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yysmile的个人空间分享 http://www.stemcell8.cn/?10481

日志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心理学)

已有 358 次阅读 2010-3-22 18:39 |个人分类:临床|关键词:考点 医学心理学 医师 纵览 国家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

·临床执业医师分册·

第十五篇 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考纲要求】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地位:①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②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与方法:①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③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分支;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①精神分析基本理论;②心理生理学理论;③行为主义理论;④人本主义理论;⑤认知学派理论。

    【考点纵览】

    1.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符合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方法、实验室方法、个案调查方法、心理测验方法与评定量表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①精神分析基本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童年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②心理生理学的理论:心身是统一的;神经系统、内分系统、免疫系统是三大生理中介。③行为主义理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④人本主义理论:人的本性是善的、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各种心理障碍都是自我实现受到阻碍不能实现的结果。⑤认知学派理论:人的行为是个人理性认识、评价的结果。只有矫正错误观念,才能解除心理障碍。

    【历年考题点津】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变态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临床心理学

      E.生理心理学

    1.研究心理咨询、心理诊断的属于

    答案:D

    2.研究脑和行为关系的属于

    答案:C

    3.研究促进心身疾病康复和预防的属于

    答案:B

    4.在人本主义治疗中最重要的是

      A.表达

      B.分析

      C.指导

      D.倾听

      E.同情

    答案:D

    5.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

      B.只以人为被试对象

      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

      D.只在有目的的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

      E.只使用各种现代仪器设备

    答案:D

    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

      A.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学科

      B.人类行为的科学发展

      C.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

      E.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原则

    答案:D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基础

    【考纲要求】

    1.心理活动:①心理学的概念;②心理活动的定义与分类。

    2.心理实质:①动物心理的发展;②心理实质的内容。

    3.认识过程:①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特征;②学习与记忆的概念与规律;③思维的概念与特征;④想象与创造的概念。

    4.情绪过程:①情绪与情感的概念;②情绪与情感的区别;③情绪的有关理论;④情绪的作用。

    5.意志过程:①意志的概念;②意志的特征;③不良意志的品质。

    6.需要、动机与挫折:①需要定义与分类;②需要层次论;③动机定义与分类;④冲突的类型;⑤挫折。

    7.人格:①人格的定义;②能力的概念与分类;③气质的概念、生理基础、分型与意义;④性格的概念、特征与分型;⑤人格的理论;⑥人格形成的标志。

    8.行为:①行为的定义;②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③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④C型行为与癌瘤发生。

    【考点纵览】

    1.心理活动分类表。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理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学习、强化、消退、记忆、记忆过程的规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遗忘。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 (LTP)是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

    4.情绪与情感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沙赫善情绪三因素学说。阿诺德情绪认知评价学说。情绪、情感的作用:①对健康的影响,②对工作效率的影响;③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5.意志的概念、特征及不良意志品质的主要表现。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有5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动机的定义及其分类。

    8.冲突的类型:①双趋冲突;②双避冲突;③趋避冲突。

    9.气质及其生理基础。分型:①多血质,相当于活泼型;②黏液质,相当于安静型;③胆汁质,相当于兴奋型;④抑郁质,相当于抑制型。

10.人格的理论:

(1)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保持平衡,有利于人格正常发展。

(2)人格特质理论:①卡特尔认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砖块,16种根源特质。②艾森克认为人格特质包括情绪(稳定或不稳定)、内向-外向、精神3个维度。③社会学习理论:华生和斯金纳认为人格形成主要是学习适应社会环境导致的结果。④人本主义人格自我理论: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的动力。

    11.人格形成的标志: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程度。

    12. A型行为模式特征:①时间紧迫;②脾气暴躁;③争强好胜;④对人怀有敌意。A型行为容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病。C型行为容易发生恶性肿瘤。

    【历年考题点津】

    1.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A.个别属性的反映

      B.整体属性的反映

      C.本质属性的反映

      D.特殊属性的反映

      E.发展属性的反映

    答案:B

    2.“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说明的是

      A.感觉过敏

      B.感觉适应

      C.感觉相互作用

      D.感觉减退

      E.感受性补偿

    答案:B

    3.既想参赛锻炼自己,又怕成绩不好被人讥笑,此时的动机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双重避趋冲突

    答案:C

    4.对心理实质正确全面的理解是

      A.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主观想象的反映

      D.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E.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

    答案:A

    5.情感对于情绪来说具有的特点是

      A.强烈而冲动

      B.伴有明显的行为变化

      C.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

      D.稳定而深刻

      E.带有明显的情境性

    答案:D

    6.识记的内容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后的

      A.第1天

      B.第2天

      C.第3天

      D.第4天

      E.第5天

    答案:A

    7.青春期自我意识中的主要矛盾不包括

      A.理想与现实

      B.学习与恋爱

      C.原我与超我

      D.独立与依赖

      E.交往与封闭

    答案:B

    8.目前对学习概念的定义是

      A.通过学校教育以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技能的过程

      B.通过实践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生活经验和社交经验的过程

      C.通过观察别人言行而改变自己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D.通过练习而促使自己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E.通过读书、实践以增加自己适应社会工作、生活能力的过程

