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7
- 威望
- 97
- 包包
- 3142
|
日期: 2006-01-04 今日/总浏览: 1/1007
# U# J5 w+ P W2 O8 u
7 o' m9 m0 X7 U: x
' z+ X! l+ O" g+ ~" Q! R2 N8 Z
4 L2 A- O8 r" T8 Z: V! f
/ h/ U6 M: n( ^0 ~6 l6 w& M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生命科学家黄禹锡近来麻烦缠身:先是陷入“卵子风波”,12月22日,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一个调查小组又宣布,他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存在严重造假行为。对于广大韩国民众来说,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学术打假”。调查结果也许将彻底改变一位被誉为韩国“国家英雄”的著名科学家的命运。此前已有韩国媒体将之称为“国耻”。
6 H7 {8 Z, x) v0 J! V 兽医出身的黄禹锡,曾经在国际生命医学创下数个“第一”,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今年两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2004年2月12日,黄禹锡在论文中宣布,他的科研小组成功地克隆出30个人类胚胎,并从其中提取胚胎干细胞。由于他的成就,他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5 H+ p6 ?0 O/ [/ e/ f
今年5月,黄的科研小组再次宣布,他们成功利用11位病人自身体细胞克隆出与其基因相同的胚胎干细胞系,并于5月20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黄禹锡宣称,这一成功为治疗帕金森氏症、癌症、糖尿病、心脏及肝脏功能低下等多种疾病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这一成果震动了国际学术界,黄禹锡的研究伙伴,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杰拉德夏腾(GeraldSchatten)称之为“比研制抗生素和疫苗更具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h+ B( p" H7 |# C
但是,黄的诸多重大发现也引来了争议。2004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就对黄禹锡的研究提出质疑,指出黄的两位女性助手为实验捐献了自己的卵子。身兼研究者和卵子来源,两种身份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这种做法是国际科学界无法接受的。但黄禹锡当时断然否认了这种说法。$ h1 w: |' _# l$ n5 S% C. I
到今年11月,黄禹锡的美国合作伙伴与韩国媒体相继发难。11月13日,匹兹堡大学教授夏腾声称,黄不但让自己的女性助手捐献了卵子,甚至在论文中编造数据。夏腾就此中断了与黄禹锡的合作,并要求《科学》撤除自己与黄共同发表的论文中的署名。11月24日,黄禹锡不得不承认了女研究员提供卵子一事,向韩国国民道歉,并辞去了韩国“世界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的职务。$ |- j" V% e& Y& f# N2 I
11月底,韩国MBC电视台又就黄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分别引用两位黄禹锡小组成员的说法,指控黄在2005年5月的论文中造假。此报道在韩国掀起轩然大波,不过很快遭到了当事的两位科学家的否认。两名小组成员对另外一家电视台说,MBC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他们加以恐吓和误导,并且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用隐藏的录像机录下他们与记者的对话。
+ k/ V O# t4 C C8 k4 I) W# ^ 韩国民众对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遭到伤害感到十分愤怒,并对MBC电视台进行抵制。MBC电视台不得不在网站上发表声明,承认自己的记者有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h4 P4 V) h# z" u
但是,造假丑闻并未就此停息。12月15日,黄禹锡论文的共同署名者之一,MizMedi医院理事长卢圣一接受MBC电视台采访,说黄已经向他承认其第二篇《科学》论文存在造假行为。与此同时,黄禹锡小组成员金善宗还承认,黄禹锡命令他把两张胚胎干细胞系照片复制成11张。12月22日公布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 w7 c1 t) k! h4 V/ L# B$ J 但在重重打击下,黄禹锡仍旧坚称自己研究成果是真实的。他在12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否认了造假指控,但承认因“管理疏忽”出现了许多问题。他说自己的研究小组六名成员的确克隆了11个胚胎干细胞系,但其中部分因遭到真菌感染而死亡。同时,他还反戈一击,暗示卢圣一的医院有可能对克隆出的胚胎干细胞系进行了破坏或者“掉包”。但他也与夏腾一道向《科学》杂志提出撤回2005年5月20日的论文。8 v- H) {* F+ i+ d! z
黄禹锡面临的麻烦,除了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关于科研道德守则的广泛争议,更在“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原本就充满宗教、政治和道德争议的领域里再次激起轩然大波。! f+ J3 M1 Q$ L {& e% L
美国天主教主教大会“保护生命活动秘书处”副主任理查多尔福林格(RichardDoerflinger)在黄禹锡因“卵子丑闻”辞职后,在保守派政论杂志《国家评论》上发表文章,声称“关于研究性克隆的整个宣传攻势充斥着捏造、夸张和彻头彻尾的谎言”。而支持为医疗用途而进行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人们则对此感到忧心忡忡,认为这会进一步削弱对此种研究的伦理支持。( k! T, n" Q# i% \* v/ \0 K
此外,美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对此还有更加现实的担忧:今年10月19日,首尔国立大学宣布成立在黄禹锡领导下的“世界干细胞基金会”,向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科学家,每年提供100个左右的胚胎干细胞系以供研究。多数美国科学家由于布什政府对干细胞研究的反对态度,无法获得足够的研究资金支持,因而这样一个全球共享资源的“干细胞银行”对他们非常重要。2 c r* Y9 Z; R" Y3 y+ ?6 F! Z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在克隆和干细胞研究等方面的道德和监管环境相对宽松、且进展迅速,有可能成为国际上此类研究的基地和“原料供应地”。( K, J- U; Y( X. \, k
3 Z7 `3 _' G- [/ H! x6 ^
) s' Z0 B# K- Z2 O0 z3 Q; R4 i$ C
( u. k0 C7 [3 x( w2 R9 ]
$ h5 s+ I9 A3 x' l) X: e; K& {0 K4 |' c1 _& z/ E* j+ p7 `& s
作者: % C6 _4 @% E. S- D: [4 U
来源: 《财经》杂志
1 q) v ?* N9 J0 T- |0 f; \, D发布者: 刘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