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6318|回复: 0
go

国家十一五 [复制链接]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09: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5 h/ t2 R( X0 X; \' _" U
2006年10月25日4 Q9 f. P* p. Y" j4 G6 b3 J
国科发计字〔2006〕433号
. s# ^% \6 w; R' n8 h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 c. W' [4 ]5 A* S9 m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科学技术部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w2 M' g% L% k9 ?
5 m. [" D. P, N/ u  F4 F                                 科学技术部 5 y. y' {% Y: `+ G& q( D
                                         二OO六年十月二十五日8 l8 u5 v+ O0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 |& ~+ [7 q) L0 U* f0 ^# V附件:/ `% S* f8 C- S2 C0 `4 Z" J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 Z. \9 v, `- Z  n! L: ]$ a3 S( q

$ E5 M6 i& t7 r. `9 t0 |0 q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具有明确国家目标、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v1 }; v- m( ~' s
一、“十五”期间的部署  W( [/ j* w3 W' d% {' C
自启动以来,973计划在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
2 i& _2 O, l  Z3 G6 @- _农业领域围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未来农产品竞争力等目标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重点部署了以新品种、新品质为目标的农业动植物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生物固氮以及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研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生物农药与绿色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生物入侵、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西部典型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统筹部署。3 @8 R% }& s+ P, V; ]8 d
能源领域针对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液体燃料严重缺乏、能源消耗带来严重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部署了煤炭气化液化、多联产、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油气藏勘探、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重点部署了天然气、煤层气成藏机理和高效催化转化、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探索方面主要部署了氢能规模制备与储运、太阳能规模制氢、核聚变能、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新型光伏电池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V) C6 |& F% P3 G! I8 E% p( D3 F
信息领域重点部署了面向未来竞争的数学机械化、高性能科学计算理论及软件设计新概念,微纳电子、光电子器件与芯片的新原理、新结构与新方法,下一代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存储模式及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处理的新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对数字信息理解与融合、和谐人机交互环境、信息与网络安全等难点问题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围绕信息科学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前瞻性地部署了量子信息、量子通信和量子器件方面的研究。
0 @' a# V9 B5 a9 Y  H+ [' m$ \资源环境领域针对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生存环境质量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严峻现实,在矿产资源方面,主要围绕我国东部环太平洋成矿域、西部古亚洲成矿域、西南特提斯成矿域及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进行了部署;水资源方面,重点部署了长江和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及主要的淡水湖泊富营养化方面的研究;海洋方面重点部署了边缘海的形成演化、近海生态环境演变、陆海相互作用及近海有害赤潮等方面的研究;生态环境方面,重点围绕青藏高原、西部干旱区、北方干旱和荒漠化地区、西南纵向岭谷地区及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部署,同时针对首都及周边地区、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要经济发展地区的环境污染控制部署了相关项目;在重大灾害方面,对天气气候灾害和地震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预测、火灾的演化规律和防治及地质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的安全性进行重点部署。
7 p) B7 k4 P: X- o: m人口与健康领域针对我国人口基数大、患者众多、疾病谱广,在重大疾病治疗措施与药物研发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重点开展了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等重大疾病发病机理研究,部署了基因治疗、器官移植、严重创伤等临床相关基础研究及生殖健康、出生缺陷的研究,在创新药物方面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先导化合物发现与优化、药物靶标发现与确认和中药方剂的研究,并对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如疾病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组织工程、免疫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进行了前瞻性部署,同时针对严重传染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设立了专项。8 X9 I1 g9 ?0 a# i4 q$ M7 ]
材料领域围绕促进我国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化和建立新材料产业等目标,重点安排了纳米材料相关基础研究,钢铁、铝、水泥、通用高分子材料等基础材料优化和提高性能的基础科学研究,同时对信息功能材料、超导材料、稀土材料、催化材料等高新技术新材料及复合材料、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进行了强化部署,并根据材料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部署了材料计算设计、表征与性能预测、材料先进制备、成型与加工的科学基础等方面的研究。
) S4 J) n5 D' `! u( l; {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领域,一方面对先进制造、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同相关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另一方面对脑与认知科学、非线性科学、超强超短激光、非编码RNA、生物膜和膜蛋白、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天体物理、古生物学、大陆科学钻探、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的理论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部署。
/ m# u2 d( F0 N' Q0 J* x0 O973计划实施以来,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深层次科学问题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突出进展,与863计划等紧密衔接,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重要基础科学前沿取得的一批创新成果令人瞩目,并已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一批在研项目进展顺利,孕育着重大突破的良好势头。
+ f! B# h/ y8 j0 w0 `+ f4 q973计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的结合,激发了我国基础研究工作者服务于国家目标的主动意识和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凝聚和培养了一批战略科学家和优秀科学研究团队,引导和促进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和推动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 [3 ^. O; N. N; s+ \5 q
二、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x+ ~, n: B* \. ], a% I: n
(一)指导思想& a, {+ J/ u$ [" ]$ N( t
973计划在“十一五”期间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面向战略需求,聚焦科学目标,造就将帅人才,攀登科学高峰,实现重点突破,服务长远发展。1 D8 f1 o0 |3 D8 e* o7 E) L( g
面向战略需求。面向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以基础理论的源头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业竞争力,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 o  Q  D/ }& [: ^! ?6 Y: v
聚焦科学目标。遵循基础研究规律,在国家重大需求与科学前沿的结合点上下工夫,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自身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5 D* v5 d; ?* g$ ^
造就将帅人才。稳定一支高水平的国家基础研究队伍,组建高水平创新群体,培养优秀创新人才,造就一批能把握宏观战略方向和组织重大课题研究的将帅人才。
0 T* e2 I7 i8 c/ D攀登科学高峰。力争在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
" ]" w, S- G- s3 L7 d3 `) {; B实现重点突破。既要根据“择需”原则考虑整体布局,又要“择重、择优”,对重点领域强化部署,加大支持力度。( B+ E5 B$ Q% ^8 F
服务长远发展。面向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基础研究,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 X# M0 t2 n& K5 H8 C+ Z& q; d(二)战略目标& A: T1 ?- e! |! ?) ^5 D- _
1.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科学支撑,为国家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9 F: R# S1 S2 R/ B7 {+ r
2.在世界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具有我国优势、特色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大幅提升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
. a) e; V: r. `* v4 X5 t3.吸引、凝聚、培养创新人才,造就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将帅人才和创新研究团队;促进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显著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F5 |) O/ }$ T$ L
三、重点方向和任务
, ~( b; |4 J  g7 A2 v& _! ~围绕落实《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973计划将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 w) a+ j- K# o( w: g4 e(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 C& Z" R0 @1 P# l, \- S% ^
1. 农业领域
, m. w/ B6 U+ b5 H+ ]农业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农业正受到水资源不足、耕地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威胁。保证21世纪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任务非常艰巨。加入WTO既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十一五”期间农业领域将面临以下方面的巨大压力:4 Z- d) P3 M8 O) v8 s
目前我国粮食问题在数量上有较大的缺口。据统计,2000-2002年我国粮食年产量为4.5亿吨,已低于消费量,2003年我国粮食大幅减产,总产降到4.3亿吨。“十一五”期间人口数量将突破14亿大关,按人均粮食占有量800斤的预定指标,要求有5.6亿吨的粮食供给,而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如稻、麦的单产水平已居世界前列,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技术储备有限。由于建设的需要(包括城市扩大,村镇城市化、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占地等等),可用耕地面积将进一步缩减。
! ~" a+ S: P( U: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和食物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主要商用畜种依赖进口,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正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大环境由于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农田土壤污染等)日益加重、生态链破坏等因素所导致负面影响愈来愈强烈。
* A3 e9 [2 H+ h' U, g6 `; u2 i- t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难题,禽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暴发,不仅给广大农民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形成了威胁。
- \# X$ W9 N+ t8 i, H# U; D我国农业生产的整体状况仍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期,总体上讲是“投入高,效益低,农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待提高”。尽管农作物单产较高,但主要是依靠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牺牲有限自然资源所获得的,距离我国“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目标仍相去甚远。
+ I2 l; U" P/ A& t* [9 m- E, E/ [4 A“十一五”期间,973计划以保障食物安全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瞄准世界农业科学发展的前沿,紧紧围绕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战略调整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物遗传改良、病虫害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生物新品种培育和病虫鼠害控制、优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加工、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支撑。
& v" T# Q# }; E- P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l2 N* L. p2 Z# K! F
(1)农业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基础;
! h& t+ Z) ^0 X/ N7 m- d, }(2)农业生物基因资源发掘和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 C; u3 S! X* u6 Y(3)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及区域农业布局的基础科学问题;
" v# Y* T, |  o) p- t(4)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5 b; h( h) u- W, Q# Q" ~  B! Z(5)农业生物灾害(农业病虫草鼠害、农业动物重大疫病)预测、控制与生物安全;
0 o4 ?3 I0 o5 O5 X0 p9 F) ~(6)农产品(粮食、果蔬、畜禽水产品)营养品质、农产品储藏和安全的基础科学问题。* N  ~1 c. t3 }" B1 i
2. 能源领域" ~+ n% U% m7 L2 j- G
能源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能源供需量极大,目前已近20亿吨标煤,出现了能源整体(煤、油、电)持续紧张的状况,今后每年仍将以数千万吨标煤的速率增长。中国在未来几十年中,能源需求总量将增长为现在的3倍或更多,其中还应至少包括约5-6亿吨液体燃料。这决定了在未来数十年中,我国能源生产仍必须快速增长。同时,我国石油自产率将进一步逐年降低,电力的年人均供应量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些决定了能源未来几十年内以煤为主(占60%以上)的格局难以改变。1 q4 M  x% |" l& Q+ J
针对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石油安全问题凸现、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压力巨大的严峻形势,973计划一方面要解决现有能源技术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污染和保障安全中的科学问题,另一方面要在解决我国能源新系统创建的科学问题方面实现突破,探索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利用的可能途径。通过基础研究获得经过验证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系统,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高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S: W. W) C# x- C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 z  ?# ]$ d* N1 m# G6 y0 o( Y(1)深部煤炭资源分布、安全开发和煤层气开发的有关基础研究;
) q, h# O: j% O" q! Y+ F(2)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 N5 e% j( T! |' Z' F. _(3)石油、天然气资源高效开采和利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n% B- S/ ?3 {6 Z( c% g# j, b" Z: A# b5 l/ K
(4)我国大型电力系统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0 Q+ B4 q6 f1 t7 z- j1 t, Z) m$ O
(5)氢能规模、无污染制备、输运和高密度存储的关键科学问题;+ g( v6 s' N2 G
(6)探索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等)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途径的研究;3 j4 [2 o1 {. I/ e8 K; w
(7)探索大规模发展核裂变能的途径及相关科学问题、发展核聚变能的基础问题;1 _9 l% t4 d$ _1 R" U# F# S9 {
(8)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6 F3 T7 ?) o) m3.信息领域" s' A* ]. k$ ^* N3 K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成为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振兴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信息产业正以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GDP三倍的速度快速增长着,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4 I% V" S* F) F$ @; [: ~
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信息技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已成不争的事实,主要源于我国的信息高技术产业缺乏坚实的基础,缺乏深厚的基础研究原始积累。在作为信息技术基础的微电子产业,由于集成电路的材料、制备工艺、原型器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导致微电子产业在我国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我国电子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很低,集成电路销售额只占世界集成电路市场的总额的0.3%。由于缺乏研制高性能处理器芯片的能力,使得我国在研制和生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时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十年来我国大部分计算机公司尚处于代理外国产品、积累市场经验与积累原始资金的阶段。软件行业,软件的“易使用”和“高可信”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满意的解决,软件理论、算法等研究滞后,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一直为跨国公司所垄断。网络与通信行业,核心路由器、巨型服务器等关键设备仍然大量依赖进口,移动通信中的一些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前瞻性的基础研究,为此使我国每年要付出巨额专利使用费用。& R* t& [4 t4 r) J% }* S. n0 h
整体来说,正是由于缺乏强大的基础研究作为后盾,我国信息高科技产品仍然只能以仿制为主,缺乏自己的创新特色,而信息产品极强的应用性和极大的市场使得基础研究进一步被忽视。9 L  K8 _# v, q* U: m$ p
一个只能凭借别国的基础研究成果的国家,在未来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必败无疑。这一局面只有在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全面提高我国信息领域的创新能力之后,才能从根本上予以扭转。7 f4 P+ Y9 ]) \
“十一五”期间信息领域基础研究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国际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着重从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储、再现、安全、利用,信息系统的基础元器件、信息处理环境、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 q* @" _; }' s6 v; c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 C' _7 v% q9 X* J+ v& a# _(1)微纳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和集成微系统的基础研究;
3 G1 s+ t, R6 m7 u% b& o(2)信息处理环境及科学计算的基础研究;
5 w$ n, ?; z5 o. r' i: f4 B2 ](3)泛在、可控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的基础研究;/ e6 g6 ]- X3 e# V; M7 z! W
(4)信息获取的基础研究;* \1 l4 v+ u' B) {) W
(5)高可信、高效率软件的基础研究;9 [# S' G/ G7 g, L3 k0 R9 `
(6)智能信息处理、和谐人机交互的基础研究;6 k; V+ f( P( f# R4 L
(7)海量信息处理、存储及应用的基础研究;) e  p  T$ o- p
(8)量子通信的基础研究;7 q" J! j- _& L. u: A6 D+ N
(9)信息安全的基础研究。
# M" J2 F& T3 m# ]1 r* p# K4.资源环境领域  {7 B1 H, M- y9 ^0 k
我国资源有限的保障程度和环境脆弱的承载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主要表现在:' D' f0 u, ~( m7 ?7 _
