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marrowstem
go

iPS细胞,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31
发表于 2010-10-23 19:1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tonley & W4 O7 j& l* b& C9 R
机制不明的东东是没有多少生命力的,如果要应用到临床更是不能排除有未知的危险在里面。显微镜的应用恐怕与iPS细胞的应用有不同的含义在里面,个人认为前者是科技,而后者却是真正的科学,更何况iPS是要应用到人身上的。
- o1 m2 M. v! m$ A3 M, H$ [3 A/ d      不知我怎样理解对不对。

积分
-100 
威望
-100  
包包
-100  
32
发表于 2010-10-30 11:22 |只看该作者
很有发展潜力~支持一下

Rank: 1

积分
威望
2  
包包
93  
33
发表于 2010-11-1 22:45 |只看该作者
不是吧,那这样的话干细胞的定义都要改变了,再没纯粹的干细胞

Rank: 3Rank: 3

积分
308 
威望
308  
包包
589  

优秀会员

34
发表于 2010-11-3 15:18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允许我说点不同意见,此实验仍不排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所使用的三个因子转化的是组织内业已存在的组织干细胞,即干细胞被诱导分化的同时也发生增值,而事实上并没有转化的发生。
' @* p8 w$ E2 ^ " E: L, m) L; x: B+ j0 I9 X
楼主的这个观点,其实yamanaka自己也提出来过,不过后期有人从B细胞逆转成ips, 进行了一定层面的证实。
8 M  i# E+ d9 @/ R$ p" u以前的文章报道在体内转胰腺相关的三个转录因子,在外分泌腺体区域可以再生胰腺BETA细胞,这个可以解释为组织干细胞存在,相互间的转换和补充。% }9 Q. n5 o5 B/ F3 s" N
单就上面文章而言,神经组织是外胚层的组织,而成纤维细胞一般是中胚层来源(没看原文,不知道作者怎么交代),这种跨胚层的转化好像和组织干细胞的筛选富集解释不是很确切。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14 
威望
114  
包包
414  
35
发表于 2010-11-11 13:4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marrowstem , H# j# ~, Q) H2 k' [1 n/ O

9 p. `/ ]  i: i  {
+ b! p. U& f- Q# k' {2 v. @    既然成体大部分组织均发现含有干细胞,那么这些干细胞是否也是致瘤的根源呢?如果不是,ips和成体组织干细胞有何区别,能否借鉴降低ips的致瘤风险呢?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5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14 
威望
114  
包包
414  
36
发表于 2010-11-11 13:5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 marrowstem ( G. o6 E! ^7 `7 \& C/ }
9 h6 U$ \4 K- p! `* r
' q, y' w8 e( Y- C3 c
    呵呵 同意,从效果上来看,显微镜达到了人们的目的,而且无公害,而医学这个东西,没有十分的把握,不能滥用的。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37
发表于 2010-11-11 19:09 |只看该作者
针对最近nature上的一篇news:Cellular 'alchemy' transforms skin into blood,
7 v* j& e/ k) e$ ^( HDirect conversion of cell types could offer safer, simpler treatments than stem cells.
  L7 D+ i; |# K, u) |  ^再一次证明用转录因子可直接诱导转化体细胞为另一种类的细胞,而不需要先诱导成为iPS细胞那一步。
2 e6 ~+ |- P# |; e1 v      对此我产生一点疑问,为什么用同样的一种转录因子(Oct4)诱导同一种类的细胞(成纤维细胞),而有人得到的是iPS细胞(去年Cell上德国科学家的一篇paper),有人得到的又是血液细胞。+ K: i" J/ i9 E, e
      个人感觉这里面肯定有不小的问题在里面忽悠我们,也许大家通过实验看到的都是表象在迷惑人,而背后的“生机”则深藏不露。不然这个领域不会有这么多的乱象。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38
发表于 2010-11-15 22:39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细胞的体外分化、去分化和转分化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在体内的“黑箱”过程,但是,人为地将这些经过体外“诱导”的细胞强加给正常生命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改变生命的自然进程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5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5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 
威望
359  
包包
897  

优秀版主 金话筒 积极份子 热心会员

39
发表于 2010-11-22 23:29 |只看该作者
确实 如此

Rank: 3Rank: 3

积分
496 
威望
496  
包包
1265  

优秀会员 金话筒 新闻小组成员

40
发表于 2010-11-30 15: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ingshui1985 于 2010-11-30 15:19 编辑 * ~% F9 C- E8 M# r2 `4 F

0 {! ~# a+ c1 I9 T. V2 u+ N% |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 b/ h# N" p/ j
# B, E, v1 ~" G: r6 j1 X看了您的数个主题,作为后辈,对您的严谨的思维深感叹服。% A4 p$ H0 R  a3 H
我觉得您说的很对,在认识一个新东西之前,首先要质疑它。如果大部分的质疑一一被解决了。那么这个就是真理了。
5 E$ G( \8 z" b9 `8 t如果很多质疑无法解决,那么我们还应该称之为猜想!1 j+ ?2 h- p, k8 Q8 S, j. u' W
3 n) z/ y0 r* \0 h9 U. F/ s
ips进展快的让人惊叹。发展很快,结果出现的又多,而且有的之间会存有差异。我觉得现阶段可以求同而存异来看待会更好一些。/ U) g, t# F& D- K* V" G1 {

, t5 t0 `, Z" B9 d' q* b) ^1 s但是个人认为ips的理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动物进化过程中,体细胞干细胞的全能性是逐步降低的。到了哺乳动物中,在成人体内除了生殖细胞是不存在全能干细胞的,而只是多能和专能干细胞。7 K! }% ?6 k% [+ o
9 P% _3 g3 o5 Y' ^
我们吃饭经常说,吃什么,补什么。如身子骨不好,多喝点老母鸡汤。) |5 B! G* y$ \) A* a
同样的,如果在临床上,对于患者,治疗他们的疾病,点到即可。如手术切除了病坏的部分肝,我们给他打一点肝的干细胞,即可慢慢恢复。对于干细胞较少情况,将来也依靠多能干细胞之间的相互转换,也有临床意义。这些例子都可以绕过ips也可以绕过伦理上的人类胚胎,而完成治疗。
  d0 i+ U3 X- n) S( ~ips细胞虽然全能性强,可以分化为任何组织,但是一来需要导入新的基因来完成诱导,二来自然条件下这样的细胞在成人体内是不存在。
/ x! a" [! r* K/ h6 O因此,里面包含了太多未知的因素,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 h2 P/ V- {5 W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marrowstem + 10 + 1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6 21:56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