    答案:D

    9.某患者,竞争意识强,总想胜过他人;老觉得时间不够用,说话快、走路快;脾气暴躁,容易激动,常与他人的意见不一致。其行为类型属于

      A. A型行为

      B. B型行为

      C. C型行为

      D. D型行为

      E.E型行为

    答案:A

10.某中年人,童年生活受挫折,个性克制,情绪压抑,经常焦虑、抑郁,又不善于宣泄,过分谨慎,强求合作调和。他的行为模式最容易患的躯体疾病是

      A.冠心病

      B.脑出血

      C.慢性结肠炎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癌症

    答案:E

    11.心理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的产生是由于心理必须通过生理的中介才能产生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

      A.罗杰斯

      B.坎农

      C.巴甫洛夫

      D.华生

      E.弗洛伊德

    答案:B

第三章  心理卫生

    【考纲要求】

    1.心理卫生概述:①心理卫生概念;②心理健康的标准。

    2.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①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③中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④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考点纵览】

    1.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认知正常;②情绪乐观;③意志坚强;④人格健全;⑤行为、生活方式健康。

    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1~3岁,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是3~7岁,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7岁以前,培养自制力的关键期是2~3岁。

    3.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是:①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性教育;②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教育;③正确友谊观、恋爱观教育;④自我意识形成教育。

    【历年考题点津】

    1.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

      A. 3岁前

      B. 4岁前

      C. 5岁前

      D. 6岁前

      E. 7岁前

    答案:E

第四章  心身疾病

    【考试要求】

    1.心身疾病的概述:①心身疾病的定义;②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③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

    2.心理应激与应对:①心理应激的定义;②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机制;③心理防御机制;④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3.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①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②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考点纵览】

    1.心身疾病及其诊断标准:①器质性病变的临床特点;②发病中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③能排除神经症精神病;④单纯用生物医学措施治疗收效甚微。

    2.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

    3.心理应激的定义、心理应对的定义、心理应激影响健康的机制。

    4.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5.心身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原则。

    【历年考题点津】

    1.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药物缓解症状

      B.自我心理调节

      C.不间断发泄

      D.矫正不良习惯

      E.心理护理

    答案:C

    2.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下列疾病中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消化性溃疡

      D.大叶性肺炎

      E.精神发育迟滞

答案:C

 

第五章  心理评估

    【考纲要求】

1.心理评估的概念:①心理评估的概念;②心理测验的分类;③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2.心理测验的原则和条件:①心理测验的原则;②标准化心理测脸的条件。

    3.常用的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①智力测验;②人格测验;③评定量表。

    【考点纵览】

    1.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量、心理测验的概念。

    2.心理测验的分类。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①调查法;②观察法;③会谈法;④作品分析法;⑤心理测验法。

    3.心理测验的原则:①标准化原则;②保密原则;③客观性原则。

    4.标准化心理测验应具备的条件:①效度;②信度;③常模;④固定的施测条件;⑤标准的指导语;⑥统一的记分方法;⑦大样本。

    5.比率智商。离差智商(现在常用)。

    6.比奈-西蒙量表(Bind-Simon皿)、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人群中真IQ,90~109为平常,大于 109为高于平常,小于90为低干平常。

    7.客观性人格测验:①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②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 ;③艾森克人格向卷(EPQ)。投射性人格试验:①洛夏墨迹试验;②主题统觉测验。

    8.评定量表:适应行为量表如成人智残评定表;精神问题评定量表如SCL-90症状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

    【历年考题点津】

    1.一个测验工具中对于对象可以测量到的程度,是指该工具的

      A.常模

      B.信度

      C.效度

      D.样本

      E.标准

    答案:B

    2.洛夏测验作为一种心理测验,其所用的方法是

      A.投射法

      B.问卷法

      C.作业法

      D.观察法

      E.会谈法

    答案:A

    3.智商IQ的结论“高于平常”,是指其分数为

      A. 70~79

      B. 80~89

      C. 90~109

      D. 110~119

      E. 100~109

    答案:D

    4.用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16PF)测验某人的人格特征,这一方法是依据

      A.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B.卡特尔人格理论

      C.艾森克人格理论

      D.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E.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答案:B

    5.“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称为

      A.心理评估

      B.心理鉴定

      C.心理测验

      D.心理观察

      E.心理调查

    答案:C

    6.“比奈-西蒙量表”属于一种

      A.智力测验

      B.人格测验

      C.神经心理测验

      D.评定量表

      E.投射测验

    答案:A

    7.反应一个测验工具的正确性是指该测验的

      A.效度

      B.信度

C.样本

      D.常模

      C.概念

    答案:A

15(X-M)

8.IQ=             +100称这

          S

      A.比率智商

      B.离差智商

      C.百分位智商

      D.中位数智商

      E.人格智商

    答案:B

    9.“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一些意义不明的图像、墨迹作出回答,借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称为一种

      A.智力测验

      B.投射测验

      C.运动测验

      D.感知测验

      E.人格测验

    答案:B

10.心理测验工作应遵守的原则为

      A.真诚、中立、回避

      B.自强、自立、自省

      C.信度、效度、常模

      D.客观、保密、标准化

      E.自主、学习、实效

答案:D

 