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矿产和油气资源储量保证年限锐减,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
5 N% {& z: M1 T  `8 |0 b7 R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阶段。多年来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乃至掠夺性开发,导致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海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单一污染发展到复合性污染,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持久性有机物,形成了复杂的区域性污染,并已经威胁到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 T( M8 o3 O) G) e/ E9 T* F; D
全球环境变化已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涉及我国对环境、经济、政治、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的国家决策。7 u& M9 @; c+ {2 e3 W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剧了环境的脆弱性,导致成灾频率剧增,灾情扩大和多种灾害群发。特别是重大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等,严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q/ j7 T$ F$ o5 i
面对上述重大问题的严重压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地球资源和地球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并把它转化为可供解决上述问题的决策基础和实用技术,进而合理地组织有序的人类活动,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活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S/ W# q+ y6 z- {9 O6 e  H
“十一五”期间,资源环境领域以国家中长期发展需求为导向,从战略上寻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根本性、战略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求的资源环境科技体系。以揭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与动力学为主线,从整体上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发展规律,开展基础研究,为解决资源短缺、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供科技支撑。2 U% |+ B, ~& F! g% f% p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 @; W- v4 R7 _% {: x(1)固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重大科学问题;
  k5 C2 o" y6 _2 U0 E(2)矿产资源集约利用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_' F; O) C5 I1 _: ~(3)化石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
; N2 n' f+ k"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和适应;
3 S, d* l8 `1 n; W4 ?, ?2 b: V(5)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 c1 G- P: Q7 ]9 \8 Q(6)区域环境质量演变和污染控制;
: }; N2 R3 l& \# R, J+ K3 A/ T(7)区域水循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8 e5 S; M4 \1 d, @- ~: I3 e# g(8)特殊资源高质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 p( W2 `' D# Y(9)中国近海及海洋生态、环境演变和海洋安全;, C: B) }5 S1 M& P1 i
(10)重大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
9 N9 M9 @# C6 _0 f8 F9 y+ H% r3 z% n(11)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8 A7 G) y, A) N/ p6 R" z8 y( J5.人口与健康领域
8 K4 Q2 |  q8 ~1 j% _$ }* H$ |健康是人类基本的生活目标,减少疾病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我国已在人口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卫生保健事业取得很大成绩,然而防病治病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广大的农村还缺医少药。各种重大的急、慢性传染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约1.5-2亿人为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结核杆菌的耐药与艾滋病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传染病时有发生,2003年在我国爆发的非典型肺炎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尚不能适应需要。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已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因素,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老年性疾病特别是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压力加剧使大量劳动力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性疾病。这些疾病发病率高,对健康危害大,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出生缺陷,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任务极其繁重。各种创伤及自然灾害越来越大地危害人民生命健康,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目前我国97%的药品是仿制药,我国的制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针对重要疾病,不断研究和创制新的优良药物,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以及提供疾病防控和诊治新技术新方法,是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的紧迫需求,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紧迫需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紧迫需求。我国的卫生保健工作面临严重挑战,对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提出重大需求。
* f+ O* t- [3 c& A" Q针对上述需求,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是以提高人口素质、防治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传染病和高发的重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方向。以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解决疾病防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突破口,提高我国在人口数量和质量控制及重大疾病诊治和防控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原创能力,降低重大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以逐步达到促进国民健康、带动科学发展、加速社会进步的战略目标。1 w1 E7 a8 c' j3 B, O5 k7 ~* w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 ~1 S* A3 G% _* `$ E) ^0 M( f(1)重大传染病防控与诊疗的基础研究;
0 D( _* S1 y) T(2)重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机制、诊疗与预防的基础研究;, T2 V6 q; v% B. \  [
(3)生殖与发育的基础研究;
2 E3 Y) }7 y- M" ?* K+ Y! m(4)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 t$ ^9 \" H/ |4 Q/ \8 X3 g# p2 f(5)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与生物安全;
  b4 p0 U+ {% f" Z, ](6)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
* ~" ]3 h8 B8 i(7)新药创制的基础研究;. }) E) ?3 E: }1 `. B# W2 b
(8)重大疾病诊疗新技术的基础研究;
. }; z0 {- w* `9 }(9)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研究。
# C! Q& k( `! h: W- l! W+ i6.材料领域
5 g( Y. u( l( T0 @4 f4 V' d材料是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与先导。2000年以来,材料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贡献约占20%,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支柱产业之一。6 T( e1 {: F, l/ j/ ?2 ^
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等是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重大科学工程的重要基础材料。我国传统材料产业发展迅速,相当一部分的年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并且产品档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用于国防和高技术的高性能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严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高技术新材料方面产业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较小,基础研究尤其薄弱,一些高端产品的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我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健康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材料,如生物医用材料、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和环境净化材料,需求日益增加,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我国仍需要大量进口。我国的材料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整体上与发达国家至少存在15年以上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先进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进程,影响到传统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自身的发展。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先进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已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
- L: M- y. I1 q+ R4 c“十一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材料提出了更高更新的重大需求,材料领域要开展材料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传统材料产业生态化改造以及材料循环利用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发展低能耗、少污染、环境友好的绿色工艺技术,提高传统材料性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材料、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材料方面解决一些瓶颈性关键科学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材料科学自身发展的科学基础研究中做出原创性成果,在国际材料领域的更多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 B, y( U! G) e2 I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j0 f+ `7 ?% v
(1)基础材料改性优化的科学技术基础;
" K# a% v: r! h: l; h(2)新一代结构材料的结构与成形控制科学基础;
$ O. }3 A* g# R% Q, l1 i(3)信息功能材料及相关元器件的科学基础;
1 P6 K# p/ |( M, e; u' M(4)新型储能和清洁高效能量转换材料的科学基础;
- z( d' n8 q3 `$ T3 i1 q(5)纳米材料的重大科学问题;
2 \( q8 l( @& w3 G3 H$ j(6)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净化材料与仿生材料的科学基础;
. B; u, E( _; ?(7)材料的服役行为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N6 m& [6 m- b+ H- ?
(8)材料设计和新材料探索、表征与评价。
* I. Z, C: F. I7.综合交叉领域
/ p6 ]  x) O2 G9 P学科领域的交叉综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学科领域交叉和融合日益增强,许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已经充分显示出一种融会贯通、综合交叉的发展趋势。973计划设立综合交叉领域,鼓励和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对具有战略性的、跨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重点部署,通过学科领域间的交叉、融合、集成,孕育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交叉型研究人才,培育若干高水平、跨学科领域的综合交叉研究基地,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综合能力。
8 B. n( ]! v# U4 Z综合交叉方面将着重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综合性的重大科学问题;跨领域综合交叉的重大科学问题;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综合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Q& f. d' J) A+ |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x6 Z, ?1 n2 w. C: R, V
(1)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
3 A0 ^: a7 P$ J+ `$ R(2)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交通与物流、社会安全相关科学问题;0 S5 k) ]- @5 o! y- [$ R; s+ [
(3)数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
$ J) |  p! v7 ^3 n5 G(4)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 F( w: L( b' J, o+ t
(5)空间探测和对地观测相关基础研究;
6 V/ t  }& `( p! F# S(6)重大装备与重大工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 W* B" v/ g& E; }) s6 [8 t(7)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
+ O. }8 @5 W5 v0 t- B7 {(8)典型地区、行业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Q5 Z- ?: D% c, V
(9)二氧化碳及硫、磷、氮、金属等重要元素的减排、分解与资源化的基础研究;$ F- }$ A  z6 H, U: m5 ^
(10)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y% V* H6 Z) F5 X) V$ P
8.重要科学前沿领域3 C: S$ n! c0 H8 `$ J( z( L! _- C6 n4 u
《规划纲要》提出基础研究未来十五年的目标是在世界科学发展前沿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为此,973计划设立重要科学前沿领域,围绕科学前沿重大问题进行重点部署,鼓励和支持原创性研究,孕育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努力在世界科学前沿形成我国的优势领域,增强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 |. h! e8 b8 ?0 h1 z* Q8 d7 ?
重要科学前沿领域重点部署:对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和重大影响的前沿研究;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可能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前沿研究;能充分体现我国优势与特色,有利于迅速提升我国基础科学国际地位的前沿研究。
+ Q# g! n) U4 x9 C$ u2 q" s重点支持以下类型的研究:经过科学基金培育、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研究;基于重大科学工程开展的科学前沿研究;基于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开展的科学前沿研究;需要重点部署的前瞻性基础研究。
, p+ n; k1 y" P  h* P8 W5 H# M8 M(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 r6 o' ?1 W* N8 G' d; p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通常指跨学科合作的较大规模的研究团队,围绕总体目标,配置较高强度资源,开展系统性研究,以获取重大科学突破。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已经成为国际上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吸引了各国杰出的科学家广泛参与,并带动了相应科学领域的飞跃发展。国际上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有全球变化研究、人类基因组图谱、人类蛋白质组研究计划、大洋/大陆钻探计划、纳米科学技术研究计划等。
- f9 p; y4 ~!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对科学技术发展乃至社会进步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产生大量原始性研究成果,催生和带动相关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组织实施大科学计划,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有重要意义。7 Z( R3 f8 s8 E. L! h
遴选原则是: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选择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重点部署。围绕落实《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 V) Y+ F6 l: s- E# P! z, N1.蛋白质研究% c( X1 y! U. t) I
围绕基本生命活动机制、人类重大疾病产生机理与防治、重要生物性状调控机理,重点部署蛋白质组、基于模式生物的蛋白质功能和系统生物学、蛋白质研究方法学研究。凝聚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组建若干蛋白质科学领域国家级研究基地,形成我国蛋白质科学研究网络;在重要蛋白质结构解析和功能研究,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重要生物功能蛋白质表达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7 ^" s% B% g& s( q6 H4 i
2.量子调控研究
+ y% w* _' v& s( b& {: f探索全新的量子现象,发展量子信息学、关联电子学、量子通信、受限小量子体系及人工带隙系统,重点研究量子通信的载体和调控原理,量子计算,电荷-自旋-相位-轨道等关联规律以及新的量子调控方法,受限小量子体系的新量子效应,人工带隙材料的宏观量子效应,量子调控表征和测量的新原理和新技术基础。在与量子调控有关的量子现象的基本理论方面取得突破,在实验室初步实现基于这些现象的新量子调制技术。
) ?" z" H" Z4 C+ ~* i# a3.纳米研究$ k1 {" Y* \6 t; V' F
重点研究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自组装和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结构、优异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纳加工与集成原理,概念性和原理性纳器件,纳电子学,纳米生物和医学,分子聚集体和生物分子的光、电、磁学性质及信息传递,单分子行为与操纵,分子机器,纳米表征度量学等。建立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生物和医学研究体系,形成若干在国际上有带头作用的研究群体。研究开发纳米材料及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纳米级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纳米药物载体,纳米能源转换、环境净化和信息存储材料。+ K0 U4 I, g2 B
4.发育与生殖研究% \0 A% h- }% J( W( N- ]" |% t
开展生殖发育过程细胞分化与去分化、组织器官诱导形成和功能建立及机体衰老指令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重点研究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调控,生殖细胞发生、成熟与受精,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体细胞去分化和动物克隆机理,人体生殖功能的衰退与退行性病变的机制,辅助生殖与干细胞技术的安全和伦理等。在体细胞去分化和重获全能性、干细胞定向有序诱导分化,生殖健康,组织工程和动物克隆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 ?4 _. ^" }0 ^6 f. P四、政策与措施
! t" m8 A, g/ b: V“十一五”期间要落实《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在总结“十五”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保障政策与措施,通过发展重点基础研究促进原始性创新,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3 B* l4 v' S9 ]7 V
(一)强化国家目标导向,完善指南编制工作
# I0 S0 c& Z; O& z3 v/ _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强化国家目标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科学发展规律,重视基础研究的长远价值,科学编制指南,体现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前沿的结合,加强指南的战略导向性。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紧紧抓住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科学问题,紧紧抓住虽暂时较薄弱,但对长远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学问题,紧紧抓住能有力带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结合,引领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持续开展战略研究,为指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完善指南编制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的作用。
' b3 h) l$ y7 _, P) L, a3 r1 p(二)重点部署,加强集成
$ V" F7 y8 B4 F4 i: E/ Q$ y; Z按照“强化、稳定、完善”的工作思路,强化支持一批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的项目;稳定支持一批关系国家长远重大战略需求的项目;根据国家需求的动态变化,适时拓宽资助范围,完善领域布局。! A/ ]0 j# h1 J6 l5 V2 m
