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fordhuhudadad
go

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使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0:0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0-12-24 10:19 编辑 . E: U) Y6 ?5 Q5 N

1 \) D1 d, d/ y+ ]老狼观点:
, z& D# `: l& Q& P, I2 [           1. 干细胞制品质量评价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 b% h( X$ l& U: H9 ]: _8 O  m
           2. 干细胞药物开发是规范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必由之路。* j5 t/ ]+ Q0 z' i7 H& @$ O1 w
; \' l# j) a0 u% s
           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起步较早,由于独特伦理、宗教环境和人口优势,以及法规和标准的滞后或缺位,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骨髓移植研究;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临床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病陆续开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骨髓移植外,外周血和脐血干细胞移植也逐步普及应用于治疗血液病和肿瘤。应用骨髓造血干细胞、脐带干细胞治疗再障、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损伤、心功能不全亦有成千上万例的报告。
/ q+ F# I/ ~3 L          我国在干细胞治疗的数量可称世界第一,但是极不规范。常常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急功近利,互不团结,屡招世界媒体、杂志和学者的置疑和抨击。尽管这仅仅是少数人的作为,但在世界上造成极坏的影响,给患者亦造成安全的隐患。某些医疗机构宣传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吸引患者,收取高额治疗费用,而仅仅是把人体血细胞抽出再回输,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甚至很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一些研究机构私自将实验室结果应用临床试验,其细胞质量和安全并未得到评估。某些美容机构提供干细胞美容服务,输注后致使患者出现皮肤肿胀变硬,甚至严重者竟患上红斑狼疮。
3 N: A4 }: L6 X5 ~: q" ^" {1 e! s7 |& M
                “病人等不及了!”—— 拿绝望的病人做试验并谋取利益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借口和极不道德的行为!
7 J: S- ?( C: ?; K* J' `+ E7 T9 A; Q8 U( s( }& O# c9 x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deron + 2 + 5 够犀利,一针见血。然而北科的蓬勃也非空穴.
细胞海洋 + 20 + 5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2  包包 + 5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0-12-30 16:5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sunsong7 于 2010-12-30 17:17 编辑 1 f6 S  y- b  Q8 s8 A( [; M# c- |# d
( _8 C% _* \# @. o6 x. O1 Z
回复 macan_l 的帖子
5 K! B* F, x2 c1 n% E  U( v0 \7 G3 e* c7 H) @! T/ t/ h
请问几个问题:1 `, \/ `: v' `; q
1. 你用的干细胞如何定义,它们的基因表达、表观遗传特征、分化能力一致吗?如何保证细胞的是稳定均一的?
/ ^; z7 e3 D; f+ P7 t0 T2. 你的干细胞治疗作用机理是什么?病人是不是你的试验品?今天你给病人用自体骨髓没发现问题,明天是不是就敢试试别人的骨髓干细胞,后天就敢用iPS?: i- \  k9 W  h
3. 你移植的进入体内后去了什么地方?是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还是去哪里了,怎么走的?   u# I+ t7 G) s0 z. |  S
4. 你所谓的疗效与年龄、种族、性别、配型、病种、给药剂量或途径等之间的关系? * t! J' q9 ~3 c( ^6 H: ^: R
5. 如果移植后的干细胞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做了不期望的事情,产生非预期的后果,引起持续不良后果你打算如何终止? 6 ~/ N& b' G2 Z) i) E
7. 你所谓的“安全”从何谈起?你随访病人多久?十年后这些病人如果发生肿瘤或红斑狼疮敢说一定与你无关吗?

