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干细胞研究的真正竞争刚刚开始(The real battle is on)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tpwang
go

干细胞研究的真正竞争刚刚开始(The real battle is on)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积分
3210 
威望
3210  
包包
3359  

精华勋章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41
发表于 2011-6-13 00:39 |只看该作者
还有,大家都在想着搞机制,我很高兴,本人对基础研究很感兴趣,但是个人觉得都搞机制也不太好。研究机制的前提就是别人发现了一个现象,需要解释,这时候就有人去试图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同志们,为什么我们要去发一辈子去研究别人的问题呢,为什么不自己去发现现象,自己去提出问题呢?可能你说我幼稚,但是有条件但愿大家都能勇敢的去尝试新的东西。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别人去解释吧... ...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tpwang + 6 + 12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6  包包 + 32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42
发表于 2011-6-13 08:23 |只看该作者
张也行 发表于 2011-6-13 00:34 5 P1 B  o7 q: O  b2 |
哈哈 谢谢tpwang 老师精彩的文章。
, G# r: v& ^( r! x  R" OiPS细胞真的是太热了,以至于人们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都显得有些滞后了。 ...
  Z/ ]! C1 v, t7 c& W9 u$ Z
从实用的角度,还是先搞点能用的成体干用起来。至于干细胞研究体系的建立,自然需要胚胎干并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搞搞重编程,跟上形势。& a7 l) g2 g( s$ `* k6 H' b
) `  o/ J: p3 K* j9 A+ @, p
有几个中东兄弟国家满世界到处找人问干细胞怎么弄,俺们的观点就是先建库、胚胎干建系,然后把间充质之类的先搞起来,然后吗,能找来海归,就搞点iPS之类发点文章,给自家弄个名份。但发展中国家还是要讲实效,别觉得自己钱也不少,人也不傻,跟着美英也能一下子提升到干细胞科技第一世界团队。多少钱也架不住火烧水漂不是……) n& e& {) _; D
1 {% x$ B% z  [6 r
当然,这话也不能使劲说,免得人们怀疑咱别有用心,就是国内也不能使劲说……
! R1 c& l. _4 c0 [4 U$ g' h8 ?: P2 X2 f4 ~+ l0 D+ J
呵呵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43
发表于 2011-6-13 08:27 |只看该作者
张也行 发表于 2011-6-13 00:39
& T" |3 e  J; u" K9 h还有,大家都在想着搞机制,我很高兴,本人对基础研究很感兴趣,但是个人觉得都搞机制也不太好。研究机制的 ...
8 t2 R  W+ W4 B8 i& p3 V% v
机制与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关系从来不是机制领先的,其实所有领域都一样。从动机上,再时髦的科学也是建立在应用前景上的,而且永远是有了一定的应用带出来问题才能真正从技术上进步,所谓纯科学问题有可能走在前头,但技术则不可能太超前。
: ]  [6 a7 f" m& x4 t* u+ Q( ~# e+ _9 O4 Z! v6 L
关键是个动态平衡,看看走走,走走看看……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52  
44
发表于 2011-6-13 08:39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写得太好了,太妙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45
发表于 2011-6-13 17:00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正是实用性绑住了中国科学前进的脚步,让我们至今还脱不掉科学东亚病夫的帽子,因为在100多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中,我们的成绩依然是光蛋零分。
8 m% @. a( K4 A1 X: c      寻找原因,我想正是中国人太注重应用了,而不愿在基础科学上花费精力。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成就那个不是pure science: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DNA的双螺旋模型等等。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46
发表于 2011-6-13 17:00 |只看该作者
      学以致用,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导,听起来也是不言自明之理。学必致用,恐怕更是儒家思想传统的一部分,把学问变成经世致用之学,事实上实用精神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去。例如理学各家对于知与行的辩论,首先是讲“知行合一”,然后是程朱讲“知先行后”,后来王阳明要求知行并进。
0 K( a% y0 H$ _+ R2 I- B      刨根揭底问一句:究竟为什么必须“行其所知”?对此我们几乎无从质疑。个中原因,是中国思想的泛道德主义。知行若可分离,思索不必济世,作为读书人,人格已破产。学与用若可以分离,学者就错用特权,忘记为国家谋福利。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47
发表于 2011-6-13 17:01 |只看该作者
     但翻阅西方的科学史,学术却不是一定为了有用。据说曾经有一个学生问柏拉图:你的学问有什么用?柏拉图给他钱,叫他离开学院。另外在电刚发明时,也有人问拉瓦锡:“电有什么用?”,拉瓦锡回答:“婴儿有什么用”
- b6 C( L; h, J& W       其实翻阅历史,可以发现——真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往往是那些不切实际、无关功利的学术理论:数学如此、物理如此、哲学也如此。需要固然是发现和发明之母,但好奇心,却是求知更重要、更持久的推动力。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48
发表于 2011-6-13 17:02 |只看该作者
        而且,好奇心能让研究者不满意发现,而作抽象的普遍规律的思考。对现象后面的底蕴的兴趣,能促动人寻找适用任何场合的普遍规律。
+ ~3 F! D0 p2 t% K( J0 U       拒绝抽象的习惯,却植根于实用精神:使中国思想满足于意义的在场性,不去作普遍化的追寻。对于思索,不能以有无实用价值论之。抽象的结果,有可能开拓出新的理论体系,哪怕即使是思想游戏,也不是坏事。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49
发表于 2011-6-13 21: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pwang 于 2011-6-13 21:46 编辑
2 b3 l- z" f( X# V' X6 O
8 p1 o2 \. b3 ^2 g5 [7 \, S回复 marrowstem 的帖子  {, u' H" D/ }- n6 X

/ c' }& `6 i) [5 X& S也对。既不能都只是低头拉车不看路,也不能都只仰着脑袋数星星。具体到个人,主要的工作可以各有侧重,但应该具有平衡的素质。具体到整个科研领域,需要有人侧重应用,有人保持对未知的纯科学探索。具体到国家的科学努力,则有各特定时期的轻重缓急。
5 R& Q: l$ b, u0 T8 I9 Q& @$ D. I1 Z4 i: n3 J5 w+ i; b
平衡是个动态的。事物的发展与平衡的实现往往不是平行线,而是矫枉过正的阴阳转换,此起彼伏,互相依伏……* ^3 B6 S8 D  B0 N& ^
0 V9 k2 k1 B4 c- |' H
道可道非常道啊,还是要实践,科学冥想也是一种实践,需要有某种规则,否则就有可能滑向幻想了,呵呵。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1 
威望
13511  
包包
32034  

论坛元老 优秀版主 专家 金话筒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50
发表于 2011-6-14 18:35 |只看该作者
       与其他的研究领域相似,目前困扰iPS细胞研究前进的最大阻力是细胞重编程的机制不明,这就是因为基础研究跟不上而阻扰他的应用的一个典型体现。基础的研究没有突破,往往结果是影响这个领域的整体发展,也就是所谓的瓶颈效应。) j" @& r4 `0 f2 v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3 04:4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