按照《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要求,973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通过重大项目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研究专项实施。一方面,面向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针对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部署若干研究专项,加强顶层设计,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支持,力争在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结合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部署一批重大项目,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创新水平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9 d1 b- I0 ?( W. ^
(三)人才为本,突出项目、人才、基地有机结合% ?& ^" T3 [$ }& n' q) t
在继续重视支持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项目与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的衔接与协调。以项目支持带动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鼓励不同单位、不同学科领域合作形成研究团队,培育重点研究基地。对于目标和任务明确的方向,探索以人才和基地为主的项目遴选模式,强化对优秀科学家群体和重点研究基地的支持。
/ P$ i. J" M+ N- U' g2 ~* F坚持人才为本的资助模式,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持,造就将帅人才,凝聚和培养创新能力强、学风正、有团队组织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创造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与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的协调与配合,注重在其中发现和遴选研究骨干。完善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提供综合集成的手段和机制,强化首席科学家对项目组织实施的责任意识,提高首席科学家组织协调和综合集成能力。
2 u- O+ e: \! R1 M4 ?, r以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组织项目。优先选择和支持重点研究基地的优势研究团队承担973计划项目。加强承担项目的重点研究基地的条件建设。依托国家大科学设施开展前沿科学研究。( m, |# y2 e3 m; R# Y4 }
(四)完善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Y' m0 v: R' m, u' a9 N- @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科交叉,激励创新,促进团队协作,强化综合集成。抑制急功近利和浮躁倾向,避免片面追求数量和简单量化。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鼓励科学家潜心研究,倡导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知难而上的拼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努力营造有利于学术交流、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良好环境。
" c- J, E8 l" ^% f7 I6 r坚持以“择需、择重、择优”的立项评审原则,严格以指南为引导,把战略价值判断贯穿于项目评审的始终,着力解决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科技自身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机制,在坚持专家评审、竞争择优机制的同时,加强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决策,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和对重大关键问题的支持,对特殊和应急部署设立特定的立项程序。+ E1 g. p6 x, t, V
重点评价结题项目研究目标实现情况、研究成果集成性创新情况,注重对科技将帅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凝聚力的考核。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项目,重点评价项目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方面的实质性贡献;对面向科学前沿的项目,重点评价项目的原始创新性和国际学术影响。
& b7 h  t) g5 q( h% }$ Z! N" H( T* y加强评审评估队伍建设,完善定期更换专家制度,逐步建立评议专家信用制度。对科学前沿项目的评审,充分发挥境外科学家的作用。完善异议期公示制度,维护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2 K" Z- [; \- o4 _( c# r$ I
(五)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0 o; V; |. d/ d6 y& ^& q- r& J9 m支持在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鼓励和扶持一批做出突出成绩、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走向世界,参与科学前沿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973计划的组织优势,孕育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重大研究计划,逐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国际竞争力。
; Y0 b( O4 G1 J$ p8 k. ^用好海外人才资源,创造条件吸引、聚集海外科学家参与我国重点基础研究工作。
. E! @. J# b. K3 S针对基础研究条件资源的特点,加强项目内部和项目之间科学数据与成果资料、标准、规范的共享。# S. _0 ~& m2 c  a. H) P
关于印发《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通知
# U+ D  t& M* q/ p0 _2006年10月30日
4 }: Q2 b4 T. P- I国科发计字〔2006〕436号2 M# f/ ~9 D( D/ b4 U) ^( _% {

, u5 m# e- [$ o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
# _# t9 h% y+ Q,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科学技术部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G: f. |$ b+ {$ H/ C% E; s9 F

7 K# @; a8 i; z5 e0 Y* N9 z( d                                      科学技术部
8 D1 b* V1 W0 B0 d1 p3 O1 L! A                                         二OO六年十月三十日
0 B4 F: _. Z' Y. u# R: s% t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X# |+ J! ^- @( y附件:
: |$ ]& a, @: V) h. O/ K$ i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W! v: E- \* j; F6 `
- a& e( W: Z, x" W9 r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科学家自主创新的自由探索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定向性基础研究;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地进行采集、鉴定、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 J" X  D4 Z: c5 R1 O( A. o9 U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今后十五年科技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十一五”是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落实《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制定实施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对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创新型国家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5 s- ^. v! K& q* a
一、我国基础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X* l" Y- I$ I. f
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更加依靠持续的科学创新。拥有充足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大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根本保障。基础研究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资源,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
& _# p: W# q2 R8 W( k% @+ |1.基础研究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
1 v7 I9 B, I5 t" w; z  f人类在探寻规律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凝结而成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以及基础研究所汇集的智慧结晶,促进了人类思想的一次又一次的解放。20 世纪,相对论、量子力学、DNA模型的建立,形成了人类崭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s' |) L: D' ^  e
在物质科学领域,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最终认识和理解将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生命科学领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非编码RNA功能的发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从整体和定量化的角度揭示生命奥秘的新阶段;在信息科学领域,信息处理量爆炸性增长的需求,推动着微电子技术快速向纳米、分子以至更微观的层次推进,正在孕育着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在地球科学领域,观测、模拟、试验等新研究手段迅速发展,深化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认识,并对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对现实世界数与形进行简洁、高效、优美、抽象描述的数学正在向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推进,将为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基础研究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地超越和深化,成为人类文明进步新的内在动力。, Y) I" ]1 T8 V( W
科学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整体论和还原论相互融合,宇观、宏观、介观和微观研究共同发展,科学王国中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预示着新一轮科学革命的来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知识积累和人才储备, 从源头上抢占未来社会发展的先机,是迎接未来科学革命的重要准备。努力实现基础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加快创新人才的积累,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差距,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重大战略抉择。& v% s4 h8 T6 D

9 j! @5 S! [& J4 T! u* ^2.基础研究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r( `. z* T8 h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不仅有助于丰富人类知识发现的宝库,而且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基础研究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社会经济功能日益突出。
& @9 U5 `( E" K- S% N基础研究成果具有超前性,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对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的源泉,为技术进步不断开辟新的方向,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为基础研究提出大量新需求,也为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新的方法技术,推动基础研究的加速发展。2 ]2 w* T/ I( D  f- h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将以持续、协调、和谐发展为目标,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基础研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国家现实的紧迫需求和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或全面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解决一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解决一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新模式做出基础性、战略性的贡献,充分发挥“引领未来”的历史使命。7 l. E' Z, w5 F  [
3.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O+ b. Q: [- S  A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支持基础研究,加强宏观管理与协调,改善研究环境,组织实施各类基础研究计划,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实现从跟踪向原始性创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 {; w8 {; R) M8 L) T/ i
基础研究投入增幅较大。“十五”期间,国家通过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及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等专项计划,增加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2001-2005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总投入465.5亿元,年均增长19.4%,2005年达到131.2亿元,较2000年的46.7亿元增长了180.9%。) `: F$ Q1 y7 H# j9 [
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中国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我国科学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激增,其中材料科学、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产出占有较高比重,生命科学正在以超乎常规的速度发展**。SCI收录的我国科学论文从1997年起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2004年达到5.74万篇,居世界第5位(2000年位居第8位)。“十五”期间,我国共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127项,其中“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和“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两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z# l% y. B3 i1 p
我国基础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得到快速发展,若干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基础研究实验基地;在若干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p3 o5 ]/ i) t) J, r' S基础研究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关键科学问题的能力持续增强。“十五”期间,通过基础理论的源头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在纳米、量子信息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和材料等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露。
  k) O# i8 U! j' e我国基础研究尽管已取得长足发展,但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原始性创新成果和高质量论文少,论文平均被引用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常常空缺,国际重要奖项获奖者少;基础研究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科学家为数不多,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区域分布不尽合理;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的比例偏低,多年徘徊在5%左右,而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例为15-20%;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环境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基础研究的创新环境有待改善,科学争鸣和学术批评的氛围亟待加强,急功近利的学术作风比较普遍,学术失范行为仍偶有发生。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健康发展,制约着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高。
( R, |* }" ]0 n0 i二、指导方针 1 d* f: R) k: n; Z$ U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基础研究发展规律,把握世界科学发展前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认真落实《规划纲要》战略部署,按照“求真探源,人才为本;发展基地,营造环境;双力驱动,重点突破”的方针,实现基础研究持续快速发展,显著提升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 Z* E. w+ [0 z5 O+ ~求真探源,人才为本。遵循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科学家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探索自然规律,追求客观真理,突出原始性创新。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人尽其才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的作用,促进基础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7 S: {! b1 A" @' `, L6 ?0 {0 X发展基地,营造环境。全面加强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共建共享、流动开放、高效运行的国家研究实验基地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改进和完善基础研究的管理体制,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支撑条件、环境和文化氛围。
7 w/ s7 J$ e. ^双力驱动,重点突破。基础研究的发展,既有来自科学系统自身不断扩展和深化的内部需求动力,也有来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坚持科学家自主创新的自由探索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定向性基础研究并举。选择基础研究重要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进行前瞻性部署和超前投入,在若干重大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推进基础研究跨越式发展。
7 t) i' m* w7 R, O三、发展目标
+ A+ N+ p# ?6 d! @/ v$ ]- l“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学科布局,培育和支持新兴交叉学科,促进学科全面协调发展;在若干科学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解决一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加强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设,发展和完善科技基础性工作支撑体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显著提升我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2020年跻身世界科学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是:
" E' E+ W2 i. K+ P  p1.稳步发展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科学等基础学科,形成更加合理的学科布局,在新兴交叉学科和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
) W3 W, P. }' I, g" j: G2.重点解决农业、能源、资源、环境、健康、信息、材料、海洋、空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批关键科学问题。
2 I2 l5 b8 p9 ]* O) L" z& Y7 b- @3.争取在蛋白质科学、量子科学、纳米科学技术、发育与生殖生物学等科学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o& @* G6 C7 K, u5 Y1 ^
4.完善和发展国家研究实验基地体系,一些研究基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新建100个左右不同类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稳步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建设160个左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形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络体系。
' O) v& N. O' \5.稳定一支10万人左右的基础研究队伍,形成500个高水平研究团队,产生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
- ^5 o) Y! j2 o; |% j6 ?* ]0 |6.提高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等的采集、加工、集成、共享、服务的整体水平,形成适应科技创新需要的基础性工作支撑体系。" K0 v" l- K# G
7.提高科学论文的质量,国际论文篇均引用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取得一批原始性创新成果,获得若干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性科技奖励。" j: s# M, \9 g9 D; v3 k# C
8.切实改进基础研究管理体制,优化创新环境,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环境和学术氛围。. i, e8 G; k8 g, Y( ^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1 f9 a8 s6 I# i$ p! }& E为完成上述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将部署以下七大任务:完善学科布局,重视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重点支持8个研究方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支持10个优先研究领域;启动4个重大科学研究专项计划;加强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设;加大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的力度;建设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3 [/ S; o8 [$ U. j7 G
(一)学科发展布局8 o- V  V) p% e6 L1 z0 b/ R' G' j
根据当前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和科学发展趋势,学科发展布局的主要思路是立足于中国现状,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全面布局,协调发展,建立灵活柔性的调节机制,因地、因时制宜地确定投入重点,稳步推进基础学科的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与交叉学科,高度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
