,直径[/font][font=arial]70[/font][font=宋体]~[/font][font=arial]90nm[/font][font=宋体],长[/font][font=arial]0[/font][/size][/font][/color][color=rgb(51,51,51)][font=宋体][size=14px].[/size][/font][/color][color=rgb(51,51,51)][font=arial][size=14px]5[font=宋体]~[/font][font=arial]1400nm[/font][font=宋体],内[/font][font=arial]1[/font][font=宋体]含直径[/font][font=arial]40nm[/font][font=宋体]的内螺旋壳体,大多呈分枝形。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font][font=arial]RNA[/font][font=宋体],约长[/font][font=arial]19kb[/font][font=宋体],能编码核蛋白及[/font][font=arial]VP35[/font][font=宋体]、[/font][font=arial]VP40[/font][font=宋体]、[/font][font=arial]VP30[/font][font=宋体]、[/font][font=arial]VP24[/font][font=宋体]、糖蛋白([/font][font=arial]GP[/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arial]RNA[/font][font=宋体]聚合酶等[/font][font=arial]7[/font][font=宋体]个结构蛋白,其中[/font][font=arial]GP[/font][font=宋体]基因对[/font][font=arial]EBOV[/font][font=宋体]复制有独特的编码和转录功能。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芽生方式释放。然而该病毒复制的具体步骤尚不清楚。病毒外膜由脂蛋白组成,膜上有[/font][font=arial]10nm[/font][font=宋体]长的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为病毒的[/font][/size][/font][/color][color=rgb(51,51,51)][font=arial][size=14px]糖蛋白[/size][/font][/color][color=rgb(51,51,51)][font=arial][size=14px]。病毒可实验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的细胞,在[font=arial]Vero-E6[/font][font=宋体]细胞中生长良好,且能出现致细胞病变作用。[/font][/size][/font][/color][/align]
[align=left]
[/align][align=center][color=rgb(51,51,51)][url=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1813db6dze4myl9jjeaz.jpg][img]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1813db6dze4myl9jjeaz.jpg[/img][/url][/color][/align][align=left][color=rgb(51,51,51)][font=arial][size=14px]埃博拉病毒[/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font=tahoma]56[/font][font=宋体]℃不能完全灭活,[/font][font=tahoma]60[/font][font=宋体]℃[/font][font=tahoma]30min[/font][font=宋体]方能破坏其感染性[/font][font=tahoma];[/font][font=宋体]紫外线照射[/font][font=tahoma]2min[/font][font=宋体]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font][font=tahoma]-[/font][font=宋体]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font][font=tahoma];[/font][font=宋体]钴[/font][font=tahoma]60[/font][font=宋体]照射、[/font][/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γ射线[/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也可使之灭活。[font=tahoma]EBV[/font][font=宋体]在血液样本或病尸中可存活数周[/font][font=tahoma];4[/font][font=宋体]℃条件下存放[/font][font=tahoma]5[/font][font=宋体]周其感染性保持不变,[/font][font=tahoma]8[/font][font=宋体]周滴度降至一半。[/font][font=tahoma]-70[/font][font=宋体]℃条件可长期保存。[/font][/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tahoma][size=14px]伊波拉病毒通过细胞内吞和膜融合等方式侵入细胞内部,其表面跨膜糖蛋白[font=tahoma]GP[/font][font=宋体]在后一种入侵方式中扮演重要角色。伊波拉病毒可侵袭哺乳动物体内多种组织细胞,例如巨噬细胞、纤维原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细胞等,并造成脏器坏死和组织糜烂出血。[/font][/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tahoma][size=14px]EBOV[font=宋体]是一种泛嗜性的病毒,可侵犯各系统器官,尤以肝、脾损害为重。该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有关。患者血清中[/font][font=tahoma]IL-2[/font][font=宋体],[/font][font=tahoma]IL-10[/font][font=宋体],[/font][font=tahoma]TNF-[/font][font=宋体]α,[/font][font=tahoma]IFN-[/font][font=宋体]γ和[/font][font=tahoma]IFN-[/font][font=宋体]α水平明显升高。[/font][/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单核吞噬细胞[/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系统尤其是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随后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被感染,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沉着。感染后[font=tahoma]2[/font][font=宋体]天病毒首先在肺中检出,[/font][font=tahoma]4[/font][font=宋体]天后在肝、脾等组织中检出,[/font][font=tahoma]6[/font][font=宋体]天后全身组织均可检出。[/font][/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tahoma][size=14px]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尚未确定,最初被认为是啮齿类动物,但实验后很快被否认。实验人员发现,感染病毒后的蝙蝠一般不会死亡,因此推断其传染源为带有病毒的蝙蝠及蝙蝠的排泄物。但这只是推测,是否为蝙蝠还有待确定。[/size][/font][/align]
[align=center][color=rgb(51,51,51)][url=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1908kxim4ik44ljl07jj.jpg][img]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1908kxim4ik44ljl07jj.jpg[/img][/url][/color][/align][align=left][font=tahoma][size=14px]埃博拉病毒通过患者的血液、唾液、汗液[/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size][/font][font=tahoma][size=14px]分泌物[/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及排泄物[/size][/font][font=tahoma][size=14px],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等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和性接触传播。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普遍易感,无性别差异。被感染者的[font=tahoma]1[/font][font=宋体]毫升血液中含有[/font][font=tahoma]1[/font][font=宋体]万至[/font][font=tahoma]100[/font][font=宋体]万个埃博拉病毒,哪怕是咳嗽喷出的一点唾液都有可能是致命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上[/size][/font][font=tahoma][size=14px]一次流行中,[font=tahoma]7[/font][font=宋体]位患者就是由于参加葬礼时共用同一盆水洗手而染病的。埃博拉病毒被列为[/font][/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生物安全第四级[/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生物恐怖主义[/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的工具之一。[/size][/font][/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6px][b]融化活人的僵尸病毒[/b][/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tahoma][size=14px]埃博拉病毒[/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可导致[/size][/font][font=tahoma][size=14px]博拉病毒出血热,人一旦罹患此病可能致死。它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纤维病毒科[/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的[/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马尔堡病毒[/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极为相似。具有[font=tahoma]50%[/font][font=宋体]至[/font][font=tahoma]90%[/font][font=宋体]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font][/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tahoma][size=14px]早期,埃博拉出血热表现为头痛、轻度目眩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容易被误诊。死亡前[font=tahoma]3[/font][font=宋体]天左右,患者全身高烧颤抖,持续性呕吐越来越厉害。死亡前[/font][font=tahoma]1[/font][font=宋体]天,人体胶原开始溶解,皮下组织溶化,皮肤与人体剥离,全身脏器和体表出血,全身痉挛,死在血泊之中。[/font][/size][/font][/align]
[align=center][color=rgb(51,51,51)][url=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1953os4qcl2omuh4l9vo.jpg][img]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1953os4qcl2omuh4l9vo.jpg[/img][/url][/color][/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font=tahoma][size=14px]2000[font=宋体]年[/font][font=tahoma]10[/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ahoma]14[/font][font=宋体]日,东非乌干达北部最贫穷最偏僻的古卢区、“拉科尔医院”特护病房内,因一直照顾“夺命发烧”病人而受传染的[/font][font=tahoma]3[/font][font=宋体]名实习女护士正在病床上挣扎。随着病人痛苦的呻吟,一团团污血顺着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肛门往外涌,主治医生急得团团乱转。院长卢克维亚多次打电话给卫生部,但官老爷们却推三阻四地说:“不就是流感发烧么?值得催那么紧吗?”而当医生报告说“病人就像在你眼前融化了一样”时,院长就知道古卢地区现在流行的决不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而是一种神秘的致命瘟疫。[/font][/size][/font]
[/align][align=left][font=tahoma][size=14px]“活死人”现象就是一种由这一病毒引起的疾病。在连续高烧数个小时后,一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将会陷入昏迷或者昏厥状态,而这一征兆与临床死亡极为相似,所以经常被认为这个病人已经死亡。但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这个病人忽然苏醒,并且进入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状态。这个意识模糊的病人将撕咬所有运动的物体,包括人类和动物。同时,这种疾病将使得病人分泌大量的唾液,并且引发内出血现象。但是,在外人看来,这个“忽然复活的死人”嘴角流下了鲜血、眼神变得呆滞,已经变成了一个“吸血鬼”或者“诈尸”。[/size][/font][/align]
[align=center][color=rgb(51,51,51)][url=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2049v5yvvf22cxuj3sbh.jpg][img]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2049v5yvvf22cxuj3sbh.jpg[/img][/url][/color][/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4px][b]疫情正在失控[/b][/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b]...[/b][/size][/font][/align][align=lef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埃博拉病毒[/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疫情是自[font=tahoma]2014[/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ahoma]2[/font][font=宋体]月开始爆发于[/font][/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西非[/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的疫情,截至[font=tahoma]7[/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ahoma]23[/font][font=宋体]日已造成确诊或疑似病例增至[/font][font=tahoma]1323[/font][font=宋体]例,[/font][font=tahoma]729[/font][font=宋体]人丧生[/font][/size][/font][font=tahoma][size=14px],其中以[/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几内亚[/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最为严重。目前[/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欧洲联盟委员会[/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和[/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等单位正投入人力试图减缓疫情。这次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有失控情况[/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size][/font]
[/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center][color=rgb(51,51,51)][url=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2148vbvv8vzv7ryvvrb7.jpg][img]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407/31/162148vbvv8vzv7ryvvrb7.jpg[/img][/url][/color][/align][align=left][font=tahoma][size=14px]对于埃博拉出血热,目前既没有疫苗,也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size][/font][font=tahoma][size=14px]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和[/size][/font][color=rgb(0,0,0)][font=tahoma][size=14px]利巴韦林[/size][/font][/color][font=tahoma][size=14px]无效,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争议。医生只能采取对症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据悉,男患者痊愈[font=tahoma]40[/font][font=宋体]天后还能通过性行为把病毒传播给他人。而在科特迪瓦流传了一种方法,把牛尿煮沸饮用,但目前还未获科学证实。[/font][/size][/font][/align]

