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97
- 威望
- 97
- 包包
- 3142
|
在发展中国家构建强大的生命科学- O% C3 G/ [5 i6 C' U1 E+ \
; ?+ y8 b" X7 {- g8 W% c; P* h& m0 }Mohamed H.A. Hassan! T* b: W, V, [ J
& x" q! H: M# f. f4 |Cell 131, 433 – 436, November 2, 2007
' y* }( B: D/ a u0 ?
/ z7 n' k+ A! V# P, J
- B' C* P& d) f; i) Z4 e- s/ T" f
科学界所面临的基本挑战是如何设计使所有发展中国家进入“生物学范畴”的创新战略,这种战略需要利用全部生物学进展来遏止贫困、提高公众健康、促进人类发展。# p6 [- L# h8 p# L
9 l0 J# A, u0 i; Q5 z: j# F4 y
, H; w: p% M3 E d
9 ~& H" W1 s3 M7 Y$ J0 T 过去二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基础研究以及在通过基础研究解决诸如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的能力上有了巨大进展,其结果是在遏止贫困和促进人类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
& M7 _1 m# L3 z p: b- a6 @
& D5 D( D& H# Q4 h8 @/ c 在发展中国家构建基础科学实力时,它们在开展基础研究中面临着一个挑战,即为教育和培训以及为建造适合教授和学生需要的实验室提供足够的经费。这些挑战目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存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超越了底线,正在寻求对科研进行更广泛的支持。
% r& d' }- W/ \* p5 n: j" E9 D; f# u% w5 p1 N9 ~, h
趋于乐观
5 R, { H2 Q% m+ X' W8 B5 L% S
2 Q6 D( \+ C6 u( h- l$ w6 T- Q 在发展中国家有若干成功的案例。中国仅仅在20年中便构建了强大的生命科学基础设施,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和干细胞研究中展现了不断增长的实力。例如,中国在1986年启动了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到2001年,该计划为3000多个研究机构的约20000名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了资助。印度开发了赢利的制药工业,生产一系列针对小儿麻痹、狂犬病、乙肝和伤寒的疫苗。巴西主要注重于培训青年科学家以及利用该国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和正在成为全世界生物燃料领军国的优势,在生命科学中充分发挥其特长。阿根廷科学家在同行评审的国际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增长,该国在培育遗传修饰谷物(GM)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马来西亚有效地提高了它在生命科学方面的技术水平,正在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领域构建强大的商业部门。南非已经成为非洲生命科学的主要研发中心。古巴是在生命科学中领先的国家,在开发和生产疫苗方面获得了国际声誉。这些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国家的进展有力地证实,一旦有了基础,其科学实力很难再被削弱。
/ y7 ^4 o2 n8 k0 K/ e0 H! X( m! I
6 P; _% |5 X# y$ D 某些发展中国家科学实力的重要变化也体现在大学和研究所数量的增加,这些机构建立或扩充了生物学系以及生物信息和遗传工程学科。巴西的Oswald Cruz基金会和Butantan研究所在巴西的生命科学,特别是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中国的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中国国家人类基因组中心运用最新的序列分析设施,参加了在这些领域的国际研究工作,包括参加人类基因组序列分析计划(中国是参加该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印度科学研究院大范围原创研究包括免疫学和生殖生物学,用来开发治疗疟疾和肺结核的疫苗。印度的国立免疫研究所和微生物技术研究所由于在生物医学、诊断学和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获得国际声誉。
. U+ v4 Q- H6 J3 d+ X: Y/ E& q* D$ g
9 `) c; n5 l+ o1 \! M: s7 t 科学实力的改变也体现在为数不多但稳定增加的私营公司上,这些公司在本国及海外销售与农业和健康有关的生物技术产品及服务。1993年巴西拥有76家生物技术公司。2004年巴西生物技术协会估计核心生物技术公司的数目为150家,也有人认为有300多家。估计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数目约为130家,其中一些为国有商业公司,另一些是小型私营公司。这些公司享有可在国内对庞大人口进行医学测定的优势,并有大量在海外培训过又回国发展的学生为其工作。印度的350多个私人企业正在努力将现有生产廉价普通药物的公司以及生产高产值新产品的公司提升到一个新水平。Shantha生物技术公司是印度的第一家生产重组DNA乙肝疫苗的公司,该疫苗已得到世卫组织认可,提供给联合国机构供穷国使用。该印度本土公司还开发出印度第一个用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肝炎的四合一疫苗。古巴拥有某些发展中国家最好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在其国有机构中建立了“商业部门”,销售对抗髓膜炎B、乙肝和肺炎的疫苗。
3 [, \2 J4 w* K' G% D) k, f% D3 J; o$ ]# H0 f. ^& U
在科学潜力的变化和运用科学的过程中,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培育GM农作物。自从1994年美国食品药品局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GM作物Flavr Savr西红柿以来,每年在全世界用于GM农作物的土地数量翻番,现在已有1亿多公顷。在22个国家有1000万农民种植GM作物,种植GM农作物的农田4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阿根廷种植GM农作物的农田仅次于美国,巴西第三。去年印度取代了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巴拉圭、南非、乌拉圭和菲律宾属于前10。在种植GM农作物的22个国家中,有一半是发展中国家。
