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s Archiver

Ernest 发表于 2023-3-25 12:13

给刚踏入细胞行业的技术人们的粗浅建议

原创 Ernest奶爸 天马的旅行 2023-03-20 17:53 发表于广东

[b]声明:本文所阐述的建议观点只是笔者从业以来的经验总结,它既不是真理,也不具有普适性。如果您认为有点道理,拿走就行;如果觉得胡说八道,笑笑就得了,不必当真。
[/b]
参考阅读:

给从事两年及以上细胞制备技术人员的一些建议(上)

给从事两年及以上细胞制备技术人员的一些建议(下)

“操作工”到“工程师”、再到”设计师”的转职攻略

关于升职那些事

工作那些事创业篇

学好文武艺,勤修内外功——高手的成长之路

一世对手

无知者无畏  智者大无畏

年终随笔(如果感到迷茫,请耐心看完本文)

所谓的靠谱,即是为人所信赖——丰臣秀吉传略

知识需要转化,就像程序需要调试

工程师如何从技术转型做管理?


前面给从事两年及以上细胞制备技术人员提了7点建议,今天则准备在这篇文章中,给刚进入这行当的小童鞋们一些建议。让还未有方向、没建立目标,职业规划不清晰的童鞋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通道。

[b]为什么要做这些呢?[/b]

因为打造一套完善的细胞制备技术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系统,是我此生最想要做成的三件事之一。2011年在知道麦当劳大学的存在,知道麦当劳会将其资深员工聘任为麦当劳大学培训讲师这事,就有了当行业培训讲师的想法。另外两件事:分别是打造一个游戏引擎驱动、带有即时互动反馈和积分奖励机制,能极大提起操作人员兴趣,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细胞制备信息系统;及建设一个以物联技术和人工智能为底层技术的智慧型细胞制备洁净厂房,实现全智能化的细胞制备应用场景。这三件事我认为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是能实现的,但是否能由我主导或参与做成,还得看机遇。

这里插一段题外话。之前老东家经常被称为细胞行业的黄埔军校,有公司挖技术人据说只喜欢挖老东家、不喜欢挖其他公司的。刚开始的时候,听着感觉很自豪。后来才慢慢发觉不对劲——这是骂人的话,不是夸人的话。除非老板格局非常大,大到跟任正非有得一拼。不然,经常培养人给人挖,说明你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水平非常有问题,压根没这方面意识,白白浪费钱培养技术人员送给竞争对手,还乐此不彼。HR认为制造业10-20%的人员离职率很正常。问题是,得看跟什么制造业比。如果是跟已经实现生产线全自动化生产、分工细化到一个工序专门有一班人负责的制药企业比的话,那就比错了。目前细胞制备的水平还停留在手工工匠操作的阶段,而非全自动生产线。即便是诺华和凯特的CAR-T细胞产品,也不敢声称自己已经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GE Wave那套系统,并非是全自动的细胞制备系统,而是半自动的,关键环节还需要技术人员观察判断和手工操作。因此,这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要求就会较高了。因为他要会操作多种东西、懂得多种知识。而实现了生产线全自动化、分工细化的制药企业,它对每个工序操作人员的水平要求就不会高了,操作人员只需要做工序要求的东西,甚至不需要理解工序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能理解吧。所以像这种制药企业,操作人员离职率高点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细胞制备企业来说就不是了,走一个技术人员,会伤筋动骨很长时间。离职技术员工的年限越长,损伤越重。因此,真正要做对比,应该是跟医院外科医生或是跟欧洲那些奢侈品作坊的工匠们做对比。这些技术人员往往都是用实践和偏差喂练出来的。结果好不容易练出来,就被人摘了桃子。在这种经常面临人员流失而薪酬绩效奖金没能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就只能考虑进行人员培训考核和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改革,以标化技术人员培养的流程,提升技术人员培养的效率,从而缓解人员流失带来的影响。但其实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恶性循环。而当时,我还是组织制备团队人员全力协助技术支持部门修订培训管理制度、培训大纲、考核记录,起草培训指南、培训课程PPT、培训带教讲师管理制度,申请培训带教人员绩效奖金。整体而言,算是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系统,但是离我的设想,还差得远。

在开始讲之前,需要跟大家申明一个我现在的观点,就是——[size=7][color=Red][b]做技术是最屌的![/b][/color][/size]

