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文献资源库 国内文献区 球结膜与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34例报告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588543|回复: 239
go

球结膜与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34例报告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威望
8  
包包
898  
发表于 2009-3-3 12:35 |显示全部帖子
作者:顾亦芬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33
* k. o$ a7 k8 k  O: C+ _                  ! N5 \7 F# l- p* {9 x0 X) O
                  * w+ l7 d7 Q1 W/ y2 _
            Y% _+ K( b* Z8 N3 q2 W: \
                         ' C7 a7 X6 h5 s+ F# E
            
: T% h+ `  w: S3 S) `' _                    
' v/ K, D8 j; d            9 y7 a/ R4 Z" J2 E8 p# s" ^
                      # S: f! j8 [5 i; R
        
5 p5 X- X0 ~3 r2 G        
( h0 |. u2 k9 A' x) S  f0 L" f        
) e; `) ^/ j+ {0 L          【摘要】  目的  探讨球结膜与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  对34例翼状胬肉采用球结膜与角膜缘上皮移植并覆盖切除胬肉组织巩膜面的方法治疗,经6个月~2年随访。结果  治愈率高达91.19%,复发率为8.83%。结论  球结膜与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好,复发率低。+ J! ~* o5 `9 N% w/ g

1 V/ o( q% B: s) Y: L  
3 ?+ e  L7 z4 t  \" \+ `* c2 h; E, l/ V          【关键词】翼状胬肉/治疗;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眼外科手术
0 n) H0 F! p& R                  
1 ~1 N; ?9 k* B, u7 U8 ?! y4 ?1 B
  翼状胬肉是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复发率高,目前尚无彻底的根治手段,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翼状胬肉切除的复发率在24%~89%不等[1],为了防止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复发,我们采用球结膜与角膜缘上皮移植覆盖胬肉切除处巩膜面的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Q6 Z4 L; @8 Y- p  u/ H
5 y' C7 J0 h8 F# o) B% H  1资料和方法
% ~: h* r/ `! f+ S' m( t2 a9 K% N; G, ]1 Y* `7 h5 e& D
  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2月~2006年8月共收治翼状胬肉患者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1~67岁,平均40.5岁。其中5例为双眼罹患,原发性23例,复发性11例,无巩膜炎、角膜炎、眼睑内外翻等眼部异常,所有病例均为鼻侧发病。住院7例,门诊27例。' v2 _) s7 _# x2 k& c: Y+ r

$ q8 _: P( y/ f- j" r. ], \  1.2手术方法按常规局麻和开睑,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在胬肉头部前0.5mm处切除角膜上皮,但不损伤角膜前弹力层及实质层,分离胬肉下组织直至泪阜部,剪除结膜下变性、增生及瘢痕组织。胬肉要切除干净,尽量使角膜面平整而又少损伤健康组织,同时注意不要伤及泪阜和肌腱,以免日后发生睑球粘连或运动障碍。对于胬肉部的结膜下组织,其切除范围要比胬肉大一些,以减少术后迅速发生新生血管或组织增殖,用刀片刮去巩膜上胬肉残留组织并用大头针烧灼角膜缘及巩膜表面的小血管和出血点,在创面上方角膜缘处用刀片剖切带有角膜缘部上皮0.5~1mm的结膜组织,并向穹窿部分离,两侧剪开球结膜并分离结膜下组织,球结膜瓣大小为(8~10)mm(3~5)mm,制成一似长方形的结膜角膜缘上皮联合瓣(不带筋膜),不要过厚,将制成的结膜瓣剪下覆盖在胬肉切除的巩膜表面,注意结膜的正反别弄错。瓣的角膜缘上皮侧仍朝向角膜缘,并距离角膜缘2~3mm,使部分巩膜暴露,用8-0缝线间断缝合其余三侧的球结膜,使移植结膜平整覆盖,术毕用虹膜恢复器把移植的结膜瓣下的血液压出,使之平伏紧贴巩膜上。( [$ L' A4 ~; P$ _  T5 N
8 K& }% j. ], R6 A) q  C: }+ j
  1.3术后处理用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做球结膜下注射,涂红霉素眼膏于结膜囊内,并包扎术眼。术后口服维生素A 1片,每天2次,每天给予换药1次,第3天开始滴用典必殊眼水,每隔2h 1次,7~10天拆线。
! Z6 n- `, Y' \3 y# m
8 `8 D9 S5 V6 y" M( K  S2 m+ j; p  2结果+ Y2 S5 K8 \4 k. O  \8 [
7 I- W/ K6 r* x& d" x+ r
% o' {8 Q: L9 |" X7 I# {) q