7 y" Q2 G6 w9 f7 i1.基础学科
% x2 R+ t! C, A  t数学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数与形简洁、高效、优美的描述,是有内部抽象性和外部有效性的学科。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十一五”期间,要全面发展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加强数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基础数学是整个数学学科的基础,必须在整体上给予高度重视和长期、稳定支持。应用数学是数学应用于科学与技术的纽带,包括:计算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微分方程与数学物理、控制理论、工业应用数学、组合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数学等。加强数学与生命、地学、信息、系统科学、材料、能源、环境、工程、经济、金融与管理等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 Q; w! K& V2 e+ k$ `" I2 ]
物理学  物理学研究物质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其研究成果推动着现代技术的发展。21世纪物理学面临着粒子物理理论、统一所有作用力的理论、暗物质、暗能量等重大科学问题的重大挑战。“十一五”期间,我国物理学应注重粒子物理、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磁学、超导、半导体、表面、软物质、极端条件下物理、低温物理、晶体物理等)、纳米科学、量子信息学、现代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和声学等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加强物理学和其它学科的交叉与结合,促进新兴学科发展。加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概念、技术在其它科学中的应用。注重生命现象与活动中的物理问题、纳米或低维体系物理的研究。
- {" d6 |) l& U. U3 [# ?5 a  J化学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及分子以上层次研究物质的合成与转化、分离与分析、结构与形态、功能与理论以及相关复杂体系化学过程的科学。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既受到了人类对新材料、新能源等物质需求的推动,也受到了人类迫切需要了解自身、了解生命现象以及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客观需求的促进。“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应注重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环境化学等各分支学科的深入和均衡发展,加强化学中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基础研究,优先发展与生命科学、新材料和纳米、资源、能源、环境等领域有关的化学研究的新生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如绿色化学、化学生物学等的快速健康发展。! I. U, ^5 E$ |9 o! m4 w, T+ }4 l. u4 R
天文学  天文学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活动和演化。21世纪天文学与物理学等学科的结合,使人类开始有条件向“最大”尺度的物理规律、“最深”层次的物质结构等重大科学问题发起冲击。未来15年我国天文学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在不同尺度、不同时标、各种极端条件、所有物理规律共同起作用的天体物理学,特别是其中的星系和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行星系统(包括太阳系)及地外生命。“十一五”期间,将加强比较行星学和月球科学以及空间平台研究,加速建设地面和空间大型望远镜,大力发展全波段天文。积极参与国际虚拟天文台工作,充分利用国际开放天文数据,从天文和工程两个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天文大项目,重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 如日地空间物理以及天体动力学等。
2 J- q& x6 j9 Q; ?; U-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研究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对解决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至关重要。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特征,一是对地观测的迅速发展,二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十一五”期间,地球科学应保持各分支学科(包括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测绘科学、大气科学、水文科学、空间科学,及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工程技术科学中涉及地学的部分)的协调发展,注重学科间交叉融合。注重发展地球观测与探测系统及地球模拟系统,推进观测信息共享,发展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各要素综合集成研究方面尺度转换的方法学研究。力争在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资源、环境、灾害效应,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和适应,以及中国地域特点和全球意义的资源、环境、灾害问题等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逐步将我国的区域优势转化为科学优势。! r" ]+ T; @9 h' X9 o% t  W4 ^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过程的基础科学,包括生物的结构、分类、形态、生理、遗传、发育、进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当前生物科学的发展表现出微观与宏观、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由定性走向定量,由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特征。“十一五”期间,要完善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生物进化等经典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协调布局,加大对各种组学(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整合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支持。积极推进生物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医学、药学、农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等学科的交叉。
9 Q0 R" Z* x( L* s$ [0 X$ t" ^2.交叉学科% J. u1 u3 B; W. B
力学  力学研究力与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实际应用,它是科学进展与重大工程技术的桥梁。本世纪力学的前沿包括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湍流与复杂流动、高温气体动力学、生物力学与仿生、环境力学、多维系统动力学与控制、远离平衡态与多场耦合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等。“十一五”期间,要发展断裂力学、微观力学、损伤力学、跨尺度关联(宏、细、微观)的方法、改造传统的均质连续介质力学、材料的强度理论和新实验手段、判断构件和结构在各种复杂受力环境下的变形与失效行为的理论和方法、按照所需功能设计材料、计算力学,湍流和复杂流动理论,研究各种设计的优化问题。注重研究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航空航天、自然灾害等重要应用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完善力学学科的理论框架,发展新的试验与数值模拟手段,促进力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
6 m  h+ Z& Y$ {+ k工程科学  工程科学是工程实践的科学基础,主要考虑运用自然规律,设计和创造人造系统。“十一五”期间,要加强研究国家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化学及生物过程的工业放大技术、高效与洁净能源利用技术、开发近岸和深海油气技术的基础研究。重视重大工程可靠性、风险灾害的防治与安全问题、工程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与突变问题;重视交通系统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基础科学问题。注重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使用和信息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强化学科交叉和领域渗透,提高国家制造工业创新能力;注重矿物、空间资源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H/ U8 ^9 _' e' t农业生物学  农业生物学是探讨农业生物性状形成过程的基础科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以农业生物学基础研究为源头和支撑的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解决食物安全、健康、环境、能源等重大问题极具潜力的技术手段。“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学将重点研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植物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动植物产量和经济性状形成的信号和非蛋白编码基因的调控机制,重要作物和畜禽的基础细胞生物学,优良作物新品种分子设计理论和方法,农作物转基因时空表达精确调控的分子机制,农业生态与生物安全,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功能与保健食品,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和污染农业环境修复的基础生物学等。% u2 K/ n. l1 K: V4 \; U
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是应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临床基础科学。生命科学的进步,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使基于经验的传统临床医学转变成为以现代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方法为基础的生物医学。“十一五”期间,要完善医学遗传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等生物医学各分支学科的协调布局与发展。加大对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等新兴学科的支持,加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结合。2 t+ q2 L- @$ \4 \, ]" @4 n
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显示、识别和利用的科学,是一门结合了数学、物理、天文、生物和人文等基础学科的新兴与综合性学科。“十一五”期间,继续发展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网络科学与信息传输理论、微纳电子学等分支学科,注意各个学科的平衡发展与交叉融合;重点支持生物信息学、量子信息学、网络行为学等新兴与交叉学科。争取在计算方法与智能信息处理方法、无线通信多维信息传输理论与非正交复用理论、纳电子和量子器件的制造原理、基因组信息结构和生物序列比对与拼接算法、基于内容的算法和网络行为学以及信息的量子表象、储存、处理和传输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5 W# f0 X6 L6 r1 i. V7 T1 u$ G
能源科学  能源科学研究能源的生成、开发、转换、利用、节约等规律及其与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十一五”期间,要保持各分支学科的协调发展,如能源化学、能源物理学、能源地理学、能源计算与测量、储能、节能、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生态能源、能源系统工程、工程热物理、热工学、动力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等;加强聚变能、高能粒子参与作用的能量释放和新化合物的能量释放等未来能源的基础研究;大力推进能源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探求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问题。加强新能量的产生、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和提高能量使用效率的基础研究。# \* G, L4 G0 O# \% H" a
以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建设和研究为契机,重点研究大型超导磁体技术、微波加热和驱动技术、中性束注入加热技术、包层技术、氚的大规模实时分离提纯技术、偏滤器技术、数值模拟、等离子体控制和诊断技术、示范堆所需关键材料技术,以及深化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和某些以能源为目标的非托克马克途径的探索研究。; t& j5 r$ z* i1 D. D
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是阐明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质、使用性能等四个要素及相互关系的交叉性学科。“十一五”期间,将注重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协调发展,注重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交叉。围绕新一代关键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分子电子器件、大飞机工程用材料、深空探测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等进行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重点开展材料先进制备、加工新理论与新方法,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能的设计理论,材料环境效应和服役寿命的评价,分子、纳米及介观尺度下的材料科学问题,信息功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学材料,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以及表面技术的研究。
5 Y& ~8 B2 j0 l% C空间科学  空间科学是依靠空间运载器到围绕地球的空间轨道甚至更远的深空所进行观测和实验研究的科学。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使空间科学研究成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中,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进入国际前列的学科领域。“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开展硬X射线巡天和其它多波段空间天文观测,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微重力条件下的凝聚态物理、流体物理及燃烧过程,空间生物学,空间天气监测、预警预报理论与方法,地球高层空间和深空环境的认识,利用地基-天基联合观测的空间科学研究,空间地球重力学,宇宙地质学以及陨石、撞击事件和比较行星学等研究。8 d4 s% X+ d+ ]1 a( E0 w4 X
资源、环境与灾害科学  资源、环境与灾害科学是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日益严重,致使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威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基于我国地质演化特点的成矿理论、土地退化和质量演化与可再生资源演变的预测理论,探讨生物多样性可再生性维持机理,揭示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阐明城市和区域性多介质污染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及有毒污染物的生态与健康危害,揭示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并寻找减轻自然灾害的途径。
$ P8 E' L( K0 K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对于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海洋科学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和学科交叉趋势十分明显, 围绕气候、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国际研究计划。深潜技术、钻井技术、高精尖仪器和海洋遥感手段的进步,推动海洋科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展近海关键海洋过程、河口海岸的发育演变及其环境效应,中国近海的环境海洋学过程,海洋生物的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研究,边缘海的演化、古海洋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西北太平洋环流变异与我国的气候变化,深海大洋探测,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学的集成研究,物理海洋、化学海洋、海洋地质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 m$ t3 s8 |/ N3.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 % w. j* T# `" [
心理学与认知科学  心理学与认知科学是揭示认知活动的本质,理解个体在复杂信息环境中的心理活动、行为模式与认知加工机制的交叉学科。随着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介入,当前主要的研究趋势是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对脑和认知过程进行多层次的综合性的交叉研究。“十一五”期间,要完善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协调布局和发展,如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加大对行为遗传学、脑影像学和虚拟环境技术等新兴学科的布局;积极推进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 t+ G' z! Z& y+ s) O; n1 c  l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是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管理科学的创新既包括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也包括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十一五”期间,要注重预测理论与方法、评价方法、优化理论与技术、决策理论与方法、运筹与运作管理、风险评价与管理、信息与知识管理、互联网管理理论与技术、组织理论、质量与可靠性管理、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均衡发展。加强管理科学方法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管理等领域的研究。2 U, s1 k, a* ]1 ^& V! }
(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的重点方向
2 g4 v- m6 `, J( h9 @5 Q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与系统整合) K0 r5 {  ?! j' r6 Z
对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基本过程的研究,已进入到定量和系统整合的阶段,体现出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由定性走向定量、由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特征。6 l4 X5 R9 q  Q  s8 @9 a7 \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遗传指令及其基因调控系统的时空关系;非编码核糖核酸的表达调控与功能;表观遗传学;以生命系统中特定的组分、结构和功能为目标的各种“组学”;针对模式生物等特定生命系统中各种组分(基因、RNA、蛋白质等)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系统整合的系统生物学;极端环境中的生命特征;系统发育与进化生物学;理论生物物理与生物信息学等。
3 ]9 u5 L3 z& S! e“十一五”期间,争取在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个体发育中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和完善系统生物学研究平台和模式生物平台。" k' B9 O7 t  B+ B! f
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 K) n! T* h! |1 W$ d
凝聚态物理主要研究原子间有较强作用的稠密物质体系,是近年来物理学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研究范围已从固体结构、相变、光电磁特性扩展到液晶、复杂流体、聚合物、生物结构,以及低维量子限域体系等。其发展趋势是以发现凝聚态物质新材料、新现象和新规律为主,并注重这些新材料、新现象和新规律的应用研究。/ y: X( P$ D% \1 G9 }4 ^1 W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强关联体系、软凝聚态物质,及其它具有新量子特性的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超导超流机理;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质的结构相变、电子结构;多种元激发过程以及电声子相互作用等。注重将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概念、技术引入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与能源科学。3 c+ t& ?2 Z8 p( j4 {) C
“十一五”期间,要在强关联体系、软凝聚态物质、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质方面,加强新材料、新现象、新效应、新理论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m1 }2 K& z3 x8 e9 Q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
( P+ F0 o7 ]+ r当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发展最主要趋势之一是粒子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天体物理的交互作用更加紧密,共同探索深层次的物质结构、大尺度以及各种极端状态下的物理规律、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从微观和宇观两个极端层次和尺度上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正孕育着重大的科学突破。
) _3 f. i1 c! `8 j* _- Z6 P,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粒子物理学前沿基本问题;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本质;微观和宇观尺度以及高能、高密、超高压、超强磁场等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统一所有物理规律的理论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太阳、恒星和行星系统、黑洞和各种致密天体、星系和星系团等各种天体和结构的形成及演化等。* S; |# {) o, x" ?" P
“十一五”期间,要加速大型粒子与辐射探测器系统、多波段大型望远镜、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加强国际合作,获得取得重大发现和突破的能力,在理论、计算、实验和观测各个方面优先开展物理与天文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6 {% k+ K5 e5 U  t- o/ A# k
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
0 `8 c6 q' }, A/ I3 e8 H数学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还为所有其它科学、技术和工程提供描述问题的语言与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在人类认识世界、描述和发现规律,以及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数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数学各分支学科的进一步融汇,数学与科学、技术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以及数学对高技术发展的直接参与。