周董曾在韩流、英美风肆虐的乐坛环境下,声言“不要崇洋媚外,中国风,才是最屌的!”这点我深表赞同。春秋战国有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有独领楚辞风骚的屈原,有编写二十四史的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等及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有引领魏晋辞赋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和陶渊明,有胼散文和书法巅峰的谢灵运、二王、萧统,有古诗颠峰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有古词颠峰的李煜、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有古文巅峰的王勃等初唐四杰和韩愈、柳宗元等唐宋八大家,有戏曲巅峰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有小说巅峰的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兰陵笑笑生等,有国宝级大师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胡适、鲁迅等。几千年来齐聚这些不世出文坛大咖的中华文化,是一座开发度不到1%的巨大矿藏,这是高丽棒子和老美没法比的。现在华语乐坛的不济,作词、作曲和实力派歌手的断档,一方面是因为乐坛被资本玩坏了,所以才有像华晨语这类跳大神的都可以当歌手。另一方面则是曾经扛大旗的港台音乐,随着当地经济的没落而没落,而内地乐坛又没能将接过的旗帜扛好。歌手们忙着参加综艺赚钱,而不是精心去打磨词曲。所以,我才认为现在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问题。那些靠捞钱暴富、实现财富自由的土豪们反倒成了大多数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而认真做事,传承技艺、恪守原则的人,却被当成了傻子。

我说做技术是最屌的,并非瞎说胡诌,而是有依据的。当然,别拿“有没有钱”这把尺子来做衡量。那拿什么?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贡献度。

我说的做技术,是相对于做研发、做市场营销、做财务、做人力资源、做法务、做媒体公关等而言的。这个做技术,包含转化应用、产品工艺设计和技术生产。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分工中,我认为做技术是最关键的一环。

为什么?回答如下两个问题就明白了。

[b]其一,试问是谁将科技发明做成产品的?[/b][color=Red]做技术的[/color]。

[b]其二,试问是谁发现并解决科技发明转化生产初期问题,使产品由不成熟迭代成熟的?[/b][color=Red]做技术的[/color]。

这不结咯,别不服!

这里再讲个题外话,国内早期互联网刚兴起时,几乎每个热门论坛上都有技术大牛坐镇,他们在论坛里被当成神一样的存在。因为他们大多出于兴趣爱好,免费制作诸如破解补丁、Mod、修改器等工具,并在论坛分享;或是分享技术教程,热心帮会员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等。那时候的互联网论坛真是学东西的好地方,现在的也勉强算是,但是多了几分功利色彩,少了些纯粹。

这么说也并非说其他环节、其他职业不重要。在现代社会的分工中,每一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里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如果以拥有车子、房子、票子多为成功标准的话,做技术的一般没有做市场营销和做研发那么快达到这个所谓的成功。做技术的需要慢慢积淀,从而厚积薄发。如果以金庸武侠举例,做市场营销的就是华山派的剑宗,先学剑再练气(没骂人的意思)。而做技术的就是气宗,先练气再学剑。因此,在前期,气宗跟剑宗的比试,总是败下阵来,但是到后期,练气有小成之后,秒他跟玩似的。不过,这套说辞也并非是绝对的,都成了高手,往往都是旗鼓相当、剑气双绝。你看马化腾把马云干翻没?没有。

好了,给大家坚定了信念,讲清了现实,接下来就要抛出我的建议观点了。在此,切换个场景,带大家遨游一趟江湖——

欢迎各位师弟、师妹进我技术宗派!我派人才济济,高手云集,在江湖上声明显赫的有汽车大亨亨利·福特、乔布斯乔帮主、钢铁侠马斯克、比尔·盖茨、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雷军、马化腾、张一鸣以及伟大的亚历山德拉·埃尔巴克彦公主等。

图片

进我宗派前,有如下四个问题留给各位师弟、 师妹思考——

图片

作为一位比各位痴长几岁、肉多几斤的师兄,在此给你们讲一下入门须知——

1.要找一位好师傅(标配)

什么算是好师傅呢?