sunsong7 发表于 2014-9-29 19:31

[i=s]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4-9-29 19:36 编辑 [/i]

利比里亚两埃博拉病毒死者诈尸引发恐慌(图)[color=rgb(153, 153, 153)][font=simsun][size=12px]
2014-09-28 23:06:36    [color=#999999][url=http://look.huanqiu.com/article/2014-09/5152590.html]环球时报[/url][/color]
[/size][/font][/color]
[color=rgb(56, 56, 56)][font=simsun][size=16px][align=center][img]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928/c7c758c2ae82497a8e96d48168627919.jpg[/img]
[/align][align=left]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镜报》9月25日报道,近日,[b][color=#252525][url=http://so.china.com/cse/search?q=%E5%88%A9%E6%AF%94%E9%87%8C%E4%BA%9A&s=2919120612882629663&nsid=0]利比里亚[/url][/color][/b]两名感染[b][color=#252525][url=http://so.china.com/cse/search?q=%E5%9F%83%E5%8D%9A%E6%8B%89&s=2919120612882629663&nsid=0]埃博拉[/url][/color][/b]病毒后被确诊死亡的妇女突然苏醒,并开始在人群中到处行走,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恐慌。据报道,这两名妇女分别为40多岁和60多岁,都来自利比里亚宁巴县。其中一人在没有任何食物和医疗的环境下被隔离两天后确诊死亡。她们在被送去埋葬的途中突然苏醒过来,现在居然在人群中到处走动。当地民众对此感到极为恐惧。这也是当地第一次出现埃博拉死者[b][color=#252525][url=http://so.china.com/cse/search?q=%E8%AF%88%E5%B0%B8&s=2919120612882629663&nsid=0]诈尸[/url][/color][/b]的情况。[/align][align=left]    目前,西非5个国家因为埃博拉病毒肆虐已经有约2800人死亡,另有5800人感染病毒。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在2015年1月以前,会有140万人死于埃博拉病毒。目前该疫情仍不容乐观。(实习编译:王茹 审稿:朱盈库)[color=#252525][url=http://news.china.com/][img=0,16]http://images2.china.com/smallpic/articleLogo.png[/img][/url][/color][/align][/size][/font][/color]