7 k. S2 \+ Q0 z“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核心数学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数学中的结构问题,如代数结构、几何结构、拓扑结构、分析结构与动力系统,朗兰兹纲领,路径积分和相变的数学理论;研究数学与物理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经济与金融等学科相互交叉而产生的重要数学问题,如离散问题、随机问题、量子问题、算法问题以及大量非线性现象中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等。, i# q% `" B4 W+ H+ v# b
“十一五”期间,要重点研究核心数学中的重大问题,并做出关键性贡献;重视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产生的重要数学问题,建立国家数学交叉与应用研究平台。
2 k2 M6 i" @' m5 f% a- |+ l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 K$ p5 n8 j% q. H, P+ A6 x' @2 n地球科学发展已经进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之一。其目标着眼于系统了解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认识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问题的基本规律,为建立新的地球科学理论,解决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自然与人为的灾害、国家安全等问题做出贡献。2 A6 Q3 F$ N1 v" g9 E- L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行星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及其协同演化;大气、水体、岩土体环境;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地球深部结构、组成、状态、动力学及与其它地球子系统的关系;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地球系统变异的可预测性;板块边界及板块内部形变的特征、动力学及其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多圈层相互作用下的气象、气候灾害发生机理;地表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人地相互作用;海洋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 b2 G- u7 B& i, @0 j8 G
“十一五”期间要建立陆基、海基、空基、天基地球观测与探测系统和共享的地球系统数据库,提高污染监测和归趋模拟能力以及对重大灾害的预报能力,力求在大陆动力学、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等方向取得重大进展。
7 l5 {! H+ `4 v4 C' O: d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 |2 C1 b% h9 G! e
化学是发现和创造新物质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及分子以上层次研究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相关复杂体系化学过程的科学。& |; j& B% J2 O4 O- X' p
“十一五”期间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物质合成、制备与转化的新策略、新方法,实现新的特定结构分子、凝聚态和聚集态分子功能体系的可控设计、可控合成和制备;建立物质合成与制备以及能源转换和利用过程中环境友好的新化学体系;研究生物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规律, 为复杂生物体系和过程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理论与计算模拟手段和现代实验方法,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物质形成与转化过程,以及在生命过程和生态环境等复杂体系中的化学本质和规律。' I1 s& p, k7 M
“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功能分子、凝聚态和聚集态分子功能体系的设计、可控合成、制备与转化,发展环境友好的新方法、新反应与新路线、新催化剂与新试剂,在能源转换的利用方面取得突破。
! |9 B  r+ u& _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 B+ `0 N) z9 r: C了解人类的大脑及其认知功能,是最具挑战性的基础科学命题之一。其研究的目的是揭示脑与智力的关系;理解人类认知、智能的本质以及意识的起源;探索感知觉、意识、情绪、语言、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及其神经基础。
6 S8 ^6 n0 H# ~% W, V( P0 p4 ^( E“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脑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脑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神经信息物质组学;脑的智力发育过程和机制;学习记忆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感知觉信息的基本表达、信息加工及其大脑整合机制;视觉不变性识别和选择性注意的脑机制;跨通道的协同记忆、抉择与顿悟式的问题解决;语言认知和自动语言识别;发展可自主编程的脑式信息处理系统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和设计脑式智能计算机等。
0 E* |: G! m: |% z* D! |$ C“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和完善脑、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平台,加强脑功能的分子与细胞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争取在脑高级认知功能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H( _) e0 V" y
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6 f8 f3 [2 a0 c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水平是创新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科学研究的实验和观测在空间上已发展到宇观、介观和微观尺度,在时间上进入到飞秒、阿秒的量级,实验室从地面扩展到了地下、水下、高山、高空和地球大气以外的空间及深空。在极端条件和生命过程研究中要求动态、实时、原位、无损、灵敏的检测、分析和成像。空间实验和观测要求发展重量轻、功耗低、耐辐射和高可靠性的先进探测器和电子学。国家安全要求发展高分辨、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的快速侦检方法和手段。) D' h# z0 k9 y5 Q7 g
“十一五”期间,重点研究生命科学中的动态、实时、原位、无损、高灵敏的检测、分析和成像方法和技术;物质组成、结构及性能的空间、时间高分辨实时、原位观测和表征的新方法;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研究中新观测手段和信息获取的新方法。争取在单原子、单分子或单细胞的检测新原理和新方法,高分辨、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的快速侦检方法和手段,空间科学先进探测器和分析、成像设备的理论基础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6 P* v( |5 o5 W5 q7 G
(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基础研究重点领域
8 _# M' d& a; ?% s& H2 s% q( ?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基础研究
+ Z3 n7 ^5 B  J3 m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害中国人的疾病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一方面危害中国人群健康的各种传统疾病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则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相似的疾病谱。目前危害我国人民的主要疾病有: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和糖尿病)、新生和重大传染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此外,还需加强人口控制和生殖健康、心理健康、营养与健康等影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等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7 i  n8 K4 d  B, M2 k, r$ ]! _9 @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机制;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在健康与重要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病原体传播变异规律和致病机制;环境与营养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分子与细胞机制;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水平上的作用机理;现代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等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等。
' Q  g* {4 T3 R4 r“十一五”期间,争取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新生和重大传染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要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J, a% Q! z- I* M& y5 [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 O4 m6 }3 h9 s7 @: ~2 y/ |4 k$ o, x近年来,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并进入了以功能基因及其调控网络的高通量发掘、研究和利用为重点的基因组时代,极大地促进了动植物品种的分子遗传改良。
3 m3 D8 ^2 r2 ]3 k; H“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等重要性状形成的功能基因组学;作物营养形成的代谢网络基础及其调控;农作物抗逆性(旱、盐、寒、涝等)与水分、养分和光能高效利用的生理及分子基础;重要农作物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分子机理;重要农业生物新品种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畜禽重要基因资源评价与种质创新的基础研究;重要畜禽品质与生长发育性状形成的代谢与调控;动物重大疫病病原遗传变异、宿主免疫及跨物种传播机理;畜禽重大疫病病原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植物病原物与寄主作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基础与分子机理;固氮、生防等农业微生物功能基因发掘与作用机理;土地退化、化肥保持力减退和水资源枯竭等灾变机理和环境优化。4 t- o6 C& ^1 l4 @- j7 C/ Z
“十一五”期间,要使我国在重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和重要经济作物(如棉花、油菜)的功能基因组学,及相关“组学”的研究中实现重大的科学突破;生物多样性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学基础、农业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分子遗传改良的研究水平总体上有明显提升。. Q- g2 |. I1 Z% O5 L7 B# K
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7 V3 P& M& H+ j5 n& q( g( i$ Y. V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技术的迅速进步,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改变地球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不可避免地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如不能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科学地发展和利用已有的技术能力,则终将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影响的机制、预测与适应、调控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7 g3 U  [1 l* T7 m6 {- V“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规律;流域和区域需水规律与生态平衡;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方式的环境效应;区域和全球环境污染过程、主要污染物的源-汇关系及控制原理;重点流域大规模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和区域生态安全;重要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循环规律与调控,生物多样性保育模式;资源探测与开发过程的灾害风险预测等。
, ~4 R! l1 t+ `# L0 U: T. \“十一五”期间,要强化水资源保障及供水安全、有毒污染物的区域暴露和生态系统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在系统认识土地和水资源演变的基本规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和生态危害与重大灾害预警方面取得突破。
% d  [9 N$ ~9 X6 |3 p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1 L$ O0 h3 E( f/ j0 _; V& s0 K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要正确估计由于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可能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威胁,必须深入研究不同时间尺度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区域响应,为科学制定我国长远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建立应对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 f  z) T$ Y( ?# R* l7 `2 p“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大尺度水文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以及全球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海-陆-气相互作用与亚洲季风系统变异及其预测;中国海-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青藏高原和极地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及其环境效应;气候系统模拟和预测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我国近海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等。9 g' x4 t: V" ~1 h' t8 O7 J
“十一五”期间,要大幅度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大尺度水循环的关系、亚洲季风系统的长期演化以及陆地生态系统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水平,提升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人类生存条件影响程度的能力。
5 r: w3 K- c' H7 q2 H9 V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调控
( H4 R2 G; c! N' y复杂系统科学主要研究复杂大系统由微观层次上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宏观层次上的系统行为、结构、功能演化与调控规律,可概括为自然界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系统、社会复杂系统、工程复杂系统等。复杂系统科学是现代社会和高技术发展的需求,也是基础研究所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
2 ^3 m4 y* q# u  {4 V“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科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复杂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及性能如何自发形成与演化,复杂系统如何协调和干预,复杂系统不同尺度行为间的相关性;与具体学科相结合,解决相关学科中遇到的复杂系统的关键问题,包括突发事件的预测、预报和处理,对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重大工程系统事故的防范;复杂人造系统的干预和控制,如经济与金融、大型工程系统设计与控制、城市规划与发展、交通、电力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安全和重大事故控制等。
& e3 i" D: Q( u  I“十一五”期间要重点研究复杂系统形成的机理、演变规律、突变与调控;建立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测、预报的理论方法;结合重大工程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和事故预防,开展对人造复杂系统的研究,推动复杂系统理论在环境、工程、经济、安全等社会活动方面的应用。
# L" m# i( r( B. d9 h6 v( c) c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 }: o" t7 D0 R2 N! M能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能源的生产和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能源保障问题日显突出。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必须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能源系统,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1 k  t: B! [( O4 p% V4 h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热力循环及热-功转换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基础研究;煤炭联产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大规模利用核能的基础研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经济利用的原理和新途径;高效节能及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巨型互联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础;氢的制备、储存、运输和利用等。5 f9 B4 x+ k9 f
“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煤炭的超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高性能热-功转换过程,并在支持大规模氢能系统建立和后续能源大规模利用的基础研究方面实现突破。4 y0 [& E' D6 ~8 i: y# c: s
7.基础材料改性优化,新材料设计探索及其服役失效机理研究9 V; j) j6 k, G: [& Q1 U' x0 O
国防安全、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会进步都有赖于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材料科学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国防、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6 X$ u8 ^3 N4 P& N“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基础材料改性优化的理化基础、相变和组织控制机制、复合强韧化原理;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围绕低维化、人工结构化、集成化、智能化等新物理构架探索、设计和制备具有高性能和新效应的新材料;发展材料设计的理论模型、计算和仿真方法;材料先进制备、合成与表面强化技术基础;以及材料与部件成型或器件制备的一体化设计新原理、新方法;材料高分辨率(纳米、分子、原子、电子尺度)、高灵敏度、原位的表征与测量新原理;材料服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性能演变、失效机制及寿命预测原理等。
8 T+ a8 X3 Q6 m" i“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高性能先进钢铁材料、轻质高强合金材料、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和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在材料设计、先进制备,材料安全服役方面取得突破,为基础材料改性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5 F; Y1 J0 e+ A8 w7 b# y; w5 T
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9 y  e5 U3 @! x% I! W5 s7 I$ u
极端制造是在各种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极端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功能系统和新物质。它引导当代先进制造主流技术的发展,并渗透到基础产业、电子信息、空天运载、军工产品等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中。9 [5 z# N) {/ n7 J) n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微尺度加工、成形和改性中的界面物理化学作用;高密度能量和物质的微尺度输运规律;微结构形态的精确表达与计量;微驱动、微操纵、微连接、微组装等过程中的动力学、热力学、摩擦学与量子力学等效应和机理;巨型制造系统中多种强能量场间的复杂耦合、能量的非线性聚集与发散、随机涨落扰动与过程的检测与控制;极端尺度结构与系统的精确形成、过程演变、功能创成与质量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等。
6 t9 m( M+ R/ S$ c8 }  B; O+ v: V“十一五”期间,要加强极端尺度工件的制造新原理,极端环境下制造中的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规律,微结构形态的精确表达与计量,以及复杂制造系统中工件的精确形成、过程演变、功能创成与质量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争取在极端尺度制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5 B) P: c6 ~! r8 V$ D
9.航空航天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7 d; N3 i2 X' \: Z8 ]7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未来若干年内,我国在航空技术、探月、空间实验室、军/民用卫星、深空探测及各类飞行器等方面,应有很大发展。新型飞行器应具有高速度、高机动、高隐形、微小型化、智能化等显著特点,其研制将面临许多挑战性的关键技术和基础科学问题。相关领域的主要目标是为新型飞行器的发展提供创新科学思想、新概念与新方法;为理论创新和提高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能力,提供发展的平台。
% [. L# Q' _' A/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空间环境科学;支持航空航天发展的信息、能源、材料与生命科学;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热环境与热防护理论;磁流体与等离子体动力学;微流体与微系统动力学;跨物质层次的固体变形和强度理论;新型材料的力学问题;超高速碰撞力学问题;多维动力系统及复杂运动控制;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的基础理论;动力/推进一体化理论;力、热、光、电磁多场耦合理论等。9 X3 m$ h7 [( p$ R
“十一五”期间,要完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热防护与热结构、高超声速燃烧和推进、材料结构一体化的实验平台;加强空间探测理论研究,提高探测能力、空间环境模拟及空间效应分析与预示能力;加强高超声速推进和超高速碰撞力学、高温化学/热力学非平衡流动、可压缩湍流和复杂运动、跨物质层次的固体变形和强度理论、多目标优化、多维动力系统的复杂运动及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 a/ t( d. l8 P% L) y10.支持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4 \0 l2 _+ e" B3 Q' @2 ]4 k1 Q& d
信息技术在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同时,提出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基础问题,如新算法与软件基础理论,虚拟计算环境的机理,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知识挖掘的理论和方法,人机交互理论,网络安全与可信可控的信息安全理论。
