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科学技术部正式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20 ...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楼主: 细胞海洋
go

科学技术部正式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2011年11月28日)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1
发表于 2011-11-30 02:07 |只看该作者
(二)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 p$ q  Z3 t/ k选择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核心关键技术,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力争在国际生物前沿科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抢占一批国际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制高点。
, ~, C9 _0 ~( n+ _" d; W" z) }. B" n发展重点:- B! b  s3 `% N. N( s9 _
1、“组学”技术4 e4 V& Y6 D  f( k
以开发新一代测序技术为我国生物技术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带动基因组技术、转录组技术、蛋白质组技术、代谢组技术、表观遗传组技术、结构基因组技术等各类组学研究技术的快速发展,研发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高通量样品分析技术、微量样品提取和放大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技术等,加快组学技术与生物信息技术在疾病防控、临床诊治和生物制造、品种创制、新药开发等领域的应用。
9 O# B- ]* E3 a. ?2、合成生物学技术1 M0 u5 S# a  Q8 Q
发展高通量、低成本DNA合成技术和基因片段高效组装技术,蛋白质结构功能的分析、定向设计与合成技术,标准化生物元件与功能模块的构建技术,建立合成生物学在药物前体和中间体、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等的应用技术,逐步探索合成生物学在医药和能源领域的应用。) a4 X7 n% _1 R3 }0 K/ t% \/ o6 A
3、生物信息技术
3 r- z6 w1 |5 s- X7 `突破生物调控元件的计算、设计、组装与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个体基因组、群体基因组、个体化信息搜索引擎和各类新的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2
发表于 2011-11-30 02: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细胞海洋 于 2011-11-30 02:16 编辑 3 T: w: T- n0 o" y, n! D! ?
: G2 m/ V: V) f( H! g
生物学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基于个体组学数据的疾病风险分析、疾病诊治模型和系统研究;研究农业生物逆境胁迫相关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建立国家生命科学、医药技术领域数据汇交、管理和共享技术平台。
; i# L+ Z$ @- R, R% Y* i& T/ B7 J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 D1 ]' {, V' w% a2 z; K
研究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等分化、发育、与体内微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细胞重编程、遗传分化与干细胞诱导分化技术,干细胞分离鉴定、扩增及识别技术,干细胞的免疫排斥、安全植入以及活体精确观测示踪等关键技术,复杂器官三维构建、组织工程医疗产品保存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

: k: @5 W0 G2 M; K  V5、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技术
% g; r" i- d! T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一批靶向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前瞻性的生物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以关键技术的突破来带动重点产品的研发,加快生物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的速度。