( I2 y1 k1 Y8 ], ^6 A4 d! c! m( ^/ K2 d( b
4 J. R9 |) t, x$ k0 |
扩展阅读一:1 o  |1 i8 ?& r5 f$ W1 ~

方舟子——反应停事件

$ K# \, Y/ E5 F

. z( D* a2 e8 ?( u' j9 X8 Q. U, }
        在攻击现代医学的文章中,“反应停”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代表邪恶的名字。这种在50多年前草率上市、仅仅过了4年就撤回的药物,至今还让现代医学蒙羞。事件引起的波澜,使事实本身受到了有意无意的歪曲,我曾见到有人撰文,以“反应停”事件为例攻击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不知FDA正是这一事件中的英雄。
3 S& t6 v/ j+ ?- d9 ]
/ y+ n; Z1 Z( \( I8 C! ^0 o; |  “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合成后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反应停”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 ) Q, e" l4 B* v  d1 `; `

9 n% o# f- B1 ^# c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
- t  m% Z% U, w  ]% ^" l" T, a6 T9 L
  凯尔西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她因此怀疑该药会对孕妇有副作用,影响胎儿发育。梅里尔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但是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
1 D' `/ x7 Q) |3 h: O. C
/ Q2 v* O2 G! t  l0 E  正当双方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实际上,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被迫倒闭。 # ]; r& X6 O% f$ d) H
& M8 V' q8 U' _5 `
  梅里尔公司在申请前的确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人们后来才知道,大鼠和人不一样,体内缺少一种把“反应停”转化成有害异构体的酶,不会引起畸胎。“反应停”的副作用则发生于怀孕初期(怀孕前三个月),即婴儿四肢形成的时期,梅里尔公司所试验的孕妇都是怀孕后期的。
8 @2 U( Q- t) E% ~9 I, k7 J5 F& s; o
  麦克布里德成了澳大利亚的英雄,顶住制药公司压力的凯尔西则成了美国的英雄。为表彰她以一人之力避免成千上万的畸形婴儿在美国诞生,肯尼迪总统于1962年8月2日授予她总统勋章。FDA声望大振。美国国会在1962年通过法案强化药物管理,授予FDA更多的权力,要求新药在获准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提供药物副作用和中长期毒性的数据,必须对至少两种怀孕动物进行致畸性试验。
! ?4 J; ], P* |+ V/ _* i
7 n- f; B5 k3 t: V) o  就在“反应停”声名狼藉之际,一名以色列医生偶然发现“反应停”对麻风结节性红斑有很好的疗效。经过34年的慎重研究之后,1998年,FDA批准“反应停”作为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的药物在美国上市,美国成为第一个将“反应停”重新上市的国家。“反应停”还被发现有可能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现在“反应停”已卷土重来,90%被用于治疗癌症病人,在美国的销售额每年约两亿美元。活性更强且没有致畸性的“反应停”衍生物也已被批准上市。
* d, c; M4 ^( P9 D2 [7 d3 g
2 b/ X; j! u5 j  c  “反应停”致畸事件是药物审批制度不完善的产物,由于厂商急功近利,使全世界诞生了约1.2万名畸形儿。这一悲剧增强了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警觉,也完善了现代药物的审批制度。对比中国龙胆泻肝丸事件,不能不令人痛定思痛。 ! q8 M  a7 w+ Z1 O
4 |9 C  D+ P( y$ r1 Y
扩展阅读二:

20世纪的重大药害事件


4 l" F, w4 \. r3 Q! t    20世纪以来,化学药品问世,特别是磺胺和青霉素的研制成功后,制药工业迅速发展,新药品种大量上市,药物种类急剧增加。但由于经验和防范不足,历史上连续发生过不少的药害事件,出现了大量的药源性疾病。 , o- R( z% ^( ?( y2 U) ^# Q
+ n* @6 T4 C3 W; @4 o5 h" {
1、含汞药物与肢端疼痛病1 j% p/ B, f# F% g' K
    国外用汞和汞化合物作为药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国家应用含汞的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等。哥伦布远航归来后,欧洲流行梅毒,汞剂成为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在英联邦,婴儿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并曾经广泛用甘汞(氯化亚汞)作为婴儿的轻泻剂和驱虫剂。4 u7 E! N, p# g$ s
    1890年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其他国家不断发现一些儿童发生肢端疼痛,同时还有口腔发炎、牙龈肿胀、流涎、脱发、牙齿脱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许多病人是由于使用含汞药物所致。1939~1948年间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死于含汞药物中毒的儿童就有585人,其中多数是在3岁以下。
; F' R, D' A  b) ^# M2 I' P* i
3 I( U. S5 Y! B, q  K% Y# S! O 3 P( ^1 F' Z/ b7 f" @; [