hezhiyong 发表于 2014-10-28 15:56

珍惜生命吧

sunsong7 发表于 2014-11-4 16:07

[size=7][align=center]《The Hot Zone》[/align][/size]
瘟疫时期的阅读:一本关于埃博拉的老书登上畅销书榜
埃博拉病毒网   2014年11月4日      
          在美国亚马逊上,《高危地带》共收获1300余个点评,四、五星好评达到惊人的90%。随着埃博拉病毒防控升级,这本书再度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出版社也决定加印15万册。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都说,《高危地带》“甚至超过了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重点在于,“书里的事是真事......要命的是,这种事件迟早还会卷土重来。”斯蒂芬·金则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吓人的书之一”。   


        美国已进入紧张的“埃博拉时刻”。CNN评论员梅尔·罗宾逊(Mel Robbins)还专门制造了一个词“恐埃症”(Fear-bola),形象描摹了美国对埃博拉病毒的非理性恐慌。心理学上早就有云,“变化和不确定性是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何况,埃博拉病毒是会直接令人毙命呢!
        埃博拉病毒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早在1976年9月,西非两起同时爆发的疫情使它爆得大名。其中一例死者是一位学校教师Mabalo Lokela,在不明原因发烧、腹泻、呕吐后死亡。其后几天,曾在同一医院看病的人相继死亡,症状相似。由于这些病例位于雅布库村附近,村庄周围有一条埃博拉河,人们便以河流的名字对这种未知的病毒命名。
        此后数年,尽管西非及世界各地零星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人们对它的记忆却十分模糊。直到眼下,久违的杀手再度登场,全世界一下变记住了它。言归正传,今天我想说说书里的埃博拉病毒。
        将时间倒拨20年,回到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发生6.6级大地震,辛普森案轰动全球,美国还举办了世界杯足球赛。美国作家理查德·普莱斯顿(Richard Preston)则出版了一本吓倒美国人的图书,名为《高危地带》(The Hot Zone: A Terrifying True Story of the Origins of the Ebola Virus)。看上去很像一本小说,实际却是非虚构作品。此书甫一出版,就迅速占据非虚构作品榜单,目前已售出350万册。2005年,重庆出版社曾出版该书,题为《高危地带》。遗憾的是,市场反应平平。
        理查德·普莱斯顿是普林斯顿大学英语博士,《纽约客》杂志的固定撰稿人。其著作还包括《第一道光》《美国钢铁》和《眼镜蛇事件》等。美国天体物理会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他还有一个亲弟弟叫做道格拉斯·普莱斯顿。两人都是作家,哥哥主攻纪实、科普作品,弟弟则是科技惊悚和恐怖小说家,著有纽约自然史博物馆谋杀案系列小说,如《掠食因子》《渠城猎手》。
        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这本书共收获1300余个点评,四、五星好评达到惊人的90%。最近,随着埃博拉病毒防控升级,这本书再度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出版社也决定加印15万册。伟大的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都说,《高危地带》“甚至超过了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与迈克尔·科莱奇顿”。重点在于,“书里的事是真事......要命的是,这种事件迟早还会卷土重来。”斯蒂芬·金则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吓人的书之一”。
        一语成谶!二十年后今天,西非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病毒感染。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埃博拉总病例数已达到1.37万例,死亡率则在50%~90%。截至目前,美国出现了四例埃博拉病毒感染。就是这寥寥几例,已经让人心神不宁。加上其高致死率的特点,埃博拉恐惧笼罩在人们心头。
        原著出版一年后,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将其搬上了银幕。在达斯丁·霍夫曼、蕾妮·罗素、摩根·弗里曼、凯文·史派西一干实力演员的演绎下,电影《极度恐慌》(Outbreak)让人们领略到新型传染病的恐怖骇人。不过,剧中虚构的Motaba病毒要比埃博拉病毒还要“毒辣”。导演原本设定的剧情结局是,爆发Motaba病毒的美国小镇在爆炸中毁灭,可鉴于残酷的结局无法让观众满意,不得不改成小镇得救的美式大圆满。
        “这本书是非虚构类文学作品。故事是真实的,人物也是真实的。我会偶尔改动人物的姓名......书中的对话是根据当事者的回忆再现而来。在故事中的某些特定时刻,我会描述人物的心里活动”。饶若不是作者的开篇提醒,你一定认为这本书是虚构的惊悚小说。
        《高危地带》讲述的是1989年11月发生在弗吉尼亚州雷斯顿城的埃博拉病毒事件。雷斯顿城位于华盛顿特区西面24公里处,在晴朗的天气人们都能在雷斯顿城的高层望见华盛顿纪念碑那米黄色的尖顶。这里的灵长类动物检疫中心接收了100只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没过几天,其中两只死亡。理论上,少量的动物死亡是很常见的事情。令人不安的是,转眼不到一个月,又有29只猴子相继死亡。随着猴子死亡相继增加,科研人员渐渐逼近真相,那就是猴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最后,随着美军的出动,大楼的封锁,所有猴子全部处死。转眼次年2月,这里再次发生埃博拉病毒感染。
        书中写到,“病毒繁殖时,它们或许看起来是活的,然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它们却显然是死的。它们只不过是一部机器,固然很敏锐,但却是严格机械化的,比手持式风钻多不了什么生机。病毒是分子级的鲨鱼,是没有思想的动机。简洁、冷酷、合理、极度自私,病毒致力于复制自身——有时它能够以辐射的速度来进行复制。第一要务就是复制。”
        “当埃博拉病毒席卷你的身体时,你的免疫系统失灵了,你的免疫系统似乎失去了对病毒袭击反应的能力。你的身体变得像一座被围攻的城市,所有的城门都被打开,而怀有敌意的军队涌进来,在公共广场上安营扎寨,放火焚烧一切。从这一时刻开始,埃博拉病毒进入你的血液,战争已经失败,你几乎死定了。你不能用击退感冒的方式击退埃博拉病毒。艾滋病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事业,埃博拉病毒用十天就完成了。
        没错!上面这两段就是形象描述埃博拉病毒摧城拔寨的攻击行为。行笔至此,不由得想起另一本书《逼近的瘟疫》(The Coming Plague)的另外一段话。“利用高倍显微镜去观察微生物世界,就会看到一种疯狂的、拼命推挤的场面,那里的微生物不停地互相推搡,其速度之快、力度之猛,相比之下,连午饭时间东京便道上匆匆的人流也显得十分缓慢了。可以想象,假如微生物真有胳膊的话,它们必会不停地推搡邻居,在永无休止的争斗中争取一块生存之地。”
        《逼近的瘟疫》描述了许多危险却极为微小的病原体,令人类陷入一场场灾难。其英文版出版时间只比《高危地带》晚一年,算是同一题材的再创作。《逼近的瘟疫》中文版隶属三联书店著名的“新知文库系列”,于2008年出版。遗憾的是,中午跟版竟然因篇幅问题删减了五章内容。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女记者劳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她的文笔细腻,现场感十足,是美国各大报刊的常客。因其作品的广泛认可,她是获得皮博迪奖、乔治·伯克奖和普利策奖这三大新闻奖项的第一人。
        两本书的相同点是,都细致描述了难以察觉却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病原体,希冀得到人们的警觉与关注。但与《高危地带》不同的是,《逼近的瘟疫》还描述了传染病时与政治挂钩的党派利益之争。2000年,劳里·加勒特在《失信: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之瘫痪》 (Betrayal of Trust)中,就对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陷入窘境表示担忧。
        如今的劳里·加勒特是的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从事全球卫生问题研究的高级研究员。随着埃博拉病毒的甚嚣尘上,劳里·加勒特将在本月18日出版一本专门讲述埃博拉病毒的书,题为《埃博拉的爆发》(Ebola: Story of an Outbreak),主要内容来源于先前出版的《失信: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之瘫痪》。
        在她看来,眼下美国的“防埃”工作陷入多重误区,既缺乏有效应对的资源,也匮乏正确的防控知识,政府更缺少有效的预案。 例如,北美及欧洲国家信心满满,认为拥有足够的先进医疗设施就可以遏制埃博拉病毒的蔓延;9·11事件后的美国所积累的应急能力足以抗击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研制工作突破在即。劳里·加勒特给出的答案却是,你们都太天真太乐观了!
        在《高危地带》一书的末尾,作者写道,“埃博拉病毒曾经在这些房间浮出水面,闪现色彩,消费食物,然后退隐山林。它还会回来的。”眼下,它回来了。准确点说,它一直没有离开,只是一直伺机潜伏着。那么问题就来了,人类,你准备好了吗?

