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nero1981
go

《科学》[Science]11年1月14日出版pdf全文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积分
3210 
威望
3210  
包包
3359  

精华勋章 金话筒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11
发表于 2011-1-14 13:42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Rank: 2

积分
200 
威望
200  
包包
1329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12
发表于 2011-1-14 13:55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

Rank: 6Rank: 6

积分
3700 
威望
3700  
包包
15164  

优秀会员 新闻小组成员

13
发表于 2011-1-14 15:2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tpwang 的帖子2 L3 @8 x' u3 q& j& d: x
; ^$ Y( }' }$ {/ y! `* y9 k
中国科研的现状,令人堪忧。实在不可能是上面的一个什么政策就能解决的。没有合理的分配体制和监督体制,神马的都是浮云。

Rank: 3Rank: 3

积分
455 
威望
455  
包包
554  

积极份子 热心会员 帅哥研究员 优秀会员 小小研究员

14
发表于 2011-1-14 15:36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好久没有看了

Rank: 3Rank: 3

积分
745 
威望
745  
包包
8235  

优秀会员 热心会员 积极份子 帅哥研究员

15
发表于 2011-1-14 17:36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Rank: 2

积分
217 
威望
217  
包包
2891  

优秀会员

16
发表于 2011-1-14 17:43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17
发表于 2011-1-14 18:1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deron 的帖子% c7 O& w, z) m& C) D
3 U" @& ?7 X) T9 Z" u# [
其他领域不太清楚,生物科技有点过分集中在大项目和大机构上,就好像大学也是集中投入那些少数尖子。其实,科学本身是个最需要活力和创新的事物。一时的考虑集中花些钱是完全可以的,就好比日本在iPS出来后也过分集中花钱,搞得很多人有意见。看来这次是个纠正。中国目前的状况,把生物医药发展也当成航天大飞机高铁了,要打集中歼灭战,问题是基础不到,体系不成熟,是不可能的。
1 c/ u. ^: j3 J6 `7 w

Rank: 1

积分
25 
威望
25  
包包
45  
18
发表于 2011-1-14 18:42 |只看该作者
看看

Rank: 1

积分
25 
威望
25  
包包
45  
19
发表于 2011-1-14 18:5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tpwang 的帖子. v5 e: G+ M+ F0 Y

2 ~& s1 l  T# \1 P" O哥们说的很有道理,干细胞产业化的发展是多学科的融合,就像细胞融合一样,只有基础大了才能出高水平的成果,看看我们的航天科技,就是这样的。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5 
威望
17665  
包包
23467  

论坛元老 精华勋章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20
发表于 2011-1-14 22: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pwang 于 2011-1-14 22:46 编辑 # J' D$ N& N6 C4 h
" ?7 H3 s$ y( T: O
回复 manybit 的帖子1 ~* ^! L% Q8 l4 w% t8 u

4 z1 R" k" R1 B/ c0 g$ P1 U谢谢。
- @( m$ i7 b9 n4 u7 [, M. r. ~3 M( f& K5 B8 ~8 H$ \5 @7 F
单从科研角度,说一定规模的基础,可以从横竖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干细胞研究的主要方向的覆盖程度,二是个方面研究的深度积累,包括人才,实验室以及已有的工作。
8 R0 n# s" b- c* S% |4 N9 Y' H8 k: V1 U! `* j( P6 }
根据媒体可见的公开信息,比如国内干细胞会议的主要人物,各机构的网站介绍,最近几年国际上发表文章的主要研究者等,与干细胞研究相关主要方向想交叉,可以勾画出一个简略的中国的情况。解读两个标准,一是国际水准下的中国状况,而是近十年中国干细胞引进人才及其发展的阶段性。' W4 @: w4 R8 T/ y! j

1 I% Q! _$ ]1 j- S  _干细胞研究主要种类:胚胎,成体,肿瘤,iPS……;研究内容:培养条件与技术;自我复制/分化调控机制;Niche;Genetics/epigenetics;克隆/嵌合动物;小分子/chemicals;动物/人……' B# _( K9 V' z: U4 W8 o