好师傅的标准有很多,这里我只挑重要的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有担当。这是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如果发现师傅没担当,那么能选择的话,可能要赶紧换人咯。不然,你还没入江湖多久,背锅侠的名号就先有了。

图片

其次,好的师傅不只是传授你武功(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会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方式给你灌输正向的价值观念(包括意志、理念和信念),教导你待人处事的方式及方法。授你以渔,而不只是授你以鱼。相关内容,我在《“操作工”到“工程师”、再到”设计师”的转职攻略》和《关于升职那些事》这两篇秘籍中都有论述,有兴趣可以读读看,这里不再赘述,但是还是以我亲身经历说一说。

我当年刚入职时,先是遇到两位师傅。第一位师傅修习《厚黑学》走火入魔,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有阴谋,他总是会以一位过来人身份告诫你,要小心某某人,谁又怎么怎么样,搞得我那时每天都异常紧张。但当时初入江湖的我并不晓得,还以为遇上了好人。所幸当年跟他相处时间不长(一个月),不然,就没然后了。另一位师傅乐天没架子,但是人极其神经大条图片有点类似周伯通,老顽童一个。做朋友没问题,但是作为师傅,你得打醒十二分精神。因为你还没犯错,他先给你来一个图片。只是,我也得亏遇上他,不然像我这么脑袋不灵光、慢热的人,入门期没那么快通过。由于他较早就让我独立上手练习,对我容错度高,所以基本功我很快便由不熟到熟练。

在这之后,我才迎来了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我最后的一位师傅。我俩算是亦师亦友,我现在的很多理念、观念都传承自他。

第三,好的师傅能够及时给你纠偏,当你跑偏了,能把你拉回来。这点非常非常重要!没有谁能保证在练功、闯荡江湖的过程中,一路都是坦途、所选的方向都是对的。这时候,好师傅的作用便凸显出来了。当你自信不足,给你鼓劲;当你志得意满、不可一世时给你当头棒喝。

我跟我原来团队的同事们讲过,没有一个人比我被我领导骂得多。我都记不清有多少次我被他骂到跑他办公室跟我讲,我不干了图片。被他骂那当会,并不理解,只觉得委屈。事后久了,当我处在他当年的位置上,我才逐渐理解他那时候的感受。并非PUA我,而是一方面被骂的事情,我确实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脱不了的责任。如果没有那顿骂,我可能不会长记性。另一方面,则是他当时也刚上任,也处在学习如何胜任他工作岗位的阶段,作为部门负责人,鸭梨山大。而像当年出的一些问题差错,是会影响到我们部门跟公司争取资源这样事情的。有时候辛苦大半年,一件小事就把部门功劳抹除了。所以,作为过来人,师兄告诉你们,别认为师傅骂你们就是PUA你们,有时候真的是不骂不行,不骂你们不会认真对待,不会长记性。并非不骂人、对你笑容可掬的师傅就是好师傅,遇上李林甫那样口蜜腹剑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最近在读的刘力红教授写的《思考中医》这本书,其中第一章专门有一节是讲述师传重要性的。

2.要找一位好的对手(标配)

除了找位好师傅,有个好的对手,也是入我宗门的标配。这里的对手,不是指拼个你死我活的那种死对头。而是指旗鼓相当,修行路上相互激励、相互竞争,互为知己的对手,如范西平跟施襄夏。这在《一世对手》这本秘籍中有论述,这里也不赘述。但是,还是以我的经历说点事,这样诸位可能会更理解我说的。

我当年可称为对手的人物,我认为仅此只有一位——王总。不是我眼界高,而是因为当时我俩各方面都很相像。外派到外地实验室那段时间,还没有这种寻找竞争对手的意识,而当我成为深圳实验室公库组主管,王总为深圳实验室自体库主管的时候,我便自然而然产生了这种意识——凡事总希望自个团队做得比王总团队好,总想压过他一头,这样有成就感图片。主要是因为当时候王总个人能力很强,年纪又比我小五岁,但是待人处事和学习能力方面让我佩服不已。加上能聊得来,所以一下子就成了莫逆之交。在将他视为对手时,除了想做得比他更好之外,还在不知觉地向他学习。当然,有些当时认识王总的同门师兄弟可能不认同我对王总的看法,认为他有些毛病。这我不否认,但谁没毛病呢?我们是人,又不是圣人。而且年轻时候,血气方刚,有对谁不敬、做错什么事这都是很正常的。人是会成长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而非静止的眼光去看。