sunsong7 发表于 2014-11-5 16:44

[size=6]埃博拉一线“铁娘子”:外表疲惫内心坚强[/size](图)
2014年11月05日 0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align=center][img]http://y0.ifengimg.com/cmpp/2014/11/05/09/d08b59d2-39d3-4664-9418-0d09b478ea66.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 楷体][size=14px]利比里亚每50个卫生工作者就有一人感染埃博拉病毒。[/size][/font][/align][align=center][img]http://y1.ifengimg.com/cmpp/2014/11/05/09/5a14990a-9553-49e0-8525-72eb73708dce.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 楷体][size=14px]全套保护服每套价格61.48美元。[/size][/font][/align]

中新网11月5日电 英国广播公司(BBC)4日报道了利比里亚一位奋战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第一线的女护士,她从事着“全世界最危险的工作”,迄今已经收治了数百名埃博拉患者,她虽然外表看似疲惫,但内心非常坚强。

在西非国家利比里亚,人人谈埃博拉色变。根据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办公室”统计,每五十名卫生工作者中就有一人感染病毒。BBC记者盖特豪斯前往首都蒙罗维亚采访一位开急救车收治病人的女护士。听她讲述从事“全世界最危险的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心痛。

劳琳皱着眉走过来。她身上一定有哪里很痛。

她所从事的,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危险、最令人痛心的一种工作。

劳琳是急救车小组成员之一。小组共三人,在蒙罗维亚收敛埃博拉患者,将他们送往特别中心接受治疗。

在家里,身边是孩子、邻居,劳琳看上去非常疲劳、脆弱。不过,绝对不要搞错,劳琳也是实打实的“铁娘子”。

说她“铁”,并不是强悍、粗暴的意思,而是“我什么都见识过、什么都能承受得住”那种坚强。

每每走进埃博拉患者家中时,劳琳的形象看上去都非常恐怖,对此她非常清楚。周身上下每一寸皮肤都要遮盖的严严实实。防护镜、口罩后面,人们根本无法看到她的表情。

密封在黄色的手套、白色的生化防护服、兜帽内,劳琳看上去像是科幻恐怖片中的角色。

劳琳是名护士。与她同去埃博拉患者家中的还包括一名司机和一名“清洁工”。清洁工是位名叫杰克的小伙子。三人工作服完全相同,杰克唯一不同的一点是,他背着一大桶氯化消毒液,走到哪儿喷到哪儿。

