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5178|回复: 5
go

[其他类别] 图说细胞死亡的各种姿势,很美很生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0761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22: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5-12-17 12:56 编辑 / M3 r/ @3 \* m1 g5 X
" [- a% ~6 X+ z2 y( m! L: i
图说细胞死亡的各种姿势,很美很生动!
8 @5 E9 i$ Z0 z: B# q8 g4 \, w& G5 ?1 {来源:此文抄袭《癌图腾》老狼作品 / 作者: / 2015-12-16
) |) d7 I4 e% N; DTo be,or not to be,不仅困扰着哈姆雷特君,我们身体里的细胞也每天都面临这样的选择。细胞各组成部分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增殖,产生新细胞,以代替衰老、死亡和创伤所损失的细胞。这是机体新陈代谢的表现,也是机体不断生长发育、赖以生存和延续种族的基础。7 B( k7 B, S* E+ L3 I4 x
   344.jpg # y: n5 Q8 y, A; h0 l" w
图示:根据代谢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细胞的正常肾& L' A4 E7 ^% {2 C- m; N
血红细胞的生命周期80-120天,我们每天有300百万个红细胞凋亡,同时也有相同数量的红细胞生长。不同的细胞生命周期不同,在生命周期末,这些细胞不仅要选择死去,还要选择如何死去。图选自Cell--《细胞》杂志。. ~  P+ z) g7 a. W/ e
一、自杀--one for all ,all for one) y( ^" t' H  D! e9 i5 N0 y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中说过:one for all ,allfor one。这句话也在各行各业广为流传,我们在生活中要相互帮助,不要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点,大家是一个互惠互利不可分开的整体。生物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事,由宿主决定的细胞自觉有序的死亡现象,当细胞遇到内外环境的刺激时,主动启动基因调控的自杀保护措施。包括细胞凋亡、细胞自噬和失巢凋亡。
6 O$ ~, J5 S7 U8 v1 g6 y细胞凋亡(apoptosis )
9 [( O$ q4 I( K- B! L3 [   345.jpg 9 [! ~6 Y+ X2 d
图示:中间处在凋亡期的Hela细胞和周围的非凋亡期细胞6 b/ J: s% x8 ^/ T/ _; H" ?2 Z
这种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生物体内细胞在特定的内源与外源诱导下,其死亡途径被激活,并在相关基因下发生的程序性死亡过程。# V# b, Q; p7 r
细胞自嗜(autophagy )& j) G. H. Y0 h. ^
   346.jpg
4 f" R% x( t$ f图示:激活细胞的自噬基因Atg1(绿色)就可以引起自噬(红点)。通过触发程序性细胞死亡减少了中肠细胞的大小和组织的形状0 l4 M$ U: [% \3 i8 ?% o" }6 E
一些损坏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被双层膜结构自嗜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或液泡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利用。1966年Duve 和Wattianx 发现溶酶体的同时发现了细胞吞噬作用。1977年Mortimer 和Schworer发现肝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自嗜作用对维持自身稳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j( X8 y& K4 a. G) J6 K
失巢凋亡(anoikis )
, }  F4 T% @, P# U   347.jpg
, m7 l8 L. H$ {4 F& {图示:单一传播的肿瘤细胞(白色)渗透老鼠的淋巴结。血内皮细胞(红色)、淋巴内皮细胞(绿色)和DNA(蓝色)的三维的效果图" |, O- n( r* M9 V' G( T; `+ O
正常的贴壁细胞如果长时间处于悬浮状态就会因“无家可归”而死亡,由细胞外基质和其他细胞脱离接触而诱发的细胞死亡形式在1994年被命名为失巢调亡。肿瘤转移的一个特点就是肿瘤细胞能抗失巢凋亡。2 p( M$ y+ L; D8 m
二、他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8 |- K; z1 e8 U2 F* K8 m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免疫系统(君)发现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和病变细胞,引起内环境的波动,即启动抵抗机制清除外来异物。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父)等通多种方式来处死一些细胞来维持系统内环境的稳态。! ?( e. Y) p) W1 m' g- v8 h
吞噬死亡 ! a; L/ `8 K9 v% @4 i- M: r  O4 _
   348.jpg $ }2 |6 \/ O* h$ ?1 A" x, y
图示:淋巴结血内皮细胞(红色),淋巴内皮细胞(绿色)和DNA(蓝色)的三维的效果图。像是地球的一端,守望在世界的尽头,吞噬外来的细菌等
$ I0 W: o) Q# z在赋乳动物体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有防御功能。如占人细胞数四分之一的红细胞仅能活120天,因此人体每天必须清除大量衰老的红细胞。这些主要靠吞噬作用即溶酶体消化。
( D1 h" J1 g( q% M2 n+ n% v免疫杀伤
- @1 h+ a) C6 r2 w: v0 X& L   349.jpg
" z- b- H' g- _7 C. R3 J$ D图示:T细胞攻击黑色素瘤细胞(绿色),接触后分泌黄色信号,号召其他细胞细胞作用; _0 I+ X, b; p( X* G6 U
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淋巴细胞可介导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对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杀伤作用。0 L, a8 p! \0 A& D
三、衰老性死亡
9 @- J8 j" v; }+ c7 m0 ~. e4 q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衰老死亡的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0 ~7 m7 n; j) y
细胞角质化
7 f7 @7 R/ C2 C2 r2 g3 M   350.jpg / e9 G/ H" f) \/ f! E! N  w1 Y
表皮细胞会依基底细胞,棘层细胞,颗粒细胞,角质层细胞的顺序形态转变,并向表层逐渐移动最后形成角质细胞( o0 b5 n6 Q" a" S
四、意外死亡
( p+ G+ C" z8 U" Y1 g) S坏死性死亡
. r" {% K, Z4 O  Y) p   351.jpg
1 {1 l+ m) w. y1 a! w图示:左图为正常的Balbc 3T3 细胞;右图为在外界刺激下细胞坏死,失去应压纤维  y% n  B! G* W! ]0 ]
细胞遭遇异常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意外死亡。8 |4 |% L. o2 y' L2 `
五、非典型性死亡4 w4 l4 D3 P; Z$ m4 N
   352.jpg
2 e: X# @. T' @3 L图示:病毒感染的细胞,细胞核肿大$ I4 K3 I5 d" K3 K
当细胞凋亡不能正常发生而又必须死亡时,细胞采取不同于典型的凋亡和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的“替补”方案。3 `0 x' J$ G1 I! D2 ~9 n"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记住为我们服务的这些细胞“功臣”们!
& e) I% u1 {- Y1 v" S" @( \- |" N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75 
威望
75  
包包
115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7 09:00 |只看该作者
求原文. z9 B: X4 q& r6 r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藤椅
发表于 2015-12-17 11:3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flagarmy 的帖子
; E0 t' g0 g1 U5 F: a) C% K7 W9 R( B( B2 H8 m
此文抄袭《癌图腾》老狼作品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7 12:57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回复 sunsong7 的帖子  v  v4 R7 I( i; q! a; f
4 o- M) B& Z/ h& i' x: G8 g6 c# f
已经修改来源 并注明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威望
484  
包包
1260  

金话筒 优秀会员

报纸
发表于 2015-12-17 13:10 |只看该作者
很牛很牛很牛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0761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15-12-17 20:4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细胞海洋 的帖子! X, a- \- O3 t' ]9 l
- f/ r4 f2 j  A! \3 Z
谢谢超级版主海洋,我还真不知道是这么回事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6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