  n( ~& i4 K. X( h( G& h“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新算法与高可信软件基础理论;信息处理方法与理论,智能信息处理的形式化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的方法;多种工作模式下信息的获取、处理与数据融合,新一代人机交互理论;信息安全协议、模型和机制;网络安全监控体系和信息系统安全理论;服务质量体制与协议;网络可扩张性与生存性理论;高性能计算机的基础研究;获取高分辨的客观信息、海量存储以及实时传输的新方法、新原理的研究等。# d- ^* N6 y3 c& U
“十一五”期间,要在高可信软件理论、海量信息处理算法、知识挖掘方法、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 `& Q, Z3 }4 x' y% u$ a# ~
(四)重大科学研究专项计划
$ x) W3 b, F2 g4 e2 K: S# P5 C$ F1.蛋白质研究/ Z4 y7 a9 Q( _  V' @: i
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公布,以及诸多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完成,生物科学进入了“基因组时代”。人类将在了解遗传物质DNA全部序列的基础上研究和认识生命的奥秘,阐明基因编码的产物—蛋白质的功能己成为主要研究目标。蛋白质是最主要的生命活动载体和功能的执行者,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深入研究,将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同时,蛋白质科学研究成果将催生一系列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带动医药、农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引领未来生物经济。蛋白质科学已成为各国争夺的生命科学制高点。4 a4 U& ?8 y( r9 x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重要生物体系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生物学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相关的计算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蛋白质研究的方法学,化学生物学等。重点开展重要生物体系的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开展蛋白质研究的方法学工作;建立和完善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
, ~7 u9 K* {8 B; Q7 l- c* M“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蛋白质科学创新研究体系,在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蛋白质研究新技术方法领域取得若干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蛋白质科学研究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并形成5-6个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群体。
: }$ H9 |( F7 j/ n2.量子调控研究9 y$ t8 V4 f& i$ b, m
通过操控原子、分子构造、纳米构造、低维量子限域体系等,实现量子特性调控,如电子态的调控(波函数的调控、自旋调控、轨道调控及关联态调控),电子、光子、声子能带的调控。量子调控及其物理研究的突破,将成为新型功能材料、光电器件和未来信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j5 \: D7 A+ k! j1 `- b5 @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低维量子限域体系的量子理论;量子信息理论,量子计算中的可扩展的多量子比特系统,远程量子通信和量子安全系统等;分子电子学、自旋电子学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如信息加工中的量子现象、相干电子输运等;人工带隙材料的结构与特性。
+ z. K2 z1 c9 `3 c2 f“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争取在与量子调控有关的量子现象的基本理论方面取得突破,初步实现基于这些现象的新量子调制技术,为抢占核心技术、推进新一代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1 F2 j( \' r4 g3.纳米科学技术研究
' f( ]0 s! ?( Q, f8 T2 e+ W3 V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是当今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发展纳米科学技术已成为许多国家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之一。对物质在纳米尺度下表现出的奇异现象的认识,将有可能改变相关理论的现有框架,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到崭新的阶段。纳米科学技术还孕育着新的技术革命,为材料、信息、绿色制造、生物和医学等领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 _$ _  a" C3 V0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纳米加工与纳米器件、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纳米医学与纳米生物学、纳米结构的表征方法与检测、纳米器件与集成的关键方法与技术、纳米体系中的理论和建模问题、纳米和微尺度仿生。
' H2 P: J7 I7 x1 _4 k“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生物和医学的研究体系,使我国的纳米科技整体水平保持国际先进,并形成5-6个在国际上有带头作用的研究群体。" n( S( R. F" t- a+ j
4.发育与生殖研究
6 ^& G0 [/ C! E动物克隆、干细胞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这些研究不仅涉及到生命科学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细胞增殖与分化、遗传与发育等,而且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口增长量大、出生缺陷多、移植器官严重短缺、老龄化高峰即将到来,迫切需要生殖与发育科学理论的突破和技术创新。3 g* a8 ]9 X; M* n/ ^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调控,生殖细胞发生、成熟与受精,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体细胞去分化和动物克隆机理,人体生殖功能的衰退与退行性病变的机制,辅助生殖与干细胞的安全和伦理,动植物的发育与生殖研究等。重点开展干细胞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建立基于干细胞再生医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建立和完善干细胞研究平台;开展器官生成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生物伦理研究。
7 J! C2 F! s, w1 q5 }  F3 Q0 l“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逐步建设以人类为主的含非人灵长类的胚胎干细胞库,建立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模型;建立生殖和再生医学临床前评价体系及我国生殖科学和生殖健康研究体系。6 _, V4 {  y. x4 T9 @  j
(五)国家研究实验基地, w2 P- P5 X" @$ u
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对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和造就高水平科学研究人才和创新研究队伍至关重要,“十一五”期间建设发展的重点:
5 w& j2 k% {3 U( ^1.鼓励中国科学院结合“知识创新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鼓励高等院校结合“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创建若干世界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配合公益性研究院所的体制改革,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公益性科学研究基地,促进中央级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研究的基地建设。# Z: q) ~: M- i
2.瞄准国际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实施若干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前期预研,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0 Z" c8 _% ]( ^2 ]7 z- w5 e
重点建设散裂中子源、强磁场实验装置、新一代天文望远镜、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航空遥感系统、重大工程材料结构服役安全评价试验装置、结冰风洞、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等9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第四代光源、农业生物安全、纳米技术等对科学前沿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开展探索性研究和培育试点工作。
) O1 B5 ~3 x& A+ d/ S2 _- x/ u% e3.全面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基地。3 q- B$ K( B8 h( {, _% }
“十一五”期间,按照“总量控制,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和交叉科学领域,通过择优新建、整合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布局。新建1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评估淘汰和国家实验室筹建,使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控制在250个左右。同时,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进一步凝炼科学目标。继续通过设备更新和新建投资等形式,提高实验室装备水平。推动实验室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健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 a8 Z$ o9 i" f) l. R% f
4.根据《规划纲要》的重点部署,稳步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按照“高标准、高起点”和“顶层设计,竞争择优”的原则,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 / i4 `" |' R+ \3 t
国家实验室主要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以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为核心特征,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综合性研究。国家实验室在具有明确国家目标的领域、新兴前沿交叉领域,以及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布局建设,如能源、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化工、农业、海洋、船舶、航空航天等。
* e9 L, k3 s* |. }8 N5.构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络体系。“十一五”期间,根据“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按照不同学科领域发展需求和区域特色,整合现有资源,建设160个左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4个网络数据管理中心和台网综合研究中心,形成生态环境野外观测研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研究、地球物理观测研究、特殊环境与特殊功能研究等四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络体系。. C# p# Q7 w, Q) e$ M  {( t2 `% ?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要坚持“观测、研究、示范”的定位,加强观测研究平台、人才队伍和数据共享建设,加大运行管理改革力度,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实行定期考核与评估和优胜劣汰。
9 N, z8 |6 K$ c7 X5 t6.地方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窗口。“十一五”期间应结合区域特色和各地经济需求,进一步推动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
* B  t- k! A6 Z; G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引导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提高其对地方基础研究、研究实验基地建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新建一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使总数达到100个左右。进一步规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管理,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其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8 d# X/ ]7 _+ d(六)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7 L- ?. o2 T2 E5 k
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等的采集、加工、集成、共享、服务,显著提高我国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科学研究提供保障和支撑条件。
' B7 T6 f* \3 G( U. `' K4 _“十一五”期间,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发展目标:
7 x* x3 e3 r/ J1.通过国家政策调控和相应的法规保障,整合离散的科学数据资源,基本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资助产生的科学数据资源的汇交、整合、集成与共享。在资源环境、农业、人口与健康、基础与前沿、工程与技术、区域综合等六个方面,对长期积累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观测、探测、调查资料和历史科学数据资料进行调查、挖掘、整理、筛选,整合形成300个左右主体科学数据库,构建40个左右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初步建成较完整的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对科学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和高效利用,为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J! e: r: X' b6 y7 w: y/ y% i
2.建立与自然科技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要求相适应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动态发展、技术先进的自然科技资源共享体系,解决收集、保存、利用和共享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实现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到2010年,实现植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资源、人类遗传资源、动物种质资源、标本类资源、实验动物遗传资源约1,100万份(号)的跨部门、跨领域整合共享;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开展自然科技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建设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0 U, j; F7 P: d8 R" Z; n3.继续加强科技文献共享建设,进一步扩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范围,建立健全科技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建设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建设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建设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为全国用户提供分布式、特色化、个性化、协同化文献信息服务。
; G3 |+ n  b8 j7 t8 Z. z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重点突出,层次多元,动态调整的科技期刊体系结构。切实办好优秀科技期刊,特别是办好一批具有学科优势、面向国际的高水平科技期刊,构建吸纳和传播中外重要科技成果和前沿学术思想的通道和平台,扩大我国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完善我国科技期刊的运行机制,整合科技期刊资源,使科技期刊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 D6 \7 z  M* g( s3 |3 a) e( S
(七)基础研究队伍8 l1 }2 D, P4 u6 |% F& f- G
着眼于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超前部署人才培养、引进和稳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一个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优秀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和流动的良性机制。促进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建设一支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和大批后备新生力量。
# e0 H7 [7 h% d  ]+ F1.继续完善和优化各类人才计划,培养和吸引优秀创新人才9 e' E- `9 ~7 V' B4 i8 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在培养、引进和稳定优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推进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的实施,并加强各类人才计划之间的协调,稳定支持一批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加强创新研究群体(团队)建设,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以多种方式支持海外优秀专家学者为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做出贡献。 9 l/ U! B& a# ?" [4 w: z6 Q8 s( l
2.促进研究与教育的结合,提高后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7 ]+ d& L0 |  g3 N3 t. b推进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提高后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保障基础研究队伍的源头供给。加强科学教育与创新实践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配合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在科学研究创新实践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完善博士后制度。
2 y) y( `5 X: X% u3.加强对基础研究队伍薄弱环节的支持9 F: y. W% g; c0 s: r: p: b
配合公益性研究机构的改革,加强公益性研究机构队伍建设,加大对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研究的整体水平,促进公益性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 T$ t3 a' j% b( L/ d8 l# c
支持西部地区科研人员结合区域特色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改善科研工作条件和科研人员的生活待遇,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区域布局和人才流动的合理机制。
8 Y* Y. N: a! x4 h& s2 v配合中央级转制科研院所的改革,支持从事共性技术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供智力保障。# v- I! e& o  J1 @3 a3 T2 c
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符合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特点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稳定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形成合理的科研队伍组成结构。/ l, c' e1 R7 c1 t4 I! J9 N% L
五、政策与保障措施
  O0 K" p; k' N7 i2 o(一)切实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c, O6 K+ ^0 e6 v8 e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是对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健全中央财政投资基础研究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基础研究和自主开展基础研究;鼓励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把基础研究作为科技投入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使基础研究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有明显的提高,为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基础研究战略任务提供经费保障。5 m& l% V. J% c" H% b# U
(二)加强统筹协调,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_) @4 `8 T3 ^, |; k* {. g) {  R
加强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学科发展布局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基金委为主统筹安排;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基础研究和重大科学研究专项计划主要由科技部负责统筹安排。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计划与其它计划的衔接。优化基础研究项目、人才、基地,自由探索性研究和定向性研究的经费配置。在加强竞争性项目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大对人才和基础研究、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基础研究经费的预算和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C% D  ^7 U3 A2 V3 b, o
(三)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K+ ~$ O  o: z2 u9 ?( q7 _) q5 s
加强科学创新文化建设。倡导热爱科学、淡泊名利的良好风尚;鼓励勇于创新、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开展平等的学术批评与学术争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文化氛围。
! V2 p% i9 i5 W: P, g& U改进和完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贯彻落实《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和《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两个文件的精神,建立健全基础研究评价体系、科学研究信用体系和科技信用管理体系;规范基础研究评价工作,重视质量,鼓励高质量论文、高水平专利和有显示度的国际奖项,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坚持实事求是,追求客观真理;倡导良好的科研道德,增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
- g! C0 z- w) |) v加强基础研究的宣传与普及。及时、准确地发布基础研究重大进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促进公众对基础研究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7 D1 R. F5 Y5 O9 t4 j  v(四)加强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r. ]0 D: S6 T( t" G3 w