& B  o. M! f5 x/ x; S+ M1 u, C3 X8 W9 j
6、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
% [5 C' M& C" V1 ^' @8 W开展重大疾病及常见疾病的分子分型分期与疾病早期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的可共享的临床资料、标本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研究重大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重大疾病分子分型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确证及临床评价,重大疾病个体化的临床诊疗方案。, |( v) d: O7 H8 Q; |* n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3
发表于 2011-11-30 02:09 |只看该作者
7、生物芯片与生物影像技术
- ]) s9 ~) @* g( e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市场前景的临床检测及卫生防疫用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产品。研究生物分子结构、三维形态与快速变化的超分辨成像,大尺度、跨层次的高分辨生物成像;研究单分子分辨/多分子网络调控的快速、无损、并行高通量成像监测,细胞、模式小动物及人体整体水平的活体三维无损结构成像监测,神经系统高分辨结构与功能三维无损成像监测;研究基于多层次多参数影像信息的整合建模方法,结合临床重大疾病诊疗的成像信息监测与表征。
# a( g9 P/ X: j6 m; N3 j( f8、生物过程工程技术
+ E+ l+ h0 ~- x3 r) z, M* |研究和开发生物过程宏观代谢信息和细胞生长环境信息的在线检测技术、生物过程优化和控制技术;生物大分子和生物小分子的分离、提取和精制技术;发酵过程与分离耦合技术;新型高效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放大和制造技术。" I% X) @( [  u% b" {3 j% P$ q2 C) t
9、生物催化工程技术! t. }' m& a7 b( @( I  J- `3 o* J
开展酶的定向改造、高效表达、固定化、辅酶再生、多酶耦合、酶与化学耦合、酶与发酵耦合以及不对称及对映选择性生物转化技术、非水相生物催化反应过程优化及放大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本低、可工业化生产的生物催化工程技术,提高我国工业酶开发和应用水平。
: [) z( R& d0 ]! e4 U10、药靶发现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 s+ a: R  ^$ F- S) R/ l$ D2 R, r研究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药物靶标网络分析技术,靶标蛋白功能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4
发表于 2011-11-30 02:09 |只看该作者
干细胞之家微信公众号
及生物活性构象模拟技术,基于新功能基因及其信号通路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基于结构、针对多个靶标的药物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组合化合物库设计、合成和筛选等关键技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设计方法,化合物成药性评价药物虚拟设计技术,网络药理学设计技术,药物代谢工程模拟等技术。
4 h! J' B+ a9 }2 U# r11、动植物品种设计技术- o& J6 S7 P7 ]$ W: S- v
以主要植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蔬菜、林草等)、动物(猪、牛、羊、鸡等)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重要动植物品种性状的分子构成解析、优异性状多基因聚合;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的信息系统、品种分子设计工程、品种分子设计的技术体系与验证。
, ~& d$ S( @' J12、生物安全关键技术
- T: H7 H" @/ @/ T开展生物安全监控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公共卫生应急药物与装备的研制;研究病原体跨种传播机制,建立生物威胁相关病原体溯源技术;开展生物入侵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 G) i# O# _* H6 K. b3 g(三)研究开发一批重大产品和技术系统 1 m& I: a$ }" y% f4 [" N
围绕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迫切需求,加强生物技术集成创新,重点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能力的重大产品,着力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由技术积累向产业化开发的战略转变。( u9 b5 m4 O; t* f& N: q- z$ q
发展重点:
. d8 X# S2 ]7 I2 G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5
发表于 2011-11-30 02:09 |只看该作者
1、生物医药技术及产品
  x! ^% [# ^3 B8 F针对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培育发展医药产业的需求,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制创新药物,改造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1 T% y" w8 Q7 b! G( }
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突破临床诊断、预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 T- H- A' B, B8 i; F" [6 o
建立疫苗和抗体的大规模和快速反应生产新技术,系统的疫苗效果及质量评价技术体系,人源化抗体构建及优化技术;对传统疫苗进行改造增效,针对新发、再发重大传染病和多发感染性疾病研制新疫苗和抗体药物;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非感染性疾病,研制治疗性疫苗和抗体药物。
# g  o- @8 @" Q7 f5 B9 O: x突破一批体外诊断仪器设备与试剂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在一体化化学发光免疫诊断系统等高端产品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加速体外诊断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幅提升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 k7 }! f) O" J* h突破一批生物医用材料前沿高端产品,开展一批主要依赖进口的高值替代产品研发,创制一批量大面广的生物医用材料,突破生物医用材料制品个体化设计、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生物材料产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6
发表于 2011-11-30 02:09 |只看该作者
品生物力学、耐久性及安全性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
4 Q* `% t7 f; ?5 o* t( T, B' h: x9 `2、生物农业技术及产品+ h) m8 e2 \4 z: `' v
围绕主要农作物和家畜生产,突破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规模化转基因、生物安全等关键技术,完善转基因生物培育和安全性评价体系,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新品种,实现新型转基因棉花、优质玉米等新品种产业化,整体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F8 r- \2 `- f4 M6 W
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快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及林木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开展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动物疫苗、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应用的示范试点和普及,推进全降解农膜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型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动物用生物技术药物和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等。! B6 H- t) w& G! f. j6 x  F5 p6 G
针对特种生物资源,重点开展冬虫夏草、灵芝等重要珍稀药用真菌资源化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发掘和筛选在特殊环境生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生物资源,开展人工培育技术研究,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开发深加工系列产品。
6 X+ l1 Y7 n# D+ t6 B研究开发海洋渔业新品种选育繁育和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开发水产养殖重大病害监测预报和免疫防治技术,建立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 `. A# U9 M3 t( H1 R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7