: ]' o( y2 U1 n2 B7 [2、磺胺酏剂与肾功能衰竭
5 e2 W. A$ f9 Z6 N; b    磺胺类药于20世纪30年代问世。1937年秋天,美国一家公司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乙醇和糖来生产一种磺胺酏剂,供应南方的几个州,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当年9至10月间,这些地方忽然发现肾功能衰竭的的病人大量增加。经调查,由于服用这种磺胺酏剂而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有358人,死亡107人。尸检表明死者肾脏严重损害,死于尿毒症,究其原因,主要是二甘醇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草酸致肾脏损害所致。
$ P+ V6 d1 z' d" i7 [2 q
' v: b2 h7 \1 d3、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 P+ f- Y: d6 s3 H. G% D6 ~
    氨基比林是1893年合成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897年开始在欧洲上市,约1909年进入美国市场。1922年以后,德国、英国、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逐渐发现,许多服过此药的人出现口腔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临床检验结果为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调查证明二者有因果关系。最终证实,氨基比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从1931年到1934年,仅美国一个国家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就有1981人,欧洲死亡200余人。
+ w( G: m# e6 L0 F0 E# e9 ^* \2 d    1938年,美国决定把氨基比林从合法药品目录中取消,1940年以后,该国白细胞减少症病人迅速减少。在丹麦,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完全禁用该药,1951年至1957年调查时,没有再发生由氨基比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1982年,我国卫生部也以(82)卫药字21号文公布淘汰氨基比林针剂、氨基比林片剂、复方氨基比林(含乌拉坦)针剂和复方氨基比林片剂(凡拉蒙)。 8 c+ I; J$ _. s4 v
9 q) X* y" y7 Q% v. l
4、二碘二乙基锡与中毒性脑炎综合症6 G2 X2 J3 ~! N
    1954年,巴黎附近一个小镇的药房,自己研制生产一种含二碘二乙基锡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化脓性感染。使用后发现有270多人出现头痛、呕吐、痉挛、虚脱、视力丧失等中毒性脑炎的症状,死亡110多人。这是一起未经毒理试验评价所带来的严重教训,锡本身无毒,但当与有机碘结合后,就会变成剧毒物质。
- u$ q% h" f; D" l0 P1 W, S& c$ n' [- Y  h
5、三苯乙醇与白内障
% ?2 z  O+ ?# `, e9 S  H    三苯乙醇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一种降低胆固醇药物。1961年,著名的Mayo医院报告,在服用此药的16例病人中,有6人出现皮肤干燥、头发脱落、白内障等症状,以后其它医院也有类似报告。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该公司于1962年被迫宣布停止该药的生产并从市场上撤回产品。由于该药品的不良反应潜伏期长,有些病人在停药一年后还会发病,估计在几十万服药者中,发生白内障的有1000多人。 5 K3 x/ U$ }0 Z3 B) T

! E. N( F1 `0 \" d+ e) T6、氯碘羟喹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
: _4 ~! y( y6 c3 R" x( _    氯碘羟喹是1933年上市的抗阿米巴药物,后来发现它能防治旅行者腹泻,迅速风行许多国家,包括日本。50年代后期,日本医生发现有许多病人患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简称SMON病),患者可有双足麻木、刺痛、无力、瘫痪、失明等症状。 # ~1 M8 l, g/ C: z" s
    由于各地报告的类似病例越来越多,日本厚生省于1967年拨出专款,成立专门委员会对该病的病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委员会里包括微生物学、药理学、神经病学、神经病理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及其它临床学科等方面的专家64人。4年以后,到1971年,才查清氯碘羟喹与SMON病的因果关系。据统计,日本各地因服用此药而患SMON病的11000多人,死亡几百人。7 A# B6 L1 J% g

