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部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标准治疗疗效很好,但一部分有 B 症状、大包块、进展期和结外损害的患者很易复发。美国的 Alinari 教授是著名的血液学专家,近期在 BLOOD 杂志系列文章「HOW I TREAT」中以 3 例经典病例为媒介,介绍了自已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后复发 cHL 的经验。3 o C, F1 }* U0 ]
cHL 一线化疗方案包括 ABVD、Stanford V 和 BEACOPP,5 年生存可达 80%,难治/复发患者 ASCT 治疗后无病生存(PFS)至少可达 40%。但 ASCT 后仍有高达 50% 的患者复发,复发风险因素包括:以往化疗方案数目、ASCT 前挽救性化疗经 PET/CT 证实未达到完全缓解(CR)、缓解时间不足 1 年、体力状态评分<90 和结外受累。 近年 ASCT 后复发患者总生存(OS)由 1 年提高至近 2 年,这与新的治疗方法有关,此处以 3 份病例分别说明原发难治 cHL 患者的移植选择、ASCT 后高危患者的巩固治疗以及 ASCT 后难治/复发患者的特殊治疗。 [size=1em]病例一1. 治疗经过 22 岁男性,经 PET/CT 诊断 IIA 期非大包块 cHL,累及双侧颈部淋巴结和纵膈,给予 ABVD 方案化疗,2 周期后获得部分缓解(PR),除右颈部淋巴结仍有活性代谢残留外余淋巴结皆缓解。3 个周期后右颈部触及新的淋巴结,4 个周期后经 PET/CT 证实右颈部新发淋巴结,原残留淋巴结代谢活性增加。 再次活检证实仍为 cHL,接受 2 周期 GVD 方案治疗后行 ASCT,预处理方案 BEAM。ASCT 后行受累区域放疗(IFXRT),给予右颈淋巴结区 30 Gy 放疗,然后给予 Brentuximab vedotin 治疗。 2. 原发难治 cHL 有研究表明对化疗敏感的难治/复发 cHL 患者经 ASCT 治疗后,无事件生存(EFS)和 PFS 改善更明显;目前没有随机研究证实化疗耐药难治/复发 cHL 患者是否同样受益,只有几项回顾性研究证实大剂量化疗联合 ASCT 可以部分克服耐药。 3. Brentuximab vedotin Brentuximab vedotin 是抗微管药甲基奥瑞他汀与抗 CD30 单克隆抗体藕合物,FDA 批准用于 ASCT 后复发 cHL 或使用过 2 种化疗方案的 cHL,使用方法 1.8 mg/kg,每 3 周一次,最大 16 个周期,毒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外周神经病。 有研究表明,Brentuximab 治疗总反应率(ORR)可达 75%,CR 率 34%,治疗持续反应者的特征是年轻、初诊时为早期的 cHL 复发和肿瘤负荷小。由于 Brentuximab 治疗 ASCT 后复发/难治 cHL 的 ORR 非常高,Alinari 教授一线推荐患者选择 Brentuximab 治疗,获得 CR 者,特别是年轻低风险的早期患者,可以选择观察,不再接受巩固治疗或异体 SCT。 最近有大型 III 期研究表明 ASCT 后的高危 cHL 给予 Brentuximab 巩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 2 年 PFS。所以对于原发难治、1 年内复发或结外受累者在 ASCT 后 1-2 个月应开始 Brentuximab 巩固治疗。 [size=1em]病例二1. 治疗经过 34 岁女性 1996 年诊断 IIIB cHL,接受 MOPP/ABV 治疗 6 周期,获 CR。6 个月后纵膈复发,接受 DHAP 方案 2 周期,然后行 ASCT,再次 CR。2000 年左颈淋巴结活检证实 cHL 复发,患者拒绝接受异基因 SCT,接受了如下治疗: 2000 年 3 月:左颈部增大淋巴结 IFXRT 2007 年 4 月:每周一次吉西他滨共 6 个月,治疗纵膈内损害 2007 年 10 月: ESHAP 共 6 周期 2008 年 6 月:纵膈损害行 IFXRT 治疗 2009 年 6 月:胸骨新发损害, 活检证实 cHL,未治疗 2010 年 2 月:每周一次长春瑞滨共 9 个月 2011 年 12 月:Brentuximab 治疗 6 周期 2012 年 10 月:左下肺新发损害,再次 Brentuximab 治疗 7 个周期,因外周神经病停用 2013 年 3 月-2015 年 6 月: 肺损害持续存在未治疗 2015 年 6 月: 肺损害增大,活检证实仍为 cHL,参予临床试验接受派姆单抗治疗 2. ASCT 后复发患者的治疗选择 ASCT 后复发且接受过 Brentuximab 治疗的患者仍有许多治疗选择,以往研究中证实有效的单药包括吉西他滨、长春碱、长春瑞滨、苯达莫司汀和脂质体阿霉素,有效率 30%~72%,可持续使用至疗效最大或疾病进展。 对于伴有结外或器官损害、allo-HSCT 治疗前需达最佳治疗反应或控制症状的患者,应选择联合治疗方案:GVD、GemOx、ESHAP、GCD、GV、DHAP、GDP、ICE、IGEV、ASHAP 和 ChlVPPe ,ORRs 达 69%-100%。 