/ e9 M7 i) A' ?! o9 m  取走结膜移植片的巩膜裸露区术后3~5天上皮愈合。角膜缘部少量新生血管增生,半个月后充血消退,局部恢复原状,角膜上皮一般术后3天恢复,结膜植片轻度水肿,5~8天左右植片血管充盈,愈合良好,水肿慢慢消退,结膜充血于2~3周后消退;缝合结膜植片的缝线7~10天拆除,移植的结膜瓣,离角膜缘3~5mm,5天后愈合附着于巩膜。由于角膜表面及结膜下胬肉残存组织是形成胬肉术后复发的基础,而巩膜表层新生血管进入角膜创面是胬肉复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对手术后的病人进行定期复查、随访。本组患者经术后6个月~2年的随访,平均11个月,治愈31例,占91.19%,复发4例,占8.83%。治愈者结膜平复无充血,胬肉完全消退,无新生血管增生。
6 e$ t# W% ]% I$ p4 x$ p+ m7 W; M$ `
  3讨论+ {1 G. I. X+ c+ D9 ?, B5 x; o
, _, v  e* a) c9 r
6 g2 Y: r, Y6 D/ `

/ F9 V7 l; C  m. u5 I& S  翼状胬肉的病理基础是局部球结膜纤维组织增生进而侵及角膜,引起前弹力层甚至基质层变性、混浊导致美容缺陷、眼部刺激症状,甚至引起散光,影响视功能。近年来认为[2],造成胬肉发生的环境因素,在损害角膜缘部组织的同时,对局部的干细胞也造成极大的破坏,致使其功能受损,病变随之发生。胬肉发生的根源在角膜缘部干细胞障碍,角膜缘部干细胞分布在角膜缘上下方较多,鼻、颞侧较少,似可解释翼状胬肉在鼻颞侧多发的临床现象。当然,睑裂暴露的部位过多地接受日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是主要的外因。
7 |' J& M' n+ {0 e7 y9 Z8 t
* L. X! u3 J5 S  l# h/ t: J* u+ L2 E% @4 n  ?7 v, Q- ]% i
; }$ \0 k" V* C; I1 N% P% g
  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很多,保守疗法除应用药物外还包括冷冻、超声波及激光等,但一般认为效果较差,因而手术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为提高手术效果,尽量避免胬肉复发,人们对术式进行了诸多改进。角膜缘部干细胞上皮移植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比较新的概念[3],干细胞具有细胞更新和组织再生功能,局部受损时可影响结膜的转向分化而发生异常。我们的设想是用简单合理及无并发症的手术方式治疗本病,采用带有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瓣移植,其瓣的制作比游离植皮简便,容易缝合。此瓣具有原来的血液供应来源,愈合很快,既修复了巩膜裸露区的球结膜,又修复了角膜缘局部上皮组织,从而恢复了干细胞的功能,阻止结膜上皮和新生血管侵入角膜,达到治愈胬肉和防止其复发的目的[4]。本组治愈率高达91.17%,复发率仅为8.83%,比以往手术复发率明显降低,可能主要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关。所以,采用球结膜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E- K' X6 k) _, L1 T9 ^% E$ Y          【参考文献】% T; M' |7 F  A$ x# x8 v- K
  [1]  李建军,张铁民,周亮.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学杂志,1997,15(6):329-331.5 k+ L1 L& h) f
" z; s. g; b& p0 N6 C8 g) a
. M" u  L7 F, M# V8 i

5 t9 t( ^. P* b; n) z3 m6 r  [2]  李凤鸣.眼科全书:中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22-1223.9 M6 P' U+ |& l$ h
& K* Z/ D) E0 J3 K$ b  B) Q
( R7 o. X1 s$ X0 o: g) l2 F

; i; I/ M, Q- Z0 @9 R  [3]  陈剑.眼部化学烧伤治疗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2,16(6):337-340.
/ [9 Y& I# d# R. r) c& P. d7 u. r
( P) U7 y2 ?) k" Y% n$ Z$ u8 F4 ~$ s
  s; w) N; w: i+ @5 I1 G
: v, X* u$ @( q7 g  K0 i7 |- x9 y/ P  [4]  谢立信,胡隆基,张怡,等.角膜缘上皮和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14(9):538.

Rank: 2

积分
84 
威望
84  
包包
1877  
发表于 2015-5-23 16:56 |显示全部帖子
内皮祖细胞

Rank: 2

积分
76 
威望
76  
包包
1772  
发表于 2015-6-2 10:43 |显示全部帖子
不错不错.,..我喜欢  

Rank: 2

积分
64 
威望
64  
包包
1782  
发表于 2015-6-20 13:58 |显示全部帖子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设置阅读啊  

Rank: 2

积分
88 
威望
88  
包包
1897  
发表于 2015-6-29 21:03 |显示全部帖子
挺好啊  

Rank: 2

积分
116 
威望
116  
包包
1832  
发表于 2015-7-1 13:17 |显示全部帖子
干细胞之家

Rank: 2

积分
80 
威望
80  
包包
1719  
发表于 2015-7-15 19:35 |显示全部帖子
支持你就顶你  

Rank: 2

积分
72 
威望
72  
包包
1730  
发表于 2015-8-20 08:43 |显示全部帖子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Rank: 2

积分
132 
威望
132  
包包
1727  
发表于 2015-9-1 17:30 |显示全部帖子
不看白不看,看也不白看  

Rank: 2

积分
64 
威望
64  
包包
1734  
发表于 2015-9-9 10:01 |显示全部帖子
(*^__^*) 嘻嘻……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4-25 13:41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