3.要有敬畏心,不怕犯错

要有什么敬畏心?对规则、对尺度、对界线的敬畏心。知道什么该守护,什么不可逾越。坚持这样做,才能形成好团队文化传承。

我还是实验室主管那会,经常会对新加入团队的小伙伴强调:不管你之前是什么背景、导师是谁,之前是否做过细胞制备。到了这里,一切必须按照这里的规则执行。认为SOP里面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可以提出来,通过实验证明你是对的。给我方案、数据和报告,评审通过后,变更修订原来的SOP,培训后便可按新的SOP执行。不然,SOP规定怎么做,就该怎么做。别告诉我你做了多少年实验,你导师又是哪位大牛,这都没用。记得当时候李总李博士因为这事没少被我约谈,我当时为这事还专门在QQ空间写了篇日志,但是是设置了只有我能阅读的权限。很简单,一切按该有规则走。不然,SMP和SOP就不会被人正视,形同虚设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工序无法标化,工艺不稳定,造成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不怕犯错这块,是年轻人的专利。马未都在《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上曾说过,如果可以,他想用现在的所有换取青春,回到年轻那会。

年轻人的最大财富是什么?

青春,可以犯错。所以,别怕犯错,要勇于犯错,敢于犯错,但是别故意犯错。犯错是正常的,只要是人,谁敢站出来说他从没犯过错。有的话我赶紧通知精神病院,拉走。古希腊神话里的众神,《西游记》里的诸天神佛,不也是会犯错。在学习、实践和做事过程中,不犯错是不可能的。而且往往是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所以啊,对师弟师妹们来说,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犯错和同一错误反复犯。温伯陵说,毛教员最厉害的地方,是不贰过。圣斗士们说,同样的招式,对圣斗士使用两次是无效的图片。切记!切记!

4.要有归零心态、空杯精神,凡事多问为什么

关于要有归零心态、空杯精神这事,《关于升职那些事》这本秘籍中有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感兴趣的还是看看。

凡事多问为什么,这点要好好说说。我认为,任何事情都要搞清楚因果,而不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而要做到这样,就要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这个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必须这样,还是有其他方法?还是因为有当初某个特殊原因才这样做的。

我在工作中见过太多这类事情,因为不问为什么,只知道之前领导交代是这么做的,就稀里糊涂一直做下去。因为环境或情况变了,可以不用继续这么做,也不知道。比如填写记录,有些记录已经没用了,还继续在填。“苏哥说”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从不思考为什么,只知道是上级告诉的,就一直这么传下去。甚至遇到不清楚的,就说是苏哥说的,然后继续无脑执行。有时候遇到这类人,我真想揍他一顿,把他榆木脑袋敲醒。

这里讲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最早我在老东家海口实验室的时候,有段时间发现收到的培养瓶部分会有裂痕,一开始还以为是运输过程有磕碰。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有,我就向采购部反馈。后头经采购部向供应商反馈后,才知道是找的物流有问题,在运输过程对培养瓶粗暴对待,造成瓶子损坏。而实际上当时基本每个实验室都有这个问题,但没人跟采购提。等到采购部找其他实验室了解情况,很多实验室才报出也有同样问题来。

后面到了海南一家公司,一次在进去洁净室观看操作时,发现技术员操作时有道工序是将离心管管盖拧紧后再开袋,我认为这道工序是多余的。结果拿起一包离心管才发现,未拆封袋子里的管盖都是松的。于是找技术人员和主管询问这事,才发现他们根本不知道管盖松动的产品是不合格产品,是不正常的。所以,赶紧向采购投诉供应商,让仓库后续收货时检查离心管盖,发现松动的不予接收。后面采购部通过与供应商沟通,将有问题的离心管全部退库换货,才解决这件事情。当时这批离心管,极有可能是供应商存在仓库中的尾货或次货,就是欺负你不懂坑你。

这两件事是我的亲身经历,通过这两件事情,是想告诉各位师弟、师妹们,凡事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认为蹊跷的事情一定要多问一句为什么。

5.要养成复盘和自省的习惯

复盘这词源于围棋,是指决出胜负手之后,重新摆盘,研究棋路,找出胜方赢在哪步,败方又输在哪步。现在指对于某个过程、事件或者行动的回顾总结,目的是为了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今后能够避免类似的错误或者改进自己的做法。复盘通常包括对于事件的描述、分析问题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计划等步骤。在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等领域都经常采用复盘的方法来提高团队的效率和执行力。