8 z A/ q; G/ B. L8 W
/ a. r5 {0 d" V0 A9 X要注意差距
# f) U/ R k; ~" |5 g8 k
# W+ n. \% y9 h8 e# ~4 s 北—南在生命科学上的实力差距正在不断变小,但决没有消失。与此同时,从科学上受益的发展中国家和在科学上滞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正出现新的科学实力的差距,也称为南—南差距。这种分化很明显,因为在构建科学实力中能有大幅度进步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很小(阿根廷、巴西、智利、中国、古巴、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南非)。无法取得大幅度进步的国家数量很大,包括大多数南撒哈拉非洲国家和穆斯林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然而,也有一些帮助减少差距的南—南合作的范例。例如,中国为非洲提供的约50亿美元的发展基金,巴西资助南撒哈拉非洲科技项目的非洲援助计划。从南半球到其他地方接受培训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3 l; c! K [, X$ r' E+ I q: v2 h# H% Y7 T. Y9 T9 T% K
在非洲内部也有某些高水平科技合作的有益尝试。2003年《非洲发展新伙伴(NEPAD)》的第一次部长会议要求非洲领袖在生物技术上采取共同立场。2005年非盟(AU)成立了一个14人的高级小组,由哈佛大学的科学、技术和全球化办公室主任Calestous Juma和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主任Iamail Serageldin担任共同主席,为AU成员国提供生物技术如何影响非洲的农业、健康和环境等方面的咨询。该小组几个月前发表的报告《创新的自由:非洲发展中的生物技术》,分析了在世界最贫困地区中生命科学面临的机遇和风险。这种公开辩论对整个科学,特别对生命科学有好处,它是公众对非洲的兴趣不断增加的象征。
& i; P2 _2 O! q. |' b6 X9 p9 A
! j" o" H1 l+ o: R 在今年的AU年度峰会上,非洲领袖宣誓要建立国家和地区的高级科技中心,在2020年之前至少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用于研究和开发。有若干非洲国家确实增加了科研费用。例如,卢旺达已将科研费用增加到GDP的1.6%,南非计划在2009年之前将研发费用增加至GDP的1%。以分布在印度次大陆的技术研究院为模本,计划中的非洲科学技术研究院(AIST)将由南撒哈拉非洲的几个高等教育园区组成。第一个AIST校区正在尼日利亚的阿布贾兴建,将在2008年招生。
7 j$ x+ C; w/ ^* P$ S; P( |5 l- I3 ~ v( A& _' A2 u
上述措施表明非洲将能更多地控制它们自己的生命科学开发和应用。例如,已有非洲科研机构尝试根据对特有医用植物的了解开发药物。这些初步工作代表了非洲大陆科学的前景,使非洲科学更接近社会,更现实可靠。0 d( K1 ^ ?2 U- Y
4 d. H; Y. ~) m" g国营和私营事业
1 }& F! D8 f4 h9 }. i6 i ?+ s& A! r3 g/ ^* L
即使在已成功加强了科学实力的发展中国家中,它们在构建基础科学方面比在将科学家的知识应用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做得更好。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缺陷是不能在大学研究机构(主要由政府资助)和私人企业(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显然很弱)之间形成强有力的联系。例如,专家估计全球生物技术的研发有60%是由私人机构资助的。然而,即使在最先进的发展中国家,私人机构对生物技术只有很少的贡献,而几乎所有的资助都来自国家政府。% _( G1 ?1 E3 }' v# O( \- b# u
& v# l0 k+ `# u 为了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和鼓励私人企业,并进一步在政府、研究机构和本土私营公司之间建立长期伙伴关系。有几个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中国和印度已在这样做。马来西亚和南非在这方面的进展稍逊于上述国家。如果要在南北之间迅速和稳定地消除科学实力的差距,必须加快改革步伐。
( b* r0 ], `7 Y3 e, h4 d7 X( p* p s
# i- e7 b- e- l科学和社会- O. F2 ?6 U+ U% _ x5 s
6 _& @' s% W* v' P! e4 j d7 F* A* w2 r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的科学家都应强力反对忽视科学真理的观念。科学家不应把公众讨论看作是无用的娱乐,而应欢迎这种讨论,将其看作是在他们熟悉的科学社团之外宣扬科学工作重要性的机会。由于生命科学在发展中国家不断发展趋于强大,在南半球对迅速增长的知识的应用在不断扩大,在科学界和社会之间的对话无疑会加强,科学家应对此做好准备。
8 v$ O( }5 N8 n) q' W1 R( F
% P% ?2 v h' Q7 k& b3 Y 建立在业绩基础上的国立科学院通常是一类被忽视但有很大重要性的机构,可以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生命科学以及在帮助消除科学(生物学)和社会的差距方面起积极作用。公众一般认为这些机构是著名科学家客气地交换看法和悠闲地进行社交的地方。但是科学院也是杰出科学人才和专业知识聚集的地方。最近科学院开始改变过去的方式,使科研人员的知识库更容易为社会所接近,对社会更有用。% [' Q! V) c3 K; a- k2 b
! q3 L( J6 A% Y6 R1 q4 @; g
科学院最终可以是科学和社会之间重要的中介机构,如同公共利益的知识型经纪人,可以向公众解释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同时在科学界和社会之间建立有益的联系。科学院所能做的最重要的贡献是独立公正地向政府提供有关社会重大问题的科学咨询。6 J' ?: v" G. ?. x4 [- V+ ]
; o) c/ \' t& i6 ~1 h! l+ O1 R
在南半球许多政治领袖的思想中,生命科学,特别是生物技术,显然不具有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同等地位,这反映了在今天的全球经济中,在国家成功构建社会竞争力的努力中,真正起主要作用的基础知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一个关键问题是怎样以聪明、有效和安全的方式,了解、学习和应用世界上正在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特别如此,因为生命科学科研和技术的发展,很可能在未来一些年中以不可预知的方式不断震撼整个世界。
* k9 g1 I |4 n/ s本文转自建人先生原创,感谢 |
|