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科学家研发体内“分子警报器”,有望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2716|回复: 0
go

科学家研发体内“分子警报器”,有望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0332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23: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科学家研发体内“分子警报器”,有望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 a( w7 {) B" \  [. o4 N+ v6 d& J& L  j来源:测序中国 / 作者:王迪 / 2017-11-21
& T" e  }; _" c- g# W; P- J4 P癌症让人闻之色变,TP53 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抑癌基因,TP53 不仅可以阻止肿瘤细胞分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可以修复正常 DNA 的损伤,因此 TP53 基因也被称作“基因警察”。
6 |8 E7 g- C+ B) U据统计数据显示,75% 的癌症患者都存在 TP53 基因突变,TP53 变异与近一半以上的癌症发生有关,包括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实际上,全世界癌症患者的案例的确不在少数,并且趋于年轻化。2017 年 10 月 27 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等组织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旨在量化全世界 20-39 岁年轻人群癌症发病、死亡及癌症负担研究的最新数据,2012 年,全球 20-39 岁年龄段癌症新发病例 97.5 万例,癌症相关死亡 35.8 万例,相当于新发癌症病例 43.3/10 万人·年,癌症相关死亡 15·9/10 万人·年。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科学家们在防癌抗癌研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9 e# z* m9 P% j% V" L4 ^
# X9 w2 P' a- A" h如果室内发生火灾,烟雾探测器会发出警报提醒我们。现在,来自德国的 Frank Buchholz 教授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个 TP53 基因的“分子警报传感器”(以下简称 TP53 传感器),能够监测基因功能的基因传感器。如果细胞发生 TP53 基因突变,非功能性 TP53 基因会激活传感器,启动细胞死亡程序。11 月 13 日,研究人员已将研究结果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e. _9 L! M- C& t1 [  x; N! i; Y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逐渐积累,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失控增殖。Frank Buchholz 教授表示,我们大多在癌症发展中晚期才发现,并开始治疗,要消灭体内的所有癌细胞往往为时已晚。此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额外突变,会促使一些癌细胞出现抗药性。虽然 TP53 基因变异与 50% 以上的癌症发生有关,在调节多种应激信号和防止细胞转化方面也起着核心作用。但 TP53 本身并不是(老鼠)细胞生存的必需基因,所以它的突变不会被及时发现。
' L" G5 d$ U: q; J; q" f2 s9 B* R0 }9 o( t
能不能通过编程使 TP53 成为细胞的重要基因呢?研究人员希望可以设计一种 TP53 传感器,能够检测细胞中 TP53 基因的状态。
! T& s4 |9 v  p: dFrank Buchholz 教授的研究小组通过编程,成功使细胞依赖于 TP53 的正常功能,如果 TP53 的功能中断,传感器就会被激活并引发细胞死亡。4 Q2 `: j" L2 |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TP53 在细胞内保持低水平表达,但在细胞应激如 DNA 损伤、癌基因激活、核糖体压力和缺氧等情况下,TP53 会迅速表达使蛋白水平稳定。由此,研究人员将传感器设计为依赖 TP53 基因表达的元件,该传感器能够区分拥有 TP53 野生型(WT)、TP53 突变基因以及发生 TP53 基因敲除(KO)的细胞,在早期阶段选择性检测和消除这些发生突变的细胞。此外,研究中该传感器可在原代细胞和小鼠体内模型中准确检测发生常见 TP53 突变的细胞,表明该传感器在肿瘤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K3 v) B6 v; [+ \! G7 w& E
* N! n2 t5 g5 lTP53 传感器能够在第一时间主动干预,在癌症非常早期的阶段发出警报,从而避免细胞转化过程,提醒我们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抑制肿瘤形成。研究人员计划利用他们最初的发现来开发新的癌症诊断方法,并建立一个长期的癌症突变保护系统。
" i. F; D( {2 C: ^3 T/ o% w/ U在此,小编认为,目前该传感器虽然仍处于研究阶段,且尚不明确对人体是否产生副作用。但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在此之前,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积极规避会诱导肿瘤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引爆健康的雷区。
9 u* |/ a  [( u) S/ o" K/ @  g% _7 U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4-24 03:5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