劳琳告诉记者们她怎么伤了腰。急救小组接到电话,那家一名女人好像感染埃博拉、病症已经很严重。到了那儿 ,劳琳最先走进去。病人全身赤裸躺在床垫上。床上有血迹、呕吐物。埃博拉病毒是通过体液传染,这样的环境十分危险。

病人看上去状况非常糟糕,极度虚弱,不能站立、不能自己穿衣服。劳琳拿出一个大单子、盖好这位瘦骨嶙峋的病人,走到她身后,想把她抱起来。

突然间,病人开始反抗。力气之大、超出劳琳预期。病人推推搡搡,还大声叫骂。劳琳跌倒,腰部撞到金属担架一角。

劳琳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个念头是:防护服。一旦被撕裂,后果可能是致命性的。她迅速离开这位女患者,走到外面去检查防护服。所幸的是,防护服没有被撕裂。她不会感染上埃博拉,但是腰部受了伤。

劳琳说,她并不怪罪这位女患者。她知道、也懂得患者心里的恐惧。她说,“原来我接过的病人中,曾经有人跳下飞奔的急救车。”

蒙罗维亚人有时会看到,装载着密闭黄色大口袋的小皮卡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行驶。这是运尸车。埃博拉患者的尸体将被送往一处不公开的地点火化。许多人认为,被送进埃博拉治疗中心,这就是不可避免的下场。


真相并非如此。感染上埃博拉,最好的应对措施就是寻求治疗、而且是越早越好。患病并不等于死亡,已经有许多患者痊愈,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痊愈。但是现在,活下来的人还是远远少于死去的人。

经常,亲属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家人,就是他们被外星人一样的家伙用担架抬走,而且边走边喷洒化学药剂。他们根本看不到,防护服后,其实也是人。

记者问劳琳,看到躺在床垫上濒死的那位女患者,你难过吗?她说,“我见过更痛苦的场面。”劳琳挥挥手,好像要把这个问题驱散一般。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劳琳已经接收过数百名埃博拉患者。她不知道多少人幸免,也不知道多少人死亡。但是她知道,今后还会出现更多病人。如果希望继续工作的话,她既要保护自己的身、也要保护自己的心。

sunsong7 发表于 2014-11-5 16:54

塞拉利昂第5名医生死于埃博拉 多个村庄遭灭村[float=left][color=rgb(136,136,136)]2014-11-04 08:47[/color][color=rgb(136,136,136)]图文来源:中国新闻网[/color][/float]
[float=right][size=12px][float=left][list]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list][/float]
[/size][/float]

[font=tahoma, arial,][p=28, null, center][img]http://upload.njdaily.cn/2014/1104/1415062046381.jpg[/img][/p][p=28, 2, left]资料图:当地时间2014年10月8日,塞拉利昂弗里敦,卫生工作者正从街头一具疑似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亡的尸体上收集样本。塞拉利昂的埋尸队本周进行了罢工,将尸体抛在该国首都的街头。[/p][p=28, 2, left]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一名塞拉利昂医生3日因埃博拉病逝,成为第5个死于埃博拉的塞拉利昂医生。[/p][p=28, 2, left]西非国家塞拉利昂首席医疗官员卡尔博称,该国北部坎比亚政府医院的医疗负责人乔治医生1日埃博拉病毒检验呈阳性反应,于当地时间3日病逝。[/p][p=28, 2, left]卡尔博表示,乔治未治疗埃博拉病患,可能是在治疗其他疾病时,从病患那里感染埃博拉病毒。[/p][p=28, 2, left]塞拉利昂是埃博拉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10月31日更新的数据显示,埃博拉死亡人数达4992人,通报病例1.35万起。[/p][p=28, 2, left]塞拉利昂已有约120名卫生工作人员埃博拉病毒检验呈阳性反应,并有约100人病逝。[/p][p=28, 2, left]医疗援助团体“无国界医生组织”高级协调员10月31日表示,埃博拉在塞拉利昂肆虐,多个村落惨遭灭村,全球埃博拉死亡人数恐高过官方数字。[/p][p=28, 2, left]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札卡瑞亚说,亲访塞拉利昂后,他认为当地埃博拉数字遭“低报”。[/p][p=28, 2, left]他说:“当地情况有如大灾难。许多村落和小区基本上都遭铲平,我去过的一个村庄不过40人,39人已过世。”[/p][p=28, 2, left]他说:“整个小区都不见,许多人却未列入数据。地面情况实际上糟糕得多。”[/p][p=28, 2, left]此前,“非洲治理促进会”(AGI)警告说,在塞拉利昂,埃博拉病例仍在“以惊人速度”迅速增加。他们发现,在塞拉利昂农村,埃博拉病毒的蔓延速度比两个月以前快9倍。虽然乡村地区疫情最为严重,但首都弗里敦状况也有所恶化。与两个月前相比,现在每天新增病例数字要高出6倍。[/p][/font]