发表于 2011-11-30 02:10 |只看该作者
3、生物制造技术及产品
  ]  F  a3 e2 S% p- i: M. h* R重点研究化工产品生物合成途径构建与优化、原料综合利用与生物炼制、工业生物催化与转化、生物-化学组合合成等关键技术,突破生物基平台化合物、手性化工中间体、生物基材料等重大化工产品生物制造的产业化瓶颈。形成有机酸、化工醇、生物基材料等产品制造的平台技术体系,形成手性醇、手性酸、甾体等高附加值手性中间体生产的创新生物制造路线。
5 _9 E1 ^) l2 R8 ]研究开展生物技术在纺织、造纸、制革等工业中的应用,开发生物纺织、生物脱胶、生物制革、生物造纸等新技术工艺和装备,促进纺织、造纸、皮革等企业应用生物技术工艺,推动行业的清洁生产。
" [. x5 a2 P6 z5 s6 x' X选择酒类、酱油、醋等传统酿造产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对菌种进行改良,对酿造过程进行优化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 i& j1 S( N' n2 s. L$ M4、生物能源技术及产品4 l: f8 [- Z  ?6 S! g& f( q
研究开发非粮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燃气、生物制氢等生物能源产品制造过程的共性关键技术和专用设备,以工业和城市生活废弃物为原料,建立生物能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技术示范。
$ s0 I& \4 X' Y/ h4 F4 C' l研究开发微藻生物固碳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年固定二氧化碳总量超过万吨的工业化示范系统,率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藻固碳的产业化,同时开发高附加值的系列微藻产品,为微藻大规模固定二氧化碳及微藻能源的发展提供技术、经济及环境评价指标,为微藻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8
发表于 2011-11-30 02:10 |只看该作者
生物固碳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示范。
& X& r% C6 e7 c3 y$ `% j5、生物环保技术及产品
; o, J$ n. f: t7 K大力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重点发展高性能的水处理絮凝剂、混凝剂等生物技术产品,发展废气废水生物净化技术, 开发新型好氧、厌氧和复合的高效反应器、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开发污染物降解生物新品种,发展石油炼制、医药化工行业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技术, 促进石油、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修复。
7 I7 j3 ?+ l# k针对煤炭、工业废气和烟道气,开展微生物脱硫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高效功能菌的选育技术、微生物对硫代谢途径的控制技术以及复合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发展多菌群、单/多相反应器的研究,以及生化/物化法的复合技术推进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9 p# G/ P8 |( G3 _* H(四)加强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 x6 q5 w* E3 w6 G' [根据生物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系统加强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优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并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共享平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生物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共享,为生物技术研究和成果产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J2 Y$ u. U! z8 z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19
发表于 2011-11-30 02:10 |只看该作者
1、建设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N6 j0 N! S% ]/ @4 ~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信息技术、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分年度建立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催化、生物炼制、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等领域分年度新建若干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善和升级若干现有技术平台,通过高水平研究基地积聚高层次人才,大幅度提高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9 J6 ?# n  K" J
2、建设若干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
9 E' ?9 x( J' j4 o0 \建立国家级生物技术孵化器、国家级生物技术转移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在国家和省级生物技术园区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高效率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将技术成果快速实现转化和商业化;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综合性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原创性、重大突破性研究提供基础设施支持与服务;建立若干生物技术推广中心,推广普及生物高技术,服务经济增长;建立若干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地区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生物技术中试和生产服务基地,为生物技术各领域中小企业研发生物技术产品提供公共的中试和生产基础设施服务;建立区域生物技术大型仪器设备和分析测试共享服务平台,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J: i, x- b2 b5 ]5 `( @: z
3、建设若干资源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8 D, P* o' q* z- Y  x建设国家生物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包括国家生物技术管理信息库,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生物信息库,大型生物样本、标本、病例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库以及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若干实验动物和模式生物基础设施和生物医学资源基础设施。6 u% J, h8 W' @" }; q! X

Rank: 8Rank: 8

积分
306 
威望
306  
包包
3648  

小小研究员

20
发表于 2011-11-30 02:11 |只看该作者
五、保障措施
9 r3 i( f" b, L6 f0 w5 S( o(一)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国家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c! f, a1 y. o: y/ v0 l
深化体制改革创新,修订和完善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加强全国资源和力量的统筹,充分发挥国家各部门、军队,以及地方的积极性,集成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资金与力量,加强衔接与配合,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推进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3 O* [3 w7 ~. S' q' S
(二)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
+ v/ T/ D9 {1 m/ u3 r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创新支持方式。整合政府科技计划(基金)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资金,加大财政对生物技术及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物技术领域创业投资。
  P7 H- b+ l5 A" g2 F(三)鼓励产学研结合,促进生物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7 h! z! u- F, D3 H  p5 i) g; U通过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基地、孵化器)等方式,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创新体系。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5-14 10:22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