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Cell stem cell最新文章:Highly Efficient miRNA-Media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xyklmu
go

Cell stem cell最新文章:Highly Efficient miRNA-Mediated Reprogramming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248 
威望
248  
包包
1525  

优秀会员

21
发表于 2011-4-13 10:52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感觉这篇文章做的很不错,包括了很多方面,不光是简单的重复,希望那篇文章能给我们些启发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628 
威望
628  
包包
277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22
发表于 2011-4-13 12: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床干细胞 于 2011-4-13 13:00 编辑
8 p9 v) f! K, J+ l5 c
6 H2 s( t9 z/ k4 {microRNA用来代替转录因子的想法,我们查一下本BBS去年的贴子,就有多位站友提出过类似的想法了,这篇文章可以说就是这么做的,! T" _5 T% t# n1 t# ]! i

+ X# ?4 }- F4 }( O# k至于是不是造假,没有证据不好评说,但是,如果一个方法一个技术没有可重复性,那它的真实性必然受到质疑,当初韩国的黄禹锡在science上的造假,不是有人揭发他,而是其他人用他的方法做不出来,大家都在质疑,后来实在瞒不住才承认是造假了( i3 D% m5 D1 u. i

1 a& I- z, a" n/ D3 s* U! A所以说,造不造假与是否发在牛刊是否是牛人并没有必然关系,任何一名科研工作者,如果能从中找出让人怀疑的地方,大家讨论也有助真相被揭开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383 
威望
383  
包包
1005  

优秀会员

23
发表于 2011-4-13 14:16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造假,裴端卿组的人一试不就知道了。如果结果真实的话,那实验的关键就在于诱导条件中加入VPA的操作了,相信用裴端卿组的iCD1 medium应该效率再高个数量级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10 + 2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10  包包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3Rank: 3

积分
544 
威望
544  
包包
1431  

金话筒 优秀会员

24
发表于 2011-4-16 01:44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snokey 于 2011-4-16 01:47 编辑
' A! \, ]; L7 Q8 M$ X% A( A9 S, f. r* y; y7 l0 A: Z
回复 cicadacjk 的帖子' j( j' ]+ N5 B; h* [: o3 N* u! o. N* m
* y. p7 s, p/ j6 D
兄弟消息很准嘛。Deepa的文章出来了。难道是YM兄?哈哈

Rank: 4

积分
1806 
威望
1806  
包包
4032  

优秀会员 金话筒 专家

25
发表于 2011-4-16 20:0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nokey 的帖子7 U9 C7 `- M9 }9 G; U
/ f1 o6 ]! ]6 z$ x; ]" b5 Q
当时我看到Dlk1文章时就有同样的直觉了,当然希望不是如此,毕竟这样还是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名声,何况得罪的是hochelinger和jaenisch这一派的人。) B% }! S1 Y8 S% C1 ^
5 z! j5 t9 k* k6 F3 ]4 J
呵呵,你肯定不认识我的,我还在国内的,只是恰巧认识Blelloch实验室的人。不过消息还有点不准确,之前有篇EMBO J的miRNA的文章,那个实验室也做了302 family的4 Z8 i5 ^4 B" U2 i, ~  E4 \

- n" u1 v! }) Z8 ?8 ]有时候逆转录病毒做不出来,不能说慢病毒就没希望,但这么高的效率,总应该有点苗头。最严格的重复,应该等拿到那实验室的质粒再说了。然后,他们的鉴定从客观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比如四因子的插入,细胞的品系都没有鉴定,也就是说无法排除污染,所以……通讯作者还是比较安全的。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96 
威望
96  
包包
778  
26
发表于 2011-4-20 10:5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cicadacjk 的帖子
4 i' E8 H7 {: \. D) x) D# E
) |4 g* c: j9 @2 F/ \8 @说的是!ips领域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啊。好在现在华人圈子也占据一席之地了。
! m) n$ N) L, J' f! d$ c1 j+ P' p' [$ |7 o( }
另:hochelinger和jaenisch是不是已经分道扬镳了?  w: `  b' q2 l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64  
27
发表于 2011-5-6 17:05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我,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帖子中,被我下了两遍,然后发现自己已经下过的。弱弱的问句,能不能把我的包包加回来呀。
已有 1 人评分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总评分: 包包 + 2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2  
包包
37  
28
发表于 2011-5-18 09:5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xyklmu 的帖子
' \% `* O) I6 Y# L) C. x+ N, W7 Z5 `$ \5 C6 q1 |/ q" I* s; p4 j/ [
别人已经用miRNA-302abcd诱导人的毛囊细胞形成ips cell.现在又添加一个miRNA-367,有新意吗?为什么还发在cell -stem cell?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  包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104 
威望
104  
包包
417  
29
发表于 2011-5-18 11: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xmwzy 于 2011-5-18 11:38 编辑 ) P- H- r* F/ P8 A5 [  u# s; D- X

6 v  J# Q  U: {/ u$ g& t6 Y* u大家好,我是一个初学者,没做过细胞重编程方面的实验,也就看了几篇文献。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不敢说有什么意见,不过有一些疑问,主要是关于VPA的。1 o: O; N" u# v- T" D. b- S
1.文章中提到在MEF中,miRNA302/367在VPA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诱导重编程,效率比4F高两个数量级。并且引用了哈佛的2008年《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defined factors is greatly improved by small-molecule compounds》这篇文献,说4F的诱导效率是0.2-0.8%。但是这篇文献我看过,其中说4F的诱导效率是0.03±0.02%,并且用的逆转录病毒。不知道两者的矛盾怎么解释。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中说VPA能提高4F的诱导效率超过100倍,但其本身不能诱导。但是本文却说miRNA302/367在VPA存在时下才能诱导重编程,唯一的解释是和4F相比,miRNA302/367具有独特作用,但更可能是解释是两者中其中有假。2 ?$ h1 u) T0 {8 |$ s' d" t
2.本文说在人的成纤维细胞中,miRNA302/367可单独诱导重编程,并且VPA不能提高诱导效率,由于人细胞中本身缺乏VPA的靶点--HDAC2。作者在讨论中对两者的差异解释为细胞系之间的差异性。而《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defined factors is greatly improved by small-molecule compounds》中表明,至少在MEF中(虽然不是人的细胞),VPA除了HDAC的抑制作用,还通过上调ES-特异的基因并下调MEF特异的基因来发挥其作用。
: r, C2 J8 A* H% Z6 _' I' c1 P3.由1和2得出,假定两篇文章都是对的,只能说由于细胞间差异,miRNA302/367在VPA存在时的诱导效率比4F高两个数量级,而这样高的效率很可能是因为VPA而不是miRNA302/367。但无论如何,个人总感觉两文之间有一些是冲突的。, x, M/ N) r: {$ u) ?- J
请高手指教。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包包 收起 理由
细胞海洋 + 20 + 30 欢迎参与讨论

总评分: 威望 + 20  包包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

积分
威望
0  
包包
13  
30
发表于 2011-5-22 19:37 |只看该作者
有上传哈佛那篇文章的没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5-7-4 01:18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