 

 

第六章  心理治疗与咨询

    【考纲要求】

    1.心理治疗的概念

(1)心理治疗的概念。

(2)心理治疗的性质。

(3)与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咨询的区分。

(4)心理治疗的分类。

(5)心理治疗的适应证。

    2.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1)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

(2)行为主义的常用方法。

(3)人本主义疗法的特点。

    3.心理疗的原则与要求

(1)心理治疗中医患关系的概念。

(2)心理治疗的工作原则。

(3)对心理治疗师的基本要求。

    4.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概念。

(2)心理咨询的方式和手段。

    【考点纵览】

    1.心理治疗的概念性质。

    2.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3.心理治疗的分类及适应证。

    4.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①自由联想;②梦的分析;③移情。

    5.行为主义的常用方法:①系统脱敏疗法;②厌恶疗法;③放松训练法;④生物反馈法。

    6.人本主义疗法:以患者为中心疗法。

    7.心理治疗的医患关系。

    8.心理治疗的工作原则:①真诚原则;②耐心原则;③保密原则;④中立原则;⑤回避原则。

    9.心理咨询的概念及意义。

10.心理咨询的方式和手段。

    【历年考题点津】

    1.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新生,从山区来到城市上学,自述不能见马路上的汽车,当汽车经过时,总感觉汽车很可能撞上自己,因此十分恐惧,来心理门诊就诊,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自由联想

      B.厌恶治疗

      C.生物反馈

      D.系统脱敏

      E.梦的分析

    答案:D

    2.女性,55岁,国家公务员,30年来因丈夫(高级工程师)有外遇,夫妻感情不佳,总想离婚,但又总舍不得孩子,又怕丢面子,来到心理咨询门诊,想问心理咨询师,离婚还是不离婚好?此时心理咨询师最应注意的原则是

      A.回避原则

      B.灵活原则

      C.耐心原则

      D.综合原则

      E.中立原则

    答案:E

    3.男性,19岁;无业青年,父亲是生意人,该青年5年来一直在购买收藏女性的高跟鞋而感到满足,而且晚上要抱着高跟鞋睡觉。在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恋物癖”,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最好选择

      A.人本主义

      B.厌恶治疗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

      E.梦的分析

    答案:D

    4.某生参加高考前数月产生严重焦虑,来到咨询室后,该生讲述了内心的恐惧与担心,治疗师只是认真地倾听,不做指令性指导,这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属于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心理生理理论

      E.行为理论

    答案:C

    5.在下列方法中,属于精神分析治疗常用的是

      A.系统脱敏

      B.厌恶治疗

      C.患者中心

      D.催眠治疗

      E.自由联想

    答案:E

    6.医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病人的依从性,等于

      A.治疗效果

      B.技术交往

      C.非技术交往

      D.言语交往

      E.非言语交往

    答案:A

    7.某心理咨询师,在某超级市场遇见一位他的患者也正与其熟人在一起购物,这位治疗师故意未理睬他的患者,因为他遵循的一个心理治疗的原则是

      A.真诚原则

      B.保密原则

      C.中立原则

      D.回避原则

      E.灵活原则

    答案:B

第七章  病人心理

    【考纲要求】

    1.病人角色

(1)病人角色的概念。

(2)病人角色的变化。

    2.求医与遵医行为

(1)求医行为。

(2)遵医行为。

    3.病人的心理问题

(1)病人的心理需要。

(2)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考点纵览】

    1.患者的权利

患者的角色变化:①角色行为缺如;②角色行为冲突;③角色行为减退;④角色行为强化;⑤角色行为异常。

    2.求医的原因。

    3.求医类型:①主动求医型;②被动求医型;③强制求医型。

    4.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5.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6.患者的心理需要。

    7.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历年考题点津】

    1.病人安于已适应的角色,小病大养,该出院而不愿意出院,此时病人的状态被称为角色行为

      A.减退

      B.缺如

      C.冲突

      D.强化

      E.异常

    答案:D

    2.在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常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符合,象回到婴儿时期,此病人的心理状态被称为

      A.焦虑

      B.回避

      C.猜疑

      D.愤怒

      E.退化

    答案:E

    3.某人已被确诊为某病,而本人否认自己有病,此人角色行为的改变属于

      A.角色行为冲突

      B.角色行为减退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缺如

      E.角色行为异常

    答案:D

第八章  医患关系

    【考纲要求】

    1.医患关系的概念

(1)什么是医患关系。

(2)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3)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

(4)医患交往的两种水平。

2.医患交往中的问题

(1)医患间的冲突。

(2)医患间交往障碍的原因。

3.医患关系的模式

(1)医患关系模式的类型。

(2)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化。

4.医务人员的心理素养

(1)医务人员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2)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考点纵览】

    1.医患关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医患交往的两个水平。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患者的依从性。

    3.医患间交往障碍的原因。

    4.医患关系模式类型,①主动-被动型;②指导-合作型;③共同参与型。

    5.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化。

6.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的原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5-2 00:13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