自省的行为实际上跟复盘相类似,是指对自己的内心、想法、行为等进行深度反思和审视,以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优点和不足,从而对自己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自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意识、掌握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实现个人成长和提高。

这一点主要是告诉师弟、师妹,一定要养成复盘、自省、总结分析的习惯,犯错不可怕,但怕的是你没记性,同一个错误一再犯。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极有可能就是因为你没做复盘,没有自省的习惯。

我这人虽然反应慢,但是发生过的事情,通常会在脑海里反复思索——这样做对不对?不对的话哪些地方有问题?如果再经历,哪些方面可以改进,改进的话换哪一种方法或是方式合适。

只有这样,事情你才没白经历,错才没白犯,你才能更快地成长。不然,就会如同我那位喜欢收集“好人卡”的前老板,被人一骗再骗。

6.要学会换位思考,凡事都先主动替人着想

说实在,如果之前的家庭和教育经历没有教会你们这个,学起来不太容易,因为这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不是简单地改掉某个毛病。

学会换位思考,说的是要有同理心。凡事别总是只从自己角度和立场出发去思考,也要从别人角度和立场出发去思考。这样,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妥协,从而达成共识,进而促进事情的发展,而不是就僵在那里。凡事只考虑自个不考虑别人的,只会被人贴上自私的标签,被人疏远,并且难以和不同的人共事合作。

凡事都先主动替人着想,这是对《三个火枪手》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名言的解读。在这方面,我的观点是谁先主动谁受益,被动等别人的,都落了下乘。当然,在这点上,我实际上并没有我领导、兰姐和我家里那位做得好。

7.把学习当成一辈子的修行,培养学习兴趣

这点实际上无需多讲,在《给从事两年及以上细胞制备技术人员的一些建议(下)》中已经讲得很清楚,学习不是一时、一个阶段的事情,而是终身的事情。只要你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你就不会落伍、不会被淘汰。学任何东西,什么时候都不会晚,只有你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所以诸如80多岁老太太学会用电脑,并不是什么奇闻轶事。黄公望50岁才学的画画,80岁画出《富春山居图》。曾听一位进口设备厂家的人讲他们团队的几位老技术工程师,从业二十多年,50多岁了,依旧每天手不释卷,阅读最新的文献和相关的书籍。查理芒格和巴菲特这两位就更不用说了,已经90多岁高龄了,依旧每天花大量时间看书学习。人家这些老前辈都这么爱学习,你好意思说你不用学习吗?

这里要补充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没有学习兴趣而强迫自己学某种知识或某样技能,这在我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有这样的奇人,麻烦介绍我认识一下。学习一定得有兴趣,不然,你不会有学习动力。看过的东西,你的大脑会自动快速帮你过滤掉。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

我所认识并欣赏的技术人里面,他们学某种东西,基本都是靠兴趣驱动的。领导是这样,K哥是这样,王总是这样,fog是这样,龙公子是这样,小钟是这样,莹人是这样,椰子叶是这样。当然,我也是这样。学VBA,动机很简单,就是用VBA实现这些应用是一件很酷、很in、很炫,可以拿来吹牛,并体现我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事。

8.自信可以,但别自负或自大

这点也无需过多论述,人由于无知,但又自认为知道很多,所以容易自负或自大。自信是必须得有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自信的状态,会让你发挥不出你应有的能力水平。但是切勿自信过头,自信过头就是自负或自大。一个人如果读的书多,知识渊博,待人接物,他是很谦卑的。他不会认为自己别人有多尊贵,多伟大。只有无知、狭隘的人,才会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需要把其他人都踩在脚底。所以,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以修身养性。

9.通过培养好的习惯提升素养

生产现场的管理工具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最核心的一个S,是素养。通过持续不断、反复去做前面四项工作,将前四项内容变成自己的习惯,这样,你的素养就提升了。这是我对5S的理解。

对成年人来说,最难改的是毛病,最难养成的是好习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只要你想,只要你想之后还去做,只要你做了之后继续坚持,基本上没有不可能的。这是我培养习惯的一个基本套路。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是吃透了。所以我喜欢跟比我厉害的人认识,从而学习他们的优点和好习惯。久而久之,我就能把他们的变成我的,这样,我的素养就能得到提升了。