7 ]8 q& p) ^7 k6 q/ Y) @7 g/ l, i( m  
5 F( A. G2 I' p" f
0 h1 O3 K5 z: ~. Z$ T; a7、己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 h5 ^0 T7 c" G0 E2 @- M- ~
    己烯雌酚也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1966年至1969年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在短时间里遇到8个十多岁的女病人患有阴道癌,比同年龄组20世纪以来报道的阴道癌总数还多。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情况与患者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己烯雌酚保胎有关,服药妇女所生的女儿患此癌的危险性比不服此药的大132倍。
* k6 `7 J& y- _6 r& E" T    在发现这8个病历以后,其它医院也陆续有相关报道。到1972年,各地共报告91名8~25岁的阴道癌病历,其中49名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肯定服用过己烯雌酚。这个案例说明,己烯雌酚的这种不良反应要在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后在下一代身上才暴露出来。# n  N. _# H- ]& n0 B2 e, J, r
1 t: ^7 F( Y  Y4 a: p0 K
6 i% w& ~* Z& ]' e2 T
5 V" w3 y, n- M4 q
8、黄热病疫苗和病毒性肝炎
1 D; K+ S: |, f2 a    1942年,美国军队里曾普遍接种黄热病疫苗,结果在接受预防注射的300万军人中,有28000人发生传染性肝炎,死亡62人。调查发现,在117批黄热病疫苗中有9批疫苗的血清中混进了患传染性肝炎已痊愈的志愿者的血清。* ~: q$ X; i- j1 ^

8 D, x+ Q1 s5 F& L 2 \8 s! U9 y1 f

1 ]" U9 G. S7 b  U9、沙利度胺(反应停)和海豹肢畸形
! v, y9 Z, @8 e5 l1 W* J- j5 [& |    沙利度胺是1957年首先在德国上市的,因它能治疗孕妇的妊娠呕吐,上市后不久就被推广到十几个国家。1961年10月,三位德国医生在当时西德的妇产学科会议上报告了一些海豹肢畸形儿的病例,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以后其它地方也有报告。通过长时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畸形与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反应停”有关。调查发现,该药在17个国家里共引起海豹肢畸形1万多人,仅当时的西德就有6000多人,日本在1981年前发现309人。此外,该药还引起有时能威胁生命的多发性神经炎1300多例。
; I; k  j' c, t- o. t- m; {4 i  b/ G8 f8 `6 y1 O

# W" |& Z, J2 X. `1 U+ w5 v2 }& Z0 H" E" [. }
10、二硝基酚致眼及骨髓损害
: N' ]2 \4 j9 I! D3 i, O    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流行“药物减肥”,在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巴西等国家许多使用二硝基酚作为减肥药。到1937年,人们发现这些国家的白内障患者大量增加,调查发现很多患者使用过二硝基酚。二硝基酚致白内障失明占总用药人数的1%,导致骨髓抑制177人,死亡9人。: g( m" Z9 P: f6 Y& |* r, Z- k: ]

' X- U( N0 @* M5 ]8 X5 v- M2 e$ @
6 b$ t0 N- R- T( O2 r
5 Q4 ?9 y$ u3 b9 v5 [" M8 V# P11、醋酸铊中毒
  q. ~0 P% s. m' ^5 H! e* ?4 |20世纪20年代,儿童头癣特别多,当时尚无抗真菌药物,皮肤科医生使用醋酸铊治疗。铊是最毒的金属之一,服用后可以引起脱发,呕吐、痉挛、瘫痪、昏迷甚至死亡。1930~1960年在各国使用的醋酸铊患者近半数慢性中毒,死亡数人。; R8 ]% J- z0 m5 J1 o+ ?( m) C: f: U% y' B