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大力支持以我为主、实质性、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  g+ g# w- ~8 o/ ^
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大科学装置建设。组织有我国特定优势的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鼓励我国基础研究机构与国外优秀研究机构、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推动在我国建立中外联合研究机构和国际科学研究中心;支持在我国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支持中国科学家参与或组织创建国际科学组织;选派优秀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到国际一流研究机构深造,吸引国外研究生、博士后来华学习、研究,以多种方式吸引海外优秀华人学者为国服务。
: P' b7 {/ U4 ?% [(五)推动地方基础研究的发展( ]: `9 B" Y- w! A1 N1 n+ m6 f
充分调动地方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地方基础研究项目、人才和基地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立地方自然科学基金;加快省部共建的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规范地方重点实验室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地方重点实验室的管理;积极发挥国家各类地区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和培育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队伍;鼓励和引导地方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
) |, x5 Q; h1 \/ `2 j
9 K  u7 f. u9 k* {! v3 Y+ I& u4 b( `$ 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g2 f2 d1 s5 v1 i& Z: ?' h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科学技术部;《2004年全国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 O: U5 W' K/ _7 `5 E+ Q
9 b: g0 T5 k& x" u  Q
**《世界科学中的中国》,科学技术部,2005年
! {6 l) b% [5 ?) R) \8 K% H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工作的总体考虑及200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8 ^$ l: H/ l  E7 a9 m5 l! B2 _! H* O' i
国科发计字〔2006〕348号
! b- x6 p9 B. l/ @+ G4 o) c; a" R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国务院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 Z* C& I4 T3 Q. j2 w  “十一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科技统计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做好“十一五”期间的科技统计工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实施和加强宏观管理提供支撑和服务,在充分征求各地方、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工作的总体考虑及2006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总体考虑及工作要点》,见附件),现将《总体考虑及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总体考虑及工作要点》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并做好相关工作。; i" J/ O$ A$ G7 V) V! Q+ G" B
  9 N7 l/ k9 u. w2 ~& P
  附件:“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工作的总体考虑及2006年工作要点' v. W0 U7 ~5 \7 _. _9 ]5 K7 v

# a; [/ b. M7 }8 o- E0 \7 s6 o) U                                   科学技术部 : P' l8 g8 K+ \# Y
                                         二OO六年八月十八日
& `& i2 m+ U* Z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i* R) g# L/ r  \. J) A. @1 I8 Y
“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工作的总体考虑及2006年工作要点, G# c& m# E, R; t

  r  e5 a6 S1 o* [: l# N“十一五”期间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科技统计工作要为《规划纲要》的实施继续做好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加强指标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撑和服务,努力开创科技统计工作新局面。
9 }2 r/ p5 K1 I: [2 A+ L7 N3 R一、“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工作的总体考虑
; I2 h+ i; J9 u3 q( B( x(一)指导思想) _' o! @7 w7 ]6 B5 r6 r
开展科技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十五”期间,我国科技统计工作围绕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和目标,以为科技管理工作提供支撑和服务为宗旨,坚持抓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坚持抓基础性工作和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在一般规则上与国际科技统计接轨的科技统计工作格局。与此同时,科技统计在科技管理与宏观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t7 G8 d7 M+ a* `8 X“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技统计工作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规划纲要》的实施和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的转变,要求科技统计工作要向服务于自主创新转变;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多重科技统计需求对科技统计信息的可靠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 g; o5 D% N% v1 y“十一五”科技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服务于《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着力强化以下三个方面:, F/ w& B4 S1 G' s
一是进一步发挥科技统计的服务作用,为科技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科技活动统计信息;
7 @% |5 g( D- n& x) g) n; p二是进一步发挥科技统计的监测作用,客观、准确地反映《规划纲要》实施的进程和我国科技进步情况;/ U8 U7 M: [: D
三是进一步发挥科技统计的导向作用,通过创新指标有效地引导全国的创新活动,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_8 b/ J6 g0 i2 f( A$ Q4 b
(二)总体思路1 L+ k7 x' g& _& s# f8 n
“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工作要围绕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继续推动统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高科技统计为科技管理和宏观决策服务的能力。“十一五”科技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突出一个重点,推进四个延伸”。, q( c4 f; |& m+ f0 m  a
一个重点,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指标体系、推动建立创新调查制度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6 _- a+ l1 I( h% \四个延伸,就是要结合《规划纲要》的部署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科技统计的各项工作。  |$ C1 J, |2 K1 \
一是在统计调查方面,推进从R&D统计向创新统计延伸。“十五”期间,科技统计工作的重点是R&D统计,通过R&D清查,建立起了我国R&D调查制度,实现了定期公布我国R&D投入的重要数据。“十一五”期间,要在R&D统计的基础上,向能够反映我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状况,能够反映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状况延伸。: p5 O7 E" U; Q, q$ Z, W6 }
二是在指标研究方面,推进从科技指标向科技、经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指标延伸。针对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对统计工作的新需求,建立能够反映科技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测度指标。/ W0 T9 R5 x- K" W
三是在统计分析方面,推进从基本分析向监测、预测等多角度分析延伸。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的分析已基本能够满足目前工作的需要,但在发挥科技统计的监督和预测功能方面还比较薄弱。为了反映2020年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需要加大监测和预测方面的工作力度。3 K  r: `$ ~7 H( b# c
四是在能力建设方面,推进从体系建立向整体提高延伸。 “十五”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科技统计工作体系。为了适应和满足中长期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需要,必须在制度建设、工作体系、队伍建设、基础性工作等方面进行科学改革与整体推进。
. h3 D/ G- t5 R“十一五”科技统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科技统计支撑体系,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指标体系和创新调查制度,基本实现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监测和预测,为科技发展决策和科技计划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 N+ u5 F/ }3 g8 O# _(三)重点任务
0 _4 ~# w& w# Y  O“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工作将在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科技统计工作的部署、指导和协调的基础上,按照提供支撑服务、加强基础性工作和开拓前瞻性指标研究三个层面进行安排。1 k& L: t! P1 h) ?
1. 服务于《规划纲要》实施,初步建立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统计监测制度。 9 G& E. f" T' k, l# |
一是研究建立既符合国情,又可进行国际比较的创新指标体系,并会同有关部门力争在2007年启动以摸清家底为目标的第一次全国创新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每3—5年进行一次创新调查的全国创新调查制度。
) Y# U8 r% v' a  E; p# a  D( C二是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建立和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重点是研究建立创新型国家指标体系,并纳入相关统计中,实现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的监测;构建区域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做好区域科技发展的统计分析与监测;根据新的科技计划体系,调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监测重大专项、各主要科技计划和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
- l9 ~0 O3 S8 V三是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分析和统计数据的预测工作,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利用统计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要加强针对科技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的分析研究工作。完善数据预测与估算制度,提高数据的时效性。
1 O9 N& g& G* P) n% r" c2. 夯实基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3 Q& P" B2 t! N: O) x- d( k一是进一步加强统计调查工作。完善统计方法,规范统计口径,重点是R&D活动统计方法;提高数据质量,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信,重点是提高企业的填报质量。继续推进专项统计工作,侧重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和科学普及工作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m$ p1 g# O4 g! K" e
二是加强工作体系和队伍建设。在工作体系方面,突出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实现数据关联和指标集成,建立部门间的联动与合作协调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地方支撑体系建设。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形成一支专业化强、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培训一批业务能力过硬的统计调查队伍;建立起广泛的专家咨询网络,保持统计队伍的高素质和战斗力。: X7 g1 O2 }' W  \5 v
三是加快全国科技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对各地方及相关部门的科技数据资源进行整理,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库系统,解决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之间数据难以共享、可比性差等突出问题。
' Y- L  I% k3 f9 d: z5 O3. 加强前瞻性研究工作。
6 v: s4 p, _2 k/ |& M% ^. E2 G一是以编写《中国科学技术指标》为龙头,带动科技指标前沿问题的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能源、农业、环保、健康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及时形成相关专题报告。
- i1 Y; W- ~0 o5 j二是重点加强论文、专利等科技产出指标研究,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学科发展水平和重要技术领域能力的变化情况。同时,着重开展对科技投入效率和效果的分析。, ^& n" y, x3 E; v3 O
三是借鉴发达国家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开拓我国科技统计研究的新领域。   
& |6 I# m1 b+ K, t(四)保障措施
  |6 p/ H0 q; |2 U5 D# M/ u9 H一是要领导重视。开展科技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这项工作必需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才能稳定发展。地方科技统计工作也应引起领导重视,配备专人负责,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 g" |/ t# s9 h; X4 A# _二是要稳定支持。科技统计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工作经费要有稳定的来源渠道,能够保障日常工作和分析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科技管理部门在预算编制时要将统计工作所需经费统筹考虑,予以安排。" U0 R% |; v1 y3 R* d3 o
三是要加强支撑。随着统计工作任务的逐渐增加,大部分省市和有关部门都相应建立了科技统计支撑机构。各科技管理部门要为科技统计支撑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创造必要的条件,不断改善工作手段,提高人员素质。通过课题研究等支持方式,切实提高科技统计支撑机构的能力。, B  K7 ?% Q. }' |7 |
二、2006年科技统计工作要点9 E3 ^# W# J$ C- Z  i/ t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规划纲要》实施的起始年。科技统计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s: N" S  H8 n$ Z! @1. 启动和继续做好各项研究工作。
" H0 i3 X; G# [# O一是要启动创新指标研究,为全国创新调查做准备,并在国家高新区进行创新调查试点;二是要开展创新型国家指标体系研究,编辑出版创新型国家监测报告;三是要开展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等《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科技发展目标的指标研究,重点是开展国家层面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规范化研究;四是要启动政府科技投入模式研究,对政府科技投入的流向进行分析,结合预算体制改革,研究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的统计体系,为改进政府科技预算和投入模式,提高政府科技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决策依据;五是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及《规划纲要》中的战略重点,启动对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研发状况的统计分析工作。
2 c: q% P8 Y( h4 y) d- U9 E6 P2. 启动编写《中国科学技术指标2006》(黄皮书)工作。
8 M- N+ z9 ?, d6 B* ]% F& m5 N在保持黄皮书的结构和体系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反映自主创新和国际比较的内容。  u  O& |' g% `" M  i
3. 做好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发布工作。4 l# q6 z/ F. J- `8 k% h  g
一是在2005年数据统计工作完成后,将形成完整的“十五”期间科技统计数据报告;二是在布置2006年的数据采集工作中将进行统计指标的调整,国家科技计划统计将根据新的科技计划体系进行调整,研究机构的统计指标将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和更加适合反映机构的发展进行调整。$ a6 v/ s1 B  x0 G$ W& u
4. 启动全国科技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L" w  l$ n1 Y/ q& f, P. f
研究提出建设全国科技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同时,在地方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地方主要科技指标网络系统,逐步实现科技统计数据共享。
8 O* e" f; v: F9 T" a关于印发十一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纲要的通知  ^# K% B& `+ b2 @( O5 r( D/ J
国科发农字〔2007〕284号5 ~) p4 r+ S# |0 T9 M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农业厅(局)、水利厅(局)、林业厅(局)、农行:# A2 ?8 m7 C; Q8 b. Z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更好地服务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我们在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十一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现印发给你们。
, |, {7 x9 _4 B: y  c  请你们根据《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组织制定本地区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注意及时总结各地开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的经验和创新性做法,确保《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M0 o1 t* y' G5 N/ F6 v  a1 L
  附件:“十一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纲要
' H' q* y5 ^0 ^  J5 O         科学技术部          农  业  部          水  利  部* O$ P# O) W, s8 N2 a/ T* G: q
         国家林业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业银行
- }" o- D) S0 m6 z" e                 二OO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1 ^* A$ N0 t4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g5 E* B, A1 l  w. b3 G9 I; a附件:
! K5 y- C1 u% P; M9 D5 s0 ]* F3 ~8 E, f( x5 t/ z/ I# `1 q
“十一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纲要& g$ P2 K" Y9 B- x' @& [% x% H' ?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小康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为更快更好地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明确“十一五”时期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园区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特制订本《纲要》。5 }  r: ^/ `% F4 L! ]+ D8 x9 C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r% C" b+ j+ Q$ i: R. f
  (一)发展现状与成效。# ]8 A3 K0 _0 x
  按照国务院要求,自2001年启动试点建设以来,全国已有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立了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组织指导、着力支持下,园区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发展成为:
% C" }7 s* h8 x( F  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平台。“十五”期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主开发项目1278项,从其他地区引进项目1748项、技术2193项、品种9544个、设施5277套。推广技术2832项、品种3825个。园区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组装和成果展示推广,显著加强了适应当地农业急需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5 G- m! g5 K0 [* d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在引进、集成高新技术的同时,一批现代农业科技企业被有效吸引、孵化培育出来,带动了园区及周边地区优势产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5年来入园企业总数已达2707家,累计实现总产值达965.88亿元、销售收入676亿元,创造社会效益5000亿元以上。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t, T0 x4 {' \
  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平台。园区通过多种有效方式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培育新型农民。5年来已累计组织科普讲座9600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5789次,参加人员超过272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科技素质和经营能力,使大量农民从种养业转移到营销服务等环节上,仅园区企业直接吸纳就业累计超过139万人,有效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