跟我一个待过一个实验室的人都知道,我习惯把用过的无尘布叠好整齐放置,习惯将东西归置摆放有序。可以说我有强迫症,但我告诉你,这些都是我学别人的。当年海信王总就任CEO在公司推行5S,让我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起身后随手会把办公椅推到办公桌下面,同时我的办公桌面不会摆放得乱七八糟。

10.不要掺和办公室政治,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这里要讲一点,我们技术宗派的天然死敌不是质量宗派,不是QA,而是官僚。那种耍心机,玩弄政治权术的官僚,是做技术人的天然死敌。乔布斯当初为什么会被排挤出苹果,倪光南当初为何会被排挤出联想,诺基亚为什么会没落,答案是相同的,就是不懂技术、不懂市场、不懂营销、不懂经营,只懂溜须拍马、玩弄权术的官僚窃居了高位。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官场,当今国内外政府,都有类似情况发生。而造成的后果,就是导致他主政的组织从没落走向覆灭。

所以,对于我们技术人来说,不要去掺和办公室政治,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如果不小心卷入办公室政治中,以我们技术人的性格特点,大概率会被人当枪使,被人挖坑埋。

11.别让自己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

这点也无需讲太多,作为技术宗派弟子,应该始终贯彻技多不压身的良好传统,多学技术、能耐,即便成为技术管理者,也一定要保持对技术的敏感度和兴趣点,有时间甚至要回炉重造。技术管理者,离了技术,啥狗屁都不是。

12.别图安逸,有机会多去外面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最后这一点,需要着重来讲。

我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出去外面世界看看,开阔自己眼界,增长自己见识。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上大学之前,基本没出过汕头,所以当时想法也比较简单,想着以后大学毕业,在汕头找份工作就行了。并不想出去祖国的大好河山转转,更别说出国看世界。

在以前潮汕本地人眼里,除了潮汕,其他地方都是外省,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外省人,思想狭隘至极。如果我不是上大学去了湛江,不是因为工作外派和出差去了北京、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四川、重庆、江西、湖南、贵州、福建、海南,甚至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地方,我想,我现在估计还是那么鄙陋不堪。

年轻的时候不乘着年轻出外闯荡,见识不一样的景色,体验不一样的经历,那活着,跟块叉烧有什么区别。别把自己活成笼中鸟、套中人。

出外经历当中,对我来说,在福州待着的那半年,是我认为对我整个人改变最大的一段经历。那半年可以说胜过我前面10多年的读书经历,尽管那半年的经历对我来说极其痛苦和不容易,但是,经历过后,我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我初中时曾遭受过班主任主导的校园欺凌,被整个班的大部分同学孤立过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整个人一度变得十分自闭(这估计是我抑郁症的主因,这段经历一直潜藏在我内心深处。它一直没消散,只要有合适的环境条件,它便会跑出来)。虽然在我原高中班主任和高中最好的同学的帮助下,走了出来。但是整个人的性格变得非常内向,并且,容易被性格开朗、直率、有领导能力的人所吸引,因为那是我渴望成为的人设。高中时的吴总,大学时的大杨总及工作后的领导,都是这类性格的人,所以我很自然地会跟着他们(现在发现我大女儿也有这倾向,她比较内敛,所以不管是在深圳还是海口,结交的要好同学,基本都是活泼开朗型的,她妈妈还担心说怕她被带坏。我则很清楚,这是遗传图片)。

这种情况下,我是缺乏独立性的。我总习惯于依附他们,而不懂独当一面去想、去做。而在去了福州之后,在福州某军区医院泌尿外科实验楼里待的那半年地狱般的试炼,真正是让我具备了独当一面、临机决断的能力。我结婚的时候,几位长辈因为跟我爸有怨,所以在我婚宴上制造麻烦,想借此整我爸。如果当时不是已经经过福州锤炼,具备临机决断能力,估计那场婚宴得混乱收场。

所以,各位师弟师妹们,如果不是有特殊情况,建议各位,找工作或是在已有工作中,尽量主动寻找或是接受这种出外历练的机会。虽然当时可能很痛苦、很抓狂、很想放弃。但是一旦坚持下来,它会成为你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好了,全部讲完。废话有点多,但我不想改了,保持原汁原味。最近状态恢复,思维又活跃了,所以赶紧把这些记起来的东西都写下来。是否对诸位有参考借鉴意义,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写完这篇东西,我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好像又提升了。

全文完。[/font]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