8 @* \: }( w0 A1 c. P/ r2 n主要分化种类:beta细胞;神经干;血液……5 Q0 Z; Z8 ]/ Z: a

" s* T8 m5 j& H( X- W3 P/ D临床模式:疾病干细胞系;疾病干细胞动物模型;干细胞药物平台;细胞治疗;干细胞库……
5 D6 C/ E! A+ x7 K
+ f/ `, G5 G# Z- u+ b* o二十世纪初,回国一批人建立了目前的几个大实验室,建立胚胎干系,搞了些调控分化研究,而iPS一出来,又是一轮跟随。近两三年开始在Cell Stem Cell上发表一些论文,个别nature。技术上并没有被拉开,但还处在开始进入主流杂志的初级阶段。从主流研究方向的覆盖上,自然也远不够完善。iPS鼠是最高成就,目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还要看后面。
' w1 b) I4 t  ^" j0 V' m9 v! Y+ g* I  O2 p! q8 a' Y
十来家比较大的实验室,有多少PI和研究人员,学生,博士后,也能估计个大概。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国内领军人物的科学“出身”,比如,相当比例的人出身农口,因此克隆不弱。生物学出身有几个,医学背景的反而不是主力军。科学院系统条件与实力比较集中,大学里面散一些。有一些并没有在外面受过系统干细胞训练,那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千人计划有些单位引进一些在国外已经具有相当实力的人,如何纳入现有的体系,还要看。大研究室毕业的博士们相当一部分还是出国了吧,留在国内并能够有条件进入正常career发展,很快承续国内研究传统的,应该很小一部分。
4 n* U7 P. v. ~: @  _" ~
$ }, J8 v: _/ b# N临床上也有不少人拿钱搞些干细胞研究。但主要是跟风或出于升职需要,鲜有国外大医院双博那种专门的研究机构和条件。而且,临床上多关注直接的细胞治疗,对机制不会感兴趣。国家管理规则和体制也不完善,还不成形。基础与临床结合是个问题,因为双方的体制差异大,不容易捏合。
4 }7 Z* l) D4 U! X4 P0 ?0 h+ u% b/ F! \: I$ C/ ]0 C5 W
表面上看,甚至国外一些对中国科技部了解的老外,会觉得中国干细胞条件与实力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大实验室硬件条件与资助,以及归国人员的基本素质。如果从干细胞领域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而言,还是差距较大。干细胞领域海龟与海华之间的差距,可以作为一个切身的指标。! d4 T7 E4 O' V' r3 M/ x5 y

- y) j) D" t( c4 w0 C& D有差距是必然的,中国的科技基础与实力本来就比不上西方,干细胞研究恐怕不算最差的。体制原因,科技文化,都有关系。另外,也确实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很关键。大项目,战略性平台搭建,有限资源的集中利用,重点突破的需要,产业化的经济压力,都是必然的。但科学研究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考虑,长远来看,还是要达到一定程度的规模与体量,才有可能拔尖,支撑应用。
, I+ R/ R9 o7 M. q6 P3 D0 i+ j2 L% N: x% ^3 }
还有一个要说的是辅助产业资源跟不上,定一个东西要到国外,时间长代价高,长此以往还是受制于人。, @7 h8 |" C+ |% {3 l
6 D$ H/ ?7 u4 B
中国这些年成功的科技应用,模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承载引进或创新所必须的“基建”,比如航天和高铁,工程上具有足够的引入研发条件的。) w9 j- X) o6 h, L4 _
" O" a5 k2 ]1 }, O8 l
干细胞虽然号称起跑线“最平等”的科技领域,但主要的概念与发明都还是外国的,我们还是在跟,在引入的基础上试图有所创新,承载的基础必须有,为了将来的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发展,更需要有量,才能有质。否则,拿钱硬砸,可以砸出点东西,但无法保证一个产学研成素体系的建立。
( j4 C6 t: g2 Z  p$ |
5 I/ Q1 t5 L5 r+ }# g/ J从这个意义上,感觉国家应该在集中花钱的同时,大力鼓励广泛的发展与竞争。这是老掉牙的科技发展话题了,不过干细胞比较新,历史短,发展快,应该还有机会。。。
4 S* M) R8 O$ D2 z5 H0 b8 F1 W; a, C5 t" V; ]
一家之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3 00:11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