6 Z8 b, B5 h; F1 Y7 C( D  6 J" ^7 M/ Z" \0 E/ j  \" H, q
' s. }, n: \- P5 \% o
12、非那西丁致严重肾损害 ( t7 r8 R6 a9 ~/ p
    非那西丁系解热镇痛药,1953年以后许多欧洲国家,特别是瑞士,当时的西德和捷克等国家忽然发现肾脏病人大量增加,经过调查证实,主要是由于服用“非那西丁”所致。这种病例欧洲报告了2000例,美国报告了100例,加拿大报告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关国家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含非那西丁的药物出售。此后,这类肾脏损害病人的数目就明显下降。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有的病人即使停用非那西丁长达8年以后,还可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 N! Z2 Q. q; \6 ?) F7 W& |- t

/ O9 q( b6 e# f( j13、心得宁事件
: u! |% j) D/ W4 Z/ V    心得宁为抗心律失常药。1968年至1979年在美国至少有2257人因服用心得宁而出现毒性反应,致眼-皮肤-黏膜综合症。1974年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关于心得宁可引起致眼-皮肤-黏膜综合病变的报道,随后不久,各地陆续报道类似的病例,在明确了因果关系后,终于在1975年停止了心得宁的销售。这是在世界范围内每年100万病人广泛用药后才发现的,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 h. a- n! M9 t  p/ j/ j% J# w: W5 [* U* V* Z# h
14、替马沙星事件* Q( K  M7 W. d, ^% ]. r
    替马沙星是第三代喹喏酮类药物,由美国的一家公司生产,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无严重不良反应,于1991年首次在瑞典上市,1992年在美国上市。截止到1992年6月,FDA收到了318例不良反应报告,包括溶血性贫血、弥慢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这些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于其它喹喏酮类药物的4倍。该药品在美国上市仅4个月,收到8例肝损伤、低血糖休克报告,死亡三人,即迅速从市场上撤除该品种。2 h6 M- X% h$ \4 O# u% f) j, K# [

+ {& x$ c$ z4 s: l% H15、拜斯亭事件. r2 T4 L, w5 {' l; S% Q5 p
    2001年8月8日,拜耳公司宣布:即日起从全球市场(除日本外)主动撤出其降低胆固醇药物拜斯亭(西立伐他汀)。拜耳公司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拜斯亭单用及与吉非罗齐联合使用时,导致肌肉无力和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的副反应。横纹肌溶解是一种罕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开始的症状为肌肉无力、疼痛,严重的可能引起肾脏损害。6 i  Z0 i' c( g) V& d( J5 h
     拜斯亭于1997年上市,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自拜斯亭推入市场后,全世界80多个国家有超过600万患者使用该药,美国FDA收到31例因拜斯亭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的报告,其中在12例报告中患者联合使用了吉非罗齐。全球共有52例因服用拜斯亭产生横纹肌溶解所致的死亡报告。据FDA资料记录,拜斯亭引起致死性横纹肌溶解反应显著多于已经上市的其他同类产品,且多发生在大剂量及与吉非罗齐等其他降脂药物的联合使用中。  2 C6 Q; a: {( r. E  ]- F

# H( a0 \& W# ?7 H2 v) ^
& W: ~- L0 Y" n: z! M" [( n
0 |/ h+ e# `0 i8 }+ Z5 w( m# e7 q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 3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Damon-Salvatore + 10 + 10 精华资料
细胞海洋 + 20 + 50 欢迎参与讨论
懵懂干细胞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40  包包 + 7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86 
威望
13286  
包包
34831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金话筒 专家 优秀会员 优秀版主

藤椅
发表于 2011-6-26 20:34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helong 的帖子2 R8 l1 g: \: L& L$ D
& c$ k, l: A0 B' P: Z
按照楼上的说法喝香灰,跳大神是不是有益无害?, p; |) @+ n% f1 Y9 ^7 b9 l' v3 H
无知者无畏并不可怕,怕的是那些披着天使外套的兽医...) ~1 u/ r2 B8 V4 K: }! C
请问你所说"有益无害"从何而来??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22 17:21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