sunsong7 发表于 2015-1-22 13:37

[size=6]Science:一张埃博拉接触者搜索队的白描[/size]
来源:生物360 / 作者:koo / 2015-01-20


Science:一张埃博拉接触者搜索队的白描
在一场充满令人心碎与悲伤事件的瘟疫中,这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最好结局。
利比里亚流行病学家Emmanuel Dweh与搜寻队员在寻找一名逃往偏远村庄的埃博拉女性接触者。
搜寻队员追踪埃博拉病毒接触者的唯一一幅地图看起来就像是一幅孩童的涂鸦之作:中间画着一个医院的草图,然后各种小路向四面八方蜿蜒而去。这幅图被钉在利比里亚邦县一个名为Fenutoli的小城医院的墙上。搜寻队员近日从邦加镇到达这里时已经走了一个半小时的水泥路,以及一小时的红泥乡间小道。他们的目的是寻找一名女性。
这位被搜寻的女性姓Washington或Moses,有可能怀孕,也有可能染病。搜寻队伍唯一清楚的是,她曾与两名近日死于埃博拉感染的人有过接触。乌干达流行病学家Arthur Mutaawe Lubogo说,搜寻队员必须找到她,并把她带到县里的留守中心,在那里进行为期21天的隔离观察。
这名女性的故事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她来医院看病,当医生叫了一辆救护车要把她送到一个检测埃博拉的诊疗中心时,她却消失在丛林中。带领搜寻队的县监察官Emmanuel Dweh听说,她逃到了一处名叫Fenemetaa的村子,村子位于这幅地图上的一条弯曲小路的尽头。一名年轻的护士告诉搜寻队员,他们只能通过步行达到那里,大约要在丛林中步行两个半小时。
《科学》杂志1月9日报道了利比里亚搜寻队员工作的一天。此次搜寻队成员包括:Dweh、Lubogo和另外一名非洲联盟的流行病学家,来自无国界医生组织(MSF)的两名医生以及数位记者。他们带上水囊,踏上了搜寻之旅。
传播的误导
追踪接触者对遏制埃博拉病毒蔓延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找出每一位患者以及他们曾经接触过的每个人,并在埃博拉病毒21天的潜伏期内对他们进行观察。任何一名开始呈现出发病症状的人都要在感染其他人之前被隔离。利比里亚官方目标是找到每一位患者及其接触者,但在疫情高发期,由于成千上万人曾与患者接触过,这一目标很难实现。现在,感染者人数已大幅下降,跟踪接触者变得更加容易,通过这种办法或许可以结束这场瘟疫。
但在2014年11月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召开的一次卫生部会议中,追踪接触者的工作人员谈到了他们仍然面临巨大困难。他们试图告诉居住在蒙罗维亚的接触者不要离开家,但是却没有一个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足够的食物,也没有测量发烧的温度计。
事实上,很多人对于寻找接触者队伍的畏惧就像对埃博拉病毒的畏惧一样。因为害怕被送进治疗地点,他们经常逃入丛林中。而且,他们还会寻求传统医疗的帮助,这让更多人处于危险之中。“这是一种新现象,而且是一种令人担心的现象。”蒙罗维亚负责追踪接触者工作的Mosoka Fallah说。
在几内亚和利比里亚工作的人类学家Almudena Marí Sáez说,前期的预防信息没有达到目的,因为他们强调的是埃博拉病毒是致命或不可治愈的。“人们说,‘既然你们并不能帮助我们,我们究竟为何要去找你们呢?’”他说。
在当天上午去往Fenutoli的路上,搜寻队员已经看到了此前的宣传后果。在一个叫作Telata的隔离城镇,通常熙熙攘攘的路边市场的货摊上空无一物。一个月前,该镇的一名男子把姐姐的孩子带回镇里,他的姐姐在蒙罗维亚死于埃博拉病毒。当村子里的孩子开始死亡时,这名男子表示,这是某个希望他生病的人把意志力传给了一只美洲豹,然后这只美洲豹攻击了孩子们——这是那里的人通常对于传染病的理解。这名男子后来自己也生了病,然后去了邦县的治疗点,他的床边很快就躺满了家人、朋友、邻居。残酷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本人是寥寥无几的幸存者之一。
满目疮痍
当搜寻队员进入丛林寻找这名失踪的女性时,身边是盘根错节的竹林。林中的空气闻上去像是潮湿的泥土味儿混合着奇怪的熟米饭味儿。搜寻队员经过细流与沼泽时经常要走用数根原木搭成的简易小桥。有一次,一名随行的记者失去平衡掉进一条小溪。由于没有帮手,他只好一个人爬上岸,上岸后靴子里早已浸满了水。这名记者此前已被告知:“原则上不允许有身体接触。”
沿路遇到的村庄都已经荒废遗弃,只有在一个小窝棚后面突然瞥见的影子或是树木中间突然闪现的动作暗示着生命的迹象。在一个村子,有一口架在篝火上煨着的锅被遗弃。在另一个村子,一位非常瘦、长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和蓄着灰色小胡子的年长村民曾出现在窗户后面,但却无论如何也不愿走出屋子。Dweh问他是否知道埃博拉,他回答说是,同时表示村里没人出现埃博拉症状,他也没有听说过搜寻队要找的那位女性。
在另一个村子里,搜寻队员找到一名叫作Leopold Glepoli的人。Dweh听说他是一位传统医生,曾给那名女性治过病。Dweh告诉他搜寻队员需要带他去Fenutoli,这样他就可以被救护车带到埃博拉接触者留守中心——那是位于邦加体育场的几个帐篷,接触者可以在那里等到潜伏期结束。因为一名接触者如果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生病,几乎不可能把他送到治疗地点。但是这位小个子的Glepoli否认曾与任何感染者有过接触,而且非常生气地拒绝了这个计划。由于已经过了下午一点,搜寻队决定继续向前寻找。
地图大体被证明是正确的,但Fenemetaa却比那位护士所说的远得多。搜索队经过四个半小时的紧张跋涉之后,并未发现任何尸体、病人或是任何人——除了4个穿着T恤衫、短裤和拖鞋四处闲逛的年轻人。Dweh问他们那位女性的情况,并告诉他们埃博拉的知识。他把这种病毒称作一种危险的毒药,表示那名女性体内可能携带这种毒药。
不清楚这些年轻人是否知道埃博拉。但他们说这名女性不在村里。后来,他们告诉Dweh她回来过,但又离开了。“他们在说谎。” Dweh说,他低着头,眼里充满悲哀。“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得出。”但是天已经晚了,搜寻队员几乎已经用光了水,而且太阳几小时后就会落下。他们不得已踏上回程。
希望难以捉摸
在回来的路上,搜寻队员带上了Glepoli。他仍然很生气,但表示愿意证明自己的“清白”。黑暗逐渐笼罩了丛林,林间的小路被淹没在夜幕中,桥变得更加难走。幸运的是Glepoli认得路。
来自MSF的挪威医生Morten Rostrup给大家讲了15年前利比里亚第二次内战期间曾在丛林中多日跋涉的故事。Rostrup和一名同事那时就听说过有一种神秘的高烧曾导致一处偏远村庄很多人死亡。“我们认为那时的高烧很有可能就是埃博拉。”他说。但当他们到达该村庄后,看到的已经不是病人,而是坟冢。
随着时间的推移,搜寻队员越来越口渴、饥饿与疲倦。另外一名MSF医生Fran Miller把她的最后一口水送给了其中的一名记者。“不要用嘴接触水瓶。”她对记者说,“把水直接倒在嘴里。”
天已全黑,搜寻队员用手电筒、手机等所有可能的照明工具摸索着前行。然后,他们看到了另一束光从竹林中接近。那是来自Fenutoli的搜寻队,司机让他们来寻找几小时前就应该回到目的地的搜寻队员。
又过了半小时,搜寻队员终于到达一座小山上,可以看到山脚下的Fenutoli。时间大约是傍晚7点,全村人都出来迎接他们。当搜寻人员趔趔趄趄、又脏又累地走出丛林后,迎接他们的是热烈的掌声。乌云夹杂着闪电近在咫尺,但是Glepoli又一次生气了,喊叫着不愿意去留守中心。已经没有办法把他送到那里了,因为救护车当天没有来。村民也不想让他待在村子里,所以他溜进丛林回到了他的村子。
Glepoli最终没有生病。那名叫作Washington或者Moses的女性后来也被找到了。她“向邦县卫生队投了降”。数周后,Dweh在一封邮件中写道。21天潜伏期过后,结果证明她并未被感染。在一场充满令人心碎与悲伤事件的瘟疫中,这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最好结局。但是当晚的快乐结局似乎就像丛林深处的萤火虫之光一样难以捉摸。
原文检索:
On the trail of contagion