但 ASCT 后是否应该使用上述联合方案巩固治疗的数据缺乏,大部分方案使用后 3 或 4 级骨髓抑制发生率更高,长期生存者二重癌发生率增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是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为剂量依赖性,多发于初始烷化剂和拓朴酶抑制剂治疗后 2~8 年,挽救性化疗和 ASCT 预处理治疗进一步增加 AML/MDS 风险。 因此 Alinari 教授推荐联合治疗不宜持时过长(最多 4~6 个周期),且仅用于需要快速明显的治疗反应时,也就是说只有当器官受累、症状明显或为了异基因 SCT 前获得最佳治疗反应时才考虑联合化疗。需要注意蒽环类药物的累积剂量,治疗前需测定射血分数。 有效的新药包括:Brentuximab、纳武单抗、派姆单抗、雷那度胺、利妥昔单抗、依维莫司、伏立诺地和帕比司他。 治疗选择要根据治疗目的和病情选择:是为了延长疾病控制时间还是要在异基因 SCT 前获得最佳治疗反应;疾病的位置和范围、症状、患者年龄、合并症以及患者喜恶。 对无症状低负荷疾病可选择观察;局限性疾病可选择 IFXRT、单药化疗、联合化疗、节点抑制剂和免疫调节治疗,也可以参加临床试验;不适合异基因 SCT 的患者,治疗目的是以最小毒性控制疾病,因为反复治疗可导致 t-AML 和 MDS。 对 ASCT 后复发的局限性疾病,IFXRT 能延长缓解时间,延迟姑息化疗,极小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达到治愈。最可能受益 IFXRT 的患者是复发疾病经 PET/CT 证实为 I 或 II 期、损害局限于未曾放疗过的淋巴结且没有 B 症状。 3. 节点抑制剂和免疫调节治疗 cHL 的恶性 RS 细胞表达高水平 PD-L1,能与表达 PD-1 的免疫效应细胞结合,逃避免疫反应,结节硬化型 cHL 中 9p24.1 扩增是导致 PD-L1 过表达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认为 EBV 也增加 PD-L1 表达。几个 I 期临床研究证实了 PD1 单抗派姆单抗和纳武单抗的有效性,目前正在 II 期研究以证实 I 期结果。另有研究证实了雷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对 cHL 的治疗活性。 4. mTOR 抑制剂、HDAC 抑制剂和其它可用于 cHL 的药物 复发 cHL 患者依维莫司和 HDAC 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率不逊于雷那度胺,但依维莫司会导致肺毒性,如果 cHL 具有肺部表现或因既往博来霉素、ASCT、IFXRT 或吉西他滨治疗导致肺部并发症时,使用该药要格外注意。帕比司他是治疗 cHL 活性最强的 HDAC 抑制剂,但与其它药物联合是否进一步增加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就象病例二一样,ASCT 后复发 cHL 的治疗选择很多,包括观察、IFXRT、单药或联合化疗和新药治疗。Alinari 教授推荐所有复发 cHL 都应参加临床试验;无条件参加临床试验且既往曾接受过 Brentuximab 治疗者推荐节点抑制剂,因其 ORR 很高;节点抑制剂失败后可以选择单药或联合化疗,需根据疾病负荷和症状程度决定。无症状者应减少治疗,可观察或 IFXRT,延迟出现 MDS 或 AML 风险。 [size=1em]病例三1. 病例介绍 32 岁男性诊断 IVB cHL,多个结外部位受累,如骨髓、肝、肺、脾、T10 和 L4 椎体。接受 6 个周期 ABVD 治疗,第 2 和 4 个周期后复查 PET/CT 阴性,但第 6 个周期后 PET/CT 发现肝脏新发损害和腹腔淋巴结增大,肝脏活检仍为 cHL,接受 3 周期 ICE 方案,然后行 ASCT。 18 个月后纵膈和腹部淋巴结复发,活检为 cHL,接受了 14 次 Brentuximab 治疗,PET/CT 证实达 CR,然后行无关供者异基因 SCT,预处理方案为减低剂量方案(RIC), 包括氟达拉滨、抗胸腺球蛋白和白消安。现移植后无 GVHD 无病生存 30 个月。 2. 复发 cHL 二次 ASCT 和异基因 SCT 的作用 第一次 ASCT 后的 cHL 仍有机会在二次 ASCT 后获益,但支持数据有限,研究表明第一次 ASCT 后缓解时间超过 1 年者获益最大;第一次 ASCT 后复发患者还可选择异基因 SCT;双份脐带血移植也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异基因 SCT RIC 前给予 Brentuximab 治疗能延长 PFS。 Alinari 教授对复发 cHL 并不常规推荐二次 ASCT,但晚期复发且没有合适供者时可以考虑,应注意治疗相关 MDS 和 AML 风险。对较年轻、有合适供者、合并症少的患者,可行异基因 SCT,决定异基因 SCT 治疗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供者类型和匹配程度、患者年龄、合并症、化疗敏感性、患者依从性、治疗相关死亡率、长期 GVHD 风险,因此强烈推荐专业移植小组进行治疗前评估。 [size=1em]思考虽然只有小部分 cHL 患者 ASCT 后出现复发,但这部分患者治疗比较困难,中位总生存只有 1~2 年。cHL 有多条调节通路异常,如 NF-kB、PI3K/AKT、mTOR 以及 CD30 和 CD40 相关信号途径、恶性 RS 细胞周围免疫细胞无效浸润等,针对上述途径的很多生物制剂正在临床研究中,其中一些显示了治疗活性,最有前景的是 Brentuximab 和免疫节点抑制剂。 对 ASCT 治疗时存在高危风险者,推荐 ASCT 后予 Brentuximab 巩固治疗,ASCT 后复发/难治、未接受过 Brentuximab 治疗者推荐 Brentuximab;Brentuximab 之后的治疗选择包括临床试验、节点抑制剂、单药化疗、IFXRT 或观察。如果节点抑制剂的 II 期研究能再次证实其高的 ORR, 则节点抑制剂应在 Brentuximab 后首选。 而联合化疗方案由于其毒性和继发 AML/MDS 风险,应在有症状、肿瘤负荷大、结外损害或异基因 SCT 时采用。如果有合适供者,异基因 SCT 能延长疾病控制时间,但应考虑治疗相关死亡、慢性 GVHD 等风险。新治疗手段包括使用靶向 CD30 的 CART 细胞,目前正在研究中。 [size=1em]附:化疗方案组成ABVD
+ k# p& y- u! {4 }5 K4 T | 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碱、达卡巴嗪# I( {+ n. i% d9 z) l
| tanford V
8 \3 v8 t# F) W. g* B) N | 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碱、氮芥、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强的松
% r, P- b( p. U2 X, |) h! y$ o- ? | EACOPP
! }8 r& J4 [: y8 C" [ | 剂量递增博来霉素、阿霉素、依托泊苷、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0 K' ^ a/ h9 }6 J* Z
| GVD1 O: N: k) b# @0 H \
| 吉西他滨、长春瑞滨、阿霉素
6 ~7 F# ]5 K7 S$ x | EAM$ V5 d7 t" Q! u" y
| 卡氮芥、依托泊苷、阿糖胞苷、马法兰 _ y w+ Y( z9 F+ k# Z) ^
| MOPP/ABV
& g5 N# x$ V' ^% h/ W: G& w | 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碱
3 D" b4 s2 h! b8 g8 {, S/ Q | DHAP; T' N& A* y# p9 G! S+ E% u
| 地塞米松、阿糖胞苷、顺铂% e- M) e) ]# }% q0 s
| GCD
* u( o$ q2 h) i3 C1 A/ l! K2 t4 q | 吉西他滨、卡铂、地塞米松
5 V9 t2 m7 }% j | GDP
% `+ w% d3 h- U5 f" w! _4 @' j7 i | 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7 t- z3 ]/ p9 [) i5 m: A
| ESHAP6 B: K( n4 L/ A- n2 r) ]! c% D1 @
| 依托泊苷、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阿糖胞苷、顺铂, d. X) L$ d' S r
| GemOx
8 W7 b4 Y- Z& c% S9 L% | | 吉西他滨、奥沙利铂5 h/ b& h6 S9 P4 R2 z7 o
| GV
3 K) k4 [ z2 N9 y: O/ @) i | 吉西他滨、长春瑞滨
0 g, N T1 m L. Y6 g/ z' @& U7 C | ICE L8 ]: p; a. }/ Q* _& k3 c
| 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
3 G# Z2 w" c6 Q( W2 B5 E3 G ^ | IGEV# K2 p, u4 I6 @0 |9 y8 f- `8 q
| 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长春瑞滨- p2 q1 p+ R3 c
| ASHAP
3 {9 b: f4 P' w; a- k( b v6 s | 阿霉素、甲基强的松龙、顺铂、阿糖胞苷
1 t% [9 @0 S8 B# a6 I& c | ChlVPP
7 n& _! H/ {5 C+ \4 g | 苯丁酸氮芥、长春碱、甲基苄肼、强的松
6 U) u6 ^, f% b7 N6 H6 W+ g9 J | $ _' E _7 D+ m. Q4 V,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