8 ?/ }3 b, V5 a6 V5 s  现代农业要素集成载体。园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增强了科技硬软实力,加快了区域各种要素的流动组合,使园区积聚现代科技、资金、信息和人才的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新模式,成为区域农业科技与生产、市场连接的纽带,成为不同类型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辐射源。& C/ b. N, l& T/ v1 Z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社会影响正在不断扩大。经过5年来的建设,涌现出许昌、寿光、孙桥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视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情况,对园区工作予以肯定、赞扬。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管理等多方面对园区试点建设给予了有力支持。
9 `2 R4 ~9 J9 G6 w& K  园区试点建设创造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做法。针对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性,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一些地方的园区通过种、养、加及农、工、贸综合发展,形成综合型园区;一些地方的园区以蔬菜、花卉苗木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体,向“做大、做强、做优”方向发展,形成专业型园区。在园区的格局配置上,既有核心区又有示范辐射区,既有“一园多区”又有“一区多园”,多种多样,其目的在于提升园区总体功能,节约土地资源,形成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2 n9 A% F! Y2 O: H5 N
  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了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拓展了农民收入渠道,加大了科技对延伸农业产业链的支撑作用;促进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转变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为“十一五”时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7 J7 A6 c, r( @" U0 i9 t% x! c
 (二)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形势。, E3 Q: R( V! {' l, R, J
  总的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尚处于建设初期,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园区覆盖面不足,科技集成转化能力较弱,科技产业规模较小,园区内产业关联度不高,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吸引企业和农民创新创业的能力有限,推动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力不强;由于地理区位和政策措施差异,东中西部园区建设与发展能力也有较大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配套的土地、财税、金融信贷支持政策,使地处不同省市的园区基础设施水平、招商引资条件悬殊较大,一些发展相对迟缓的园区难以有效积聚农业科技资源、科技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很难吸引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来园区创业,一方面科技成果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本土研发或中介服务机构或产业孵化短缺,园区创新创业能力不强。随着园区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加大科技集成、转化和示范力度,对资金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简单的招商引资已远远不能解决问题。与国家高新区相比,农业科技园区资金筹集渠道不畅,政府财政投入不多,项目经费和扶持资金不足,农村中小企业创业艰难,大多数农民收入低,需要通过科技引领致富,因而大多数园区都存在资金短缺或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制约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2 j! p0 K2 P5 Q, Y" ]# J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人口增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快,必然导致土地、水资源更加紧缺,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良种良法提高土地产出率,发展工厂化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必须综合利用农村各类资源,应用循环经济模式,寻找新的替代方式以节水节地节能,开辟生物能源以弥补不可再生能源的不足,实行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人居环境良性发展;通过推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所有这些,都对新时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8 y7 x/ [3 Y" P/ f& H* C
  “十一五”期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换代,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持续提高,要求园区扩大覆盖支撑能力;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确保新阶段农业持续发展,势必形成对园区先进科技的大量需求;开发地方特色资源、改善村容村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园区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和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提升农业竞争力,需要园区加速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加入WTO以后,国际优质农业科技资源供给和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将为园区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s% f! D; ~1 `
  因此,要从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的规律和农业科技园区特点出发,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建设发展模式、市场竞争策略,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围绕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把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4 [+ f- H, M8 y. q8 A- p6 l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 ^, S, D1 s( K% ], C) u
  (一)指导思想。' y' q. ?* _: Q
  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优化布局,开源扩流,转变机制,营造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开发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两个科技市场,利用园区服务众多企业、集聚关联产业两种发展方式,进一步发挥园区的科技积聚作用、服务引领作用、集成带动作用和扩散支撑作用,不断加快科技富民兴村的步伐。
* u3 h8 G: o# r( k- T  (二)发展思路。1 m0 r, q6 h: A. Z  K& ]8 b
  1、提高园区的科技资源积聚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园区与其相关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大学园区的有效联结和互利合作,把先进适用的科技资源不断地引进来,经集成熟化后使之扩散出去。4 Y, C7 a6 X2 {4 u" u: F2 L( t
  2、增强园区的科技服务引领能力,使更多的企业、种养大户、致富能手通过园区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类科技产品服务,使园区在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8 V. I6 x  `1 K, c6 n( \
  3、提升园区的科技集成带动能力,突破当地急需的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及绿色供应链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育壮大科技型龙头企业,引导相关企业和要素向园区积聚,着力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 `9 }3 z. P# k( H/ j  4、加大园区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把新型农民的培训者、农村基层管理及技术人员、中小企业主等作为主要培训对象,促使他们向广大农民传播现代科学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G1 J; S- g8 T! U
  (三)基本原则。2 ^8 m/ j1 i# L1 d6 n9 p
  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9 X, i$ V2 u( Z0 p, H: ?  1、优化布局,突出特色。
7 D, `9 [$ V) G, j) w' @- M9 C  有效配置农业产业要素和科技要素,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通过国家相关计划、项目支持引导,促使园区科技向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高效积聚、创新利用;并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科技产业化平台,来促进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9 V8 J3 d4 E7 K3 Y9 [% c
  2、整合资源,提升能力。# E( ]  t( n/ B
  通过有关部门组织协调,促进园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建立科技合作、成果转让、信息共享机制。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利用园区建立的科技平台开展合作研发,设立技术开发中心、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等,集成各方资源,促进园区科技发展。  k8 X" O" r, J( U- |  x
  3、以人为本,转变增长方式。$ G; ]7 y' y5 V5 P9 p
  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园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发展向更加注重促进村镇居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推动发展。把促进农业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实行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 _' m9 B$ J% N7 j; ?) ?( `. b  4、坚持引进来、走出去。
. b" Z( @& [: I6 \; f  依托园区合作共享共赢的机制创新,一方面加大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力度,进行集成创新利用,另一方面在我国有相对优势的农业科技领域,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科技型农业企业开发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 u. ]; b( P6 X! r6 z
  5、遵循政策法规,严格土地和水资源管理。
; b; f- h+ p; W5 ?( w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要严格遵守国家土地政策法规,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严格土地和水资源管理,坚决避免盲目征用农田耕地,改变农田土地性质,注意节约和保护好水资源。
$ F, {, i9 K7 M  6、实行动态管理,推进健康发展。6 h. y* K3 J( E9 \8 o; O; D' p9 o
  为树立良好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引导地方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通过建立动态考评机制,对已建试点园区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绩效考评制度,对合格的试点园区挂牌认定,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未达标的坚决取消;同时,发布指南,遴选一批建设基础好、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省级园区进入国家园区试点,促进园区的健康发展。
) J5 R7 l2 A( {  三、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 G/ k( j: D4 R8 i* T  (一)总体目标。8 r0 C5 g/ S- Y! T
  在园区发展数量上,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特点、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突出区域特色、扶优做强产业的要求,坚持优胜劣汰、稳健发展、示范带动的原则,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发展建设80—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认定30—50个区域代表性和引导、示范与带动作用强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本涵盖全国不同类型区域,并向开发利用海洋国土拓展。
) ~( a8 m* ~, t+ w  在园区发展质量上,按照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方针。通过国家引导、市场运作、产业带动、共享共赢的方式,不断强化提升园区的科技积聚能力、服务引领能力、集成带动能力和扩散支撑能力,转变区域农业增长方式、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团,扩充地方经济容量;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共享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持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 G* y) F7 s! Q' W, D
  通过“十一五”园区的试点建设和发展,加快形成园区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良性循环、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为到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现代农业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 e5 ?# q3 p$ E
  (二)重点任务。
1 m6 N1 u( f% h  B! u  1、试点带动,稳步推进。1 i/ `& ^0 j) g: k( O5 i5 z% n
  制定实施园区规范管理试行办法,对已建试点园区进行绩效考评和认定。制定颁布“十一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南,分期分批分区、择优择重在全国新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针对不同类型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确定各园区农业产业集群、科技积聚、服务引领、集成带动和扩散支撑的工作任务与目标,同时明确其相应的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要求。+ [$ `4 `/ E6 M, L1 I- L5 F  G
  2、多方联动,高效服务。' V: {+ V9 i$ H+ R& }0 T  Q
  利用双边、多边合作与交流方式,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调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积极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开发、技术转让、专利引进等等,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有效积聚先进科技等要素。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国家科技园区科技成果、科技信息的互联互通互利,扩大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信息流动、更新、集聚和扩散。构建园区农业科技交流与技术交易服务平台,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服务模式,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组织,使更多的企业、农民获得先进科技,共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M% |5 U. X% r/ n
  3、创新创业,支撑发展。( B( ~4 b! K4 E! ?
  通过政策扶持,吸引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农业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及其专家进驻园区,在开展农业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的同时,组装集成适应当地转化应用的农业新技术,解决影响园区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依托园区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园区及周边区域转化、示范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龙头企业,通过关联企业和要素向园区的积聚,培育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点。
8 _' W% V8 y4 T" d" [, ?9 Z8 Q/ y  4、统筹建设,以园带村。! J: Z1 e2 `& o' ~
  优化园区整体布局,把园区核心区、示范区建设和所在地农村的生产区、生活区和生态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园区建设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村庄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利用园区信息化优势,推进所在地及周边乡村区域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向农户提供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畜牧清洁生产、农业立体污染治理、农村环境卫生、农户健康生活以及农业农村相关产业链接,提供系列、配套的技术产品和科技服务。2 `, L  _- N+ [7 M: S4 Z
  5、以人为本,全面提升。
, c% O6 _1 j! \5 Z! {% y5 j' s  K  依托园区高新科技资源密集、人才密集和高效服务机制,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农村中小企业主、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人员等的培训。通过培训新型农民,农村乡土人才带领农民致富,在实践中造就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越来越多的人力支撑。围绕园区建设和发展要求对农业国际化、产业化、金融化、信息化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应允许园区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多方式、多渠道培养造就、引进一批中青年高层次专家,全面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4 ~0 n" w; {6 f0 l9 @( ^
  四、保障措施/ d! v" z1 y% S, Q
  为实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房地产工程”和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建立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
- W: z6 ]4 A3 i6 q" t- q, b  (一)加强宏观指导。
' a' A: W( _6 g5 \  围绕“十一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需求,由科技部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构建园区全方位发展的体制和通畅的运行机制,探索制定、完善农业科技园区配套的土地、财税、人才等方面政策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园区评价体系,引导农业科技园区规范、健康发展。
: l: t4 V( ]/ V& G  (二)强化动态管理。
6 S( V# y- X5 o% E: }" p- E  园区试点建设和发展工作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多个部门,应继续保持各相关部门的有效联合和沟通,建立行之有效的联合协调机制和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加强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宏观引导。继续加强园区服务机构建设,建立高效、灵活的园区管理机构,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园区的地方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科技部门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以地方为主的园区管理模式。建章立制,对园区建设和发展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评估,向社会公布,扩大园区的社会影响力。
( O. ^6 @2 I2 p& k9 `, H  (三)加大园区投入。8 r" o$ \0 X: j* a0 X) h# E- w
  根据“十一五”园区建设和发展需求,为进一步加大园区的平台和基地作用,更好地发挥园区在新技术积聚、服务引领、转化应用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必须加大对园区的多元化投入,在增加各级政府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投入的同时,大力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0 k  u+ R- m- }& \$ p7 v  a
  (四)制定实施相关政策。0 ^8 {! B: M; ^
  为实现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让更多企业、农民参与园区建设,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探索扶持园区发展的配套政策。在土地流转、土地使用政策方面,无论是新建园区还是原有园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土地政策法规。
: ?& m, x$ k4 }" T  G2 v. e  (五)实行产学研有效结合。
1 e; b. t7 K8 b" b+ ?5 k  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方式。切实推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与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的结合、与部门工作的结合。充分开发和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积极引进国外人才、科技、资本,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特别是发达国家农林研究机构、大学和跨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构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推进园区高价值农产品生产、高附加值加工以及现代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带动园区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发展,提高园区的国际竞争力。
  T7 U9 z2 p. M' R9 z  (六)探索发展新模式。
  t2 K8 W/ \+ \  J8 k' G) V  园区要积极探索创业风险投资机制,探索建立农业技术产权交易。搭建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园区科技开发、集成、转化。地方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国内外园区调研,分析总结园区发展的经验做法与规律性特点,科学指导园区发展。
$ `$ \9 _: y! s4 P/ c2 @
0 L2 }, a6 i& y! M/ e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11 03:29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