sdfengxuan 发表于 2015-1-22 14:57

珍惜生命,

sunsong7 发表于 2015-1-23 13:47

[size=6]外媒称人类活动或唤醒“沉睡”致命病毒[/size]
2015-01-23 11:29:19 来源: cnbeta网站

摘要:西媒称,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就存在病毒,这主要得益于病毒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即适合任何生存环境的能力。由于这些微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需要入侵包括人体在内的动植物体内才能繁衍生息。西班牙病毒专家阿尔韦特·博什表示:“这些病毒的生命力极其旺盛。”据西班牙《趣味》杂志11月号报道,繁殖速度惊人、致死率居高不下、感染率高企等原因导致埃博拉病毒、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人类乳突病毒和艾滋病毒成为最受关注的病毒。
外媒称人类活动或唤醒“沉睡”致命病毒

资料图片: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工作人员将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者的尸体带离居民区。新华社发(马库斯摄)

在这些看似渺小的微生物中,有些病毒的杀伤力甚至猛于一战所有士兵。恰恰就在一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全世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致命的一场流行病。1918年一种病毒传遍世界各地,并导致全世界1/3的人口感染。据消息人士称,大约有2500万至4000万人死于这种病毒。有些人甚至说死亡人数上亿。虽然一战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900万,但相比之下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弗朗西斯科·贝加表示:“这种病毒被称为 西班牙病毒 ,但实际上是从位于美国的美军兵营中蔓延开来的。”时至今日“西班牙病毒”依然被认为是所有大规模流行病之母,是有史以来人类公共健康遭遇的最大挑战。此后所有甲型病毒都源自H1N1病毒,其中就包括在2009年至2010年在全世界引起恐慌的那场大流感。经常以“禽流感”这个名称出现在媒体头条的H5N1和H7N7流感都来源于同一种病毒。

1918年发生的那种灾难性事件表明,病毒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击垮上百万人。在理论上,埃博拉等病毒主要局限于地球上的某些地区,但是始于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估计,假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到2015年1月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这两个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数将达到140万。

报道称,埃博拉疫情首次在西非大规模爆发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这种病毒成为“全球性”威胁。虽然埃博拉病毒传播速度不及流感,但其杀伤力巨大。这是埃博拉病毒首次入侵人口密集并且拥有国际机场的大城市。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奥林匹娅·德拉罗沙表示:“一个埃博拉病例就足以酿成一起严重的公共紧急事件。”2014年10月5日西班牙马德里的卡洛斯三世医院的一名护士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引发的恐慌就能印证这种说法。

病毒种类繁多,而且新型病毒层出不穷。正如科普作家卡尔·齐默所说,如果要对这些微生物进行一次“普查”,那么将得到一个惊人的数字:10的31次方。换言之,这个数字是宇宙中所有星体数量的1000万倍。最近在美国微生物学的杂志上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将近32万种不同的病毒对人体有害。

例如,艾滋病毒首次被记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但是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上的一份研究指出,这种病毒实际上诞生于1920年代的金沙萨。艾滋病是一种可由脊椎动物传染的传人动物病,具体而言是从大猩猩传染到人身上的。

