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4651
- 威望
- 24651
- 包包
- 143668
|
热死了?快,开空调!Nature研究:温度调低,不仅能抑制多种癌症生长,还能燃脂减肥,随文附上维持良好睡眠的最适宜温度设定 C& z' g4 e7 s& ~2 q. l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4-06-10 11:05
3 F/ j( \! n+ I+ L0 t$ t5 g, V综上,看完全文后,再面对夏天的电费刺客,有没有感觉被安慰到~' w) s5 J: C/ o6 x: @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晚期癌症病人经常表现为极度消瘦、形似骷髅。
% t! O% I3 F" S肿瘤细胞无限制地生长、增殖和转移需要摄取大量的葡萄糖进行有氧糖酵解提供能量。直接阻断糖酵解通路、减少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不失为一条治疗策略。
: m. r* w& P9 x& p( ^" N- `9 N但今天要介绍另一种方法,不仅简单、方便、经济实惠(相较药物而言),甚至在家都能完成。
1 _& [8 q# j" H2 S8 m0 A8 K/ z此前,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华人科学家曹义海教授团队的研究证明:通过低温激活体内的棕色脂肪细胞耗能产热,与肿瘤细胞抢夺葡萄糖,使得肿瘤细胞 “无糖可用”,可抑制多种肿瘤生长,延长患癌小鼠生存期,人体试验中,22℃的低温疗法同样展现了其治疗潜力。(劝劝家中节省的人,配文:不是谣言!科学家发现开空调能够治疗癌症!)
. I O3 O4 Z- s# y# [
6 l6 k$ D, C* _) G# h3 h: T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皮下移植了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小鼠,分别置于30℃和4℃的环境中。结果显示,和30℃环境下的肿瘤小鼠相比,4℃环境下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被抑制,肿瘤组织内增殖的细胞占比更低,肿瘤小鼠总生存期翻倍。
3 [* c1 \) f, N& W . E$ h, T. `0 N& G& }
除了结直肠癌,在其它的癌症类型包括纤维肉瘤、乳腺癌、黑色素瘤,甚至是“癌中之王”胰腺癌的小鼠身上,低温都能够抑制这些肿瘤生长,说明“低温疗法”适用于多种癌症。
/ s5 q. H0 F/ ^- X要证明低温状态激发棕色脂肪组织与肿瘤细胞争夺葡萄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PET-CT显示小鼠体内葡萄糖的去向,可以看到,4℃的环境下,葡萄糖大量聚集在小鼠棕色脂肪区域,而肿瘤区域的葡萄糖摄取则显著下降。- B2 z" D9 O7 t& @( N' }
* Q3 p7 @0 J( ^不仅如此,在低温状态下,小鼠肿瘤组织中糖酵解相关的代谢产物减少,而棕色脂肪组织中糖酵解相关代谢产物增多、脂肪组织呈现出小的多房结构、线粒体含量及微血管密度增加的激活表现,进一步说明了低温时,棕色脂肪组织激活,能够与肿瘤组织争夺葡萄糖,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产能。[img=358,478]blob:http://www.stemcell8.cn/dfad1934-f605-464a-8071-c34274d68d5e[/img]
; s c7 f$ B0 h& K0 `4 E5 N/ |
. x; F" \# w: [9 f/ N- a1 R当肿瘤小鼠的棕色脂肪组织被切除,或去除对于棕色脂肪产热至关重要的UCP1基因时,低温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消失,证实低温抑癌关键在于棕色脂肪产热。
4 `' }" |; T/ o* c* W; x: B又或者在低温治疗时,给肿瘤小鼠补充15%的葡萄糖溶液,此时棕色脂肪虽然也在孜孜不断摄取葡萄糖,但在葡萄糖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肿瘤组织也分到了一杯羹,低温抑癌失败,再次强调了限制肿瘤细胞摄取葡萄糖,“不能让肿瘤组织尝到一点甜头”的重要性,看来吹空调还要是管住嘴的!) A. U. U$ e) v2 c# I N* y# N
) u. Q/ l! E+ z3 C; k7 Q4 V# E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低温疗法”能不能用到人身上?研究人员初步进行了小小的人体试验尝试,募集了6名身体健康的22-25岁男性和女性,以及1名经历了化疗的18岁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 T- j( @4 `* W, F4 |6名健康成人身着T恤、短裤,呆在16℃的环境中每天2-6小时,持续14天,PET-CT显示这些年轻人颈部、胸骨旁区域以及双侧锁骨上的棕色脂肪正在“燃烧”,虽然每个人脂肪燃烧的程度还存在着一些个体差异,不过这至少也说明了16℃就能使健康成人棕色脂肪激活(还好不是4℃)。
4 |) V w8 |' l* { " a% b/ F% g# k8 G7 \
而在唯一的一名癌症患者身上,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的是为期7天、22℃的更加温和的“低温治疗”,结果还是比较鼓舞人心的:这名患者棕色脂肪区域激活,摄取葡萄糖增加,而纵膈淋巴瘤部位的葡萄糖信号显著降低。
! ^' j$ \, W# G: r: R/ J . U# ^" I8 [7 s: F( s. Y- a
总的来说,在一个大多数人可以耐受的低温环境(比如22℃),激活棕色脂肪组织抢夺肿瘤的葡萄糖,减少肿瘤能量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目前看来,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新方法,但还需要在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中进行验证。
5 ~1 M: s1 O6 }* s) Q9 X& {5 z9 B9 t: Z维持良好睡眠最适宜的温度
' W( k9 I' t% ]下面来一些更为实用的!
' e9 [ a9 H4 D) O7 A2 S" f2 ]此前,一项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探索了季节交替期间自然通风的卧室环境对人体主观感受和睡眠质量的影响[2]。研究人员调查了104 名居住在北京城区的健康受试者,记录了他们的卧室环境参数,包括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CO2)浓度,以及主观睡眠质量及环境评价等。研究结果表明,清醒状态(睡前)的中性温度(描述人体在特定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平衡而无需过多生理努力的理想状态)为 23.8°C,而睡眠状态的中性温度为 26.5°C。此外,研究还发现睡前温度与睡眠时深度睡眠时间的比例呈正相关。, m6 @. z! m# g; s& V; ?& k
综上,看完全文后,再面对夏天的电费刺客,有没有感觉被安慰到~
+ r! ^+ L; t& L5 C( v# c9 t* G参考文献:5 S8 U7 S1 ^$ l6 F! O9 z4 X
[1]Seki T, Yang Y, Sun X, et al. Brown-fat-mediated tumour suppression by cold-altered global metabolism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Aug 3]. Nature. 2022;10.1038/s41586-022-05030-3. doi:10.1038/s41586-022-05030-3, G/ o/ }8 r! b& B/ }
[2]Zhang X, Luo G, Xie J, Liu J. Associations of bedroom air temperature and CO2 concentration with subjective perceptions and sleep quality during transition seasons. Indoor Air. 2021;31(4):1004-1017. doi:10.1111/ina.128094 N ]3 B- ~. l" P4 |
% C# S( \* l3 X2 l7 n5 ]+ P: w
- F; v2 i; y" }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