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英财政大臣访华推进科研合作,建立干细胞研究合作伙伴关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0527|回复: 0
go

英财政大臣访华推进科研合作,建立干细胞研究合作伙伴关系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7:17 |显示全部帖子
天山飞鹤 发表于 2012-1-18 16:53 - h7 z9 [% ^6 w& n8 p
360万人民币对于烧钱的干细胞研究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而且具体合作方式、领域、时间都没有
  c. I  F+ _6 u" L
这不是科研项目合作投入。MRC早就在尝试寻求与中国的干细胞合作,不过英国人比较“谨慎”或者说“死板”——不同的理解——,务虚会开了一个又一个,访问一波又一波,调查一轮接一轮,报告也不止一个了。最后的结论是应该先找一家中国相应的资助机构——开始想科技部,后来找科学院,最后找到基金委,共同出点钱搞一个信息沟通和鼓励互访的基金。
" k+ j5 K9 [3 x- ]0 Z
, g& K+ T2 x' Q目前来说,来中国合作的人,都是看上了中国人有钱,有劳力,有资源。但问题是所谓知识产权问题无法解决。不仅是由于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知识产权体系不完善,更深层的问题是跨国跨机构甚至跨行业的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基本是个无解的死结。所以,明白的老外都是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利益基础上,寻求合作过程中的投入获益。这点还没有办法。中国自身的研发实力还不足以上来就在合作中占制高点,而且经验与体系也严重不足,更何况还有为了文章的利益欠考虑的情况。3 R; b) V' k) {2 X7 ?
7 m' n' u1 m0 e
其实,引进人才确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当然这里面有效率和效益的问题。而科研人才易招,真正懂行(中外都通的)的产业开发技术与经验的行家难找。也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还只是以科研文章为标杆。1 k; e- Z- |" Z, U! T& b

) T$ B9 E4 ^0 E  m# U任何合作,都是竞争。科研上的利益之争还是小事,知识产权、产业经济利益的把握,没有一个明确有效的战略战术,得不到什么真正的便宜。美国人仗着自身的老大,还不会让真正的利。而英国人水平不低实力有限,体系也比美国集中一些,喜欢搞一些国家层面的对等项目,但英国佬更“实际”,见了兔子也未必撒鹰。先搞搞清楚你的情况,诱导你走它的路子,是他们的思路。英国的体系倒确实比美国更有借鉴性,对中国来说。2 w/ E* F7 n! O4 K

" S: }# W( X+ l+ W其他国家,澳大利亚人是典型的流浪汉投机客,只追求眼前利益所在,不在乎其他东西。法西德意等,更零散一些。
0 g2 _5 e4 X5 n" v' K+ r* U. R/ w$ I7 C  K& C* @8 j8 q! @7 m
韩国人来中国就是到处建立所谓产业合作机构。日本人则最有戒心,把自己的东西抱得紧紧的,怕被中国人“偷”了。' A8 K. c% b9 P4 W; n
# W/ a' p' J8 d
中国在目前的情况下,一旦有钱了,直接把英国的某些顶级研发机构整体买了最划算。前些年就有类似的机遇。以后如果老欧洲进一步退化,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自主发展自己的实力是根本,但要“跨越”,不能一步步来,跟不上趟。
% O/ l  d4 s2 o' w% A
- G/ P8 S8 T8 N) F海外引进的实力,还是太零散。科研上形不成学科集群体系,临床与产业人才上严重短缺,专业投资领域不成形,还不说研发支持体系基本依赖国外,这后一条更严重制约中国的干细胞研发。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0 + 10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50  包包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0 13:14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