移民潮和全球化也是导致人类遇到这个新敌人的诱因。随着交通的发展,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飞机在几小时之内从一个地方传播到新的地方。此外,全球变暖也有助于病毒在离开发源地之后存活更长时间。很多案例都令人胆战心惊。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这种病毒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永冻土中深埋了超过3万年,但依然保持着感染性。专家警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很可能将类似这种病毒的其他病毒从“沉睡”中“唤醒”。

实际上,早在1992年美国国家医学院据就提出了“新兴感染症”这个概念。该机构发现,某些传染病在绝迹之后能够强势反弹,例如霍乱和结核病。和埃博拉病毒一样,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和马秋波病毒都是能够引发出血热的致命性病毒。马尔堡病毒的致死率高达88%,最近的病例发现于2008年。拉沙病毒常见于西非,人类可能通过接触染病的啮齿类动物感染这种病毒。马秋波病毒曾引发阿根廷出血热和玻利维亚出血热,同样可以从老鼠传播到人身上。

东方国家也爆发过大规模的传染病,因为在这些国家人类接触病毒寄主的机会同样很多。博什说:“在亚洲国家的市场当中随处可见猪、鸡和鸭等活动物。”新的病毒变种,例如H5N1禽流感病毒可能通过人类接触家禽等活动物诱发一场大规模疫情。

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等属于核糖核酸病毒,比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更具变异性,因为核糖核酸病毒不具备修补在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机制。变异性较高、数量庞大和传染期漫长都给疫苗的研制造成了障碍。

细菌的克星是抗生素,但是人类却尚未找到能够对付病毒的法宝。虽然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时能够抵抗病毒的入侵,但是最好的方法还是预防。

如果感染了病毒,那么抑制病毒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使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假如感染的是艾滋病毒,那么这种疗法能够在艾滋病发作之前抑制病毒的发展。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很难抑制的病毒。有些病人可能在治愈之后再次感染。

虽然人类已经研制出大量用于抑制病毒的药物,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药物售价过高。不过好消息是,2014年9月24日西班牙卫生部与研发索非布韦片的美国制药公司达成协议之后,决定将这种抗病毒特效药纳入医保。索非布韦片对丙型肝炎的有效率高达95%。西班牙的丙型肝炎患者有80万人,但仅一位患者所需的治疗费用就高达6万欧元。

出于经济条件等原因,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法公平平等地使用药物。例如,北方国家的任何一个公民在前往非洲和拉丁美洲之前都要注射预防黄热病的疫苗,但其费用却是发展中国家负担不起的。每年大约有20万人感染黄热病,3万人最终死亡,其中大多数是非洲人。传染病导致死亡已经超越医学范畴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为国际红十字会工作的麻醉师曼努埃尔·卡韦罗表示:“全人类都负有责任。”她曾在埃博拉病毒爆发期间在塞拉利昂的一家医院参与救援工作。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涌入医院。救援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搭建了两座帐篷医院来接待疑似感染者和确诊患者,以便协调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流动和循环。所有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抑制疫情和尽早发现并救助感染者。

工作人员在埃博拉病毒高危区穿戴一种类似宇航服的防护服。他们会相互检查,以防任何一寸皮肤暴露在空气中。在接诊之后,连工作人员用来做诊疗记录的纸笔都必须被销毁。他们一旦进入高危区就不会轻易离开,诊疗记录都是由他们传达给身处低危区的同事。

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国际红十字会抵达疫区之前几周就已开始在当地展开救援行动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上岗。该组织早在1995年就曾在埃博拉疫区参与过救援工作,迄今为止没有一位成员感染病毒,可见其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疫情主要在非洲地区爆发并非偶然。即便能够抑制疫情的特效药已经面世,很多非洲穷国也无力负担。如今很多致命性的病毒都可以通过注射疫苗加以预防,但是由于费用高昂导致穷国注射率较低,因此疫情更容易在这些国家爆发。例如,轮状病毒是幼儿腹泻的主要诱因,每年都会在全世界导致50万儿童死亡。虽然在西班牙等发达国家这种病毒几乎已经绝迹,但是很多非洲穷国的孩子却没有注射疫苗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埃博拉病毒“穷凶极恶”,但却显得“不太智能”。因为这种病毒虽然依赖于寄主才能存活,但最终却会杀死寄主。这种对人类致命的病毒对其自身而言也是致命的。

sunsong7 发表于 2015-2-13 15:59

[size=6][align=center]研究:埃博拉死者尸体传染性可持续一周[/align][/size]
2015年02月13日 15:53   来源:新华网    林小春

  美国科学家1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埃博拉患者死后,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其尸体仍具有传染性。这凸显了安全处理和埋葬埃博拉患者尸体的重要性。

  哀悼者在葬礼上与埃博拉死者尸体直接接触,被认为是造成西非埃博拉疫情扩散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此前医学界并不清楚,埃博拉死者尸体的传染性能持续多长时间。

  根据12日发表于美国《新兴传染病》杂志上的报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以感染埃博拉病毒后被实施安乐死的5只猴子为研究对象,把它们的尸体放入模拟西非自然环境的一个装置中,定期检测它们的口、鼻、眼和皮肤等7种体表拭子样本以及肝、脾、肺和肌肉4种内脏及组织切片标本。

  结果表明,体表拭子样本中,埃博拉病毒在猴子死后7天仍可检测到活性,而在内脏器官中,这种高致死性病毒可存活长达3天。此外,猴子死后10周仍可在其尸体中检测到病毒RNA(核糖核酸)。不过RNA是一种遗传物质,本身不具有传染性。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这一结果证实了埃博拉死者尸体在死后一段时间内仍有可能传染病毒。此外,这一发现也可能适用于感染埃博拉的其他野生动物尸体,尤其是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埃博拉重灾区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迄今已有9000多人死于这种疾病,而且疫情在连续数月有所缓解后,最近半个月又小有反弹,原因之一仍是没有安全处理死者的尸体。(记者林小春)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