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炎症纽带揭晓!抑郁症、冠状动脉疾病共病与心肌病风险的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2217|回复: 0
go

炎症纽带揭晓!抑郁症、冠状动脉疾病共病与心肌病风险的惊人关联及治疗新曙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0736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23: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Nat Mental Health:炎症纽带揭晓!抑郁症、冠状动脉疾病共病与心肌病风险的惊人关联及治疗新曙光/ V" X$ t1 c' I% d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4-04-11 11:35
% g5 J2 e0 Z( @4 F% D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称之为转录组全关联性扫描的技术绘制出了参与调节与冠状动脉疾病和抑郁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图谱(即遗传变异图谱)。
6 T+ a) p4 {8 o3 N1 E4 [抑郁症与冠状动脉疾病(CAD)呈现显著的共病现象,约有40%的患者在生命进程中会遭遇两种疾病的双重挑战。尽管合并症的发病率很高,但其具体的基因和信号通路,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
! e' }# [  F% g2 d' r8 o* C3 Y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ntal Health上题为“Gene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re enriched for cardiomyopathy and inflammatory phenotyp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冠状动脉疾病和重度抑郁症或许会通过共享的炎性途径与心肌病(cardiomyopathy)风险增高的遗传关联。心肌病作为一种渐进性心肌组织病变,其与两病关系的阐明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视角。
. ^: X" ]. F: y& ]+ A: H/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联合使用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和抑郁症的药物,如他汀类与抗抑郁药,有望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有效防止心肌病的发生。研究者Lea Davis博士说道,”这项研究指出,慢性低水平炎症或许是引起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众所周知,抑郁症与其他严重健康问题,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高达44%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同时伴有重度抑郁症诊断。尽管如此,二者深层的生物学关联尚待深度揭秘。
% [4 O+ g; q+ R) I2 k# {6 l) h, L# ?
6 P  R) N, Q$ w3 {图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220-024-00219-z
/ g0 C4 y5 ~* i, K4 t/ M0 x- N其中,一种可能性的关联就是炎症,在这两种疾病状况下,研究人员能观察到炎性标志物水平的改变,这就表明,或许存在一种共同的生物学通路能将抑郁症中的神经炎症与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联系起来。
9 h! C- \! u: p: A0 C: m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称之为转录组全关联性扫描的技术绘制出了参与调节与冠状动脉疾病和抑郁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图谱(即遗传变异图谱)。" }0 o" R$ {3 ^2 r9 N
随后,他们鉴定出185个基因,这些基因不仅与抑郁症和冠状动脉疾病显著相关,且在炎症与心肌病的生物功能中显示出富集现象。这提示我们,对抑郁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共病易感性(定义为重度抑郁性冠状动脉疾病,(m)dCAD)的个体,其罹患心肌病的风险可能显著升高。然而,当研究人员对大型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库进行扫描分析时,他们发现,具有(m)dCAD富集基因的患者实际发生心肌病的风险要低于单独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
( {, h9 ?2 T7 }关于这一现象的一种可能性的解释就是,针对冠状动脉疾病和抑郁症的药物,比如他汀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或许会通过减少机体的炎症水平从而预防心肌病的发生。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调查最佳的疗法机制,但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当设计治疗抑郁症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计划时应该同时考虑患者的心脏和大脑健康。! Z2 t: x4 A; H( l" r9 `- v2 K. c& a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抑郁症-冠状动脉疾病中的遗传调节炎性机制,同时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种假设,即抑郁症相关的冠状动脉疾病或许存在心肌病风险富集的假设,为未来精准医疗与综合干预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生物谷Bioon.com), J( Q: i% I- }1 p2 {
参考文献:( r. i. l2 w* o% E! ?6 F/ B3 F+ x9 P
Singh, K., Lee, H., Sealock, J.M. et al. Gene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re enriched for cardiomyopathy and inflammatory phenotypes. Nat. Mental Health (2024). doi:10.1038/s44220-024-00219-z
6 e: w: f0 ~- Q" n1 o) D! U5 x9 r9 y$ s- Z2 ?+ |' X' X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4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