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干细胞首席科学家再发文 获再生研究新成果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8509|回复: 3
go

干细胞首席科学家再发文 获再生研究新成果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166 
威望
166  
包包
65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09: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的戴建武博士是一位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曾在包括Cell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生物材料领域)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分子网络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4 ]- {4 u9 y6 w( u" m" l. a/ O
4 @5 ?9 y! X& t* ~1 T+ A: q; i近期其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南京市鼓楼医院神经外科的研究人员合作获得了脊髓夹伤后神经再生研究的重要进展,文章发表在在Biomaterials杂志上,戴建武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韩倩倩和南京市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梁维帮为共同第一作者。+ Q$ i! H: h% Y6 |8 o( _& L

8 u' g0 _' M6 |* z" f4 H* r) [; u% @去年戴建武实验室发表多篇文章,在心肌损伤再生研究,以及干细胞增殖、分化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OCT4基因研究方面获得了重要成果。此次戴建武实验室再与南京市鼓楼医院研究人员合作,研制出了能与胶原蛋白特异结合的基因工程重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BD-BDNF),提出了利用损伤部位的胶原蛋白作为结合靶点和再生支架的思路。
# h; L0 x4 s: U9 q6 L- _! [# }6 S/ j8 w: F. p: K  J6 [
脊髓夹伤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严重中枢神经损伤,主要病因是外力导致的脊椎椎骨骨折和椎管内肿瘤等。脊髓夹伤后,胶原蛋白在损伤部位大量表达。研究人员研制出了能与胶原蛋白特异结合的基因工程重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BD-BDNF),提出了利用损伤部位的胶原蛋白作为结合靶点和再生支架的思路。
) m  ?( U! \' v; W) }7 V: z1 K. l6 r0 F/ o& |/ ]; w3 X. B
研究人员在大鼠脊髓夹闭伤模型中证明,脊髓夹伤部位的胶原蛋白可以作为CBD-BDNF的有效靶点。一次性鞘内注射的CBD-BDNF能较长时间地存留在损伤部位进行治疗。CBD-BDNF能够有效促进脊髓夹伤后神经电位的传导,神经再生和运动能力的恢复。戴建武研究员表示,该实验是脊髓损伤修复研究长期目标的又一次有效尝试,但这次更接近临床情况。
, o/ m% ^" f' Q' {$ D) p2 Z6 p5 I
6 M( I, L2 s- b( A9 j' n除此之外,在干细胞研究方面,近期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发现胸腺的干细胞由于环境的变化会变为毛囊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2 F& H/ F! Z) X8 H3 [

+ W' {0 {7 m, e& _: G研究人员首先培养出实验鼠胸腺干细胞,然后将它转移到适宜皮肤毛囊细胞生长的环境中培养,结果发现这些胸腺干细胞在新环境中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基因特征,越来越像皮肤毛囊的干细胞。 5 x, U$ D- Y9 N3 M" l7 l

. @) M3 a* G) q% y3 M! i这些胸腺干细胞在适宜毛囊干细胞成长的环境里完全改变了原定的成长轨道,从而启发研究人员使用适宜其他器官干细胞成长的环境,探索能否培育出所需的器官细胞,这对研究器官组织再生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5 极好资料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5  
包包
110  

积极份子

沙发
发表于 2010-8-23 09:37 |只看该作者
好消息,期待更多!

Rank: 3Rank: 3

积分
773 
威望
773  
包包
125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藤椅
发表于 2010-8-23 10:03 |只看该作者
Thanks.

Rank: 3Rank: 3

积分
745 
威望
745  
包包
8235  

优秀会员 热心会员 积极份子 帅哥研究员

板凳
发表于 2010-8-24 09:04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恭喜戴建武博士和他的团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6-3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